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苗木培育管理及移植造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023-11-21冀冰心袁洪鲁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造林苗木培育

冀冰心 袁洪鲁

林业苗木培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同苗木的生长特性不同,加大了培育工作的难度。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重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我国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进行研究。

当前一些地区的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有部分地区的苗木种植效果不理想,种植技术落后,不能把苗木生长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还降低了农药、化肥等的效率,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要有效提高林业苗木培育和管理技术效果,保证林业苗木培育的成活率,必须在育苗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且种植人员在实际进行林业工程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相应措施的研究,提升林业苗木生长效果。

一、进行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

在林业工程苗木进行培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进行有效管理,为苗木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苗木病虫害发生率,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也能减少农资的投入,提高苗木繁育的经济效益。

2、提高苗木的质量

影响苗木生长质量主要有五大因素,即人、材料、机械、苗木的生产方法和环境因素,通过科学的培养管理,能够将人、材料、机械、苗木的生产方法和环境因素这五项因素的控制到最适宜苗木生长的状态,从而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

①人的控制

人的控制实际上就是进行苗木生长培育的技术人员。自然环境下苗木生长状态较差,人工培育苗木,对苗木生长过程进行人工监督和控制,可提高苗木生长的质量。

②材料的控制

苗木生长所需要的材料包括苗木种、农业生产资料(如农药、肥料、农膜、农业机械设备等),其是苗木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林业工程苗木质量的重要保证。苗木的培育管理过程中,能够人为干预生产资料的投入,让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水源和肥料,促进苗木质量的提高。

③技术与方法的控制

技术与方法控制,包括苗木生产周期内所采取的育苗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培育管理等方面的控制,保证所培育苗木的规格一致、生长健壮,提高苗木的质量,这也是苗木质量管理的关键。这也就是说,在苗木成长过程中合理加入技术的投入,例如使用满灌法、排水法、侧旁灌水法进行灌溉,能更好地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苗木的质量。

④环境的控制

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分、地形等自然环境因素和病虫草等生物因素。在苗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根据苗木种类和苗木的生长发育状况适时调整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如及时防病虫、除草,合理选择苗木的栽培方式等,为苗木生长创造最佳的环境及栽培管理条件。环境因素是在苗木生长过程中,最难以把控的因素,如果不进行人为的干预,那么将对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的威胁。

对苗木生长发展的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阻碍苗木生长的环境因素,人为的创造一个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的因素,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

二、当前林业工程苗木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支撑较为薄弱

现阶段,很多地区林业工程苗木种植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并且种植人才缺乏,导致种植工作始终得不到较大的发展,种植品质得不到明显的提高,苗木成材率得不到明显的提升。很多人选择进行林业苗木种植,是看重其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自身的种植水平并不高,在未能掌握一定种植技术的前提下就去进行苗木种植,同时种植过程中只关注产量的提高,滥用化肥、农药,药害、肥害时有发生。并且在同一土壤长期种植单一苗木,严重影响着林业苗木的产量与质量。在进行种植时,应用的技术比较落后,且在施肥、灌溉、用药等方面更多是依赖于人工,机械化水平低,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且种植效率与质量得不到显著提高。

2、缺少统一规划,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低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林业苗木种植的优势不够明显,很多地区的林业苗木种植工作处于初始阶段,种植地比较分散,规模化水平不高。部分林业苗木还处于试种时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在进行林业苗木种植的过程中,种植基地建设发展慢,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基地不多,未能对种植工作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究其原因是由于林业苗木种植工作缺乏统一规划,种植工作依然是小农经济模式为主,产品优势不明显,品牌意识缺乏,未能形成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林业苗木产业化发展缓慢。

3、林业苗木种植技术还需要进行提高

林业苗木栽培人员以及相关研究机构不多,这也就导致实际新品种和选种培育环节的速度并不理想,且因为经济问题,大部分地区无法实现规模化的苗木培育管理体系,新品种被研发出来之后也无法被推广普及,这就导致栽培技术在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甚至有些地方的主要苗木种植地区,依旧在使用十几二十几年前使用的苗木种子,且还在使用着传统的种植技术。其次,因为林业种植环保观念落后,实际种植过程中结构混乱且施肥量不科学,导致土壤的肥力逐渐下降,给林业苗木种植规模化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管理的具体策略

1、提高思想意识,进行科学的林业苗木种植

新时期相关人员要充分意识到苗木种植工作的重要性,注重种植质量的提高。要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重视林业苗木的育种工作,优选高质量苗木品种,或是优选当地林业部门推荐的林业良种,并在购买时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种植人员积极选购良种。同时积极引进相关人才,培养林业苗木种植和研究的高素质人才,科研部门应该和相关科学院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区域苗木种植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2、优化苗木生产基地布局,对其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建设苗木生产基地,并对其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是重要的发展趋势,能够对林业苗木种植进行统筹管理,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提高种植质量。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方面的政策制度,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扶持,不断扩大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树立品牌意识,将质量放在首位,打造知名品牌。另外,要关注农民种植和管理林业苗木积极主动性提高,正确认识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的优势,强化协调协作,将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衔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做好苗木栽植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对于从事新的苗木栽培工作而言,需要科学选择育苗场地,育苗场地将会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存质量与成活率,在育苗场选择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两个因素:第一,所选地区需要具备优良的土壤环境与排水、灌溉条件,同时所选地区的地势的要平整。育苗地需要满足苗木的光照需求,同时当地没有风沙天气,幼年苗木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弱,风沙天气会对存活率造成影响。基于此,苗木管理人员需要对实地展开考察,同时分析育苗地的气候情况。为了确保育苗效果,还应当检测分析土壤中的含水量、酸碱值以及土壤营养成分等等。第二,育苗场周边需要具备良好的运输能力,苗木的日常管理与移栽需要借助于车辆,且运输还是育苗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周边地区需要具备便利的运输条件。在育苗场选择完成后需要处理土地,通过深耕一方面能够杀死土壤中病原体,此外还能够起到疏通土壤的作用,在翻整完成后整平土地,且在翻耕过程中需要剔除土壤中的垃圾以及石块等等。

其次,在育苗前需要精选苗木种子,苗木种子的来源必须为高品质的母树,这能够极大提升苗木成活率。为了提升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还需要对种子展开消毒处理,同时进行催芽,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才能够展开播种工作。此外在育苗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育苗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施肥提升幼苗活力,帮助幼苗迅速萌发。播种阶段还需要再次精选种子,剔除残缺、虫蛀以及营养不良的种子和幼苗。在播种阶段需要确保幼苗能够适应育苗地的环境,育苗阶段苗木对于水分的需求较高,所以当育苗地存在干旱的情况时则需要通过铺设地膜或者引水灌溉的方式保持水分。在播种环节,若通过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则需要控制播种的密度,且在播种完成后还需要在种子层覆盖细沙或者薄土。

3、苗木的灌溉要合理地把握时间和量

在进行林业苗木的培育管理工作中,进行苗木的水分管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根据不同苗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不同,以及苗木在各个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水分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水分灌溉。苗木浇排水常用方法有三种:满灌法、排水法、侧旁灌水法;排水法是将灌溉多余的水分排掉,防止苗木涝死;侧旁灌水法经常被用在高地地区,通过水的渗透作用进行林业苗木的灌溉;漫灌法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但是漫灌法容易造成灌溉水过多的情况,对林业苗木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4、合理进行苗木培育施肥

①遵循原则

要科学合理地给林业苗木施肥,工作人员就需要依据土壤肥力情况以及苗木各阶段对于肥料的需求情况,合理选用营养元素,进而提升施肥的有效性。在施肥过程中需要科学控制肥料与根部间距,距离过远根部无法吸收肥料,而过近则会造成烧根。施肥还可以把集中施肥方法和分层施肥方法进行结合,同时运用缓释肥以及速效肥等,最大化地提升施肥效果。

②结合天气情况施肥

在进行林业苗木施肥的过程中,要注意当地天气变化情况的观察以及分析,在适宜的温度进行苗木的施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注意预防当地出现的恶劣天气。在当前林业苗木施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刚施完肥就下暴雨的情况,若此时喷施叶面肥,会浪费部分的化肥以及人力资源,造成经济损失。

③依据土壤情况施肥

在进行林业苗木施肥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进行苗木培育土壤的情况,根据土壤中营养成分,来进行不同肥料的选择以及肥料数量的差异化的制定。在林业苗木施肥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热性肥料,对于施肥深度要注重把控。如果在进行施肥之前,没有对所要进行施肥的土壤进行调查,不知道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含量,那么就可能在施肥的过程中产生一些营养物质过剩、另一些营养物质缺乏的情况,不利于苗木生长和发育。

5、进行苗木栽培技术的提高

首先是进行翻耕整地,在实际进行播种生产之前整合土地,提高林业苗木的产量和质量,坚持地要“齐、平、松、碎、净、墒”的原则,并且按照专家给出的意见适当使用肥料。其次是选种,要选择能够有较高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的品种,首先当地林业苗木栽培人员推出的优良品种,为后续种植提供先天优势,在林业苗木种植之前,将出现问题的种子处理掉,避免后续发芽出现问题。

6、科学进行林业苗木的管理

首先,对于林业苗木的管理要保持高度重视,能够及时定苗间苗,培土、除草、中耕,防止伤害到幼苗,对杂草及时处理,减少养分争夺,减少虫病害入侵。而浇水和施肥则是更加重要的养分提供环节,苗木不能自主抵抗干旱,尤其是较为干燥的地区,必须确保浇水充足,而施肥则是苗木高产的重要因素。

其次,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在林业苗木栽培中需要对容易发生病虫害的林业进行治理,确保不会影响到后续苗木的生长。及时进行农药喷洒是确保苗木高产量的重要因素。

7、发展林业苗木管理相关技术

想要更好的进行林业苗木种植,那么新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国家扶持或者是当地政府的扶持,聘请更多相关人员参与到苗木品种研发和培育技术推广工作中为苗木高产提供有利的技术保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也都开始了新兴技术的引进与创新,对于林业苗木的培育来说也是如此,在苗木培育的过程中,要进行发展林业苗木管理相关技术,以此来促进苗木更好的进行生长。

四、强化林业工程造林以及移植树木的要点

1、提升树木培育以及苗木移植技术

林业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并随时对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与更新,让自身的知识系统随时都处于最新的状态之下,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林木培育与苗木移植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苗木成活率。

2、合理选择移植造林时机

山东地区苗木移植造林较为合适的季节是在春季。这个时期温度较为合适,苗木所接受到的光照也是非常充足的。树木逐渐开始发芽与生长,此时其根系自愈能力较强,对林业苗木进行挖掘与移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与生长,其根系基本得到恢复。所以,在对林业苗木进行移植时,选择在春季来进行,可促进其成活率。

3、科学进行苗木移植

苗木移植技术直接关系着移植的成败。对于待移植苗木,需确保这些苗木的根茎完好。在包装、运输环节,需要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对苗木带来破坏。移植选择在合适的季节进行,要充分满足苗木生长的需要。完成移植工作后,为提升苗木存活率,需要做好保温工作,及时灌溉、施肥。实地调查苗木存活状况,如存活率低于95%,则需要安排补种,确保成活苗木数量达到设计的疏密标准,如存活率低于40%,此时则需要安排重新造林。

4、对移植造林工作进行强化

移植造林工作较为繁重,仅仅靠一个人很难完成。在移植造林技术的研究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移植造林工作,对树木管理技术进行优化。此外,还要学习先进的移植技术,提升营林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在所有的苗木培育与移植工作中,会存在非常多的细节、要点,只有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多方面对现代化植树造林工作进行强化,才能加快苗木培育事业的进步。才能为我国“营绿造绿,打造生态社会”的目标加快进程。此外,林业工程关系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大局,为做好林业工程,需关注苗木培育技术与移植造林技术,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寻找更好更适应当前林业苗木品种的培育方式,提高林业苗木种植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林业苗木培育管理,大力培育优质型苗木,是促进菏泽地区林业苗木发展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造林苗木培育
苗木供求信息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价格行情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