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桂枝附子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3-11-15谢志忠洪伟男刘爱维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28期
关键词:阻型附子桂枝

谢志忠 洪伟男 刘爱维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是一种临床常见代谢类疾病,主要由嘌呤等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造成单钠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相关组织内大量沉积,不仅导致关节疼痛、畸形,影响患者肢体活动,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还会累及肾脏等多种器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2]。依托考昔片为治疗AGA 常用西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会对肝肾、消化系统造成极大负担,影响患者预后[3]。中医将AGA 归为“痹症”范畴,寒湿痹阻型发病主要与寒邪导致气血不畅有关,而加味桂枝附子汤属于《伤寒论》中经典药方之一,具有疏风除湿、散寒温经的功效。本研究对80 例AGA 寒湿痹阻型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加味桂枝附子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菏泽市中医医院2019 年6 月—2022 年6 月收治的AGA 寒湿痹阻型患者80 例。纳入标准:(1)西医符合文献[4]《临床风湿病学》中AGA 相关诊断标准;(2)中医符合文献[5]《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寒湿痹阻型相关诊断标准:关节紧痛不移,得热则减,遇寒加剧,舌淡苔白微腻,脉弦紧;(3)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器官(心肝肾等)功能障碍;(2)合并认知功能异常;(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等特殊时期;(4)合并恶性肿瘤;(5)对本研究用药过敏。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法,将80 例患者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依托考昔片(生产厂家: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93303,规格:60 mg),初始药物剂量为120 mg/次,1 次/d,之后随患者症状减轻减少药物剂量,调整为60 mg/次。研究组给予加味桂枝附子汤+常规西药(同对照组)治疗,加味桂枝附子汤组方:土茯苓25 g,杜仲20 g,附子、姜黄各12 g,桂枝、海风藤各10 g,生姜9 g,大枣、甘草各6 g,若患者存在肌肤暗黄、肢体肿胀、湿气重等症状,则加入木瓜10 g、薏仁25 g;将上述药材用水1 000 mL 煎煮为200 mL 药液,1 剂/d,分早晚餐后温服,100 mL/次。两组均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证候积分改善>95%为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改善在70%~95%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证候积分改善在30%~69%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证候积分改善<30%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2)症状及体征评分:症状及体征(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压痛、受累关节、皮温),根据严重程度分别记0 分(无症状)~6 分(严重症状),分值与症状、体征严重程度成正比。(3)实验室生化指标:治疗前、治疗2 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各3 mL,离心(离心半径12.5 cm,3 000 r/min 转速离心10 min)后对红细胞沉降率(ESR)、尿酸(UA)、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及肌酐(Cr)水平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症状及体征评分、实验室生化指标)用(±s)描述,组内比较采用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用率(%)描述,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8~74 岁,平均(52.49±6.18)岁;发病部位:跖拇关节8 例,跖趾关节13 例,膝关节9 例,踝关节10 例;病程3~26 h,平均(15.82±3.64)h。对照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38~71 岁,平均(52.03±5.95)岁;发病部位:跖拇关节7 例,跖趾关节12 例,膝关 节10 例,踝 关 节11 例;病 程3~29 h,平 均(16.12±3.41)h。在上述基线资料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χ2=5.165,P=0.023),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状及体征(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压痛、受累关节、皮温)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0) 4.45±1.13 1.02±0.29* 4.53±0.97 1.35±0.37* 4.59±1.21 1.22±0.32*对照组(n=40) 4.39±1.05 1.93±0.52* 4.48±1.01 1.96±0.48* 4.52±1.18 1.89±0.46*t 值 0.246 9.666 0.226 6.366 0.262 7.562 P 值 0.806 0.000 0.822 0.000 0.794 0.000组别 压痛受累关节皮温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0) 4.29±0.94 0.95±0.23* 3.79±0.80 0.85±0.24* 4.02±0.91 1.14±0.19*对照组(n=40) 4.36±0.99 1.67±0.41* 3.83±0.86 1.47±0.39* 4.07±0.84 1.69±0.28*t 值 0.324 9.686 0.215 8.563 0.255 10.280 P 值 0.747 0.000 0.830 0.000 0.799 0.000

2.4 两组实验室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ESR、UA、hs-CRP、Cr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实验室生化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实验室生化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ESR(mm/h)UA(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0) 42.62±6.89 21.39±3.24* 558.46±78.59 329.46±58.71*对照组(n=40) 42.37±6.25 30.86±4.51* 556.14±79.86 408.62±60.57*t 值 0.170 10.785 0.131 5.935 P 值 0.866 0.000 0.896 0.000组别 hs-CRP(mg/L)Cr(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0) 19.21±3.57 6.78±1.36* 85.27±10.65 59.16±6.23*对照组(n=40) 18.94±3.46 11.81±2.74* 85.92±11.18 70.43±7.14*t 值 0.343 10.400 0.266 7.522 P 值 0.732 0.000 0.791 0.000

3 讨论

AGA 致病因素较多,不仅受到饮食、环境、饮酒等因素影响,还与精神状况、感染等密切相关,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导致嘌呤代谢紊乱,造成UA排泄障碍,进而引起血尿酸(BUA)水平提高[6]。当BUA 水平与机体溶解能力平衡被打破后,UA 与钠离子相结合形成UA 盐结晶,在关节与周围组织中不断沉积,刺激炎症细胞,导致炎症介质水平提高,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此外,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UA 盐结晶后,也会进一步增加促炎因子分泌量,促进血管扩张与通透性增加,对关节滑膜产生一定刺激性,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强的疼痛感[7-8]。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发生改变,加之学习、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导致AGA 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呈现出年轻化发展趋势,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将对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9]。

常规西药治疗虽然药效发挥较快,可在短时间内延缓病情发展,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效果不佳[10]。中医认为,寒湿痹阻型为AGA 常见证型之一,主要由外感风寒、正气不足所引起,造成经络痹阻,阻碍机体气血运行,若饮食、情绪不调,则会导致脾胃失运、肾亏脾虚,进而引发AGA,应将祛风通络除痹、温经散寒作为主要治疗原则[11-12]。加味桂枝附子汤中附子散寒止痛、补益阳气;桂枝温通经脉、散寒解表;姜黄通经止痛、破血行气;杜仲补益肝肾、强健筋骨;土茯苓清热解毒、通利关节;海风藤止痹痛、通经络、祛风湿;生姜活血除湿、发汗祛寒;大枣健脾益胃、益气生津。多种药材联用并加以甘草进行调和,可发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功效[13-14]。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桂枝具有抗感染、抗炎、镇痛的作用,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促进血流量增加;附子能够促进血管扩张,发挥镇痛、抗炎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5]。

本研究中,研究组(95.00%)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50%)。推测其原因,加味桂枝附子汤能够调节脾胃等多处脏腑,从根本上缓解临床症状,对机体免疫机制起到调节作用,促进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提高机体抵抗能力,从而有效抵御外界刺激,促进治疗效果提高[16-17]。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研究组症状及体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前者均更低。分析其原因,加味桂枝附子汤中的土茯苓等药材具有清热利湿、除湿通络等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关节肿痛,促进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达到除痹通络、活血行气的效果,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18]。此外,AGA 的发生与UA 存在密切关系,会导致UA 水平升高,影响患者肾功能,导致Cr水平升高,而且患者存在炎症反应,会导致ESR、hs-CRP 水平升高[19]。研究组治疗后ESR、UA、hs-CRP、C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推测其原因,加味桂枝附子汤可起到抗炎、抗感染、促进血管扩张的效果,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实验室生化指标改善[20]。

综上所述,在AGA 寒湿痹阻型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加味桂枝附子汤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症状及体征缓解,对改善实验室生化指标具有显著效果。

猜你喜欢

阻型附子桂枝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附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蝎芷膏治疗湿热瘀阻型臁疮的临床观察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桂枝香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