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毕节线椒产量和质量的栽培技术要点总结

2023-11-21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毕节苗床粉剂

王 慧

为落实好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试点辣椒产业体系毕节综合试验站建设项目任务,毕节市经济作物工作站对毕节线椒的栽培技术做进一步的试验研究,现将栽培技术要点及取得成效和下一步工作目标作出总结归纳,以期提升毕节市辣椒产量及质量。

一、毕节线椒品种介绍

毕节线椒品种是从毕节辣椒地方品种中经提纯复壮而育成的优良品种。审定品种编号为黔审椒2011006 号。植株高71cm左右,叶片绿色,初花节位8 节左右,花瓣白色。青果绿色,红熟过程中果面纵向形成淡红色带,熟前有深红色带,成熟后为红色,单果向下,果面起皱,线型生长。果长18cm、果横径1.27cm、果柄长5.6cm 左右。单果鲜重9.9g、干重1.75g 左右。单株结果23 个、单果种籽数99 粒、种子千粒质量6g 左右。干果色泽深红色,辣味适中,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

二、栽培技术要点

1、育苗

(1)播种前准备

选择3 年以上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建立苗床,每m2苗床用福尔马林30~50ml 加水3~5L 喷洒消毒,并用塑料薄膜闷盖3 天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播种。幼苗生长在小拱棚冷床中,每667m2大田栽培需苗床2 个,长10m、宽1.2m。按腐熟有机肥与土壤4∶6 比例配制营养土,再加入尿素0.4kg、磷肥5kg、硫酸钾2kg。播种前灌足苗床底水。

(2)浸种催芽

播种前,将种子在太阳下晾晒2~3 天,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浸泡种子在50~55℃的温水10~15 分钟,并不断搅拌,使水温降至35℃以下,继续浸种4~6 小时。将经过温汤处理的种子捞出沥干催芽。用高锰酸钾1000 倍液或福尔马林500 倍液或30%代森胺200 倍液浸泡种子,然后放入清水中冲洗干净,晾后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浸种1 小时;或用72.2%普力克水剂800 倍液浸种0.5小时,洗净,在28℃~30℃的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4~8 小时翻动种子1 次,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1 次,待种子出芽率达60%~70%时播种。

(3)播种

选择海拔1000m~1700m、排灌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高和pH 值6.2~7.2 的区域种植,并符合GB/T 18407.1 和NY 5010 的要求。

播种期2 月上、中旬,选择晴天上午播种,利于提高床温,提早出苗。种子质量:

①纯度:优良的辣椒种子,不能混有其他品系的种子。一般的常规用种,甲级种子的纯度不低于98%,乙级种子的纯度不低于96%。

②净度:即不混有其他杂物,要求甲级种子中混入的杂物不得超过2%,其他种子和杂草种子不能混入。乙级种子中杂物不得超过3%,每千克混入的其他种子,不得超过100 粒,杂草种子(但不属检疫对象)100 粒。

③含水量:优良的辣椒种子应保持较低的含水量,一般在10%左右。含水量高于14%,不利于保存,严重的会降低发芽率。

④发芽率:甲级种子要求达到90%~98%。乙级种子要求85%左右。发芽势:播种后的3~5 天,发芽率的百分率要高,以防出芽与生长不齐。发芽势低于85%的种子不宜采种。

⑤种子具有颜色明亮的黄色,有光泽,没有霉味。

⑥种子饱满充实,不含空瘪粒种子,千粒重应在4.5g 以上,低于此限度不能采种。符合GB 16715.3 中2 级以上要求。每667m2用种量60g。

在播种前整细床面压平,浇足底水,水下渗后,将浸种等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播种在苗床上,进行喷施消毒,再均匀覆盖1cm厚的营养土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4)苗期管理

当幼苗出土30%左右时揭除地膜,并加盖小拱棚保温,保持出苗期床土湿润。在幼苗长到2 叶1 心至3 叶1 心期时,分苗假植于营养钵(坨)中,每钵假植幼苗2 株~3 株。将假植幼苗的营养钵按序排放在苗床中,浇足定根水,并加盖遮荫物,以防烈日和暴雨。假植床温白天保持25℃~28℃,夜间15℃~18℃,并保持床土湿润。不采用假植的苗床在幼苗4 叶1 心时进行间苗,使苗距达到3cm 左右。幼苗长至12 片叶、株高20cm、茎粗0.4cm 左右,现花蕾时即可定植。定植前7~10 天进行常温炼苗。

2、整地施基肥

采用高厢栽培,厢宽80cm~90cm,沟宽33cm、厢高20cm 左右,每厢栽植2 行。每667m2穴施或沟施腐熟有机肥2000kg~3000kg,复合肥(N∶P∶K=15∶15∶15)50kg 或过磷酸钙50kg或硫酸钾30kg~40kg。

3、定植

采用宽窄行定植,宽行60cm~65cm,窄行50cm~55cm。每厢种植2 行,穴距35cm~40cm,每667m2定植3500 穴~4650 穴,每穴2 株~3 株。

4、田间管理

在缓苗后每667m2追施清粪水500kg 或尿素3kg~5kg。坐果前,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保墒。植株封行前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结果中期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复合肥10kg~15kg。大部分果实红熟后,停止追施肥水,防止植株贪青,促进营养物质向果实转运。在苗期和初花期各喷施一次0.1%~0.2%的硼砂液,以提高坐果率。及时摘除门椒以下侧枝和植株生长后期的下部老叶。

三、病虫害防治

辣椒生长期长,产量高,见效快,是帮助毕节市农民致富的好项目,但随着栽培面积的逐年增大,病虫危害的损失也逐年增大。为减少损失,对危害辣椒的主要病虫害可采取如下有效控制措施:

1、猝倒病

低温高湿条件下最易发病,病苗近地面的茎基部被水浸泡、皱缩并变细成线,子叶没有凋萎,地上部由于失去支撑能力,倒伏死亡。该病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辣椒猝倒病属真菌性土传病害,应搞好土壤消毒,控制苗床湿度,在表土干燥时选敌克松或甲基立枯灵防治。辣椒不能经常浇水,土壤干了才能浇,浇水时一定浇透水。辣椒猝倒病可用甲霜·噁霉灵药剂防治。

2、立枯病

主要病害发生在苗期,枯死的苗立而不倒,因此俗称“站着死”,高温高湿在苗期中后期最易发生;药剂防治同猝倒病。

3、灰霉病

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发生。苗床播种过密,导致秧苗生长过旺,抗病能力弱,湿度大时最易发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3000 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等防治。每7~10 天施用上述任意一种农药防治1 次,连续施用2~3次。

4、疫病

辣椒早疫病主要侵害叶片,叶上的病斑后期具同心轮纹,当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着生黑色的霉层。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为害。水浸后茎上的褐色病变,病叶浸泡腐烂,叶果迅速枯萎脱落。病原菌通过水传播,发病速度快,因此雨水多的季节和湿度大的田间容易发生,该病是辣椒生产中的一种破坏性病害。化学防治: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1000 倍液、72.2%普力克600~800 倍液等。每7~10 天施用上述任意一种农药防治1 次,连续施用2~3 次。

5、炭疽病

辣椒炭疽病是一种常见而且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它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果实变色期最易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炭疽病是以病菌孢子或菌丝体附在种皮上越冬。病变为棕色、不规则形状的圆形斑点,包括同心轮纹,其上有黑色斑点。药剂防治: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每7~10天施用上述任意一种农药防治1 次,连续施用2~3 次。

6、白绢病

主要危害近地面的茎基部或根茎。在潮汐条件下,白色菌丝在受灾部位及周边地面生长。茎皮层的腐烂导致上部叶片变黄,直到整个植物枯萎。发病条件是高温湿度大,6 月至7 月是发病高峰期。防控方法:地膜高垄栽培,做好清洁田园,清除越冬病残体。在重病区通过撒石灰改变土壤酸碱度(病原体喜欢酸)。及时摘除病株并在栽植穴周围洒上石灰进行消毒。可用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带药土,撒在根茎周围。

7、病毒病

该病导致叶片部分失绿,形成花叶,严重的叶片皱缩、黄化、畸形、坏死。在湿度大、干旱、日照太强的时候容易发生。化学控制:病害的重点是控制媒介蚜虫,对发生了病毒病的农田可选用5%植物病害灵水剂300 倍液,20%病毒A 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细菌毒清200~500 倍液。

8、蚜虫

蚜虫吸食辣椒上的植物汁液,导致叶子卷曲变形。蚜虫还可传播病毒病,造成较大危害,可采用20%氰戊菊酯1000~15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4000 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 倍液或辟蚜雾、一遍净、吡虫啉等喷雾防治。

四、采收

鲜果供市以开花后25 天~30 天,果实充分成熟、绿色度深、果肉变脆而有光泽时及时采收。以干制辣椒为产品的,在果实充分红熟后分期分批及时采收制干。最后一次采收在早霜来临时,将植株连根拔起,扎成捆,头对头摆放在架子上,果实干后摘下并分级包装。

五、当前毕节市种植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1、取得成效

(1)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扩大

主推“毕节线椒”系列优势品种集约化育苗,全面推行“良种工程”,建成威宁县草海镇育苗中心、织金县马场大陌育苗基地、大方县东关育苗中心等9 个大型集约化育苗基地,利用恒大援建大棚、闲置烤烟育苗设施,集中育苗5099 亩,可移栽面积50.38 万亩,实现规模基地良种覆盖100%。

(2)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

围绕辣椒生产示范基地,完善机耕道、生产便道、水利灌溉、电力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辣椒规模种植基地设施化、标准化水平。全市建成相对连片规模标准化基地44.27 万亩,省级辣椒体系示范基地5 个、2100 亩,市级示范基地16 个、8045 亩,全部达到有效排灌100%覆盖,优势良种100%覆盖,高产技术100%覆盖。

(3)产销衔接进一步畅通

通过招商引资以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辣椒经营主体1090 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 家(规上企业4 家:贵州金沙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贵州隆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大方天椒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威宁宏明清真调味品有限公司)。通过龙头企业的生产带动,发展订单69.10 万亩,有效保障了产销衔接。

(4)项目带动进一步增强

今年辣椒招商落地项目9 个,到位资金8.57 亿元;在大方、黔西、金沙实施农业部辣椒产业集群项目3 个,项目资金1100万元。目前,大方县已投资3085.1 万元,在食品药品园区建设(剁椒加工厂)年产1 万吨剁椒制品加工生产基地。黔西市投资932 万元,金沙县投资998 万元分别建成全自动烘干和辣椒酱加工生产基地年烘鲜椒9200 吨,年产辣椒酱6000 吨。通过招商引资以及辣椒产业项目的实施,各生产环节尤其加工示范进一步增强。

(5)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依托贵州省辣椒产业体系毕节综合试验站,组建市、县辣椒产业发展专家服务团队,在辣椒生产关键时期,进村、进基地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定期开展基层技术队伍和职业椒农技能培训。2021 年相继在黔西、大方、纳雍、金沙等县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60 余个,试验区亩产超过6000 斤,亩产值超过万元。累计开展技术培训1775 次,培训29428 人次。

2、存在问题

(1)产业科技支撑不足

一是研发实力弱。地方良种如大方皱椒等提纯复壮工作滞后,品种退化严重。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县乡缺乏技术人员,技术服务也比较落后,加之劳动力缺乏,种植管理粗放,生产标准低。

(2)经营主体实力不强

经营主体普遍存在整体实力不强、规模小、融资难,不足以吸引农民的注意,未真正形成组织化发展模式,与农户利益联结松散。

3、下一步工作目标

(1)进一步抓好主体培育

扶持壮大现有辣椒经营主体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引进辣椒种植、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按照“塘约经验”,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方式,把村集体、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链接在链接产业链上,提升链接产业发展的组织化带动能力。

(2)进一步抓牢基础配套

围绕辣椒生产重点区域,完善水利灌溉、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和育苗、烘干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辣椒规模化基地设施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基地生产能力。

(3)进一步抓实科技服务

一是强化抓点示范。依托省、市、县三级辣椒示范点和毕节辣椒综合试验站示范项目实施,开展好辣椒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推广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生态化栽培技术和“椒+菜”“椒+绿肥”“椒+菜+菜”等高效接茬模式,为全市辣椒产业做好储备技术。二是加强技术服务。以农技人员联系指导结构调整为契机,整合市、县、乡三级农技人员力量,采取理论与实践、培训与实训相结合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为蔬菜种植提供技术服务。

(4)进一步抓畅产销衔接

进一步发挥“毕节线椒”“金沙湾子辣椒”两个地标产品品牌优势,培育和引进一批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带动能力强的经营主体,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力争全市辣椒订单种植覆盖面达80%。同时,积极与遵义虾子辣椒市场对接,争取将毕节辣椒纳入虾子辣椒指数平台进行发布,进一步提高毕节辣椒国内外订单销售。

总而言之,毕节辣椒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既复杂又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涉及面较广,直接关系到毕节市辣椒种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所以在辣椒种植的各个环节,种植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关键技术要点,以确保毕节市辣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毕节苗床粉剂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广州通过电商带货毕节农产品 累计销售136万元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寻味贵州——毕节
游洞——毕节织金洞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藏药甘露调血粉剂和调气粉剂对104 例高血压病人临床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