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无公害茶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高效防治方法探讨

2023-11-21张承品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茶树茶园茶叶

张承品

目前,人们对于食品的质量与品质有了更高的需求,为促进高质量以及高产量的茶叶生成,本文根据山区中无公害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做出了分析,并且对高效的种植技术进行分类,在施肥技术、修剪技术、病虫防害技术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进行高效管理,对山区中无公害茶叶的种植管理措施开展了研究。

一、山区无公害茶叶的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的人数逐渐增多,对生活水平也随之增加,消费者对于茶叶的质量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注重的问题是茶叶中有无农药的残留。我国在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推出无公害茶叶的工作项目,提出了无公害的种植茶叶技术,对茶叶的摘捡、包装以及运输等方面做出了分析。我国茶叶的研究所在80 年代开展由茶叶的生态环境以及“三虫一病”作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对病虫害研究了高效的防治技术,并且对农药的使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所主要针对农药的残留这一问题做出了研究,创建农药残留量预测的这一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对茶叶的不同种类农药使用后的情况进行检测,在茶叶的原始附着量,农药在茶叶的吸收程度,光合作用下农药的吸收,自然降雨以及人工降雨的分解量等过程中,积极地对茶叶进行农药的检测。

在种植茶叶技术管理过程中,提出对茶叶的修剪、施肥以及喷洒农药等措施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并且降解茶叶中农药的残留。根据调查数据可以得出,目前我国的茶园面积大概有2530万亩,年产量大约在280 万吨,现如今造成我国山区无公害茶叶生产落后的影响因素有:对茶叶的管理制度不够严谨,不能有效地协调部门之间的矛盾;其次茶叶的卖价长期的偏低,导致成本高但是收益却不高的状态,以至于种植茶叶的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工作人员对茶叶产品的基本信息没有充分地了解,且缺乏创新的意识;茶叶的企业目前仍然是分散的经营方式,没有实施集中化的管理,市场竞争压力大,缺乏龙头企业的出现以及带动。

二、山区无公害茶叶高效种植的技术分类

1、山区无公害茶叶的施肥技术

茶园中的无公害茶叶是受施肥技术影响的,应该严格按照施肥的标准剂量进行施肥,禁止使用刚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工厂处理的污水对茶叶进行使用,更不可以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比如尿素、硫酸钾以及氯化钾等复合肥,或者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等其他化学药剂,可以使用经过农业局登记的化肥,在保质期内使用,可以发挥出化肥的最佳效果,加强茶叶的生产质量,将这种化肥作为茶叶的基肥,把剂量控制在每亩地实施有机肥100-150 千克的范围。可以将自家充分腐烂的生活垃圾以及各种牲畜的粪便进行简单的加工,进而制作出天然的有机化肥,这种方式的成本低,而且还可以加强对自然环境的维护,可以在茶叶种植的前期使用,一般范围在1500-2500 千克每亩地。在夏秋季节的时候,茶园的降雨量较少,环境中缺少水分的供养,可以在正常施肥的情况下,对茶叶实施5-7 天的根外施肥,还可以对病虫害起到防治的作用。在配置肥料的剂量时,注重比例的调节,对不同时期的茶叶进行不同比例的施肥,根据季节变化提升施肥的比例。而且要充分利用茶园中的绿肥,确保及时地对绿肥进行收集以及处理,合理地发挥绿肥的作用,进而维护了生态环境,促进茶叶的生产质量。

2、山区无公害茶叶的修剪技术

茶叶的修剪技术也是关键性的一步,正确的修剪可以加强茶叶在阳光下的生长,也可以有效预防害虫的寄居。对茶树运用修剪技术主要是可以促进茶叶的生长发育,提高茶树之间的生长密度,最大程度地利用阳光照射以及雨水的涉及,增加茶树的高度,创造高质量以及高产量的茶叶,不仅要选择优良的茶叶品种且还需要修剪出良好的形状,加强茶叶的品种质量。修剪工作要从茶叶的幼期开始,当茶苗长到30 厘米左右,就应该对茶树进行定期的修剪,在实际的修剪过程中,需要留下3、4 片的真叶,在离土壤地面20 厘米左右的地方进行修剪,把成熟顶芽给适当的去除,当茶叶的叶片达到5 片左右时,收集成熟的叶片3片左右,摘除一个嫩芽与两片叶子,在夏秋季节,都是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基础的修剪;在冬季则有所不同,要对茶树进行平剪或者深修剪,一方面可以控制茶树的高度,另一方面还可以不断生出新的枝叶,充分地发挥茶叶的剪修技术,促进茶叶的生产质量。要对修剪工具进行定期的维护,对于生长较差的茶树,可以推迟修剪的时期;在对茶树进行修剪当中,一定要注意留养新长出来的嫩芽,在经过几次的修剪之后,茶树逐渐地成熟,后期则只需稍稍地修剪,进一步对树冠、采摘叶以及嫩芽部分进行维护,对茶树起到定型的作用。

3、山区无公害茶叶的病虫防治技术

要对茶园进行定期的清理工作,不但美化了茶园的环境,还及时地制止病虫害的产生,在成熟的茶叶生长过程中,耐不住有害虫进行侵害,导致茶叶的叶片末梢存在黑点或者是小洞等现象,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应该对茶树进行轻剪或者适当的深剪。在冬季来临之前,一定要进行及时地清理,加快处理枯枝落叶的存在,避免病虫害大量地繁殖,进而影响茶叶的生长发育。任何生物都是有天敌的,在山区里,部分居民以卖茶叶为生,他们对茶叶的种植有着特别的见识,大多数居民会采用天敌的方式对害虫进行消杀作用,科学地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对它们进行捕捉,进而达到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可以进行无公害预防,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加强茶叶的生产质量促进茶园的绿色环境,而且还不能影响茶叶的质量,促进茶园生物的多样化。利用颜色对害虫进行消杀,针对不同的害虫喜欢不同的颜色,将一些农药或者其他的化学药剂涂抹在有颜色的纸片上,加强对消杀特定害虫的作用。适量的对茶园喷一些除虫剂,切忌禁止使用高浓度、高残留以及有剧毒的化学药剂,要避免与使用农药的时间相同,有效地消杀虫害。可以邀请在种植茶叶上有很大见识的研究者,根据山区种植茶叶的实际情况作出分析,调查全面的病虫害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诊断,再配合科学的化学试剂进行消杀作用。

4、山区无公害茶叶的加工技术

首先,应该将加工茶叶的工厂远离垃圾场、医院以及畜牧场等细菌多的地方,同时还要保证加工厂具有健康的水源以及充足的阳光,在工厂内,生活与办公应该进行隔离,闲杂人员不可以进入生产加工区。其次,要保证茶叶加工厂的防潮功能,如果有条件的,最好把加工好的茶叶放在冷藏库进行保存。科学地利用环保的加工设备,比如杀菌剂、多功能机或者包装机等设备,在收获茶叶之前,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菌以及维护。加工厂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要开展培训活动,熟练地掌握加工技术,要注重个人卫生。收购茶叶时,应该注重无公害茶叶与其他茶叶进行分类,品质不同的茶叶也应该分类,合理地对它们进行加工,堆放的茶叶不要超过30 厘米,预防茶叶的潮湿,对茶叶进行标准化的加工,按照品种制作出工条形的、扁形的或者卷曲形的状态,采用相应的加工技术,对茶叶进行良好且封闭的包装,促进茶叶的销售量。

三、山区无公害茶叶种植的管理措施

1、加强茶叶优良品种的选择

由于地区的生活环境不同,气候的不同,所以应该重视在茶叶品种上的选择,引进优良的茶叶品种,可以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在相同的种植环境下,优良的茶叶品种比一般的品种生产率高达20%-30%。种植技术、种植的管理制度以及加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茶叶的品质,但是茶叶本身的色、香、味是改变不了的。利用优良品种的茶叶有利于品质的提高,进而增加茶叶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优良品种的茶叶本身对于自然灾害是有强大的抵抗能力,有助于减少茶叶的冻害、霜害以及旱害等自然灾害的程度,使茶叶稳定且高质量的生产。在培育优良品种茶叶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季节要仔细的对茶叶本身进行观察,此过程重复2-4 年左右,就可以观察出茶叶的生长规律以及茶叶的具体品质等问题,通过这些数据,适当的加强对优良品种茶叶的杂交育种,创建新品种的茶叶,培育出更加优秀的茶叶品种,记录新的优良茶叶品种的成活率、生长率以及茶树的高度、粗细程度等情况,以增加茶叶的生产质量,促进茶叶企业经济的发展。

2、提升对土壤的管理

在开垦新土地的方面上,部分土壤的层次比较浅,可能遭遇长期的降雨环境,使上层的土壤被侵蚀,土层的厚度降低,茶树的根部不能深扎,对此应该将土壤修建成阶梯的形式,在上层再铺上一层松动的泥土,在缓坡上种植绿肥等生物,减少雨水的冲刷程度。采用深耕的技术,将半风化或者已经风化的土壤进行翻松工作,同时,加入一些富含有机物的肥料,使风化的土壤分解,增加高效的使用土层,使茶树的根部更加深入,地表层不要出现积水或者土壤过湿的情况,在种植茶树的旁边开垦可以施重肥的深沟,提高茶叶的生产量。为土壤施加有机化肥,以缓解土壤的酸碱程度,分解酸化的土壤。利用农作物的秸秆等对茶园的土壤进行自然施肥,提高土壤的pH 值,降低土壤中铝的含量。采用农用的矿物质,比如石灰石、磷灰石等其他矿物质,将它们碾碎放入茶园的土壤中,被分解成钙、镁、钾等元素,增加土壤中的碱性。定期对土壤进行深耕为茶园的长期发展奠下基础,维护土壤的环境。

3、加强对茶叶修剪的管理以及病虫的防治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对茶叶的修剪应该依照良好的修剪方法,充分利用专业的知识对茶叶进行修剪,再一个就是要根据茶树的实际情况对茶叶进行修剪,针对比较弱小的茶树,予以等待并且加强维护。在实践修剪中,应该尽量地减少茶树分枝,避免这些分枝吸取茶树主干的营养成分。注重茶树的树枝以及树叶的生长,修剪掉多余的枝干,为茶树的通风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病虫防治这一方面,如果在雨季旺盛的时期,茶树成熟叶片在前期产生暗绿色形状的斑块,后期可能变成灰白色的斑块,这种情况的有效措施就是加强对茶园的管理,在茶园土壤中施加有机化合肥,但是要注意避免施多氮肥,还要对种植茶树旁边的深沟里进行清理,可以增加对茶树的检查管理,预防病菌通过在运输过程中进行传播,在种植茶树前期,适时地施加磷肥或者是钾肥,提高茶树对病虫害的抗疫能力。对害虫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批地采摘茶叶,充分地发挥颜色对杀虫的作用,及时地对茶叶进行修剪工作,可以抑制害虫的繁衍以及发育。

4、重视茶叶的采摘问题以及换季的影响

茶叶的采摘技术非常注重时间以及采摘的方式。在茶叶进行采摘时,一般是在上午9 点到下午4 点是最佳的采摘时间段,如果采摘茶叶的过程中正好天气比较晴朗,尽量地控制环境中的湿度以及空气中留存的水分,进而影响采摘茶叶的质量。经常使用的采摘方式有三种:人工用手采摘、机器采摘以及用刀割,一般的企业会按照茶树的生长特性以及未来成品加工的方式,来对茶叶安排合适的采摘方式。如果是采用人工采摘的方式,可以把茶叶的长度以及品质达到更好地把握程度,同样也会保持茶叶的完整性以及干净程度。为了不影响茶叶的口感,不建议采摘过于成熟或者过于幼嫩的茶叶。但是对于大规模的茶叶企业来说,人工用手采摘很浪费劳动资源,而且对产量也有了限制,所以应该使用机器进行茶叶的采摘,对操作机器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正确使用采摘机器。在冬季的时候,土壤进行了全面的光合作用,并且储存了好几个月的养分,为春季种植茶叶打下了基础。春天的温度以及湿度都是很舒服的,茶树体内的水分也更加的充足,这时候采摘的茶叶是品质最好的时期,茶叶体内的有机化合物增加,使茶叶氨基酸含量处于饱和状态。而夏季的温度高,阳光照射能力强,茶树体内的大部分营养成分被消耗,温度的升高对茶叶的生长速度起到了加速作用,会使很多茶叶老化,增加碳代谢的速度。秋天的昼夜温差较大,促进茶树体内氮元素的代谢作用,加强了体内存储的营养成分。

5、加强对茶叶的水分管理

尽可能地使土壤加大储水的能力,根据种植的环境不同,土壤也会有不同的储水能力,以加强使用水分的含量。修建茶园时,应该注意土层的厚度、坡度以及缓坡上存在的生长物,可以为之后的种植茶叶工作提供便利。在对土壤进行深耕或者松土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储水能力,施加高效的有机化肥,促进土壤中的保水作用。种植茶树的过程时,在旁边开设截水的沟壑,可以有效针对雨水天气的突发情况,对地面中的雨水进行拦截,并且沟壑中可以存储一定的水分,当后期土壤中缺少水分时,以便于慢慢地从沟壑中渗透到种植茶树的土壤中。另外,可以在山坡地段较长的位置建设一个储水池,存储大量的水分。最好是在种植茶树的区域外覆盖一层鲜草,有效地预防土壤中水分的流失。对种植茶树的布局方式进行合理的安排,幼嫩的茶树不应该行距过宽,地表露出的面积大会造成水分的流失。在茶园里适当的种植其他树木,用来遮阴,进而可以增加茶园空气中的湿度,降低阳光照射的时长。合理地运用茶叶修剪技术,对多余的枝叶进行修剪,可以减少茶树蒸发水分的程度,也可以对茶树施加抗水分流失的化学药剂,可以维持茶树本身的水分。

综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于绿色的健康食品,而茶叶不仅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食品,在山区中选择良好的位置以及优良的品种,可以为日后茶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各种技术的运用下,高效的、高质量地生产出无公害的茶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茶树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茶树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