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研究

2023-11-21张鑫鑫孙圣宏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者玉米种子幼苗

张鑫鑫 孙圣宏

本文依照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优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探究,结合玉米作物日常生产与农业种植环节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度分析,着重介绍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方法以及玉米免耕播种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提出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价值以及具体应用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帮助广大农业生产者深入研究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操作模式以及实际的农业生产模式,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方向指引,促进玉米农作物种植与生产的可持续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在玉米种植环节之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主要推行新型的玉米种植技术以及其他类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完成初步研发工作之后,不同类型的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已逐渐应用于玉米作物种植环节之中。采取保护性工作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广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应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玉米果实产量以及果实质量,也可以带动其他农业种植技术的稳定发展,实现农业增收。保护土地资源以及农业种植资源,提升玉米种植行业的经营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笔者将在文章以下内容中,结合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应用原则,合理分析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在应用与推广方面的具体措施、途径。

一、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优点与应用价值分析

1、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与传统类型的玉米种植技术相比,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在正式种植玉米作物之前,并不需要农业生产者对地表残渣进行完全清理,也不需要进行整地处理。只需要一次性将化肥覆盖在土壤表层即可完成施肥工作,之后便可以开展后续的玉米种植工作以及栽培工作。相比于传统类型的玉米种植技术而言,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环节中,可以尽量减少前期的种植准备工作,避免影响玉米幼苗正常生长。在传统玉米种植理念与农业生产理念的影响之下,农业生产者在正式种植玉米幼苗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翻土处理,随后也需要及时晾晒土壤,保持土壤内部湿度。在此期间需要工作人员频繁进入农业种植区域内部检查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需要使用大型农业器械以及其他的生产工具,可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成本。应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便可以很好解决此类问题,也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玉米种植成本,以便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其他的农业生产环节之中。

2、提升土壤蓄水能力,稳定土壤湿度

在农业生产者运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集中整合,统一应用与玉米栽培具体环节之中。在应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使用大型农业器械,避免大型农业器械反复碾压土壤表层,导致土壤蓬松度明显下降。同时,运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免去犁耙翻地环节,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之间的黏合作用,避免土壤出现结块问题,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土壤内部含水量,保持土壤湿度。在此基础之上,土壤的蓄水能力将会得到明显提升。运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也可以着重解决土壤含水量波动变化问题,避免土壤内部含水量随气温出现比较复杂的变化,从而严重影响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长。只有保持土壤湿度,将土壤内部含水量控制在合理区间范围之内,才可以促进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长与发育,提升果实质量与产量,充分凸显玉米免耕播种技术运用价值与地位。

3、提升玉米抗倒伏性能

由于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在自然生长与发育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受到风力影响,从而出现倒伏情况。如果玉米出现倒伏问题,可能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可能会导致玉米植株直接断裂。玉米幼苗根系前期生长速度较快,尤其是玉米的主根系比较发达。已翻动的土壤内部比较紧实,可以紧紧包裹住玉米根系,可以促进玉米根系的快速生长与发育,也可以帮助玉米根系获取更多的土壤肥力。在农业生产者应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过程中,并不需要翻动土壤,可以保持土壤内部的密实程度,促进玉米幼苗根系的快速成长。玉米幼苗的主根系会深深地扎入土壤深层获取丰富的营养物质,根系较为稳固,避免玉米植株出现倒伏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玉米幼苗的抗倒伏能力。

4、有助于帮助玉米芽破土

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指引之下,农业生产者需要将原有的玉米秸秆放置于农作物生长的区域内部,并不需要完全清除玉米秸秆。在春季由于地表温度逐渐回升,可能会导致土壤内部含水量逐渐降低,在土壤表层放置玉米秸秆,可以有效避免地表水分过度蒸发,进一步稳定地表含水量以及土壤深层含水量,促进玉米芽破土而出。在夏季由于温度逐渐升高,玉米幼苗正处于快速生长的黄金时期,土壤内部水分蒸发速度较快,大多数玉米秸秆经过高温腐烂之后,将会在玉米种植区域内部土壤表层形成一定的有机物质,从而形成有机肥料。由玉米秸秆发酵而形成的有机肥料可以直接被玉米幼苗吸收,也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供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长。玉米秸秆在彻底腐烂之后将会逐渐渗透到地表以内,可以促进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在秋季,农业生产者完成玉米果实收获工作之后,也可以将玉米秸秆留存于土地内部,以便明年再多开展玉米种植工作,此类循环往复的玉米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化肥的使用量,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稳定土壤内部含水量。玉米幼苗获得了较为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及土壤环境,可以具备极强的作物生长优势,也可以为玉米植株的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二、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应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1、选择现代化免耕播种机械

当前情况下,市面上存在诸多类型的玉米免耕播种机械,不同类型的播种机械以及相应种植工具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玉米种植需求。为进一步提升玉米果实产量,实现玉米种植工作的提质增效,则需要由农业生产者结合本地区玉米种植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特殊要求,选取不同类型的玉米免耕播种机械,配合使用不同类型的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不同型号的玉米免耕播种机械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但实际的工作效果有所不同。合理选择适当的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业种植效率,也可以减轻农业生产者的工作压力以及工作负担,避免在玉米幼苗种植环节中出现比较复杂的工作问题以及管理问题。在玉米免耕播种以及后续栽培等诸多环节之中,必须要选择更加现代化的免耕播种机械以及其他类型的种植工具。机械作业性能以及机械基础功能必须要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必须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工作以及居民种植工作的整体要求。同时,一部分比较特殊的玉米免耕播种机械的操作要求需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以及技术检验标准,实际的机械操作模式必须符合技术检验规范。此外,现代化玉米种植机械以及免耕播种机械已逐渐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紧密对接与融合。农业生产者在应用玉米免耕播种机械的过程中,也可以配合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通过对本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充分分析与研究之后,工作人员可以将各种信息以及数据统一录入到计算机系统内部,随后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便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筹规划与研究,合理了解某地区玉米种植方面的具体问题,以便快速调整玉米幼苗种植工作的具体流程,简化种植步骤,避免出现比较复杂的管理问题以及农业生产问题。同时,农业生产者也可以协同技术操作人员对本地区天气状况以及气象信息进行集中归纳,了解未来数天或者是数十天的天气状况,以便快速获取特定天气信息,为农业生产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与技术保障。

2、选择玉米种子

在农业生产者运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之前,所选择的玉米品种发芽率不得低于96%,一部分较为特殊的玉米品种发芽率不得低于98%。如果玉米种子发芽率低于90%,甚至低于85%,则不适宜选择此类玉米品种,避免增加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应用成本。当前情况下,我国北方地区以及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广泛种植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尤其是在我国西北地区存在大面积玉米种植区域,玉米品种的发芽率不得低于96%。在我国东北地区所采取的玉米品种较为多样,极个别高产玉米品种的发芽率不得低于98%,甚至一部分较为特殊的玉米品种发芽率已经高达99%。玉米发芽率将会直接影响玉米果实产量,也会对玉米植株的后续生长与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选择质量较高、发育率较高的玉米品种可以提升玉米果实产量与质量。其次,农业生产者也可以结合本地区原有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合理研究,选择较为合适的玉米品种。比如,在我国西北地区以及一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以选择耐干旱的玉米品种,在我国东北地区可以选择一部分耐寒的玉米品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可以选择一部分生长速度较快、生长周期较短的玉米品种。同时,在正确选择玉米品种之后,也需要农业生产者适当调整种植密度,为实现玉米增产增效,在播种前6 天需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以便检查种子的存活性。农业生产者还需要对种子的活性进行合理研究,从本机发种子活性提升玉米种子发芽率以及出苗率。

3、适时播种

为保障玉米种子的正常发芽,大气环境温度需要控制在10℃左右,土壤环境温度需要控制在6℃~7℃左右。如果土壤环境温度低于5℃,则不适合直接播种玉米种子。在播种玉米种子或者是培养玉米幼苗之前,农业生产者必须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机。一般情况下,东北地区种植玉米幼苗需要在4 月20 日前后(或者是谷雨时节前后),一部分特殊地区以及极端寒冷地区可以在5 月10 日前后左右栽种玉米幼苗。在我国北方一部分地区,可以在5 月初种植玉米幼苗或者是移栽玉米幼苗,超过5 月中旬,则不适宜播撒玉米种子。在河北地区,在4 月下旬到5 月上旬这段时间可以种植春玉米,在7 月上旬或者是中旬左右种植秋玉米。在我国河南地区,玉米种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在5 月底至6 月初期间播种玉米种子即可。在我国南方地区,3 月底至4 月初期间便可以播种玉米种子,尤其是在长江流域,春季气温回升速度较快,3 月底便可以直接开展玉米种植工作。此外,一般种类的玉米种子需要种在朝阳坡地,背阴坡地不适合种植玉米种子,如果玉米种子只能种植在背阴坡地,则需要适当延迟播种时间,与朝阳坡地相比,在背阴坡地种植玉米种子则需要适当延后10 天左右。

4、控制播种深度

为长时间维持土壤内部含水量,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cm~4cm 左右即可。在干旱土地或者是沙土地内部需要适当增加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可以控制在5cm~6cm 左右。施肥深度需要结合播种深度进行适当调整。通常情况下,播种深度控制在4cm左右,施肥深度则需要控制在8cm 左右,播种深度控制在5cm左右,施肥深度则需要控制在10cm 左右。此外,基肥施肥深度最多不宜超过12cm,有机肥施肥深度以及化肥施肥深度最多不宜超过10cm。种子之间的施肥间距必需大于5cm,最好可以控制在8~10cm 左右。如果玉米种子之间的施肥间距过小,可能会出现“烧根”问题,如果玉米种子之间的施肥间距过大,可能会导致玉米植株缺乏营养供给。

5、除虫与植物保护

玉米幼苗在生长与发育初期阶段可能会受到病虫害侵袭,农业生产者需要适当使用除虫剂或者是其他类型的预防药剂,直接在玉米幼苗叶片以及根部位置喷洒药剂即可。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玉米植株病虫害问题,符合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应用要求以及操作标准,也可以为玉米幼苗的后续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播种过程中,农业生产者可以使用锌硫酸等农药进行拌种处理,提升玉米种子的病虫害免疫功能。在完成玉米种子播种工作之后,农业生产者也可以在玉米种植区域内部使用化学除草剂或者是杀虫剂,严格控制化学除草剂以及杀虫剂的剂量,尽量避免反复多次使用化学除草剂以及杀虫剂。

三、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推广方法与途径分析

1、强化政策支持

为了在我国广大地区进一步推行玉米免耕播种技术,需要由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以及带动作用,强化政策支持,针对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方式,应用模式制定较为个性化的政策方案,或者是制定较为全面化的优惠政策以及指定性方案,积极推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转型与创新,以便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可以适用于我国广大地区的玉米种植工作以及农业生产工作,从而在许多省市以及农业种植区内部广泛推行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在玉米生产环节之中,我国政府管理部门也可以组建专业化的玉米免耕播种示范基地或者是其他类型的农业种植基地,在种植基地之中引导每一位种植户广泛学习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方法,认真了解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研究过程以及演变过程。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广泛宣传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应用价值与地位。我国政府管理部门也可以组织技术下乡活动,运用各式各样的宣传平台,帮助广大农业生产者了解农业种植方面的相关知识,提升农业生产者对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认可程度,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示范工作。

2、开展技术培训工作

由于一部分农业生产者刚刚接触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并不了解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应用模式以及技术研究途径,可能缺乏对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正确认知与理解,无法正确应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面对此种情况,则需要由我国政府管理部门统一开展专业化的技术培训工作,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农业领域的相关专家主动引导农业生产者参与专业技术培训活动以及主题教育,保障农业生产者可以正确使用相关器械以及农业种植技术,将农业生产需求与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应用进行紧密对接与融合。

总之,为从根本上提升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应用效率,保障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与发育,则需要农业生产者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以及农业生产情况,适当调整玉米种子的种植方式以及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应用方式。在我国广大地区大力推行玉米免耕播种技术,进一步提升玉米果实产量,推进我国不同地区玉米种植工作的创新性发展,逐步形成较为全面化的玉米种植与栽培工作体系,多角度彰显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者玉米种子幼苗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俄罗斯农业生产者收益或因出口关税损失10%~15%
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
农业生产者补贴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
默默真爱暖幼苗
生物活性水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