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

2023-11-23覃小军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林木营造树种

覃小军

(广西桂平市白沙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桂平 537200)

1 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意义

1.1 改善林木生长区域范围内土壤的质量

整地环节是营造林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1],通过该环节可有效提升林业发展区域范围内土壤质量。利用有效的整地环节可优化林业发展区域范围内的立地环境,并且可以清除林业发展区域范围内不同类别的杂草和灌木,在提升地表温度的同时令林业发展区域范围内土壤的肥沃度也显著提升,由此确保营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林木幼苗能够有效成活,为营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林木幼苗生长提供优质环境。整地环节中,能够清除林业发展区域范围内地表上的多余植被,有效提升透光度,由此通过阳光照射提升地表温度,改变林业发展区域范围内土壤的物理性质[2],持续提升土壤质量,保障林木幼苗能够有效成活。同时科学地开展整地工作还可以有效抑制水土流失现象,为营造林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1.2 提升林业工程管理水平

实际营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需以林业发展工程实际情况为基础,设计科学的林业发展计划。林业发展工程管理过程中,目的性与组织性相对较强,可防止营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大部分问题的形成,降低物资损耗概率,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营造林技术应用。

1.3 保证林木生长的数量

林业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3],利用营造林技术能够转变现有林业结构,提升林业发展质量。由当前林业发展现状分析可知,林地中65%以上的面积均为针叶纯林,同时这些区域均表现出相对集中的特征。部分区域在营造林工程结束后并未重视林木的抚育工作,由此对于营造林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产生相应的消极影响。利用科学的营造林技术可改善当前林业发展的不合理问题,由此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4 确保林木生产的质量

利用营造林技术可有效增强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林业发展过程中采用营造林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病苗与弱苗,通过针对性的整治或清理能够确保林木的整体生长质量,防止病虫害感染健康林木。同时,林业发展管理的相关部门通过定时的维护营造林,能够大幅降低病虫害入侵的概率,有效缓解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针对土壤、肥力与水量,经由科学的管理方式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提升整体林木质量。

1.5 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的营造林技术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将营造林技术应用于林业发展过程中可有效缓解土地荒漠化现象,并且具有保障水土平衡,修复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功能。第二,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科学地利用营造林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林业发展区域范围内林农的经济收益,同时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林业发展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实现林农脱贫致富。

2 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技术要点

2.1 植苗造林技术

该技术所描述的是通过林木幼苗栽种形式实现林业发展,该技术在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被普遍应用,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营造林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要点为:在苗圃内栽培林木幼苗,基于各类林木幼苗不同的移栽标准[4],在林木幼苗培育至相应标准后对其实施移栽处理。在林木幼苗种植与栽培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项次分析不同种类林木幼苗的生长特性,并结合当地区域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控制苗圃内的温度与湿度等环境数据,由此保障林木幼苗健康生长。在林木幼苗达到移栽标准后,选取相对健壮的林木幼苗进行移栽,既可以保障移栽成活率,同时还可令移栽后的林木幼苗健康生长。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受周边环境与外界因素影响并不显著,因此适用于气候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

2.2 分殖造林技术

该技术可最大限度利用林木的根部与树干等,既能够降低林木栽植的成本,还可以提升林木栽植的效率。并且,随着该技术长时间的应用,对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基于该技术实施营造林,可忽略人员与技术的约束。但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考虑不同类别林木的生长特性具有显著差异,同时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只适用于小规模的营造林工程。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包含三种不同的造林模式[5],表1所示为3种不同的分殖造林模式主要实施方法描述。

表1 3种不同的分殖造林模式主要实施方法

2.3 播种造林技术

该技术主要特征为应用时间较长,可获取较高的造林效益。该技术实际应用前,需分析不同林业发展区域的实际气候环境,选取与之匹配的林木种子进行播种。相较于前两种造林技术,该技术更适用于大范围营造林工程。考虑各发展区域的实际气候环境具有明显差异化[6],因此在该技术应用前,需进行可行性分析,由此保障林木种子的成活率。在林木种子发芽后,此持续优化林业发展区域的管理水平,同时,要注重林木幼苗的病虫害管理,防止出现严重的病虫害现象,以此提升成林效果。

2.3.1 选择造林树种

在选择造林树种过程中应以稳定、丰产、优质和高效为基本原则[7],依照不同林业发展区域的实际环境条件,选择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水热条件与生态学特性的树种,并且树种选择过过程中还要考虑林区的主导性功能。例如针对病虫害相对严重的林业,在进行营造林工程时可选择的树种类型相对较少,通常以杉木为主,严禁种植松类树木。

2.3.2 使用良种壮苗

实际营造林工程内,应选择质量较高的种子或利用高质量种子栽培出的高质量林木幼苗。由此提升人工造成的遗传水平,确保人工造成工程的生产力,增强林木的抗逆性[8]。依照营造林工程技术标准,林木幼苗规格与质量选严格遵守相关的优质林木幼苗标准。表2所示为针对病虫害相对严重的林业区,所选林木幼苗规格与质量的统计结果。

表2 林木幼苗规格与质量统计结果

2.3.3 正确的造林地点和时间

在营造林工程开展之前,要深入考察不同林业发展区域的实际条件,如土壤特征与气候环境等。而确定树种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树种选择的科学性与适应性,实现两者间的平衡。若选择的的树种与实际林业发展区域的匹配性较差,那么栽种后的林木幼苗实际生长过程中会首先显著约束,严重时还会产生病害甚至死亡,这将会导致林业发展区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损失。一般情况下,营造林工程开展的最佳季节为春秋两季[9],而实际种植时间区依照不同林业发展区域的实地条件与不同苗木品类的培育情况和特性来确定。

2.3.4 实施封山育林

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批量植树营造林方法,封山育林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针对适合批量种植的林业发展区域,大范围的种植单一种类的林木。封山育林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注意两点[10],分别是林业发展区域的选择和树种的选择。针对林业发展区域的选择,通常选择具有大范围且土壤肥沃的山地,此类地形区域中土壤内的钾氮含量通常可达25%以上;针对树种的选择,通常选择适于山地种植的树种,由此可解决树种栽植后无法及时进行灌溉的问题,防止产生封山后,林木分布不均、树种结构不合理、成林慢等问题。所以,封山育林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基于林业发展区域的实际环境特性,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通过科学方式实施树种测试,实现大规模种植。

2.3.5 科学营造混交林

实际营造林工程中,若只种植一种类型的林木将会导致林木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差。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混交林[11],由此能够在提升土地利用率的同时,缓解水体流失问题,优化生态系统,降低林木受病虫害侵扰的概率。营造混交林能够提升林业发展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林业发展区域内的鸟类与昆虫种类,显著降低林业发展区域内害虫的繁殖率,避免产生大范围的病虫害。同时混交林内,更适于木叶的分解,有助于提升林业发展区域内土壤的养分与肥力,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

2.3.6 注重成林管理

以提升林木长势、获取更高的林木产量为目的,营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需关注林木的成林管理工作,其中抚育间伐十分关键。林木造林工程开展后一段时间进行林分郁闭,在此过程中植株间的竞争水平显著提升,所以需要基于林木的实际发育情况选取科学的时间实施相应的工作,尤其是在林木产生病害或产生折木的条件下需及时进行清除工作。

3 结语

营造林技术对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营造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详细分析不同类型的营造林技术,探讨营造林技术的应用技术要点,发挥其技术的优势,推动营造林工作良性发展,进而提升林工程质量,确保自然生态环境向好发展。

猜你喜欢

林木营造树种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珍贵树种红豆树生态位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