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3-11-23李艳珍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经济林环境保护林业

李艳珍

(吕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山西 吕梁 033000)

自从进入到90年代之后,我国林业事业就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在“低碳环保”政策稳定落实的当下,促使我国加大了造林力度,大范围提升了森林资源的管理效率,实现了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我国当前对于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战略引领下,我国森林资源更加丰富,促进了林业经济进步。纵观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林业经济发展不仅存在诸多机遇,也面临了一定挑战,若不重视对当前林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优化,那么则会对社会生态发展目标、市场经济建设目标带来不利影响。该研究将针对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1 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林业经济林的持续增收,不仅增加了区域绿化面积和森林覆盖面积,而且还可以为农户增收奠定扎实基础,解决了区域之间闲散劳动力就业相关问题,提升了区域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在退耕还林战略积极引领之下,促使各地区可以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充分利用好山林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林业经济建设。在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双碳”战略日渐深入的当下,我国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林业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向好[1]。截止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3.34%;增速为0.86%,增速低于下文报表中的平均值0.971%, 增速承压,发展趋势详见(图1)。

图1 1997—202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增速趋势图

林业经济发展不仅涉及到了社会民生,更涉及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生态与民生问题交织,林业成为国际合作的重点和热点,我国林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从2018—2020年,我国林业经济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林业产业总产值不断扩大(表1)。

表1 2018—2020年林业生产总产值

2018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7.33万亿元,同比增长2.88%;2019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7.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3%;2020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8.7万亿元,同比增长23%。此外,我国经济林规模、经济林经济价值也持续增长。2022年1月国家林草局对2021年全国林业经济林种植情况进行了总结,2021年全国总体经济林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在6亿亩(1亩≈666.7 m2)以上,年产量超过2亿t,产值超过2.2万亿元,核桃、油茶、板栗、枣、苹果和柑橘等主要经济林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从事经济林种植、加工和经营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4家,核桃、油茶、板栗、枣、花椒、枸杞、苹果和柑橘等174个经济林产区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5.830, 0.04, 0.69%)优势区[2]。尤其是在退耕还林战略积极引领之下,促使各地区可以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充分利用好山林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林业经济建设。

虽然近年来我国林业经济总体发展向好,但是在林业经济发展当中也存在诸多挑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比如,我国幅员辽阔,但是森林面积的占比相对较低,这也间接说明了我国可利用的林业资源比较有限[3]。此外,大部分林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可持续性意识,随处可见乱砍滥伐的现象,并且可持续发展意识相对较低。在森林资源使用的过程中也缺乏保护意识,促使一些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减少,甚至在部分地区森林资源非常匮乏,区域发展也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无法在践行生态环保的基础上发展区域林业经济。

2 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业经济发展机制缺乏完善性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正在持续改革并且对林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传统巩固化思维的影响下,导致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处于一定固化局面[4]。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与森林保护工作相悖,造成林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展较为缓慢。当前我国林业经济体制一直处于国家管控局面,私人企业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占比相对较少,因为我国当前并未对林业经济发展机制进行明确,林业经济发展相关权利和责任没有落实,导致林业经济发展权责混乱[5]。相关管理部门并未对林业经济发展开展宏观调控,很难结合地区不同情况制定出林业经济发展目标、生态森林资源保护目标,这也是直接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林业经济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落后

想要更加高效、科学的开展林业经济发展推进,就应该充分展现出林业经济的自身价值,引入科学化、创新化的技术手段,做好林业经济管理相关工作,大力引入信息化与科学化技术[6]。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林业经济的当前仍处于发展中环节,相关设备研发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并且很多技术人员呈现出老龄化态势,对于一些创新性林业养护技术掌握不熟练,也无法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增强林业经济发展效率,很难开展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尤其针对一些偏远山区来说,种植经济林以及开展日常管理室仍旧会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对经济林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永久损害。此外,一些地区虽然注重了林业经济建设,并且积极种植了一些苗木、扩展了森林覆盖面积,但是因为忽视了地理地形特点和水文特点,很难对各类苗木进行技术分析和养护,造成经济林、森林的存活率相对较低,直接阻碍了区域林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7]。

2.3 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引导

从客观角度上来看,林业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区域增收,更是为了践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在实际开展林业经济发展规划中,需要不同区域结合自身经济情况来进行林业经济发展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8]。但是很多地区在进行林业经济建设时,往往为了“面子工程、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了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甚至出现了大肆砍伐的现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客观角度角度上来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地区进步的重要标杆,促使一些地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意识相对较低。为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展现出林业经济发展的价值,就应该深入对传统粗放式经营发展情况进行转变,适当调整林业经济结构,面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借助林业经济发展来实现生态与利益之间合理平衡[9]。

3 林业经济发展的优化解决策略

3.1 实施多元化资金筹措,为林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生态系统变化莫测、环境污染相关问题日渐严峻,人们对于自身健康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非常重视。我国当前已经积极成为了世界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和践行者,为了积极有效解决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等诸多问题,植树造林、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点。在我国整体统筹和积极促进之下,截至2020年我国林业经济总产值已经达到8万亿元,农村地区经济林种植面积持续拓展,这不仅增加了农村地区增收,也间接性的解决了区域闲散劳动力问题。林业属于国有制产业的重中之重,想要真正促进林业经济稳定发展,就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持,资金问题是促进林业经济稳定建设发展的关键,所以应该实现多元化资金统筹[10]。针对这一问题来说,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政策层面的扶持,给与大力的政策与资金优惠。积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与当地人文企业进行对接,借助招商引资、个人投资等诸多形式,切实为林业经济建设提供稳定、源源不断的资金。此外,政府部门应该将林业经济与区域建设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定期开展林业经济建设宣讲大会,让更多人认识到林业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真正借助多方宣传将更多外部资金力量引入到林业经济建设当中[11]。切实在改善资金投入紧缺窘境的基础上,促进林业经济建设稳定、有序发展。

3.2 明确林业经济建设权责,实现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

在开展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性,更要注重生态性。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引之下,稳定实现林业经济增收。受到传统的管理机制影响,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林业经济管理仍使用平均分配的模式开展,这就阻碍了林业资源区域统一协调,造成林业经济发展相对迟缓。此外,我国部分地区林业产权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在进行林业经济资源统筹和建设的过程中,产权纠纷直接导致了投资人对林业经济的投资。所以,必须要积极完善林业经济管理机制,明确各方的产权责任,切实维护投资者和林业资源拥有者的实际权益。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大协调,加快区域林业产权管理,尽快落实退耕还林相关工作,有效拓展并且完善林地经营权则,构建出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始终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此外,政府部门也应该持续加强执政力度,明确林地承包相关责任关系,做好集体林地承包权登记相关工作,积极维护集体林地所有者的权益[12]。此外,还应该加强集体林地服务管理水平,政府部门在协调统筹和保障下促进林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真正转变传统“重视经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真正将林业经济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增加区域绿化面积,不能以任何经济发展目的来损坏林业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环境宣传工作,真正树立好环境保护意识,让广大群众们积极参与到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当中[13]。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监督工作,彻底开展严格的林业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乱砍滥伐的现象开展严格承接。定期进行巡逻,对各个企业在实施林业经济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整改。落实奖惩机制,对践行林业经济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进行积极奖励,真正将生态环保观念落实到社会每个角落,推动绿色环保工作发展。

3.3 强化林业生产管理技术、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在林业经济管理当中,应该在高水平、高质量的技术管理支撑之下,确保林业经济持续深化发展改革。结合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进程来看,林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有待提升,并且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一般,对于一些林业养护工作和管理工作开展效率较低。针对此种问题,必须要不断优化林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强化林业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领之下,积极学习国外的林业生产技术和林业资源养护经验。多元化资金筹备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进一步提升林业生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鼓励林业人员们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和专业水平,筛选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林业生产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在林业经济企业当中,结合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对林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权力责任进行优化,合理调整人才结构,确保林业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14]。明确林业生产当中各个岗位的权利和责任,真正让每个岗位和每个部门都能够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下,强化自身工作质量。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林业生产企业员工们进行培训,潜移默化增长员工们的专业素质,带动起广大员工们参与林业生产的热情,在专业的技术保障之下,既要实现林业生产经济效益,还能践行环境保护与生态环保工作。

4 结语

林业经济是市场经济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户增收,还具备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实际开展林业经济发展时,必须要及时发现林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实施多元化资金筹措,在明确林业经济建设权责的基础上强化林业生产技术与人员管理,真正实现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林环境保护林业
环境保护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经济林栽植密度与营造方式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