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康复护理结合早期部分负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3-11-17高振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胫骨膝关节康复

高振华

(临沂市中医医院骨科,山东临沂 276000)

胫骨平台骨折为临床常见的膝关节创伤之一,多由具有外冲击性的高能量暴力引起[1]。胫骨平台骨折可引起患者的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或粉碎、关节囊粘连,多伴有膝关节肿胀、疼痛、关节内积血、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临床多采取手术措施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需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早期负重训练是通过对骨折断端施加压力,刺激骨痂的生长,进而促进骨折愈合与患肢功能恢复的康复手段。由于患者术后疼痛明显,训练依从性较低,且训练时间较长,患者心理压力大,康复效果欠佳[3]。部分负重是指将身体部分重量分担到患肢上,以患者可耐受的负重进行康复锻炼,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提高患者锻炼信心。多元化康复护理则是从多角度科学合理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其术后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20 年2 月—2022 年1 月我院收治的82 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对象,探讨多元化康复护理结合早期部分负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2 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4]中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标准,且经CT确诊;(2)患者均行复位内固定术;(3)年龄20~65 岁;(4)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分型Ⅰ~Ⅱ型;(5)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骨折前肢体残疾者;(2)伴有陈旧性骨折者;(3)伴有软骨瘤者;(4)伴有器官严重损伤者;(5)意识不清者。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1 例;年龄22~62 岁,平均年龄(44.81±6.17)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13 例,摔伤16 例,高空坠伤12 例;受伤部位:左下肢26 例,右下肢15 例;schatzker 分型:Ⅰ型17 例,Ⅱ型24 例。观察组中男21 例,女20 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5.27±6.31)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12例,摔伤17 例,高空坠伤12 例;受伤部位:左下肢23例,右下肢18 例;schatzker 分型:Ⅰ型18 例,Ⅱ型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早期部分负重训练,即术后1 周患者进行卧床休息;术后第2 周,对患者进行患肢制动;术后第3 周,辅助患者拄双拐行走;术后第4~6 周,指导患者在无负重下通过步行器辅助行走;术后第7~8周,指导患者独立行走或帮助患者行走;术后第8 周后,患者增加适当负重行走,最大重量为20 kg。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使用镇痛消炎药物、宣讲健康知识、监测生命体征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康复护理模式。(1)疼痛护理:①术后当天将冰袋置于患者膝关节镇痛,每6 h 换一次,共持续7 d。②通过与患者聊天或督促患者看电视等转移注意力。③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并指导其服用。(2)按摩护理:①取患者梁丘、委中、阳陵泉等穴位进行轻柔按摩,从患肢近端逐步移至远端按摩,持续15 min。②对患者患肢腓肠肌、四头肌、足趾及踝关节进行轻柔按摩,持续15 min。(3)针灸护理: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对巨虚、委中、阳陵泉等穴位及周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消毒完成后以平补平泻法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1 次/d。(4)功能训练。①膝关节运动:辅助患者进行伸屈膝运动,角度在患者承受范围内逐渐加大,持续时间15~20min,1~2 次/d。②踝泵运动:从上至下、从里至外以环形手法按摩患者腿部肌肉。③直腿抬高训练:辅助患者将患肢抬高,尽可能在空中停留,根据患者耐受度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及角度。④肌张力训练:将患者患肢向下压,患者自主向上施力对抗训练肌张力。(5)饮食护理:①术后1~2 周,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如果蔬、鱼汤等,不可进食滋补油腻食物,避免体内淤血肿胀不散。②术后3~4 周,饮食从清淡逐步转为高营养,可进食骨头汤、鸡汤等,以刺激骨痂生长。③术后5周,注重高钙膳食的补充,可进食豆制品、海鱼等,补充适量维生素D 及钙片,促进骨折愈合。(6)心理护理:①通过与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喜好并最大限度满足,如播放患者喜爱的曲目、为患者朗读其喜爱的书籍、为其播放喜爱的电影等。②主动与患者交流掌握其心理变化,并通过聊天缓解患者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③为患者讲述以往成功案例,使其了解术后康复训练的意义,树立康复信心。④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矫正患者对术后康复的错误认知,提高其在术后康复训练中的主动性。(7)健康教育:嘱患者保持良好饮食、生活等习惯,饮食避免辛辣、浓茶等刺激性食物,生活中多参与户外运动、多晒太阳。

两组均护理至术后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lysholm 膝关节评分与膝关节评分系统(HSS)评估,lysholm 共包含交锁、疼痛、跛行等8 个项目,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HSS 共包含活动度、疼痛、肌力等6 个维度,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好。

(2)生活质量:采用简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评估,SF-36 共包含精力、情感职能、心理职能等8 个维度,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佳。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BI)指数评估,共包含床椅转移、上下楼梯、修饰等10 个项目,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4)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情况,包含关节强直、膝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等。

所有指标均在干预后进行观察。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lysholm 及HS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lysholm 评分、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表1 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2.2 两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 及BI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 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分]

表2 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分]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由于外部高能量冲击可能引起骨折断端神经血管及软组织损伤,故患者术后骨折愈合较为缓慢。有研究表明,早期部分负重训练能够激活骨折断端组织再生,改善局部组织血液运行,刺激骨痂的生长,减轻患者疼痛、消除组织血肿[5]。但骨折术后早期部分负重训练可能导致患者全身疲乏、肌肉酸痛,训练不规范还可能造成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故仍需配合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6]。

常规护理措施是护理人员基于医嘱展开的基础性护理,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lysholm、HSS、SF-36及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多元化康复护理与早期部分负重训练联合能够明显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多元化康复护理是对患者进行生理及心理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多角度、不同阶段的护理干预,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促进疾病康复。将其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从疼痛、功能康复、饮食、心理等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方案,全面提高护理质量[7]。针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以冰敷、注意力转移等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并减少患者对自身疼痛的关注,降低疼痛程度。对患者不同穴位及关节进行按摩,能够改善骨折断端的血流供应,缓解患者因手术及骨折引起的创伤性疼痛及肿胀,同时能够预防患者久卧病床发生的肌肉萎缩现象,为患者术后锻炼提供有利基础。针灸护理通过针法与艾灸促进病灶组织血液流动,能够快速消除膝关节血肿,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疼痛程度,加快骨折愈合。根据患者的耐受度指导其进行膝关节、踝泵、直腿抬高、肌张力等功能训练,能够满足患者对不同康复阶段的训练需求,预防膝关节组织黏连,促进膝关节血液运行及骨折组织的修复再生,使患者尽早主动参与训练,提升远期预后。饮食护理方面,通过制定不同阶段的营养方案满足机体恢复的营养需求,可以改善患者体质,促进骨痂生长,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供给,也能够辅助康复训练的进行。护理人员在感知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情绪变化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通过满足患者个性化要求、讲解以往成功案例、知识宣教等方式缓解患者因长期住院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减少患者心理上的痛苦,并帮助患者了解康复训练的意义,树立康复信心,使患者主动投入到康复训练,进而加快骨折愈合进程[8]。健康教育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术后康复知识,使患者正确认识康复过程,主动养成良好习惯,改善生活质量。多元化康复护理从不同角度、康复阶段为患者提供细致的护理措施,极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疼痛,并以增强患者身体素质及提升患者训练依从性为主,配合早期部分负重训练,能够加快骨折愈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并提升生活质量,提高远期预后。

综上所述,多元化康复护理结合早期部分负重训练能够加快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胫骨膝关节康复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