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分析

2023-11-19谢来泉李秋芹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8期
关键词:农产品监管基层

谢来泉,李秋芹,于 伟

(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巨野 274900)

0 引言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是人们身心得以健康的关键前提条件。但是结合实际生活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时出现,由此可见当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仍存在部分弊端和漏洞。而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不仅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有着紧密联系,也对我国农业市场以及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故此,唯有积极开展相应解决措施来改进工作,才能让农产品生产企业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得到强有力保障。

1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发展状况而言,在我国农业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是我国当下农业持续发展工作的核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农产品的生产以及加工制作等环节提出了更为规范的标准以及更为严苛的要求,同时也出台了大量的规章制度、规范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内容得到进一步明确[1]。但是,在开展实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和疏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督管理部门其内部职责划分不合理、内容不明确,致使管理体系规范性、系统性严重缺乏,让管理标准含糊不清,统一性和明确性严重缺失,最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质量和效率造成严重影响。

2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路径

2.1 严格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建立生产主体责任承诺制度,提高生产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全程监管的角度出发,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农户、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等“三前”环节主体责任做了进一步明确,完善了贯通农产品生产、产地收购以及进入批发市场等环节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结合实际工作,生产经营主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农产品要想真正实现“走出去”,其首要任务在于构建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管平台,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进行农产品监管工作,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提升对农产品品牌塑造,才能实现从源头到消费的追溯。针对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合理调整和改进,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必要保障。同时,积极构建系统性、完整性的生产档案。结合上述内容的有机融合以及充分发挥,让农产品质量以及安全得到显著提升,为人们健康和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

2.2 构建更为科学的基层农业产品监督管理体系

针对现有的基层农产品监督管理体制,积极开展改进、创新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四个最严”指示精神,按照落实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推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以及可行性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以此让各部门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

首先,充分结合我国相关部门出台的《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等一系列有关政策要求和标准,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检验站建设工作,并以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以及更具系统性、可操作性、先进性的质量管理机制。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升对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关注力度,以此让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整体专业水平以及综合能力得到显著强化,为农产品管理工作质量以效率提供强有力保障的同时,也让有关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以及标准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让基层农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需求得到极大满足[2]。其次,针对蔬菜种植散户“人多、面广、难监管”这一普遍特点,结合农业农村部“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根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新形势,创新网格化、智慧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监管能力下沉,发挥村级监管作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监管服务站,助力当代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最后,深入、全面、清晰了解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有关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对监管职责进行精细、合理划分,以此让各监管部门以及组织机构自身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对于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内容进行实时调整以及科学划分,各部门各尽其职。同时,严格遵循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所提出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彼此间相互配合,协同发展,对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等环节进行实时监督管理,以此让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管理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得到强有力保障。

2.3 进一步提升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力度

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以有效保障的前提条件,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的关键地位显而易见。首先,应进一步提升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建设工作,严格遵循农产品检测工作相关标准和要求,让质量检测站现有管理体系以及规章制度得以及时有效改进和创新。其次,对于自身高素养的农产品检测人才积极引用,并对人才自身专业能力和特长进行深入、全面了解和掌握,实现人才与自身岗位的契合度以及耦合度最大化。最后,进一步强化人才对农产品质量检验工作重要性认识,结合对现代化检验设备以及先进检验技术的合理运用以及充分发挥,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进而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和标准。综上所述,需要从制度的改进和创新,人员的合理分配及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方面的深入探索,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4 促进工业标准化建设的完善

农产品生产环境的实际状况对农产品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工业材料开展生产工作的主要场所,部分农产品生产区域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给农业环境带来严重威胁的同时,也对农产品质量以及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让农产品生产环境得到有效保障和环境污染问题得以根治,就应进一步加快农业标准化发展脚步,以此为产品种植的集中管理工作质量及成效提供强有力保障。除此之外,也应充分利用本区域“典范企业”“模范企业”以及“龙头企业”,让其自身所具有的引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积极开展农产品规范化管理改进工作,以此让质量管理成效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3]。另外,将市场中存在或者潜伏的不合格农产品及时挑选出来,为消费者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提供必要保障,让农产品品牌形象得以进一步强化。

2.5 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

对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需要结合多种模式和方法,以此让监管部门真正作用得以有效发挥,进而进一步提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关注力度。首先,以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推广为总抓手,压实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着力构建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无缝隙监管体系,同时建立农药残留动态监测管理机制,提高定性检测的针对性,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精准性与靶向性。其次,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彼此间应有效达成合作共识,同时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农户、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等“三前”环节增加检测范围和频次,及时排查出潜在的隐患和安全问题,并结合实际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最后,加强基层监管人员和经营人员的培训,使监管和检测体系高效运转,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夯实监管基础。

2.6 加快农产品监管质量提高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产品品质均有所调整,通过科技创新等方式构建起高质量标准体系,可以将产业的标准体系进行调控,通过高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对各地区特色产业的标准制定。可以通过农业院校与相关科研单位的研究要求,制定相应的蔬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流程,积极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公司所需求的实用性科学科技项目,加快对果园内部土壤的修复,通过合理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实现防治目标,提高绿色产品的投入量,构建出智慧化的农产品信息管理技术方案,实现农业管理技术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标准化的技术方案制定出相应的生产技术,实现农产品信息管理技术的智慧化发展,通过标准化集成达到推广应用这一目标。在开展品标认证与GMP等高端产品认证的过程中,需要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优势向现代化生产优势方面转化,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实现各类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达到转化农产品科技成果的目标,构建起全面的链条式技术支撑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顺利提高提供基础保障。通过提高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方式实现高品质管理,可以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基层的农产品检测机构需要发挥自身的发展与技术优势,按照生命健康与优质的营养食物需求,加快推进基层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的优质化调控,通过科技领域的创新与相关科学手段的普及,将当前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将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使其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充分彰显。

2.7 优化资金投入强化自身建设

在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充分的资金注入来强化自身的建设效果,从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完善与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开展过程中需要相关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通过各级政府与农产品监管方所出具的相关政策开展基层农产品监管工作,将检测经费作为本级财政预算内容之一,之后通过抽样检测、人员培训与仪器设备更新等方式,给予相关工作充分的保障,避免了工作过程中受到地方财政困难限制的情况出现,在这一监管的过程中,农产品监管检测经费难以满足最终的需求与要求。而相关政府的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地引进各类社会的资金,通过相关资金的注入,解决因资金注入不足导致基础装备建设与应用不足等原因而产生建设能力较差等问题。在进行资金整合与统筹资源的过程中,需要由相关部门设立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目标,通过其实现对资金的管控,提高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与利用效果。在进行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出具有较强技术操作能力与训练较好的检测队伍开展质量检测方面的工作。我国的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应的质量检测机构开展质量检测方面的工作,并通过重点指导培训与一对一教学等方式将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可以采用CATL认证的方式,确保这一阶段的宣传培训工作可以达到安全宣传培训的要求。在进行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宣传培训工作,全方位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重点给予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安全培训方面的工作,引导其树立起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等方式培养出具有较强生产能力的生产经营队伍,为新时代下的农产品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达到构建农产品高质量生产团队的目标。通过标准化的技术生产技术实现产业规范化,为农产品质量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同时拥有装备、队伍、资源等方面的保障,保证农产品监管机构的核心行为得到确认。通过高质量的检测装备与人才队伍,为农产品产业化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 结语

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农产品质量以及安全得以有效保障的关键前提条件,有关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提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关注度。应针对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不断探索并积极开展相应的改进、创新、完善工作,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以此为农产品检测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进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

猜你喜欢

农产品监管基层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基层在线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