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杏鲍菇工厂化液体菌种生产技术探讨

2023-11-19张翠娥赵书光张亚楠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8期
关键词:工厂化进料菌种

张翠娥,赵书光,张亚楠

(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灌南 222500)

0 引言

杏鲍菇,又称刺芹侧耳,是典型的亚热带草原—干旱沙漠地区的野生食用菌,同时也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近几年,得益于政府鼓励扶持杏鲍菇种植产业的发展,我国杏鲍菇产量呈不断增长的态势。灌南县是我国食用菌行业主产基地县之一,是江苏省食用菌生产基地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集聚度居全国前列。

1 灌南县工厂化杏鲍菇生产现状

目前,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园已入驻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近40家,其中近半数是生产杏鲍菇的工厂化企业。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基本成熟,液体菌种的生产技术也基本稳定,灌南食用菌产业园内的菌菇生产企业已全部采用液体菌种,取代了以前的固体菌种,在带动农民就业方面和经济效益方面,效果均十分显著。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丝生长快的优势,一般经振动或通气培养3~7天即可培养好菌种,且液体菌种菌龄均一。

然而,液体种因培养基营养丰富,加之是液态,对运输条件要求严格,稍有不慎即会造成菌种污染,不如固体菌种运输方便。液体种在制作中,由于液体培养基营养丰富,故极易污染杂菌,污染发生率要高于固体种制作。液体菌种的质量检查也要难于固体菌种,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术技能,还需要一定的检测设备,一般生产者不易掌握。生产者在使用液体菌种栽培时应注意,须采用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方法和栽培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液体菌种的优势。

2 主推培养基配方

2.1 母种配方

采用常规PDA培养基配方。

2.2 一级液体菌种(三角瓶原种)配方

马铃薯200 g、琼脂18 g、葡萄糖20 g,纯净水 1 000 ml,pH值自然。

2.3 二级液体菌种(发酵罐栽培种)配方

在参考近年来国内食用菌科研院所和部分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企业液体菌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食用菌生产企业试验筛选的主推液体菌种配方是豆粕粉5 kg、酵母膏4 kg、白糖2 kg、磷酸二氢钾0.5 kg、硫酸镁 0.5 kg、消泡剂100 ml,水1 000 L,pH值自然。

2.4 出菇栽培包配方

生产企业试验筛选的主推配方是杂木屑35%、玉米芯25%、麦麸27%、玉米粉5%、豆粕粉5%、石灰2%以及轻质碳酸钙1%。灭菌前,培养料含水量为64%~66%,pH值自然。

3 液体菌种制备工艺

3.1 一级液体菌种制作与菌丝培养

按照PDA培养基配方制作步骤,除去琼脂,配制成PDA液体培养基,以1 000 ml规格的三角瓶为容器,1袋加入培养基250 ml,在1.05 kg/cm2压力下灭菌30 min,冷却后接入2块约0.5~1.0 cm2大小的斜面菌种块,静置24 h,然后在25℃、转速120转/min、避光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7~8天,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培养结束的标准:培养液清澈透明,液中悬浮着大量小菌丝球,并伴随杏鲍菇特有的香味。

生产上,在转接二级液体菌种前,要对一级液体菌种进行取样检测。首先,以“三看一闻”即看菌液颜色、黏稠度、菌球形态及数量,闻气味的方法进行初筛,排除感染杂菌的三角袋菌种。其次,同批次的随机抽样2~3袋,利用显微镜(存放于空气百级净化室内)检测是否存在杂菌菌丝体。

3.2 二级液体菌种制作与菌丝培养

3.2.1 洗罐与煮罐

一是清洗与检查:新购的或使用过的发酵罐,每次制种前都必须清洗干净,确保罐体内壁无悬挂物、菌球,排放出来的水清澈、无污染物。二是煮罐:正常生产上不需要煮罐,只有在更换品种、上批污染、启用新罐时才煮罐。首先,关闭接种阀和进气阀,从进料口加水至视镜中线处。然后,关闭排气阀,打开电源升温至100℃排冷空气,并微微打开排气阀升温至121℃灭菌30~40 min。最后,待锅内温度降至100℃以下时,排除罐内水。在煮罐的同时,按配方煮料、灭滤芯及接种枪。

3.2.2 菌种制作

一是加料:关闭排气阀和接种阀(出料口),通过进料口加入培养基(添加量为罐容积的70%~80%)和消泡剂(食品级、添加量为培养基重量的0.5%~1%)。加料高度以稍高于视镜为宜,并关紧进料口阀门。二是灭菌及冷却:关闭所有阀门,打开电源加热,升温至100℃时排冷空气,为防止料液糊化,直接通入空气搅拌。升温至121℃灭菌30 min。灭菌结束后,利用循环冷却水降温至25℃~28℃备用。三是接种:准备好棉花火圈、打火机、95%酒精、手套等用品,待锅内压力降为0时,将火圈放在进料口上,在火焰保护下打开进料盖,加入1瓶(三角瓶)一级液体菌种,并迅速关闭进料口。

3.2.3 菌丝培养及取样观察

启动设备,微开排气阀使罐压升至0.02~0.04 Mpa,保持20℃~22℃和1.0~1.2 m3/h通气量条件培养24 h后,隔24 h从接种口取样1次。每次取样操作,要在百级空气净化室内的超净工作台内进行,先排掉1 000 ml菌液,然后取样100 ml,置于无菌三角袋(250 ml规格)中,并用铝箔纸封口。通常情况下,培养5~7天即可制成菌种。

3.3 液体菌种质量检测

发酵罐内液体菌种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周期较长PDA平板(直径10 mm规格)划线培养法和周期较短的显微镜检测法两种。前者,在超净工作台内,用接种钩蘸取样品后在平板上画曲线,然后置于28℃~30℃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72 h,以无杂菌菌落为宜。后者,操作方法同一级液体菌种检测方法相同,均在显微镜下完成。通常情况下,培养5~7天即可制成菌种。

4 配套技术

4.1 培养料搅拌与装袋

按配方要求,将木屑、玉米芯、甘蔗渣、麸皮等主料加入搅拌机,搅拌20 min,接着加入豆粕粉、玉米粉,继续搅拌10 min。然后,一边加入石灰、轻质碳酸钙等调节酸碱度的辅料,一边加水再搅拌30 min,即可装袋。生产上,常用对折口径(规格17~19 cm×38 cm×0.005 cm)的高压聚丙烯塑料袋,装入湿料1.2~1.4 kg/袋,培养料高19~21 cm,料中间预埋塑料打孔棒。

4.2 灭菌与冷却接种

在工厂化生产时,栽培包在121℃~123℃高压条件下灭菌2 h即可。待料温冷却至25℃以下时,在净化室超净单元下、在罐内压力0.03~0.05 Mpa时用液体接种机接种,接入菌种20 ml/袋。

5 结语

菌种制作是食用菌栽培的第一步。一个优良的菌种和一套与其相对应的高效率的制种工艺,既取决于科学的制种技术,也有赖于合理的制种设备。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液体菌种在固体菌种制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提高,目前技术稳定,利用广泛,效益显著。灌南食用菌生产企业在液体菌种制作过程中,已经克服了液体菌种污染率高、不耐储存等缺点,充分显示出生产规模化、控制自动化、生产无菌化、发菌高速化的优势。其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整齐、接种方便等诸多优点,适宜工厂化生产,是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工厂化进料菌种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加氢进料泵管道设计探讨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钢结构工厂化预制质量控制
联合采育作业精确进料控制系统开发与测试
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桥
神华集团开发出聚丙烯催化剂新型进料系统
手外伤感染的菌种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食用菌液体菌种栽培技术的探讨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