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配合高流量吸氧湿化仪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11-17单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灌洗呼吸衰竭气道

单丽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云南曲靖 655000)

重症肺炎是临床危急重症,以咳嗽、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且随着症状加重可诱发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对于该类患者多采取吸氧、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此种疗法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挽救患者生命[2]。高流量吸氧湿化仪能提供恒定且可调控的氧浓度,迅速纠正机体缺氧,减轻组织器官缺氧性损伤。但单纯通气治疗难以有效清除气道与肺部淤积痰液,治疗效果有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是通过灌洗、吸出技术,清除气道、肺等处的分泌物,从而保持气道通畅,降低局部炎症物质含量,加快病情改善[3]。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 年2 月—2023 年2 月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配合高流量吸氧湿化仪对病情恢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 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 例。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26 例,女22 例;年龄48~72 岁,平均年龄(58.30±4.51)岁;体质指数19.9~28.1kg/m2,平均体质指数(25.02±1.43)kg/m2;患病部位:左肺21 例,右肺27 例;病程2~7 d,平均病程(4.36±0.57)d。对照组男25 例,女23 例;年龄49~73 岁,平均年龄(59.05±4.63)岁;体质指数20.3~27.9kg/m2,平均体质指数(24.87±1.57)kg/m2;患病部位:左肺22 例,右肺26 例;病程2~9 d,平均病程(4.41±0.69)d。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中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4];符合《内科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分册》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5];经血气指标分析检查确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单侧感染;合并炎症反应;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合并支气管哮喘;BAL 禁忌证等。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化痰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采用高流量吸氧湿化仪(沈阳迈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辽械注准:20172080091,型号:HUMID-BH)治疗。患者高枕卧位,将高流量吸氧湿化仪与鼻导管连接,设置吸氧浓度21%~100%、吸气流量46~55 L/min、气体温度37 ℃,1 次/d,持续2 周。观察组加用BAL 治疗。采用纤维支气管内窥镜(上海函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08 第2221682 号,型号FB-8V),予以患者5 min 纯氧吸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经鼻或经气管插管进镜,观察气道等处情况,边进镜边吸出分泌物,37 ℃生理盐水(20 mL)注入感染部位灌洗,20~40 mL/次,反复灌洗2~3 次,2 次/周,持续治疗2 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评价结果。(1)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2)肺功能:比较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 变化。(3)炎症水平:比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S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表1 两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注:1 mmHg=0.133 KPa。

2.2 两组肺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对比()

表2 两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对比()

2.3 两组炎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炎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hs-CRP、PCT、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炎症水平对比()

表3 两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炎症水平对比()

3 讨论

重症肺炎可降低肺通气与换气功能,诱发呼吸衰竭,增加患者死亡风险[5]。辅助通气是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基础治疗之一,如有创通气、无创通气等,均能改善患者通气情况,但有创通气撤机难度大,易出现人机不协调,无创通气的舒适性欠佳,患者不易耐受。

高流量吸氧湿化仪辅助治疗是一种新型辅助通气治疗手段,期维持吸氧浓度稳定,还具有呼气末正压效应,可提高呼气末肺容积与肺泡有效通气量,符合人体生理舒适需求。将高流量吸氧湿化仪用于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能够通过持续恒定高浓度纯氧吸入,增加氧气含量,提高SaO2,降低PaCO2,从而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轻患者缺氧症状;同时还能通过冲刷咽部死腔,减少CO2再吸入,从而改善氧合[6]。此外,经高流量吸氧湿化仪湿化加温过的气体符合人体自然吸气,故能增加气道黏膜上纤毛运动能力,减轻痰液黏稠,利于痰液等物质排出,减轻气道与肺部炎症。但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气道与肺部有大量痰液等分泌物,位置较深,且不易排出,而常规通气与祛痰药较难清除分泌物,故整体治疗效果有限。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aCO2、TNF-α、hs-CRP、PCT、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aO2、SaO2、FVC、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BAL 配合高流量吸氧湿化仪在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价值较高。BAL 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明确病灶位置情况,通过针对性反复灌洗促进肺泡、痰栓等分泌物排出,改善肺通气、换气,进一步减轻、纠正缺氧[7-8]。同时,反复肺泡灌洗能稀释气道与肺部的炎性介质、分泌物,清除淤积的痰液,减轻气道阻塞,降低肺部炎症水平,加快肺功能恢复[9-10]。BAL、高流量吸氧湿化仪联合使用,二者可协同增效,提高通气治疗与祛痰效果,加快炎症介质清除,减轻肺部损伤,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综上所述,BAL 配合高流量吸氧湿化仪用于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可改善血气分析与炎症反应,减轻肺功能障碍。

猜你喜欢

灌洗呼吸衰竭气道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