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布尼茨在西方逻辑史中的分期问题研究

2023-11-20李新民

今古文创 2023年44期
关键词:莱布尼茨

李新民

【摘要】不同的学者就莱布尼茨在西方逻辑史中的分期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见解。莱布尼茨既修正和改进了传统逻辑又对现代逻辑奠定了基础,这是产生争议的原因。现代逻辑与传统逻辑的最大区别在于具有形式语言和逻辑演算的特点。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体现了形式语言与逻辑演算的逻辑思想和特点,这些特点體现在他的“普遍语言”和“思维演算”思想中。因此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具有现代逻辑思想的内容和特点,他的逻辑思想属于现代逻辑思想,他是现代逻辑学家。

【关键词】莱布尼茨;分期问题;西方逻辑史

【中图分类号】B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4-0087-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4.027

莱布尼茨在西方逻辑史的分期问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一些学者认为应当将莱布尼茨归类为传统的经院逻辑学家,另一些学者认为应当把莱布尼茨归类为现代逻辑学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莱布尼茨既是传统逻辑学家又是现代逻辑学家。

一、莱布尼茨在西方逻辑史中存在分期问题

莱布尼茨被认为是西方传统古典逻辑的继承者与改革者,同时也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开创者。作为从传统逻辑向现代逻辑转折的人物,许多学者在其应当属于传统逻辑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是属于现代逻辑时期的代表人物的问题上存在争议。

(一)将莱布尼茨归为传统逻辑学家的观点

翻开西方逻辑史的著作,有的学者将莱布尼茨归为传统逻辑时期的代表人物。例如,莱布尼茨在马玉珂编写的著作《西方逻辑史》中被归类为近代传统逻辑的代表人物,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莱布尼茨可以被称作现代形式逻辑的“初步奠基者”。此外,一些学者认为“他的逻辑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相似,他的思想属于过去。”[1]将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相比较,认为这两位学者的逻辑思想相似,认为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是在吸收亚里士多德逻辑思想中的核心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认为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并没有超越亚里士多德逻辑思想的框架,因此是属于传统逻辑的思想,因此应当把莱布尼茨归为传统逻辑学家。

国外逻辑学家们对莱布尼茨的历史分期问题也存在分歧。威廉·涅尔与玛莎·涅尔在其著作《逻辑的发展》中认为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对其之后的两百年间几乎没有产生大的影响”[2],认为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虽然在逻辑思想史上非常重要,但是因为长期被封存导致其逻辑思想对于现代逻辑的产生和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和多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是属于传统逻辑思想,莱布尼茨是传统逻辑学家。

总之,不少国内逻辑学家和国外逻辑学认为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并没有摆脱亚里士多德逻辑思想的影响,认为其逻辑思想对现代逻辑的发展并无多少影响。

(二)将莱布尼茨归为现代逻辑学家的观点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应当将莱布尼茨归类为现代逻辑时期的代表人物。例如,莱布尼茨在张家龙编写的《逻辑学思想史》中属于现代逻辑时期的代表人物。在张家龙编写的著作《数理逻辑发展史》中莱布尼茨被评价为现代西方数理逻辑的创始人。“莱布尼茨是近代西方哲学史少有的几个卓越的哲学家……他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认为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对现代西方逻辑思想具有奠基的作用,因此属于现代逻辑思想。另一些学者也提出观点,他们认为“现代西方逻辑思想始于17世纪后半叶莱布尼茨的研究成果。”[4]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被认为是现代西方逻辑思想的开端和奠基。现代西方逻辑思想是在莱布尼茨逻辑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与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海因里·肖尔兹将莱布尼茨归类为现代逻辑学家,他认为莱布尼茨可以称得上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在古都拉特编写的著作《莱布尼茨逻辑文集》中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被分类为现代逻辑。艾力克·J·艾顿认为莱布尼茨的“普遍语言”和“思维演算”在“现代逻辑史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5],莱布尼茨是现代逻辑学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莱布尼茨的一部分逻辑思想属于传统逻辑,而另一部分逻辑思想属于现代逻辑,因此莱布尼茨属于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转折点上的代表人物。总之,在莱布尼茨应该属于传统逻辑时期还是应当属于现代逻辑时期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没有形成一致的见解。

二、对莱布尼茨在西方逻辑史上分期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不同的学者对莱布尼茨在西方逻辑史上的分期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莱布尼茨处于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历史转折期,其逻辑思想既对西方传统逻辑思想进行了修正和改进,并在继承传统逻辑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具有现代逻辑思想特点的学术观点。正是因为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介于传统逻辑思想与现代逻辑思想之间,使得学者对其逻辑思想在逻辑史中的分期问题存在争议。

(一)莱布尼茨对西方传统逻辑进行了修正和改进

莱布尼茨对西方传统逻辑进行修正和改进主要表现亚里士多德逻辑思想进行了继承和修正,此外对传统逻辑规律进行了改进和补充。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是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古典逻辑思想特别是三段论思想的基础之上,并对亚里士德的同一律理论和化归理论进行了修正和改进。此外,莱布尼茨改进传统逻辑规律,认为“同一律”是属于逻辑规律,并提出了将“充足理由律”作为逻辑规律的观点。

首先,莱布尼茨对亚氏三段论进行了修正。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是在传统逻辑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改进而产生的,并以传统逻辑的方式阐述出来。莱布尼茨在对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思想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逻辑思想。莱布尼茨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思想中的化归理论进行了修正和改进。这种改进主要体现在用三段论和同一律证明换位法的合理性,并将换位法归为三段论理论体系中。例如,“所有的甲不是乙”;“所有乙是乙”;“所有乙不是甲”。在这个三段论中,大前提中的主项和谓项换位成了结论中的谓项和主项,小前提使用了同一律。此外,莱布尼茨通过建立论证,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直言三段论中的第四个格是有效的,并证明了其中的二十四个有效式是存在的。莱布尼茨的这些论证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三段论思想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莱布尼茨对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思想的改进还表现在用几何图形来描述三段论,并用符号表示命题的质和量:U表示全称,P表示特称,A表示肯定,N表示否定。例如U.A.表示全称肯定命题。总之,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三段论思想,但他的逻辑思想并没有受限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框架,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性批判,并提出了独到而创新的理论思想。

其次,莱布尼茨对传统逻辑规律进行了改进。莱布尼茨对传统古典逻辑中的逻辑规律理论进行改进和完善。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中曾提出过“同一律”的逻辑思想,但他并没有对“同一律”理论进行详细的论证,他更没有把“同一律”当作是一个逻辑规律。莱布尼茨将亚里士多德逻辑思想中的“同一律”单独列出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观点,提出了“同一性原则”这个概念,对“同一性原则”进行了论证,并将这一原则上升到逻辑“律”的高度。因此,人们也将“同一律”称作“莱布尼茨律”。

此外,莱布尼茨也是逻辑史上第一个将“充足理由律”作为逻辑规律的学者,称“充足理由律”为“原初命题”。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逻辑思想一向重视对必然性真理的研究,而“矛盾律”和“排中律”对必然性真理的论证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中只有“矛盾律”和“排中律”这两种逻辑规律。莱布尼茨提出了偶然事实真理的观点,为了证明偶然事实真理是存在,莱布尼茨为此提出了“充足理由律”理论。莱布尼茨认为“充足理由律”作为思维和推理的规则,“充足理由律”被用来确立偶然事实真理。与传统逻辑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等必然性真理的原则相对,莱布尼茨认为“充足理由律”是“偶然事实真理”的原则。

(二)“莱布尼茨之梦”是对现代逻辑的启发和奠基

莱布尼茨在继承和改进传统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现代逻辑的构想。莱布尼茨对现代逻辑的构想可以形象生动的用“莱布尼茨之梦”表述。莱布尼茨希望创造一种不同于人类约定俗成的自然语言的无歧义的人工语言,当人们就某个问题而产生争执的时候,只要使用这种无歧义的语言,坐下来用笔和纸算一算就可以解决争议。“莱布尼茨之梦”最核心的思想是使人的思维符号化和规则化,像数学计算那样。莱布尼茨的这种构想主要体现在其逻辑思想“普遍语言”和“思维演算”中。莱布尼茨的“普遍语言”是一种直接表示概念的符号系统,是一种表达人们全部思想的字符。这种“普遍语言”的特点是抽象性和无歧性,可以直接表达人们的思维。莱布尼茨的“思维演算”思想表现在他的逻辑思想中包含有乘、加、否、减、除运算,将命题推理转换为代数运算的思想。他的“普遍语言”和“思维演算”理论对逻辑代数和数理逻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并且“为后世逻辑学家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范式和方法,后世现代哲学的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6]

总之,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既继承和改进了传统逻辑的思想,与此同时,提出了对现代逻辑的构想。正是因为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学术地位,不同的学者对其逻辑思想在逻辑史中的分期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争议。

三、莱布尼茨应当被归为现代逻辑学家

莱布尼茨的逻辑理论思想既是对传统古典逻辑思想的继承与改进,也是对现代逻辑的构想并产生启发,其逻辑思想是在传统古典逻辑向现代数理逻辑发展的转折时期形成的。而莱布尼茨对现代逻辑的构想是其逻辑贡献的主要部分。为了实现“莱布尼茨之梦”,莱布尼茨提出了“普遍语言”和“思维演算”的逻辑思想。其“普遍语言”思想体现了形式语言的特点,其“思维演算”思想体现了逻辑演算的特点。形式语言和逻辑演算是现代的主要特点。所以莱布尼茨的“普遍语言”和“思维演算”思想具有现代逻辑思想的特点。因此,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是属于现代逻辑思想。此外,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为数理逻辑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数理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和贡献。莱布尼茨在数理逻辑理论上的贡献远远大于其对传统逻辑的贡献。例如,弗雷格直接吸收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在其原有符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符号,以此构建出其“概念文字”。鉴于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的特点莱布尼茨应当被归为现代逻辑学家。

(一)形式语言和逻辑演算是现代逻辑的主要特点

大部分学者认为西方逻辑学可以被划分为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两个阶段。传统的古典西方逻辑主要是指现代数理逻辑产生以前的西方逻辑学思想,它是由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创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西方传统古典逻辑思想经过中世纪时期与近代的漫长发展,形成以下几个主要内容:概念理论、词项逻辑、古典命题逻辑和古典归纳逻辑。现代西方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数理逻辑通常是指一阶逻辑、公理集合论、模型论、递归论和证明论等理论。此外现代逻辑还包括高阶逻辑、哲学逻辑、现代归纳逻辑等内容。

传统西方逻辑与现代西方逻辑的重要区别在于现代西方逻辑采用形式语言和逻辑演算作为研究工具和方法。形式语言区别于人们日常使用的自然语言,这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特点并经过严格定义了的人工语言符号。形式语言是专门为研究逻辑学理论和思想而人为创造的人工语言,它不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形式语言中的符号和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是经过严格定义的,从而避免了歧义。相比之下,自然语言为研究逻辑的工具容易产生歧义。这正是抽象的形式语言与人们所使用的日常自然语言的主要區别。因此区分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看在研究逻辑理论时是使用形式语言还是自然语言。

现代逻辑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与特点是逻辑演算。传统古典西方逻辑和现代逻辑的研究对象都是人类的思维形式,尤其注重对推理的研究。现代西方数理逻辑理论是在数学科学理论与心理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对数学基础研究产生了推动。现代逻辑尤其是数理逻辑企图用数学化的思想来研究逻辑现象,使得逻辑理论的研究数学化,这些逻辑系统都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这些逻辑思想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似乎更遥远了。

总之,形式语言和逻辑演算是现代逻辑的主要特点。

(二)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具有形式语言和逻辑演算的特点

莱布尼茨是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转折点上的逻辑学家,其逻辑思想是在对传统逻辑的继承和修正的基础上对现代逻辑的提出的构想。莱布尼茨最核心逻辑思想是具有现代逻辑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即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具有形式语言和逻辑演算的特点。正如有学者认为的“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思想主要包括在两个方面,一是尝试创造‘通用的符号语言’,二是运用抽象符号语言系统进行抽象的‘思维的演算’。”[7]

首先,莱布尼茨的“普遍语言”思想体现了形式语言的特点。在莱布尼茨编写的著作《神正论》中,他提出了“普遍语言”这一逻辑思想。他把“普遍语言”称作为“人类思想的字母表”。运用这种抽象的语言,一切真理都可以被还原为一种思维的演算。莱布尼茨所指的“普遍语言”其实是一种人工语言系统。“这种语言是一种用来代替自然语言的人工语言,它是表意符号的语言而不是表音符号的语言,每一个语言符号都表达了一个概念,就如同数学符号一样。”[8]莱布尼茨提出观点,认为应该通过使用一种统一的科学语言来统一人类科学,为认识世界而建立一种统一无歧义的表达方式。“莱布尼茨的‘普遍语言’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普遍语言’中的符号与人脑中的概念是一一对应的;其次,‘普遍语言’中的符号是可以分解的;最后,‘普遍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与人脑中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9]由此可知,莱布尼茨所说的“普遍语言”是一种区别于自然语言的严格语言,这种人工语言符号与人们的思维内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是为了描述人脑中的思维内容、思维过程和思维形式而创立出来的,这种语言使思想的表达变得十分精确。有学者认为莱布尼茨提出的“普遍语言”逻辑思想是受到中国汉字这种表义文字的启发而构想出来的一种人工语言理论。中国的汉字是表义语言,每一个汉字表示一个意义,汉字与汉字之间表现了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莱布尼茨所提出的“普遍语言”描述和反映的是人脑中的思维概念,其中的语言符号是与概念一一对应的关系,是一种表义的语言。并且,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提出观点,认为“莱布尼茨在‘普遍语言’理论的论述思想中足以证明他是数理逻辑的奠基人。”[10]总之,莱布尼茨所指的“普遍语言”是一种区别于自然语言的抽象的且表义的人工语言。这种语言只表达人脑中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并且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的特点,而这就是现代数理逻辑中的形式语言的特点。

其次,莱布尼茨的“思维演算”思想体现了逻辑演算的特点。莱布尼茨对现代逻辑的设想还表现在其“思维演算”思想中。“数学化思想”思潮的形成是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是近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在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因为数学在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突显出来,人们发现了数学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数学化思想”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数学化思想”成为近代以来的一种思潮,人们将数学思想和理论运用到各个领域中,企图用数学解决一切问题。例如,从伽利略开始,自然科学开始全面的数学化。莱布尼茨继承前人的思想,并将“数学化思想”向社会科学领域扩展。莱布尼茨将数学化思想“应用于逻辑问题的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学化思想。”[11]莱布尼茨的“数学化思想”在逻辑学领域的成果是其“思维演算”理论。莱布尼茨的“思维演算”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把思维过程简化为推理过程和把逻辑推理数学化。莱布尼茨在其著作《论组合术》中提了建立思维演算的设想。这个设想就是把推理化归于计算,用计算来解决人们的争论。“莱布尼茨非常希望把数学的计算理论和方法用到逻辑学的研究中,用来处理逻辑的各种关系和推理问题的研究,把推理变成一种数学演算,把推理规则转变成为数学演算的规则。”[12]莱布尼茨的“思维演算”理论是受“数学化思想”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企图用数学化的思想来研究逻辑现象,使逻辑理论的研究数学化,这正是逻辑演算的特点。总之,莱布尼茨对逻辑学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现代逻辑的设想上。莱布尼茨对现代逻辑的设想主要有“普遍语言”和“思维演算”。“莱布尼茨之梦”为现代逻辑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方向,提供了设想,奠定了基础。因此,莱布尼茨应当是现代逻辑学家。

四、结语

莱布尼茨在西方逻辑史中的分期问题在国内外学者中存在争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关系到是将莱布尼茨划归为传统逻辑学家还是划归为现代逻辑学家,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莱布尼茨逻辑思想在西方逻辑史中的地位和对现代数理逻辑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本文从西方传统逻辑思想与现代数理逻辑思想之间的主要区别为思考的切入点,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莱布尼茨逻辑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其思想对后世逻辑学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将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归类为现代逻辑思想中来在观点,将莱布尼茨归入现代逻辑学家。总的来说,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对现代逻辑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启发和奠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建平.莱布尼茨逻辑学说的历史命运[J].南京社会科学,2014,(03):62-68.

[2]KNEALE W,KNEALE M.The Development of Logic[M].Oxford:Clarendon Press,1962.

[3]段德智.莱布尼茨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6):9-14.

[4]刘新文.莱布尼茨的理想[J].哲学动态,2014,(12): 88-93.

[5]AITON E,LEIBNIZ.A Biography[M].Boston:Adam Hilger,1985.

[6]刘晓东.莱布尼茨逻辑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20.

[7]崔文芊,王绍源.论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成就及成因[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06):32-36.

[8]張家龙.数理逻辑的产生和发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26-29.

[9]刘辉.普遍语言与人工智能——莱布尼茨的语言观探析[J].外语学刊,2020,(01):122-126.

[10]王自贵.莱布尼茨逻辑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6.

[11]王琦.莱布尼茨的语言数学化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32(06):106-112.

[12]刁明礼.从逻辑演算的角度看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思想[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S1):54- 56.

猜你喜欢

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与微积分
莱布尼茨普遍语言思想与《周易》象数思想比较
十八世纪哲学家对莫利纽问题的看法
莱布尼茨“信仰与理性一致性”学说的思想基础及其认识论意义
莱布尼茨《单子论》的现实世界探析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数学史
莱布尼茨逻辑思想国内研究述评
莱布尼茨思想的当代意义
对机械论世界观的超越——略谈莱布尼茨单子论与怀特海过程思想
莱布尼茨目的因本质的因果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