APP下载

基于互惠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的路径探析

2023-11-23林振叶清玉王庆佳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毕业生精准校园

林振,叶清玉,王庆佳

(福建商学院传媒与会展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充分就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强基石。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1 076万人,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1]。如此庞大的就业人数给社会各界都带来了挑战。李克强总理指出“毕业人数越多意味着基数越大,要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就越困难。犹如登山,海拔为100米的山,其90%是90米;而1 000米的山,其90%就是900米”[2],况且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压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者关注推荐算法对高校毕业生的精准推荐,以期提高就业效率。本研究借鉴基于双向互惠性的就业推荐策略优势,同时结合福建商学院2021届、2022届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探析基于互惠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路径,总结其价值意蕴,并提出功能改善措施。

1 研究现状:就业推荐算法日趋成熟

1.1 发文趋势:先上升后下降

在中国知网以“精准就业”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时间为 2013—2022年,经筛选后得到1 041篇该主题学术期刊文献,考察近10年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算法的研究特色。以年为单位对所选文献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近10年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算法研究发文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020年达到最高峰。

图1 2013—2022 年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算法研究期刊发文量

具体而言,2013—2015年发文量从无到有,且仅有10篇,说明该方面研究正处于萌芽初期。

由于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思想,此思想开始融入高校就业推荐工作中。2015年11月,“精准”一词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出现,通知要求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彼时“精准”就已进入政府就业帮扶议程。次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对精准就业服务工作提出准确掌握供求信息、建立精准对接服务平台、大力拓展服务内容、确保信息安全4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随着教育部对精准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就业推荐算法的准确度要求也相应地提高。政策推动下,2016年精准就业主题相关发文量剧增,同比增长600%。至2020年,相关的发文数量总体保持增长趋势,2016—2020年平均发文增长率为171%,但是2021年发文量开始下降,这是由于我国在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现象已经消除,精准扶贫研究开始降温。学者在脱贫战果基础上,开始探索如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相关的精准就业主题研究热度也随之降温,但是总体上就业推荐算法的准确度精进不休。

1.2 策略对比:主流就业推荐算法的评价

就业推荐算法策略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推荐效果评价,就业推荐算法策略主要包含3个方面:信息收集、特征提取、分类建模,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为准确度(hit ratio,HR)。目前的主流就业推荐算法如表1所示。

表1 主流就业推荐算法策略对比

选取基于互惠性约束的可解释[3]、基于画像关联及本体相容匹配、基于混合深度神经网络、基于用户画像的4个主流就业推荐算法策略进行对比。分析4个主流就业推荐算法策略的数据指标,评价效果最好的是基于互惠性约束的可解释就业推荐方法,其HR达到0.90,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推荐效果。因此本研究基于双向互惠性的就业推荐策略的优势,同时结合福建商学院实际情况,进一步对基于互惠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路径进行探析。

2 路径探析:构建“就业互惠共同体”

基于互惠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系统是将精准就业工作接入智慧校园平台运行,在学生、学校、企业间构建“就业互惠共同体”。按照《智慧校园总体框架》标准[4],以智慧校园平台为中心,连接学生和用人单位两端,基于互惠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路径如图2所示,可分为信息收集、特征提取、算法推荐、应用终端4个步骤,最后通过满意度调研对该路径效果进行评价。

图2 基于互惠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路径探析

2.1 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步骤在智慧校园建设平台中属于硬件基础设施层,采用双向信息收集方式,包括就业前的学生和用人单位收集、就业后的跟踪反馈。在就业前的信息收集方面,收集学生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静态信息有个人基本信息(民族、出生日期、生源地等),学籍信息(学籍状态、培养方式、学制等),入学信息(考生号、考生类别、入学通知书号等)。动态信息有求职意向(工作地点、薪资范围、从事行业等),测评数据(合作与竞争倾向测评、主动性人格测试、大五人格测试、职业兴趣测试等),学业成绩,扩展信息(项目经验、技能专长、实习经历等)。收集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工作地点、学历要求、工作种类、上班时间等),用人单位基本信息(行业、企业信用、公司规模等)。收集定制人才信息则是企业根据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模式,布置“订单式”实习任务,与学校联合培养人才,最后由企业给出成绩评定和岗位胜任力评估结果[5]。

在就业后收集跟踪反馈信息方面,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及时向毕业生发放“四度”调查问卷。调查毕业生对校园招聘会、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权益保障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就业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毕业生对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培训、招聘会的需求度;调查自主创业毕业生参与学校创业培训的热度;调查毕业生对学校高等教育的认可度。

2.2 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步骤属于最能体现智慧校园云计算能力、云存储能力的支撑平台层,采用重采样法,旨在更迭训练出更优化的特征集以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适配的准确率更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匹配的准确度是特征提取的主要指标,若准确度偏低则大数据算法将记录并提取新的特征,进行自我更迭,以期达到更高的准确率。特征提取即提取对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影响最大的因子,通过关联法、聚类、分类和回归预测提取特征并组成特征集,为下一层级算法推荐提供数据支持。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特征因子虽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转变,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

在新发展阶段,毕业生更加追求符合自身职业发展规划、适应自身生活方式、满足兴趣爱好等的职位,例如毕业生由更多关注待遇转变为关注公司人文环境和自身发展途径。如果岗位不符合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要求,毕业生宁愿选择“慢就业”。向学校2022届3 739名毕业生发放就业意向调查问卷,累计收回2 672份,回收率71.46%,覆盖全校43个本、专科专业,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总体升学意向比例为40.74%,其中本科毕业生考研意向比例为18.64%,专科毕业生专升本意向比例为61.14%,说明专科毕业生更注重个人学历提升。

图3 就业意向调查结果

2.3 分类建模

分类建模是指采用模糊门聚合算法对学生特征提取后的数据进行不平衡预处理与分类建模,属于分层体系架构的智慧校园支撑平台层。数据不平衡预处理的目的是发现数据之间的隐藏规律和相关性,目前主流不平衡预处理方法有二次抽样法、重采样法、代价敏感学习法。主流分类建模算法有模糊门聚合算法、随机森林算法、DeepCross算法、Apriori算法、因子分解算法、决策树J48算法、逻辑回归算法、序列最小优化算法等。算法推荐不但可以匹配合适的岗位给毕业生,还可以预测非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岗位,预测其就业能力并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分类建模跨越时间、空间序列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不断关联,并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而备受关注,但是为了避免滥用算法推荐,智慧校园就业平台管理部门还应把好技术端,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6],促进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向发展。

2.4 应用终端

应用终端步骤在智慧校园平台属于应用平台层,通过终端平台给毕业生个性化推荐岗位或给用人单位个性化推荐毕业生,用户还可修改匹配度,自主搜索所需岗位或求职者。高校可通过应用终端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指导或与用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

在毕业生方面,智慧平台首先将匹配度较高的岗位推送给毕业生,毕业生可以设置自动应聘达到一定匹配度的岗位。如果对匹配的岗位不满意,可以拒绝应聘并提交拒绝的理由,以便系统重新根据毕业生喜好进行特征提取和算法推荐岗位。毕业生还可以查询匹配度较低的岗位所对应的技能要求、能力要求、职责要求、薪资待遇、工作地点等,检视自身情况以提高或降低求职意愿,以期达成人岗契合。智慧校园就业平台还可提供以下功能:一是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体系,在新生入学阶段即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社团活动、实践项目动态跟踪记录,指导学生进行霍兰德职业性向、职业兴趣、就业能力、职业特质、自我认知等测试;二是“一人一档”地指导学生确定个人职业锚,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和选择职业生涯路线;三是指导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就业决策并形成职业生涯规划书;四是由辅导员、班主任、职业生涯导师、心理健康教师等组成的导师团“一对一”精准指导价值观偏差、职业规划模糊、奋斗动力不足的学生自我建构,使其顺利就业。

在用人单位端,用人单位描述招聘岗位需求后,智慧就业平台会根据推荐算法推荐匹配度较高的毕业生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不仅可选择自动匹配求职者并发送面试邀请,还可自主搜寻符合条件的求职者。在就业平台建成初期,职业信息较少,高校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积极通过线下实地走访企业以拓增就业岗位。要保持与优秀校友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建立校外就业实习基地,制订“订单式”联合人才培养计划,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5 效果评价

对用人单位、教师、高校毕业生发放320份智慧校园就业算法推荐系统使用效果调查问卷,回收302份。使用者体验就业推荐系统进行个性化匹配后,通过系统满意度调查表,对智慧校园就业算法推荐系统效果进行评分,评分为1~5分(分别代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不一定、满意、非常满意),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92%的使用者都对该就业推荐系统持满意以上态度,由此可见该系统体验度较好,能够基本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然而,有8%的使用者对该就业推荐系统不满意,这可能是由于该系统在提取特征权重方面偏向有利于学生的一方,导致用人单位一方对单位特征权重存在较多异议,这也说明了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应在满足双方的需求中找到平衡。

表2 满意度分数统计结果 %

3 价值意蕴:现实需求的回应

3.1 “精准扶贫”思想的赓续

基于互惠性的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赓续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帮扶”思想,他在闽工作生活17年半,倡导“四个万家”——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谋划编制了福州 3 年、8 年、20 年发展的战略设想,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奠定实践基础[7]。如今精准理念已落实到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在大学新生入校前,辅导员对资助部门下发的兜底新生进行家访,通过家访关心学生,给他们介绍国家资助政策。学校设立“绿色通道”,赠送爱心礼包,举办金融知识竞赛、防范网络诈骗讲座等,这一系列资助帮扶活动和较为完善的奖助贷机制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然而“靠穷吃穷”只是短暂的,对学生进行诸如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扶志、扶智”才能长久。精准帮扶是高校立德树人和资助育人的关键一环。各高校积极开展就业困难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结对活动,通过整合资源、摸清底数、分类施策、确定帮扶人和建立跟踪台账5个步骤,帮扶他们顺利就业。此外,在高校学生即将毕业时,就业中心还通过大数据比对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求职创业补贴。

虽然各高校积极落实精准帮扶措施,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精准帮扶的对象多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对其他学生的精准帮扶措施偏少;另一方面帮扶措施多为半信息化,需要人工进行统计、排查、审核,效率不高,因此利用基于互惠性的就业推荐算法帮扶高校学生迫在眉睫。

3.2 数字建设蓝图的描绘

基于互惠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构成习近平总书记为闽描绘的宏大数字蓝图的一部分。早在2000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洞察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设“数字福建”的重要批示。随即在2001年,《数字福建“十五”建设规划》出台,“数字福建”建设进入实施阶段。2017年,“数字中国”建设被写进十九大报告。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提出信息化建设目标,统筹战略全局。要求在202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分级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2021年11月,《福建省“十四五”数字福建专项规划》以2020年为基年,对未来20年信息化推动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5个方面建设进行规划。次年3月,尹力提出:“要接续推进数字福建建设,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引领福建省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要全面建设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提升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民政服务水平。”[8]为加快信息化进程,《2022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接踵而来,该要点细化了推进主体,由福建省教育厅牵头实施智慧教育工程,遴选智慧校园示范校,推进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9]。福建商学院紧跟数字化浪潮,《智慧校园“十四五”规划》指出将以“互联网+服务”为切入口,推进“放管服”改革,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将福建商学院建设成为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依托的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将校园文化与大数据的“智慧”相融,构建“高校+教育现代化2025”的校园管理模式。

3.3 雇佣关系双方的需求

基于互惠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是雇佣关系双方的需求。一方面,信息化、数字化的招聘更为企业所接受。福建商学院对2021届毕业生工作的148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渠道进行调查,表明目前用人单位使用最多的招聘渠道为社会网站,占比为42.29%。信息化媒体招聘渠道给传统招聘模式带来了巨大竞争力,信息化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曾开展过“宣传战”和“价格战”,虽然传统媒体为保持竞争力,避免被“蚕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却依然改变不了信息化的潮流。另一方面,社会招聘网站是目前学生的主要应聘渠道。福建商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中关于应聘渠道的调查结果表明,社会招聘网站、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企业或其他微信公众号和班级通知群的信息化媒体招聘渠道已经达57.2%,占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的一半以上。在社会信息化发展初期,毕业生认为报纸招聘信息比较正规,认可度较高,因为登报费用高,重复率低。而如今,高校毕业生主要通过社会招聘网站搜索相关岗位并投递简历,通过班级群通知获取专业相关就业信息,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官网和微信公众号获取校企合作招聘信息。

3.4 市场结构矛盾的化解

基于互惠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有利于化解市场结构性矛盾。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力的流动越来越快,就业推荐算法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贡献[10]。然而,我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严重的“中小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问题。“招工难”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以往招聘技术工人存在困难,还体现在如今招聘普通工人同样困难。按照每年初次就业人数比例90%计算,也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就业难”不仅仅体现在未就业人数较多,还体现在低专业相关度、低就业质量和低工资增长等。造成“就业难”和“招工难”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信息不对称,因此劳动力市场双方都需要更精准的、有针对性的信息渠道。福建商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中关于支持与帮助的结果如图4所示, 20.35%的应届毕业生希望得到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信息,因此基于互惠性的高校毕业生推荐路径探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图4 就业支持与帮助调查结果

4 应对挑战: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具有个性化推荐招聘信息功能的基于互惠性的就业算法是信息化的必然产物,它必然存在着缺陷,也存在非议。例如有学者认为智慧平台算法推荐的价值中性是个伪命题[11],带来的“信息茧房”“私人订制”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思想失序、堕化,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人们的担忧促成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实施。根据用户的体验,就业推荐算法系统的业务功能需要倾向以下方面:如何满足人们日益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需要;如何解决毕业生更愿意留在经济较为发达城市而导致人才地域分配不均的问题;如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针对以上倾向,要多措并举、应势而动,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化解风险。

4.1 坚持党管数据,注重隐私保护

我国就业推荐算法要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前提条件是持续有效地存储、监管和引流几何式增长的信息化数据。坚持党管数据就是坚持党对信息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就是构成党在数字世界坚强阵地的先决条件,就是有力推动数字资源最大化利用,就是推动现实和虚拟协同治理现代化。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个部门间“九龙治水”各自为政,信息“壁垒”障碍重重,严重阻碍了智慧平台建设的推进,为破解这个难题,应向党要战斗力,坚持党管数据,盘活数字建设一盘棋。一方面,坚持党管数据,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智慧校园就业平台应让毕业生就业效率更高一些,让毕业生求职能力的提升渠道更畅通一些,让毕业生感觉更公平、更幸福一些。应按照不低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中所规定的三级要求进行智慧校园平台建设,织密数据安全分层分级责任体系保护网。另一方面,要注重隐私保护,应植入基于匿名的、基于加密的、基于干扰的、基于噪声的、基于差分隐私等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案[12]。学工部门要牵头开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讲座,提高学生隐私保护意识。智慧校园就业平台要进一步提升算法透明度,使用户了解数据隐私保护和网络签约的法律效力,动态平衡算法推荐商业价值与用户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4.2 鼓励基层就业,精准推送政策

对福建商学院2021届毕业生4 125 人发放就业地域调查问卷,回收毕业生有效样本 2 321 个,回收率为 56.27%,覆盖全校53个本、专科专业,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毕业生更愿意留在本省的省会或经济较发达城市,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资、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更丰富的生活、更易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平台,这也导致了欠发达地区人才短缺,给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人才困扰,滞缓了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因此应帮扶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建设。高校通过智慧校园就业平台给有意愿服务基层的毕业生精准推送优惠政策、报名信息和复习资料。学生资助中心及时办理高校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大学生学费减免和代偿助学贷款服务。放开服务基层毕业生自由选择原籍或者工作地落户的权利。政府还应该灵活就业形式,摆脱编制羁绊,通过购买服务形式让高校毕业生“下得来,留得住”。鼓励基层就业,精准推送信息,应精准推送“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中央基层项目信息;精准推送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等福建服务基层项目信息;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推送公务员、事业单位专门岗位信息;对有意愿深造的继续提供升学信息支持;对有意愿创业的精准推送税费减免、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信息。

4.3 建立多级联动,加大创业支持

高校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教育的主要承载者和实施者。首先,高校要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造的“三创”精神。多举办论坛、讲座、沙龙等创新创业培训和交流活动。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大数据算法推荐功能,评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一对一”或“屏对屏”辅导有创业潜力的大学生孵化创业项目。为创业团队提供创新创业的商业风险提醒、融资担保贷款补贴和专业技术的支持。其次,建立多级联动宣传机制,发挥信息化媒体优势。利用智慧校园就业平台、“两微一端”,动员大学生踊跃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制作“就业创业政策明白卡”,使大学生对创业优惠政策一目了然。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以赛练人,在磨砺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参加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的遴选,使学生乐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最后,精准推送并实施毕业生创业支持计划。充分利用校内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创业中心等创业实践场地,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试创业”,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落地见效,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5 结语

基于互惠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算法嵌入信息化的智慧校园平台,能实时跟踪、更新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与社会各界共建“就业互惠共同体”,形成精准高效、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模式。以海量静、动态数据为舱,以算法推荐的核心技术为舵,以化解矛盾的坚持党管数据、注重隐私保护等对策为动力,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巍巍巨轮,以为学生服务为信念灯塔,必将驶达对美好工作向往的彼岸。

猜你喜欢

毕业生精准校园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