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LS 模式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髋关节功能、自我效能、再骨折发生率的影响

2023-11-17姜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股骨颈髋关节骨质

姜丽

(单县中医医院骨科,山东菏泽 274300)

股骨颈骨折高发于老年群体,与非骨质疏松者相比,老年骨质疏松者更易发生该类骨折[1]。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主要以手术为主,如髋关节置换术,但术后患者存在明显疼痛,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及预后[2]。同时,有骨折病史的人群再发骨折率较高,再发骨折会导致患者身体机能及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增加病死及致残风险。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护理通过特有的骨健康评价体系识别患者骨质状况,并针对患者骨质疏松风险,调整或制定干预方案。已有研究证实FLS 模式护理对再发骨折的预防效果[3]。本研究选取100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FLS 模式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髋关节功能、自我效能、再骨折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 月—2023 年2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2)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指征确切;(3)闭合性骨折,新鲜骨折,骨折至手术时间不超过3周;(4)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定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器官(心、肝、肾)器质性病变;(2)合并吞咽障碍、消化功能障碍;(3)凝血功能异常,或伴有血液系统疾病;(4)合并恶性肿瘤疾病;(5)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6)患者认知障碍,或合并严重精神疾病;(7)合并骨关节疾病;(8)骨折周围重要神经血管损伤。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62~79 岁,平均年龄(68.16±3.45)岁;BMI 20.36~26.15 kg/m2,平均BMI(23.58±1.54)kg/m2。观察组男30 例,女20 例;年龄60~78 岁,平均年龄(68.35±3.68)岁;BMI 20.18~26.36 kg/m2,平均BMI(23.78±1.64)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院医学伦理机构调查审批核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术前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股骨颈骨折原因、手术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嘱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患者体征,提供饮食、作息的规范化指导,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逐步开展下床活动。

观察组实行FLS 模式护理(参与人员包括骨外科医生、临床护理专家、骨科护士):(1)骨折风险患者的筛查与识别:由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筛选,经有关诊断性检查识别存在再次骨折风险的患者。(2)个体化骨健康评估和抗骨质疏松治疗:①对患者开展系统化的骨健康评估,涉及骨代谢标志物检查、骨密度检查等。骨科医师为患者制定规范化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②a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功能训练,并传授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康复锻炼计划:术后1~3 d 开展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被动屈伸锻炼;术后4~7 d 开展患侧肌肉放松绷紧锻炼,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和抗阻训练;术后2~3 周开展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实施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长训练;术后4 周,结合患者康复情况开展肢体离床、负重训练,逐步增加髋关节活动度,直至患者康复。b 组织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利用宣传视频观看、宣教手册发放等途径为患者及家属普及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实施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实施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同时,护理人员还需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c 预约门诊时间,完善FLS 数据。(3)随访监测:建立患者随访列表,科学安排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强化出院宣教,并推进延续护理工作的开展。借助网络讨论、短视频、新闻报道等途径,增强FLS 模式的社会影响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专科护士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随访统计,了解其遵医嘱用药、意外跌倒情况,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评估随访治疗结局,优化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1)髋关节功能:干预前、后,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arris)评估髋关节功能,涉及4 个维度,包括畸形及活动度、疼痛、步态、功能活动,各维度总分依次为9、44、33、14 分,所得评分越高表示功能恢复越好[4]。(2)自我效能: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评,此量表包含10 个条目,1~4 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效能感越高[5]。(3)骨折再发率:利用CT 检查明确再发骨折分型,对比骨折再发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髋关节功能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畸形及活动度、疼痛、步态、功能活动维度得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畸形及活动度、疼痛、步态、功能活动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对比[(),分]

表1 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对比[(),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2 两组自我效能感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GSES 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SES 得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GSES 得分对比[(),分]

表2 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GSES 得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3 两组骨折再发率对比

随访6 个月,观察组患者骨折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再发率对比[n(%)]

3 讨论

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问题,在跌倒或发生碰撞时极易引起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多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以改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6]。但是,因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股骨颈骨折经手术治疗后仍可能发生再次骨折,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既往临床多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但常规护理模式采用的护理方法及内容较单一,缺乏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护理效果不够理想。2012 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开展基于FLS 的“攻克骨折”行动,活动目的是降低再骨折率、减少骨折后病死率[7]。FLS 模式护理是对骨折疏松患者的全面管理体系,程序为识别登记、评价、治疗、随访,多学科合作共同管理骨质疏松骨折患者[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Harris、GSES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施FLS模式护理可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自我效能感为个体对自身能够完成某项行为的判定及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因自身认知缺乏,未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加之对跌倒和再次手术过度担心,故缺乏良好的自我效能感[9]。而FLS 模式护理结合医生、康复师、护理人员等多种专业人员的力量,实现对患者的全面、细致的康复治疗,患者可得到系统和全面的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逐渐建立康复信心。另外,FLS 模式护理注重为患者提供相关术后康复宣教,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康复锻炼的意义和方法,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从而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再骨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FLS 模式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再骨折率。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骨质疏松、意外跌倒是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原因,也是再次骨折的常见因素,因此预防跌倒是骨质疏松治疗和管理的关键。FLS 模式护理会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指导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以增加患者肌肉力量和骨密度,并通过预防跌倒及相关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安全防护能力[12-13]。

综上,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实施FLS 模式护理,可全面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同时对再骨折发生起到良好预防作用。

猜你喜欢

股骨颈髋关节骨质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髋关节活动范围
骨质疏松知多少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