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猪场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研究

2023-11-21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温度控制养猪场圈舍

张 帅

育肥猪饲养管理是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饲养管理中,要从仔猪饲养到出栏为止的各个阶段采取科学饲养技术,严格控制饲养环境条件,加强饲养日常管理、饲料管理以及疾病防控,保证以最合理的成本投入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方可不断提升规模化养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

一、优选育肥猪品种

1、品种选择方式

(1)自繁自养

此方式是养猪场饲养育肥猪最佳的选种方式,可避免外来商品仔猪带来的弊病。在自繁自养中,养猪场要建立起杂交繁育体系,培育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的优良仔猪。

(2)外购仔猪

此方式需要从规模化的养猪场购买合格的仔猪品种,尽量不要为了节省资金而从集市上挑选体重小的仔猪进行饲养,这些仔猪可能患有疾病,饲养过程中出现死亡,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

2、外购商品仔猪选择方法

当自繁自养模式难以满足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时,可采用外购商品仔猪的方式选择优良品种。在选购商品仔猪时,要由专业人员参与选购,做好仔猪品种对比分析工作,避免选购带有疾病的仔猪。

(1)观察外部特征

①健康仔猪活泼好动,被毛光泽度好,两眼有神,反应速度较快,发出叫声正常。②观察仔猪的整体发育情况,尽量选择发育标准基本一致的仔猪,不能将淘汰的不健康仔猪与健康仔猪一同饲养。③观察仔猪体况,不选瘦弱、体重偏低的仔猪。④观察仔猪行走姿态,不选跛行、畸形、关节肿大的仔猪。

(2)仔猪运输

①运输前检查车辆的完好情况,清理运输车,对运输车彻底消毒。将运输车的车厢打成小隔,气温较低时需配置御寒物品,在车厢底部铺上细砂。②控制运输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80km/h,避免出现急刹车,防止造成仔猪损伤。③合理控制仔猪装运数量,避免出现挤压。车辆运输过程中,每间隔1-2h 检查一次猪只情况。

(3)关注疫情

到当地主管部门开具检疫证明,要求仔猪都经过免疫,不能购买已经发生过疫情的养猪场仔猪。了解仔猪的饲养管理条件,尽量将原来饲喂的全价料带回养猪场作为仔猪饲养的过渡饲料。

二、加强日常管理

1、猪舍管理

(1)猪舍布置

①猪舍内的地面要保持一定粗糙度和坡度,便于清理,猪栏门距离地面控制在3cm-4cm,防止出现猪粪尿腐蚀栏门的情况;在猪栏门上安装保险,避免猪只拱开栏门。②在猪舍围墙内部设置饮水器水管,猪舍内安装水龙头、电风扇等装置,保持过道畅通,能够顺利通过饲料车。③在育肥猪的饲养区域配置饲料库和备用间,存放消毒机及其他用品。

(2)入圈前消毒

①在商品仔猪入圈前,提前10d 清理圈舍,用清水冲洗圈舍,不能留下死角。②在进猪前7d 对圈舍封闭式消毒,消毒剂采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对圈舍进行熏蒸,或者采用2%-4%的火碱水消毒。③疏通堵塞的下水道,清理猪舍周边的杂草,检查猪舍水通、路通和电通是否完好。④新建的养猪场要彻底清理干净装潢建材垃圾,冲洗掉猪舍内的水泥浮土,避免水泥浮土对仔猪皮肤和呼吸道系统造成灼烧。

2、圈舍温度控制

根据育肥猪的体重、同栏数量以及圈舍地面材质确定圈舍温度,具体如下:①当猪只体重不足20kg、同栏10-15 头时,木板或垫草地面的圈舍温度控制在11℃-23℃,混凝土或砖块地面的圈舍温度控制在16℃-26℃。②当猪只体重为20kg-40kg、同栏10-15 头时,木板或垫草地面的圈舍温度控制在7℃-20℃,混凝土或砖块地面的圈舍温度控制在13℃-24℃。③当猪只体重为40kg-60kg、同栏10-15 只时,木板或垫草地面的圈舍温度控制在5℃-18℃,混凝土或砖块地面的圈舍温度控制在11℃-22℃。④当猪只体重为60kg-80kg,同栏10-15 头时,木板或垫草地面的圈舍温度控制在4℃-17℃,混凝土或砖块地面的圈舍温度控制在10℃-21℃。⑤当猪只体重为80kg-100kg、同栏10-15 头时,木板或垫草地面的圈舍温度控制在4℃-16℃,混凝土或砖块地面的圈舍温度控制在9℃-20℃。

3、通风

圈舍通风不良会造成细菌滋生,引发猪只呼吸道疾病,为减少疾病发生,养殖场要改善猪圈的通风环境,经常通风换气。通风率控制在0.15-1.9m3/h 之间,最适宜通风率为1.5m3/h 左右。在天气寒冷时,关上门窗。在气温回暖时,通风换气,降温时关闭门窗。当进入到炎热夏季后,经常通风降温,并喷入适量水,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4、转群管理

转群第二天打扫猪圈内的粪便,在圈舍最低处留下少量粪便,用于训练育肥猪在固定区域大小便,便于及时清理粪便,保持猪圈内卫生。检查饮水器水流是否正常,当发生饮水器损坏时,要及时维修。在饲养管理中,要做好育肥猪的调教工作,让育肥猪定点排便、采食和睡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方便饲养管理。加强日常消毒,每周消毒2 次,使用规范要求的常规消毒剂。

5、合理组群

根据育肥猪的体重、体质以及公母情况合理组群,每栏数量不少于10 头,且不多于20 头。养猪场要预留出2 个空舍,当饲养中出现病弱猪时,要将病弱猪隔离到空舍内。在并栏不同窝的猪只时,为避免猪只出现争斗现象,不能将强势猪只并栏在一起,且应当在夜间完成并栏,同时在并栏后加强看管。

三、科学饲喂育肥猪

1、饲养密度

冬季和夏季猪圈的饲养密度不同,冬季饲养密度为每头猪0.9m2-1.1m2,夏季饲养密度为每头猪1.1m2-1.4m2,每栏饲养猪只8-16 头。

2、饲养标准

不同类型与生理状态的猪所需养分也有所不同,在饲养过程中要结合调查研究结果确定猪只每天所需的饲养标准,以维持育肥猪的生长发育。具体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1)维持需要

健康猪只在养猪场环境条件下通过呼吸循环、酶与内分泌系统活动产生热量,保持体温恒定和体重基本不变所需的营养。维持营养消耗占所需总能量50%左右。

(2)生产需要

当猪采食后,需要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按照维持生命、繁衍后代、生长发育、育肥的顺序分配营养物质,这就需要保证饲料中含有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保证满足育肥需求。

(3)饲料配置要求

①猪只在消耗饲料中的能量时,饲料含消化能12MJ/kg 左右,在发育前期取最高消化能,在发育后期取最低消化能。对于不同性别的猪只而言,其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对能量消耗要求不同。②猪龄越小,蛋白质需求越高。尤其在饲养瘦肉型生长猪育肥期,前期需要饲料中含有16%-19%的蛋白质,后期需要饲料中含有14%-16%的蛋白质,并且还要求平衡饲料氨基酸。③饲料中含有适量的粗纤维能够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促进猪只消耗饲料。如果粗纤维含量偏低,则会造成猪拉稀、便秘等症状,影响猪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一般情况下,粗纤维占饲料中的比例为7%左右。④在饲料中要增加少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按照比例适当添加。⑤不同类型猪只采用不同的饲料标准,分别为瘦肉型饲料标准和肉脂型饲料标准。

3、饲料配制

采用质检合格厂家生产的全价饲料,要求饲料的营养全面、料肉比低,也可以采用浓缩料或预混料,再搭配玉米、麸子、豆粕等谷物,有效控制饲料成本。在饲料搭配中,要考虑到育肥猪的生理特点配制营养水平相匹配的饲料,以保证育肥猪饲养的生产性能。饲料配方与饲喂量如下:

(1)10kg-30kg 仔猪饲料

①玉米面25kg、高粱米5kg、麦麸2.5kg、豆饼10kg、白糖2kg、食盐0.2kg、仔猪浓缩料2.5kg、鱼粉3kg。为促进仔猪快速发育,还可以在饲料中掺入高效保健促长液,用量为7.5kg。②100%全价仔猪饲料,每50kg 饲料均匀混合7.5kg 高效保健促长液。每只猪每天投喂0.5kg 左右。

(2)30kg-60kg 育肥猪饲料

①玉米面29kg、高粱米5kg、豆饼10kg、骨粉0.5kg、麦麸4kg、鱼粉1.5kg、预混料0.25kg,食盐0.25kg,掺入7.5kg 高效保健促长液。②100%全价仔猪饲料,每50kg 饲料均匀混合7.5kg高效保健促长液,并混合一定量的清水拌料。每只猪每天投喂1.8kg 左右。

(3)60kg-120kg 育肥猪饲料

①玉米面30kg、细糠9kg、豆饼10kg、骨粉0.5kg、预混料0.5kg、贝粉0.5kg、食盐0.25kg,掺入10kg 高效保健促长液。②玉米面22.5kg、麦麸7.5kg、豆饼9kg、米糠5kg、贝粉0.5kg、骨粉0.5kg、预混料0.5kg、食盐0.25kg,掺入10kg 高效保健促长液。③玉米面25kg、炒黄豆粉7.5kg、骨粉0.5kg、秸秆粉16.5kg、贝粉0.5kg、食盐0.25kg,预混料0.25kg,掺入10kg 高效保健促长液。④玉米面20kg、麸皮7.5kg、炒黄豆粉7.5kg、骨粉0.5kg、秸秆粉7.5kg、食盐0.25kg、贝粉0.5kg,掺入10kg 高效保健促长液。⑤100%全价仔猪饲料,每50kg 饲料均匀混合7.5kg 高效保健促长液,并混合一定量的清水拌料。每只猪每天投喂2.6kg 左右。

(4)120kg 至出栏育肥猪饲料

①玉米面30kg、细糠9kg、豆饼7.5kg、米糠2.5kg、骨粉0.5kg、预混料0.5kg、贝粉0.5kg、食盐0.25kg,掺入10kg 高效保健促长液。②出栏前30d 的饲料为玉米面22.5kg、豆饼7.5kg、米糠12.5kg,掺入10kg 高效保健促长液。每只猪每天投喂3.1kg 左右。

4、饲喂注意事项

(1)第一次饲喂

在仔猪转群的第一天,停止投喂8h-10h,确保仔猪饮水正常。第一次喂食时,将饲料投放到食槽内,划分采食区、睡觉区和大小便区。后续喂料恢复正常,每次投料30min 后观察猪只采食是否正常,食槽内饲料是否吃干净。当食槽内侧和拐角处存在少量残余的饲料时,表明投喂饲料量正好。

(2)观察饲喂后状况

猪只采食时要保证有足够的光亮,在饲养员进入猪圈后,检查猪只是否合群,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有目光无神、眼睑水肿、皮肤泛红等状况,如果无异常状况则可以正常喂料。喂料时少喂勤添,喂料后1.5h 左右打扫卫生,清理干净粪便。一般情况下,按照育肥猪体重确定一天饲喂量,分2-4 次饲喂。

(3)遵守管理制度

在育肥猪饲养过程中,禁止使用瘦肉精等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剂。根据猪的品种确定最佳出栏体重,一般出栏体重在90kg-120kg。在饲养过程中,要做好猪只相关记录,保证转入日期、体重、头数,以及育肥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用量。

四、做好疾病防控

1、做好免疫

(1)80-90 日龄的仔猪

重点预防口蹄疫,采用口蹄疫高效灭活苗在耳后内注射,用量为每头2mL,免疫期6 个月。

(2)9 月仔猪

重点预防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采用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注射到后海穴,体重25kg-50kg 猪每头注射用量为2mL,体重50kg 以上猪每头注射用量为4mL,免疫期为6 个月。

(3)入栏2 周后的猪

重点防治气喘病,采用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疫苗注射到胸腔内,每头猪用量为5mL,免疫期4-6 个月。

(4)季节性免疫

在春秋季节,重点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采用二联活疫苗注射到后海穴位,每头猪用量为1.5mL,免疫期6个月。

2、保健预防

(1)冬季和早春季节保健预防

本地由于天气寒冷,需重点预防育肥猪的呼吸道疾病和胃肠道疾病,避免育肥猪受到低温刺激引发传染性肠炎或腹泻类疾病。在保健预防中,保持做好以下措施:①关闭门窗,减少冷空气流通,采取保温增温措施。②在饲料中加入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高林、土霉素等预防呼吸道和胃肠道系统疾病的药剂。

(2)夏季和秋季保健预防

在炎热的季节做好抗应激预防工作,具体措施如下:①在育肥猪饲料和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VC、复合维生素B,每间隔一段时间加入阿莫西林等抗菌性药物,增强猪只机体抵抗力。由于抗生素药物会影响机体吸收维生素,所以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后,要在水中加入维生素B 族。②加强猪舍管理,及时通风、洒水进行降温。

3、原发病治疗

在育肥猪饲养期间,如果做好免疫工作,一般不会发生传染性疾病。除传染病之外,还要及时治疗以下原发病。

(1)脐疝

在自繁自养模式中,仔猪出生后如果长时间脐孔闭合不全,孔内露出肠系膜,则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在治疗脐疝时一般采用手术方式,反挑式切开脐疝皮肤,整复腹内,处理创口后缝合,在创口处涂抹软膏,用酒精消毒处理。

(2)腹股沟疝

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根据脱出物大小确定手术切口,找到疝孔进行创口创大,之后还纳、整复,在手术过程中不得对肠管造成破坏。

(3)脱肛

当育肥猪发生脱肛时,要保持育肥猪倒立保定,小心拖出赘生物,清洗拖出的直肠后使肠管自动缩回,整复缝合,缝合时避免采用双针或十字交叉针法,防止影响猪只的正常排便。在缝合后,肌肉逐渐生长愈合,无需拆除缝合线,但需定期涂抹抗菌消炎药。

(4)外伤

在育肥猪饲养过程中,偶尔会出现饮水器划伤后躯,或者圈舍内打斗受伤,或者颈部卡在圈门处等多种意外伤害情况,此时要对意外伤害猪只单独护理,保证猪只逐步恢复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育肥猪饲养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高的工作,要求养猪场的饲养员扎实掌握饲养技术,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饲养产量和品质。在饲养管理中,要优选育肥猪品种,加强猪舍管理,保持猪舍卫生干净,并科学搭配育肥猪饲料,按照育肥猪的不同生长周期进行投喂,以满足育肥猪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从而保证养猪场育肥猪出栏质量。

猜你喜欢

温度控制养猪场圈舍
船舶主机温度控制方法优化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锻造温度控制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