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南县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2023-11-22段新明肖玉萍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商南县畜牧养殖场

段新明,肖玉萍

(商南县畜牧兽医中心,陕西商洛 726300)

商南县位于秦岭东南麓、陕豫鄂3 省8 县结合 部,辖9 镇1 办128 个 村(社 区),面 积2307km2,人口24.9 万人。商南县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流经境内的丹江河将商南县分为丹北、丹南两大区域,丹南山大沟深,经济欠发达,丹北地势开阔,经济活跃。商南县65%以上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主要分布在丹北,而丹南畜牧业发展缓慢,主要是牛羊等草食家畜。历届政府将“茶药果畜游”作为全县支柱产业常抓不懈,2022 年全县GDP 达100.43 亿元,同比增长4.2%。

自“十三五”以来,在商南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商南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绷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之弦不放松,紧抓涉牧项目建设不懈怠,紧扣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不停顿。商南县畜牧业蓬勃发展,先后荣获财政资金支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示范县、畜禽健康养殖示范县、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县、畜牧业统计工作先进县、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先进县等称号。

1 畜牧业概况

2022 年商南县禽蛋产量2.28 万t、肉类产量3.52 万t,畜牧业产值由2012 年初的6.95 亿元增加到12.2 亿元,增长75.5%,占农业总产值的39.6%,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是农民增收的第二大产业和支柱性扶贫产业。

表1 商南县2022 年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商南养殖品种有猪、鸡、牛、羊、梅花鹿、蜜蜂等。猪主要是大白、长白、杜洛克等外来品种;禽地方品种是固始鸡,引入品种海兰、尼克、伊莎褐、双A+;牛地方品种有本地黄牛、水牛、秦川牛、南阳黄牛等,引入品种西门塔尔、夏洛莱等;羊以山羊为主,地方品种是陕南白山羊,引入品种主要是关中奶山羊、布尔山羊等;梅花鹿是引入品种;蜜蜂有本地土蜜蜂和培育品种中华蜂。

2 工作成效

2.1 疫病防控能力逐步提高

商南县建立健全了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形成县、镇、村三级疫病防控网络。防疫硬件建设逐步得到加强,建成了国家一级动物实验室1 个、分子实验室1 个,宏德天御农牧有限公司创建了商洛市首个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并获农业农村部命名。

2.2 科技养殖水平大幅提升

每年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组织畜牧专家深入镇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科学养猪、蛋鸡、肉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培训养殖人员3 万余人,使其掌握一技之长,有1 万余户通过从事畜禽养殖,实现脱贫致富。

2.3 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丰联集团成立于2009 年4 月,总资产11.3亿元,现有员工397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8人,是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集团下设丰源饲料厂、肉鸡屠宰加工厂、肉鸡养殖基地、陕西宏德天御农牧有限公司种猪繁育场,形成了集饲料加工、肉鸡饲养、肉鸡屠宰、原种猪繁育、饲养、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农牧企业,带动了商南县肉鸡和生猪产业发展。商南宏源食品公司成立于2005 年7 月,已建成了10 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年屠宰30 万头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形成了集生猪繁育、育肥、收购、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商洛市上苍鹿业成立于2014 年3 月,总资产7600 万元,建成了种鹿繁育场、种公鹿养殖场、梅花鹿展示大厅、鹿产品加工厂、鹿产品销售公司,形成了以种鹿繁育、饲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梅花鹿全产业链,带动商南县梅花鹿产业发展。商南县有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104 个,带动了养殖户发展畜牧产业。

2.4 动物卫生安全监管有力

加强动物卫生监管,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2022 年产地检疫动物25.28 万头(只),检疫肉品196.2 万kg,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2932份。检查养殖场(户)514 家、兽药及饲料销售门店32 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358 份,下发整改通知单78 份。监督养殖场户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4971 头(只)。稳步推进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工作有序开展,新增认定A 级规模养殖场11 个,B 级养殖场5 个,商南全县风险评估规模养殖场总数达到56 家,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风险明显降低。

2.5 绿色发展格局逐步建立

畜牧业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格局逐步构建,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南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得到升级改造,宏德天御种猪场、宏源猪场、鼎源裕泰、白玉农牧、秦川猪等大型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回收利用、达标排放。山多地少,平整宽阔的农业耕地更少,山梁沟岔、坡岭渠巢,小面积多地形多区域,是商南农业耕地的主要形式[1]。全县建设有机肥加工厂10 个,年生产有机肥10 万t 左右,养殖场建有大中型沼气12 个、黑膜沼气3 万多立方米,购置吸污抽粪车86 台套,粪污就近就地还田利用,实现农牧循环,绿色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商南县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7.11%,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配率达100%。

2.6 标准化养殖快速发展

通过技术培训、推广、宣传、指导,商南县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在硬件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方面达到了标准化,促使动物疫病有效防控、生产操作标准规范、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畜产品质量优质安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2],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全县规模养殖场圈舍普遍安装风机、水帘,大部分养殖场安装自动上料系统、刮粪系统、通风系统。湘河韦园蛋鸡场实现自动上料、自动捡蛋、自动刮粪全机械化生产,丰联肉鸡实现了立体全自动化笼养,增加了养殖数量,降低了养殖成本。过风楼兴农润家是商南县第一家楼房养猪企业,开创了商南县多元化生猪养殖模式新亮点。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58.3%。全县创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 个、省级3 个、市级66 个。

2.7 生猪全产业链初步建成

一是生猪良繁体系逐步形成。现有宏德天御原种猪场1 个,兴沃鑫、秦川猪祖代种猪场2个,瑞生等父母代种猪场4 个,商品代种猪场9个,良种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天御种猪”远销山西、河南、四川等省。二是示范带动明显。以陕西宏德天御种猪场、兴沃鑫、秦川猪等为代表的大型养猪场,带动30 余家千头以上猪场的快速发展,商南县现有“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6 家、“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家、“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5 家。三是定点屠宰稳步推进。以宏源食品公司为龙头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产产能持续增长,宏源鲜肉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解决了生猪卖难的问题。四是实施了生猪保险全覆盖。2022 年商南县完成21.6 万头生猪保险(其中:1.6 万头能繁母猪保险、2 万头仔猪保险、16 万头育肥猪保险、2 万头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完成保费683.97 万元,财政负担90%、养殖户承担10%。养殖户发生养殖意外,保险公司及时理赔,确保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

3 存在问题

3.1 制约发展因素依然趋紧

①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畜牧业用地难、融资难、粪污处理难等问题日益突出,规模养殖的制约因素不断增多。如许多在外创业返乡成功人士,有志于养殖业,苦于找不到养殖用地而搁浅;个别返乡创业人才出现创业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创业融资渠道,导致养殖成本增加,短期内无法实现资金周转。②种禽良繁体系不健全,商南县禽类规模养殖场84 个、禽类养殖数量较大,但是缺乏种鸡育种场,无自有的育种能力,外出引种成本和引种疫病风险较高。③市场行情波幅较大,养殖亏损严重。近年来生猪、肉鸡行情波动大,尤其2021 年6 月至今猪价低迷,每出栏一头130kg 左右的育肥猪亏损300~500元,生猪存栏量呈下降趋势。由于肉鸡市场供大于求,肉鸡养殖陷入亏损,导致丰联集团肉鸡养殖数量持续降低。

3.2 产业发展投入后劲不足

金融支持畜牧业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工商资本投入力度放缓,财政资金投入十分有限。自2019 年至今商南县投入的畜牧产业项目资金不足500 万元,而资金主要用于生猪生产,蛋鸡从未获得扶持,商南县规模蛋鸡场大都是十年前建设的,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3.3 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商南县虽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但口蹄疫、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等疫病在其他地方仍有点状发生,禽流感、非洲猪瘟令人担忧,非洲猪瘟病毒在我国形成的污染面积较大,且已在部分野猪中定殖,疫情防控将成为常态化[3]。疫情防控技术力量薄弱,防控资金不足,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的任务艰巨。动物卫生监督任务重人员少,生猪定点屠宰场驻场官方兽医不足2人,镇办动物卫生监督无专项工作经费、办公设施设备老化。

3.4 标准化生产聚集度不高

①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保护责任重大,土地资源紧缺,环保压力巨大,畜禽养殖小而散,自产饲料供给不足,产业聚集度低,现代化养殖园区少,产业由松散经营模式向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困难较大。中小养殖场户现代化设施装备应用不足,生产管理粗放,投入产出低,养殖效率低,养殖生产效益不高。②规模养殖场生产、养殖、屠宰加工各环节之间无直接利益联结机制,缺乏协同生产、联合经营的发展模式,产业的上下游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不高,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③屠宰企业生产量不高。宏源食品公司生猪定点屠宰场年计划屠宰产能为30 万头,实际每天屠宰生猪不到300 头,屠宰场以批发白条肉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由于市场行情波动,丰联肉鸡屠宰加工车间暂处于停产状态,肉鸡均外销。④缺乏知名畜产品品牌。商南县畜产品多是大路货,没有形成知名品牌,产品附加值低。

3.5 人才激励后发优势不强

商南县畜牧中心编制25 人,在岗24 人,其中50 岁以上13 人。全县10 个镇办,畜牧兽医岗位编制35 人,实际在岗18 人(畜牧专业11人、非畜牧专业7 人)。个别镇没有畜牧专业干部,而且这些畜牧干部的“主业”是配合镇办搞中心工作,“副业”是兼顾业务。商南县畜牧干部年龄偏大,缺乏新鲜血液。村级动物防疫员年工资2160 元,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频繁。养殖场人才储备不足,专业技术员匮乏。畜牧兽医干部经常接触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病原微生物,按国家人社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和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5〕 99 号)规定,应该享受兽医卫生津贴,但至今仍未落实,影响到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意见建议

4.1 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继续落实养殖用地和金融保险等政策,解决养殖户“无地养”、“无钱养”难题。鼓励企业“进山入沟”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积极落实生猪产业保险政策,鼓励养殖户积极参保,做到保险全覆盖[4]。商南县除2017 年畜禽健康养殖项目资金750 万元以外,再没有得到上级大项目大资金的扶持,畜牧业发展一直处于平稳发展阶段,难以取得突破,因此建议加大对畜牧产业资金扶持力度。

4.2 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乡村振兴

按照“延链补链强链”的思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在种禽场建设、种猪场壮大上下功夫,促进生猪和家禽两大产业链做大做强;提高规模养殖场管理水平,提高科技含量,培育畜禽全产业链,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发挥商南山大沟深这一天然生态安全屏障优势,招引国内知名企业来商发展畜牧产业,力争在肉牛、肉羊、特种养殖等产业上取得新突破。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知名畜产品品牌。同时做好动物防疫、良种引进和技术推广等服务指导工作,促进全县畜牧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4.3 提高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遵循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在养殖中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酶制剂、中草药等饲料添加剂和低氮低磷低矿物质饲料,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推广“无抗”养殖技术。积极争取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引进先进治污设施装备,应用节水生产工艺、雨污分离技术措施,减少污染产生、氮磷排放。调整产业布局,坚持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养殖,推动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提高养殖业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推广粪污综合利用模式[5],提高规模养殖场户污染处理设施装配率,实现农牧循环,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4.4 加快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畜牧产业发展必须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能力,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固合作关系,并坚持让利于民,真正使公司与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推动新型订单农业[6]。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挥宏源食品公司等链主企业优势,通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营销策略等方式,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紧密合作,把小农户嵌入大型企业产业体系中,形成以大带小的养殖格局。鼓励宏源食品公司生猪屠宰场、丰联集团肉鸡屠宰场“接一连三”,建设养殖基地,与养殖场户签订购销合同,稳定购销关系,建立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机制。鼓励宏德天御种猪和宏源食品等公司与规模养殖场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产业联合体,按照产业联合体内部“资源要素畅通、利益联结紧密、服务购销最惠”的要求,签订“多级订单”,实行分工协作,促进耦合配套、协同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真正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共同体,实现双赢。

4.5 强化人才培育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人才是保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议增加畜牧岗位编制,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强化在职专业技术干部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养殖场人才储备。狠抓镇村防疫员培训,提高工作技能,推进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切实落实国家兽医卫生津贴优惠政策,调动畜牧干部工作积极性。

4.6 着力把梅花鹿产业培育成县域特色产业

优化畜牧产业发展结构,在山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应重视山区畜牧产业产量和规模提升,同时也应注重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受土地等因素制约,全县生猪、蛋鸡和肉鸡等产业发展基本饱和,很难有新的突破,发展草食家畜势在必行。商南县从2013 年10 月开始引进养殖梅花鹿,经过多年养殖,在引种、饲养、鹿茸收割、人工授精等方面技术日益成熟,养殖数量由2013 年的560 只增加到2100 只。养鹿业是远强于牛羊猪禽等养殖业的长效、高效产业,特别是在山区和半山区,可以充分利用不宜耕种的山坡地,以树叶、秸秆为鹿饲料的主要原料,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正常情况下,一只梅花鹿每年的饲养成本在1500 元左右,而每只成年公鹿仅鹿茸一项即可实现年产值10000 元左右[8],梅花鹿养殖经济效益明显。建议将梅花鹿产业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畜牧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全力打造梅花鹿全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5 小结

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种的问题放在首位,大力培育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狠抓标准化管理、人才培育和科技创新,提高畜牧产业科技水平;坚持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实施品牌战略,严把质量安全关,提供质优畜产品;加强疫情防控,杜绝疫病发生;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畜禽全产业链,抵御市场风险。

猜你喜欢

商南县畜牧养殖场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商南县文化馆“2020约你过大年”民俗展演活动
秦巴山区民众对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研究
陕西省商南县农村脱贫攻坚的路径选择研究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