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挺的心得体会

2023-11-19单令旺傅苗裔孟令军董宜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8期
关键词:患畜益气汤方剂

单令旺,傅苗裔,薛 媛,仉 伟,孟令军,董宜新

(济南动物园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031)

1 中兽医方剂

1.1 补中益气汤和十全大补汤加减

方解:本方用于治疗失血过多,以至气血皆虚诸症。肢体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无华,短气懒言,心肌怔忡的,脉细虚,舌淡苔白,皆为气血两亏、心脾不足所致。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亏,故头晕目眩,方用参、术、苓、草,补脾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利气,则归、地补而不滞。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节和脾胃。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效。

方剂:人参15 g、白朮(炒)30 g、茯苓25 g、炙甘草20 g、熟地黄(酒拌)30 g、当归(酒拌)30 g、白芍25 g、川芎20 g、黄芪20 g、肉桂15 g、桃仁20 g、红花30 g、青竹30 g、蜈蚣2条、全蝎20 g、白僵蚕10 g、陈皮15 g、升麻30 g、生姜6片、大枣9枚、鸡内金20 g、益母草(干)30 g、蜂蜜250 g。

1.2 桃红四物汤药粉

方解:桃红四物汤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气、行气。方中以强劲的破血之品桃仁、红花为主,力主活血化瘀;以甘温之生地黄、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芍药养血和营,以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以助活血之功。全方配伍得当,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化瘀生新是该方的显著特点。共为细末,混合蜂蜜涂于宫腔内。

方剂:当归30 g、生地黄20 g、川芎15 g、白芍20 g、桃仁20 g、红花30 g。服用方法:该方剂,共为细末,开水冲调,放温灌服或制成蜜丸口服。为防动物机体不适,须隔日再给药,口服宜用胃导管给药。

2 针灸疗法

针灸处方:白针,即单纯针刺,不用辅助方法。百会穴为主穴,命门、尾根为配穴,一般隔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若效果不理想,辅以毫针疗法。毫针为白针的一种,较白针进针更深、刺激更强、疗效更好。电针疗法,使用6 V或9 V电疗机,10 cm长新针2只,百会穴、后海穴进针,电压调节由低到高,频率调节由慢到快[2]。电压不能过高,频率不能过快,120~150 次/min,电针时间为15~20 min,隔日1次,1~2 h/次。施针后,适量补充营养,一般2~3次即愈。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疗法,是选用中西药液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1]。向生殖道内侧分点注射95%乙醇溶液10 ml,注射2.5 ml/点,1~3天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

巧治法整复:患畜采取前低后高的体位、物理保定和化学保定相结合的方法,阴部及周围区域术前消毒,将脱出的子宫体还纳整复至骨盆腔内。治疗以巧治法整复为主,配合中药补中益气和十全大补加减。用针灸疗法时,应确实保定患病动物,才得以实施。

3 病例简介

3.1 大羚羊完全阴挺

患畜情况:2012年5月10日,济南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一只大羚羊(估重600 kg)因产程过长、胎儿过大,导致产后发生阴挺现象。症见:子宫体脱出阴道口外,呈较大的梨形囊、暗紫色,且已重度感染。子宫粘腹局部缺血、淤血、水肿、坏死,呈紫黑色的肉冻状,且发生干裂,有血水渗出。四肢震颤,鼻镜较干,精神尚可,余症未见异常。

治疗情况:首先,经物理和化学保定后,采取巧治法整复,再于宫腔内均匀涂布适量TMP+SMZ、鱼肝油、乳制剂,避免子宫内膜粘连、扭转,发生感染。其次,为防止子宫体再次脱出,在整复至正常位置的子宫体局部,分点注射25%~50%浓糖注射液10 ml或75%乙醇溶液10~15 ml,使子宫壁略肿胀,同时用无菌棉纱块填塞生殖道内。填塞棉纱块时,切记要避开尿道口,保证排尿畅通,如6 h未见排尿须取出填塞物,防止尿道口堵塞引起尿潴留,损害泌尿器官,从而导致泌尿系统紊乱。最后,采用粗丝线(10#不可吸收线)拧成数股至鞋带粗,在皮肤上做2个平行的外科常规切口,分离部分肌肉层,用弯止血钳夹住丝线一端,从一切口进入另一切口穿出。以此法纽扣状平行缝合阴门内侧肌肉,能更好地防止复位的子宫体再次脱出。治疗期间,需专人24 h看管护理,严密观察阴道口有无脱垂。

术后,肌注缩宫素100万单位4支。口服补中益气汤和十全大补汤加减方剂,连服3~5剂、7天为1个疗程。辅以白针(兼有毫针配合)隔日1次,共5次。同时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治疗3~5天后,用B超经直肠探测子宫完全回缩至复位,后拆掉缝合线、外固定物,取出阴道内填塞物。该病例用药20天后痊愈。

3.2 娟姗奶牛完全阴挺

患畜情况:2006年4月中旬,柳埠镇石里村一农户饲养的1头娟姗奶牛引产后不久,发生阴挺现象。症见:脱垂的子宫体较大,约30 kg,且已重度感染,局部缺血、淤血、水肿、坏死。

治疗情况:手术操作过程与以上大羚羊的病例基本相同,略异的是阴道内的填塞物(棉块内均匀包裹且匀蘸桃红四物汤药粉)、口服药物剂量及施针方法略有不同。口服补中益气汤和十全大补汤加减方剂,连服3~5剂、7天为1个疗程。辅以电针1个疗程。桃红四物汤方内桃仁,消炎杀菌,红花活血化瘀,针对局部缺血、淤血、水肿、坏死有明显的改善。为减少怒责力度和次数,须后海穴施针麻醉,子宫体受自主神经支配,以阻断子宫体神经,使自主神经麻痹,持续时间长达6~8 h。上述方法治疗2周后痊愈,较大羚羊病例更为确实,效果更佳。

3.3 骆驼的不完全阴挺

患畜情况:本园自繁的母骆驼,体重300 kg,轻度阴挺。症见:患畜卧下时可见阴道前庭及阴道前壁半球状隆起,皱褶消失、透亮、粉红色、湿润有光泽,触之柔软,该处黏膜变薄,堵在阴门口内或漏出阴门外,患畜起立时脱出部分可自行缩回。因其发生在产前3个月,即诊为轻度阴挺。

治疗情况:巧治法整复后,在阴道腔内注入防腐液(如鱼石脂),每日在阴门两侧注射抗生素头孢噻肟钠1 g×4、臀大肌注射孕酮10 mg×3,连续给药3~5天,适当给予解热镇痛抗炎药安乃近10 ml。对一再脱出的病畜,采取缝合阴门的方法。用粗丝线(多股不可吸收线10号编成较鞋带稍粗)在阴门两侧做纽扣状缝合,在距离阴门口3 cm皮后处进针至对侧出针,穿上一个外阴子宫防脱的固定环,其为一自制专用圆形橡胶垫,距出针口1.5~2 cm处再进针至对侧皮肤出针,再穿一个橡胶垫两线尾打结。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针纽扣状缝合。阴门下1/3处不缝合,以免妨碍排尿。每日口服补中益气汤和十全大补汤加减方剂,连用7天。

辅以水针疗法,隔日1次,共3次。3~5天后对病畜使用B超进行直肠探查,子宫收缩平缓、复位良好,确定胎心心率、胎位、胎动均正常。阴道分泌物眼观澄清透明。水针疗法相比白针疗法和电针疗法的优势:药物作用时间长,对穴位起到持续刺激效果。该病例使用外部固定,上述方法对产前病畜更为适合、疗效更佳。

4 结论

1)补中益气汤联合十全大补汤加减方剂中,人参、黄芪具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升麻有提举升阳之疗效。如病畜气血两亏时,可适当增加人参、黄芪和升麻的用量。方中的红花、熟地黄是活血化瘀之要药,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用于治疗子宫水肿、感染、坏死的严重情况。方剂的应用应据临床症状、个体大小酌情用之。

2)整复体位(前低后高)是整复成功的关键。如采用平行或前高后低体位,操作较为困难,易导致整复失败,这点要求兽医工作者在实际操作中尤为重视。应防止邻近组织器官发生粘连、扭转,引起炎症造成动物的损伤。

3)胎盘的子叶极易出血,因其供给胎儿充分的营养,毛细血管丰富易脆易出血。操作时,须采取握拳法,钝性推入,避免伤害胎盘的子叶,是一种对患病动物损伤较小的还纳整复疗法。为促进子宫体复位,加速子宫体收缩,酌情注射缩宫素。

4)阴挺有完全脱垂、不完全脱垂之分,二者因动物的品种不同、个体差异、生理解剖结构不同、子宫形状不同而治疗方案略异。究其病因,常见于产后宫肌迟缓、韧带松弛、腹内压高、分娩时胎儿过大、产后强烈怒责、外力牵引过猛、产程过长、难产等。草食动物多发,杂食动物次之。

猜你喜欢

患畜益气汤方剂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掏结术与“玉女关”总结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的疗效分析
绒山羊母羊乳腺炎的治疗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