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对策

2023-11-23曾凤霞向学明刘青民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28期
关键词:常德市乡镇农产品

曾凤霞,向学明,刘青民

(1.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常德 415000;2.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湖南常德 415000;3.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湖南常德415000)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各大乡镇是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针对这些地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过程展开监督监管,能有效控制农产品的市场流通质量。目前,湖南省常德市大力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难题,迫切需要以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建设作为破题路径,以此提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

1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湖南省常德市下属乡镇有多种类型的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任务较为繁重。近年来,常德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较为重视,构建了多个市县级及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理平台,并建设了多达十几个用于追溯监察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示范点的平台,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追查等各项工作的顺畅开展。目前常德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的成绩如下。

1.1 组织领导逐步健全,监管职责得以细化

现阶段,常德市下属6 个乡镇成立了专门的农业综合服务站所,这些站所负责辐射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以及绿色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均属于其管理范畴[1]。部分乡镇建立了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农产品综合服站所的农业事务职责进行明确,指定常德市下级乡镇的农业事务小组、畜牧事务小组、农业站和畜牧站4 个基层机构作为农产品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

1.2 监管体系基本构建,安全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常德市为乡镇农产品安全监测站所提供了多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设备,并构建了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在平台中的详细记录,可利用此平台开展农产品生产企业信息填报、账户划分、安全监测数据导入等工作。此外,常德市还加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工作,围绕重点农产品生产经营机构,启动了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投入品使用过程的监管监督,并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档案。

1.3 专项检查陆续开展,检测效果有所提升

常德市以国家出台的“三品一标”标志应用要求为依据,展开了农产品标志专项检查,重点排查产品标志印刷的规范情况,并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实施了假冒农资产品专项治理。乡镇农产品生产经营机构检测任务完成率高达80%。例如,拥有国家级质量安全县称号的鼎城区下辖乡镇蔡家岗、中河口,每年检测任务完成率分别为87.5%、82.5%。针对畜产品的检测数量为养殖总量的2%,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检测要求[2]。

1.4 产品宣传定期开展,技术服务有效优化

常德市每年会按计划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会议,于每年年初确定各个农业综合服务站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职责,提前制定宣传活动召开次数、时间,并出台针对性的宣传方案,同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各乡镇农业综合事务站每年均会举办1 ~2 次农产品质量宣传活动,采取建立微信群、开通公众号、联合应用宣传单发放、实地拜访等方式,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种养知识传授、安全生产技能指导等服务。

1.5 执法监管逐渐强化,农产品安全得以保障

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常德市逐步加大了执法力度,细化了各个安全监管机构的岗位职责,并在年度工作规划、工作落实方案中详细列出了各部门及岗位人员的职责及任务。各安全监管部门在每年年初提交本部门拟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度工作规划,并列出工作的重难点,再由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统筹部署专项检查工作。例如,鼎城区根据下级乡镇安全监管能力设定了每年2 400 批次的速测任务,并出台了检验检测及安全巡查等相关监督管理制度,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提供了制度保障。

2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安全监管站所建设不够完善

面对庞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目前常德市所建立的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数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无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快捷、高效地完成,且可能存在安全监管盲区。部分站所因资金短缺,没有引进先进的安全质量监督检查设备;而一些引进了监督检测设备的站所,存在日常监测工作规划不科学、完善建立的问题,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出现了无序化开展现象。另外,由于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性人才较少等原因,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设备得不到有效操控,出现了检测结果不准确、检测效率低下等问题。此外,监督检测仪器的生产厂家没有建立完善的网络平台,因而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工作的监督管控效果仍有一定提升空间[3]。

2.2 安全监管能力有所不足

采取内部的筛选方式组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团队,因安全监管人员之前从事的是业务、管理等其他工作,缺乏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知识。虽然常德市针对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站的工作人员展开了定期的技能培训,但培训内容的设计不够科学全面,部分人员虽然参与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但由于经验不足,从业时间较短,其知识能力及技能水平还达不到安全监督管理岗位的实际要求。安全监管人员中年龄偏大者居多,且大多具有初级职称,中级或高级职称的工作人员较少,再加上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站的薪酬待遇并不高,对于掌握专业安全监督知识能力的人才吸引力偏低,因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面临着人员接续乏力的问题。

2.3 缺乏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

目前,常德市针对各个市场及超市已逐步建立起蔬菜产品的市场准入准出机制,然而此制度并未在县域范围内全面推广,部分乡镇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因受到市场准入检测能力要求、产地准出要求制约,加之其为节约成本,未引进农产品检测设备,未自主完成农产品流入市场前的检测。再加上市场监管不严格、不全面,质量高的农产品销售价格与质量偏低的农产品销售价格间并未有较大差异,且农产品检测工作以数据整理汇报、检测结果总结为主,在完成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以及绿色农产品认证后,未对其在市场上的流通情况进行持续监管,再加上一些监管部门应对突发性质量安全事故的能力不足,因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并不理想。

2.4 安全监管投入并不充足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持续性、常态化的工作。在开展安全监管与质量检测工作时,会消耗大量的检测试剂,且需采购检测所需的各种样品,还会支出相应的监管费、采样交通费等,这均会给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带来一定的资金压力。然而常德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资金提供主体主要是国家财政,具体是由县级财政部门、乡级财政部门负责划拨资金。总体来看,这些部门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所提供的资金支持力度并不大,然而各个乡镇每年需投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至少为2 万元,由于资金来源渠道过窄,导致常德市一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站所的经费不足,从而无法持续性、全面性、有效性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3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3.1 做好职能划分,完善建设乡镇安全监管站所

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范围,保障农产品市场流通安全,常德市需要加强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应按照食品安全责任制度、结合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在乡镇政府考核过程中,将乡镇安全监管站建设数量、建设完善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数量及质量等多个方面作为关键考核指标,以此督促各个乡镇主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常态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4]。同时需要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安全监管站所的建设,可将二者整合成一个部门,设置两个单独的工作模块,并完善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需的各项监管检测设备,从而解决安全监管机构数量不足的问题,在减少投入的基础上,保障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还要加强各个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划设计优化,要求各乡镇详细制定工作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逐步落实安全监管工作,同时应加大安全监管工作结果检查成效,并出台对应的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监管工作完善化、标准化开展。

3.2 加强人才建设,组建专业化安全监管团队

为解决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团队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科学编制农产品安全监管相关教材,由省、市、县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培训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安全监管人员工作职能的不同,针对性开设行政执法相关知识、农产品检测专业技能两方面培训。针对行政执法人应开设质量安全监管相关律法政策的培训,使之具备更高的法律素质,能够依法合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而负责农产品检测人员则要联合检测设备厂家组织专业设备应用指导培训,或由政府部门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网上远程知识培训或邀请专家到乡镇开办讲座,以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农产品检测能力。此外,还需要严格把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人才筛选大关,通过打破职称评定限制、提高福利待遇、给予专项补贴等方式提高人才吸引力,并应贯通职业晋升通道,完善乡镇人才任用与挽留机制,从而吸纳更多专业化、年轻化的技术人才走入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整体提高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能力水平。

3.3 加强认证后续管理,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面对常德市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以及绿色农产品总量多、种类丰富的情况,需要重点加强三品认证后的管理工作,防止因认证产品后续无监管,出现流入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达不到认证标准的情况。而三品认证管理的强化,需要以市场准入机制的完善构建作为基础。①需要健全各类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出台完善、合理的三品认证办法,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监管,保障三品认证的合法合规。②需要加大三品认证后的监督管理,出台针对性的监管制度,明确获得三品认证农产品生产经营机构的不定期抽查及定期检查制度,并细化检查内容及标准,进而保障获得认证农产品的整体质量。③需要对认证产品标志的应用加以规范,要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按照法律要求设计与使用包装标识。④需要加强市场管理服务,简化办证程序,及时为三品认证到期的单位进行认证复核,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机构主动引进检测设备实施自主检测,从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5]。

3.4 加大保障投入,确保安全监管工作资金充足

为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完善建设,保证安全监管工作的及时性、全面性、深入性开展,常德市需要针对各个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进展、运行成效展开全方位的调查与分析,明确其建设中面临的各方面阻碍,调动一切力量,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经费与资源支持,维持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连续性、规范性。需要及时将调查报告提交给上级部门,由省级、市级政府在工作规划过程中,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财政预算的范畴,并根据各个地区的安全监管任务量,合理设置财政支持金额,通过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建设与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需要引进社会资本,出台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行业协会组织等社会团体主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资金支持,在多元投入机制建立与完善的基础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常态化、持续性开展。

4 结语

作为重要民生基础的农产品,其质量及安全与民生发展、经济进步存在直接关联,同时是稳定性、和谐化社会秩序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繁重且需持续开展,各级地方政府需要积极推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从机构建设、团队组建、运行管理和投入加强4 个方面着手,打造完善化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以此保障市场上流通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常德市乡镇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