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老子化胡”说佛道之争(六)

2023-11-17子规

文史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佛教徒僧人佛教

子规

不过,尚须指出的是,南北朝之际,道教虽然排斥佛教,但并不主张杀害佛教徒。从北魏道士寇谦之开始就一直保持着这种态度。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崇道的魏太武帝捕获替北凉守城的僧军3000名,下令剿杀;幸得寇谦之出来说情,3000僧人才幸免于难。公元446年,魏太武帝又大杀境内僧人,寇谦之向太武帝的宠臣司徒崔浩力劝勿杀,崔浩不听。但这件事给佛教徒们印象极深。所以后来崇佛的齐文帝宣布灭道教,便仅杀了4名不肯落发的道士。这以后,周武帝灭佛,亦不肯杀一个僧人。而这应是对佛教自始至终所坚持的和平与平等主义(特别是大乘佛教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思想)的最好报答。

中国历史上旷日持久的佛、道、儒三教之争,始终仅限于“君子动口不动手”,“要文斗,不要武斗”的范围内(即使有杀害,也只是惩办几位被视为“首恶”者),这大致是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所使然。因為古代儒家讲究中庸、宽容,道家讲究清静无为,而佛教则更是高扬和平与平等的大旗;另外,也是因为佛、道始终未能真正演成国教,未能凌驾于皇权之上而主宰军国大事。所以,西方有宗教战争(基督教的、伊斯兰教的),一打就是几十年、上百年、数百年,而中国却没有。中国只有世俗战争——皇帝之间的战争,军阀之间的战争,皇帝、军阀同老百姓的战争……而没有宗教之间的战争、宗教之间的流血冲突。

从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传播活动来看,它既以扎根东土为最高目标,那么,当它遇到东土的民族宗教的坚决抵抗之时,便没有将它同后者的斗争仅仅看作是两个宗教之争,而是将其从根本上处理成两个先进文明的历史碰撞。因此,它自始至终都未敢向后者抱以敌意甚而取你死我活的斗争态度。其间的某些交锋甚至激烈的或过火的交锋,也主要出于向后者表明自己宗教的主旨,表明自己渴求在中华大地上与后者交流、沟通并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育、开花、结果的愿望。加之中华民族固有的开放机制与和谐心理的作用,以及其时中国文化系统正处于一种“坐集千古之智”“人耕我获”的佳境之际(从汉代一直到明初都是如此),因而佛、道二教之间的关系实际一直是既对立又统一、既斗争又调和且以统一与调和为主要特征的。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大最为古老和优秀的文明系统所拥有的看似对立的两大宗教文化最终在同一块土地上相揖为友,互相搀持,互相关照,并蒂开放,这在人类宗教文化史上似乎是绝无仅有的现象。而这,又只有在中华土地上才能出现。 (全文完)

猜你喜欢

佛教徒僧人佛教
必然的结果
共处与辩诤:一部15世纪藏文传记所描述的佛教徒与非佛教徒“他者”的对话①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郑巢与僧人交游诗歌考
白云深处
古代丝绸之路行旅佛教徒的新闻传播活动
赵朴初论佛教徒的公民意识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当老鼠变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