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11-23杨泽志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桉树靶标林木

杨泽志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广西 钦州 535000)

1 桉树营造林技术

1.1 制定科学方案

实践证明,科学的方案是保证桉树营造林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的关键,在桉树营造林方案制定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适宜性原则,应依据该地区工农业发展实际需求,借助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林业调查,对该地区森林覆盖率、森林种植的主要品种和林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精准的掌握,然后根据该地区森林资源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桉树的种植规划设计,从而确保桉树种植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②科技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桉树种植过程中,要加大现代化技术的引入,从而提高桉树的成活率、提高桉树的生长速度、缩短桉树的成材时间,为保证其林木副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构建稳定的桉树生态林系统奠定基础[1-3]。

1.2 幼苗培育技术

种苗含有桉树生长的全部基因,对于桉树的基本属性(抗逆性、茎粗、生长速度、主干坚韧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从多方面着手,做好桉树种苗的培育与精选工作:①依据种苗培育地的气候特征(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以及主要降雨时间、有效光照、昼夜温差等),选择环境适宜能力强、品质优良的桉树品种,从而为桉树幼苗的茁壮生长以及根系的发育奠定基础。②选择合适的种苗培育方式,现阶段应用相对成熟的桉树种苗培育方式一般包括以下两种:组培法,主要是利用生物基因技术,利用桉树特定部位的细胞、组织筛选出抗旱、抗寒、抗病虫的桉树种苗;扦插法,主要是截取壮年的桉树的新生枝条,将其扦插到土壤中,促进其生根以及嫩芽的萌发,与组培法相比较,扦插法可以有效保持桉树母本的优良性状,但是扦插苗对于土壤土质的要求较高,扦插后的成活率相对较低,且培育周期较长,因此在桉树种苗培育中应用相对并不广泛,详见图1、2、3、4。

图1、图2 桉树组培瓶苗

图3、图4 桉树扦插苗

1.3 选择合适的桉树种植地

在培育桉树速生林过程中,其种植地的基本生长环境要适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种植地应具备地势相对平坦、土壤品质优良、灌溉与排水方便、光照充足等基础条件,从而为桉树的茁壮生长奠定基础。②种植地应应具备交通便利的特性,从而为桉树的运输、销售提供便利[4-5]。

1.4 土壤土质改良

土壤具有固定桉树根系,供应桉树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水分等多方面的功效,是促进桉树茁壮生长、缩短成林时间的关键。因此在桉树移栽以前,应从多方面着手,进行土壤土质的优化升级:①土壤深翻,在桉树移栽前一年夏末秋初,利用功率60kW以上的拖拉机配合旋耕犁进行土壤的深翻作业,一来借助机械损伤、太阳光照射以及冬季低温对土壤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进行有效杀灭,二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和流通性,释放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在桉树移栽前再次进行土壤的翻耕、土壤碎化、平地、挖穴(树穴的大小为桉树根系大小的1.3倍)等作业,从而有效提高土壤的细腻度,增加与桉树根系的接触面积,为桉树的缓苗和生长奠定基础。②测土施肥,主要是利用土壤速测仪,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象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测氮仪、PH计等实验室设备,进行土壤中有效成分含量、酸碱度、温湿度以及基本结构的检测,并利用抛肥机进行腐熟农家肥(豆粕、鸡粪、猪粪等)、快速吸收肥料(高端N、P、K复合型缓释肥、控释肥)、腐殖酸、有机质的合理补充,从而改良土壤活性,创造利于桉树幼苗生长的土壤环境[5]。

1.5 适时移栽

研究表明,一般要选择气候适宜、温暖多湿的季节进行桉树的移栽定植,在移栽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①移栽密度要合理,一般按照135~160株/667 m2定植,避免栽培过密导致树木生长营养、空间不足,不利于高端林木的培养,或者栽培密度过于稀,导致资源的浪费。②在桉树移栽以后,要及时进行定植水的灌溉,灌溉要彻底,从而为桉树缓苗提供足够的水分支持。③在移栽半个月以内,要定期查看桉树的缓苗生长情况,对于死苗现象要及时的补栽[6]。

1.6 加强水肥管理

水肥是桉树生长不可或缺的物质,加强水肥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桉树的茁壮生长。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如果桉树种植地相对干旱且降雨分布不均,可以依据地形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建立储水库,雨季储水,旱季灌溉。②围绕桉树在根系附近,合理铺设滴灌、微喷等现代化灌溉管道,对桉树的根系、树干、枝叶进行精准灌溉,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缓解灌溉用水不足的状况,而且可以有效避免部分土传病原菌随水流进行扩散。③要建立排水渠,在雨季进行及时的排水,避免大量积水在桉树生态林内无法排出,抑制桉树根系的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造成根系腐烂。④在秋末冬初,要及时通过埋施或者沟施的方法,及时进行有机肥以及N、P、K的补充,有效提高桉树抵御冬季寒冷的能力。⑤在早春季节,可以及时借助水肥一体机,进行复合肥的施用,保证其春季枝叶、嫩芽萌发的需要[7-8]。

1.7 合理修剪

合理修剪不仅可以促进营养物质流向主要枝干,而且可以有效促进桉树生态林的通风,提高阳光的有效利用率,从而为高端林木的培育奠定基础。在桉树修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对于下部侧枝进行及时的修剪,下部侧芽进行及时的采摘,促进主干的生长。②对于修剪造成的伤口,要及时涂抹生长激素以及百菌清、多菌灵等杀菌剂,从而加速伤口愈合,避免有害病原菌的入侵。

1.8 加强桉树保暖

如果桉树种植地在冬季相对寒冷的北方地区,要注意做好桉树的保暖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在冬季来临之前,采取树干绑草以及树干根系覆盖杂草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温,从而保护其安全越冬。②如果初春遇到倒春寒的天气,可以及时浇灌溉水,降低地温,延缓桉树嫩芽萌发的时间,降低霜冻对其的损伤。

1.9 注意森林防火

作为高大的林木,桉树发生火灾的几率较高,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因素:①如果桉树种植地出现持续性高温的天气,树林内枯枝落叶较多,如遇高温或者雷闪天气容易引发火灾。②在农忙时节以及节假日,农民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较为普遍,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桉树生态林内主要以林木和杂草为主,属于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较难控制,不仅对生态林内的动植物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对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因此一定要做好桉树生态林的防火工作:①定期对桉树生态林内的枯枝落叶进行及时的清理,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②划定防范区,主要是在桉树生态林周围划定一个范围,严禁随意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③制定科学的应急方案,主要是通过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加其防火意识以及在火灾发生后的应对策略,从而有效降低桉树林火灾的威胁。

2 桉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桉树幼苗以及相关林木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通,导致其病虫害的危害日益严重,而部分病虫害一旦爆发,往往对桉树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一定要从多方面着手,做好桉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见图5、图6。

图5、图6 桉树虫害图片

2.1 加强病虫害调查

与玉米、小麦等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较,桉树生态林具有高大、密闭性强等方面的特点,为靶标害虫的隐匿以及繁衍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导致在病虫害发生初期不容易被发现,从而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期,因此一定要及时引进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做好桉树病虫害的监测工作,从而为病虫害精准防控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技术:①要及时引进林木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林木栽培学等专业人才,组成桉树病虫害防治专项小队,采用五点取样法或者随机取样法,对桉树病虫害的症状进行定期的调查,从而对桉树生态林内病虫害发生现状进行详细的了解,对发生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②对于不能识别的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要及时将其采集,带回实验室借助显微镜、解剖镜等实验室仪器进行精准识别,为科学用药提供依据。③做好检疫性害虫的检测,主要是通过昆虫性信息素技术(一种靶标害虫雌性成虫性成熟后分泌的,吸引同种类异性昆虫进行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对天牛、吉丁虫、荔枝拟木蠹蛾等地区检疫性害虫进行实时的监测,一旦发现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控方案[9-10]。

2.2 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控

在对桉树生态林内的病虫害有一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引入林业技术(主要包括对病枝病叶及时采摘,对主干类害虫进行及时捕捉等,降低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的基数。)、物理技术(主要包括悬挂捕虫灯、配置糖醋液(糖∶醋∶水∶酒=3∶4∶2∶1)对二点褐鳃金龟、荔枝拟木蠹蛾等靶标害虫进行诱捕。)、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喷施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等生物农药对桉树的多种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天敌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桉树生态林内释放啄木鸟、麻雀、蚜茧蜂等天敌对多种靶标害虫进行有效的控制。)、化学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效果优良、对环境以及有益生物相对安全的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对桉树的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从而将靶标害虫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基数控制在经济阈值以内(该类病虫害对于桉树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低于防治成本)[11-12]。

3 结语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以及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作为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林木,桉树种植在改善生态气候,推进农业经济稳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各地区的林业部门应从多方面着

猜你喜欢

桉树靶标林木
“百灵”一号超音速大机动靶标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复杂场景中航天器靶标的快速识别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3个桉树品种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