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腾冲市农机化发展目标任务“四分”研究工作情况

2023-11-19尹家荣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8期
关键词:播种机机具整地

尹家荣,肖 夏

(1.腾冲市新华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腾冲 679115;2.腾冲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云南腾冲 679100)

1 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

1.1 种植情况

全市主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30万hm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8.3万hm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5.00万hm2。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水稻2.96万hm2、玉米2.4万hm2、油菜2.13万hm2、大麦1.4万hm2、马铃薯0.55万hm2。主要农作物种植比例:水稻54.13%、玉米43.89%、油菜39.01%、大麦25.6%、马铃薯10%。

种植分布情况。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各乡镇(街道)均有种植,大麦主要集中在腾冲北部乡镇。

种植模式。水稻以育苗人工移栽为主,机械化育苗移栽占比为8.11%,2022年试验水稻水直播、旱直播总计266.67 hm2。玉米以机械整地后人工播种为主,2022年使用手推滚轮式播种机播种0.2万hm2左右。油菜以育苗人工移栽为主,机械整地后人工点播在 0.33万hm2左右,玉米套种(人工移栽)0.4万hm2左右。马铃薯以机械整地后人工播种为主,机械化整地播种和收获在133.33 hm2左右。大麦以前茬作物(水稻)收获后人工撒播、机械分墒种植和机械整地后人工撒播、旋耕机浅旋覆土为主,2022年机械播种133.33 hm2。

1.2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截至2021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5.97万kW,完成农机作业总面积18.6万hm2,机械化综合水平55.09%。其中: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62.85%,油菜耕种收机械化水平59.71%,玉米耕种收机械化水平45.6%,大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67.11%,马铃薯耕种收机械化水平41.1%。2022年农机购置补贴新增动力9 437.056 kW。

1.2.1耕、种、收、烘干、秸秆利用等环节农机装备情况。一是耕整地环节。全市现有拖拉机及配套机具31 791台(套),耕整地机械37 469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42台(农机监理站注册登记),耕整地环节现有耕整地机具可实现全面机械化。二是播种及移栽环节。种植施肥机械135台(套),其中,稻麦播种机4台,小麦油菜播种机1台。手推滚轮式播种机80多台,手插式播种器20个,平播式双行施肥玉米播种机3台,改装改造起垄施肥播种机1台,研制生产使用旋耕垄墒施肥机3台,研制生产旋耕垄墒施肥播种喷药机1台。水稻育秧成套设备6台(套),水稻插秧机74台(套),其中乘坐式插秧机11台。马铃薯播种机5台(套),小麦油菜播种机1台,油菜播种器(机)32组。三是田间管理环节。田间管理机械3 638台(套),其中,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无人机)25台,可实现大面积综合统防统治,电动喷雾器农村几乎户户有。田园管理机(培土机)150多台(套),可进行人工追肥后中耕除草覆土作业。排灌机械1 271台(套),可进行排涝作业和节水灌溉。主要农作物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7.68%。四是收获环节。稻麦联合收获机械911台(套),其中有近100台配套秸秆粉碎装置(注:农机监理站注册登记谷物联合收割机163台),割台改装调试后可进行大豆分段收获、油菜割晒和油菜分段收获,玉米青贮收获机15台,可进行青贮玉米全程式收获,玉米收获机1台,不能对行收获,马铃薯收获机5台(套)。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57.56%。五是烘干环节。现有谷物烘干机4台,日处理能力75 t,可进行谷物、大豆等烘干作业;果蔬烘干机1 800多台,能够满足玉米、大豆等作物收获后及时烘干,确保粮食安全。2021年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1.15%。

1.2.2机械化作业情况。部分农机合作社或农机手有选择地进行跨乡镇、跨县(市)、跨州市作业服务。

1.2.3农机作业对作物品种和地形地块的适应性情况。播种施肥机械多为北方农机企业生产制造,南方种植结构、模式与北方有一定差距,土壤比阻不同,机具适应性、适用性、可靠性等难适应丘陵山区播种需求。购置后需要改装改造后才能用于田间作业。

1.2.4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及分布与发展质量。现有注册登记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4个,其中从事农机化作业服务的有9个。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组织9个,具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的有7个,具备麦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的有7个,具备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的有1个,具备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的有1个,具备生产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的1个。主要分布在界头、明光、滇滩、固东、猴桥、中和、和顺与腾越8个乡镇(街道)。

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机具年作业时间比较短,农机合作组织积累发展动力不足、自身发展潜力低,有待加强培训引导和政策性扶持,才能向农机服务产业化方向发展。现有服务能力及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1.2.5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2022年前,腾冲市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购机申请补贴需求。2021年,省级下达腾冲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66万元。2022年开始,广大农民群众手里没有钱,购买能力低,申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处调减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40万元。主要购置耕整地、果菜蔬菜、粮油糖、农用动力、收获、饲料(草)、田间管理和种植施肥等机械,占比21个大类的38.10%。部分乡镇每年只购置几台微耕机,农业机械化将难以实施。

1.2.6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情况。全市现有农机类的推广、管理人员63人,其中全日制中专、大学毕业11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制约着区域农机化发展。近年向上级争取的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农机)被市级整合,农机新技术新机具难以引进推广。同时,公车没有油钱,下乡开展农机化技术指导不能正常进行。

2 短板弱项与制约因素

2.1 农田基础条件建设方面

多年争取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至今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24万hm2,缓解了部分田块农机下田难、作业难问题。腾冲市山区半山区占比87%以上,部分山区乡镇虽然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只解决了机耕路和排灌沟渠问题,农田改造没有进行(即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微耕机下田仍需人抬着下田,农机下田难、作业难问题仍然存在。如芒棒、五合、团田等乡镇。

2.2 农机化技术与装备供给方面

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机具,每年在新增购置补贴机具,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选择和购买平台,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乡镇农机专业人员匮乏,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指导购机者购置先进农机具能力有待提高,制约着区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

另外,机具小类、品目种类少,群众选择的余地小,满足不了群众购置发展农业需求。同时,本地农机经销商主要销售耕整地机械、收获机械,播种(移栽)机具销售少或品类单一,制约着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另外,外地经销商“吃过桥米线”,开具发票额外收取费用。如购置茶叶色选机,农机购置补贴款打到农户手上时,要支付给经销商 0.6万元。

2.3 农机农艺融合方面

在推广农机新机具时,先进行试验,在示范推广时融合当地农艺要求。如,推广DB-S4油菜播种机时,机具没有安装镇压轮,导致出苗不齐,及时解决了镇压轮问题;又如,在高海拔地区推广水稻插秧时,加强同田对比试验,得出基础数据:行距 250 mm、株距140 mm利于高海拔地区水稻机插秧增产增收。再如,推广玉米播种机,按当地高产创建寻求调整行距株距,改装改造玉米播种机具时,也按高产农艺要求进行改装。

在试验油菜割晒机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对接研发机构进行探讨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理出改进措施。

2.4 农机推广方面

结合区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目标,以短板弱项为导向,引进推广适应区域的农机具。如针对南部乡镇推广小型联合收割机,针对田块小的特征,推广手推滚轮式玉米大豆播种器。又如研发改装改造玉米垄墒播种机、旋耕垄墒施肥机、旋耕垄墒施肥播种喷药机、滚移垄墒配套机具等。

2.5 机具性能与成本方面

农机工业研发能力不强,生产制造的机具结构不紧凑、尺寸不合理、可靠性、适应性、适用性、安全性有待提升。尤其丘陵山区,田块小、土壤比阻大、田陷等因素制约,更需要高性能的中小型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一年一季作业时长不超过30天(不含跨区作业),一天作业不超过2 hm2,几十万买的农机具,何时能回收成本呢?加之农户压低作业价格,机手的利润又有几何呢?粮油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在农业生产各环节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民群众才有钱赚。

3 破解短板弱项的措施与建议

3.1 农田基础条件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对于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不能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单价(标准)作为改造基准,建议加大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成本核算。一是不同机耕道路路面宽度建设需投入多少万元/km;二是“宜机化”农田改造需投入多少万元/667m2;三是针对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难易程度(区域),乘以一定比例的难度系数;四是以实际面积核算需投入“宜机化”改造资金量;五是“宜机化”改造时加强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

逐年进行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解决好中小型农机无法下田作业问题,有序推进丘陵山区农机装备能力(水平),提高耕、种、收等环节综合机械化率,促进复式作业机具下田,为2035年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3.2 农机化技术与装备供给的措施与建议

一是加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培养与招录,充实基层一线,引领区域机械化农业发展。二是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农机工业企业研发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农机产品,农业生产实现“有机可用”“有好机可用”。三是建议成立南方产学研农机开发中心,针对南方丘陵山区短板弱项环节,加大机具装备研发与应用,补齐丘陵山区短板弱项环节,实现“有机可用”“有好机可用”。四是建议加强农机购置补贴全过程监管,让广大老百姓从中受益。而不是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让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从中获利。

3.3 农机农艺融合的措施与建议

一是建议基层招录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员,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名工作人员,保障农机化事业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农业生产靠科技,农业科技实施靠农机。二是建议加大县级农机推广经费支持,加强引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收集试验数据及改进措施等,及时反馈给生产企业,共同改进生产普适性能好的农业机械。三是加强产学研推用联合攻关和部门联动发展,不断破解短板弱项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可用”困局,实现农机农艺充分融合,促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四是建议给予县级农机科研经费支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研发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机械,促进产业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4 农机推广的措施与建议

一是建议保证县级农机推广及管理人员专业化队伍稳定,可以有一定比例的非专业人员。二是建议保证农机推广机构办公场所固定,避免财产或推广使用的农机具损失或流失,或修理机械(如机床、刨床、铣床、钻床、电焊机及修理专用工具)破损或遗失等,使用这些设备可以对现有农机具进行改装改造,研发出性能好的农机具。以前的大量农机现在虽然不用了,但是对研发开发新机具具有许多参考价值。三是建议各级财政加大农机推广经费投入,广泛开展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让农机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四是建议保障县级农机推广工作经费、公务用车经费等,利于农机技术推广和下乡指导。作为农机人员,若不长年累月在乡下跑、深入田间地头,经常指导帮助农机手维护保养农机具及熟练操作农机,又怎能发现农机质量问题呢?又如何提出改进农机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呢?又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呢?五是建议举办好全国性农机博览会,支持县级农机推广人员有序外出参观学习,引进先进农机具试验示范推广,促进区域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有效衔接区域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3.5 机具性能与成本的措施与建议

一是加强(南方)农机产学研推用联合攻关和部门联动发展,生产普适性能优越、可靠性、适用性、适应性、通用性好的农业机械。二是建议加快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端人才培养,加快农机工业发展,实现农机工业振兴,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加强农机生产成本和价格核算,做到农民买得起、用得起、用了还划算,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四是加强农机生产各环节成本核算,引导农机手和农民群众合理定价,推进农机产业化发展。五是加快复式农机具研发与应用,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各环节成本,让老百姓种田有钱赚,从根本上解决粮油生产自给问题,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猜你喜欢

播种机机具整地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我们都是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