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藏文献建设与服务的新思考

2023-11-13常继红

名家名作 2023年19期
关键词:特藏阅览室古籍

常继红

在图书馆众多类型和不同载体的资源体系中,特藏兼具文种独特性、珍贵性和历史性的特色,是最能体现图书馆特色化和个性化的资源[1]。信息化、数字化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纸质资源收藏日趋减少,加上同质化的问题,特藏文献资源因其较强的生命力、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日益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特藏文献的建设与服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本馆特藏文献建设,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以适应学校学科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发展规划,本文以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对特藏文献建设规划与服务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特藏文献的内涵和意义

何谓特藏,至今业内未有明确的定义,传统意义上的特藏一般以古籍为收藏对象,随着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不断地丰富与发展,特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古籍和珍贵文献,概念和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具有本馆特色的新特藏,以彰显图书馆的特色化和个性化。所谓新特藏,不仅指古籍、善本,而且已经扩大到本馆、本校的特殊收藏,或本馆收集的地方性、专题性领域资源,凡是有别于其他图书馆的特色化、个性化收藏,均属于“特藏”。[2]高校特藏资源是指图书馆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以及主要读者群的需求特色,在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有意识、有规划、有选择并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且具有地域或行业优势的馆藏资源体系。[3]特藏文献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独特性资源,已然成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发展的要素和基础,怎样更好地发挥其文献价值,制定新的特藏建设和服务策略,对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馆特藏文献的建设规划

(一)我馆特藏文献概况

我馆前身是1938 年建立的国立师范学院图书馆,后经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及与其他高校的合并,形成目前藏量极具规模的图书馆。在几代图书馆人的不断努力下,我馆除普通书籍外,还收藏古籍线装书18 万余册,现代新版古籍近4 万册,在全国高校馆中位于前列。因古籍藏量丰富,在部门设置上,我馆在古籍部单独设置了特藏文献阅览室,专门收藏现代新版古籍,以社会科学文献为主,包括特色系列和地方文献等丛书、新编地方志、新影印民国报刊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藏书体系。

(二)特藏文献的建设规划

过去因条件所限,我馆的特藏文献阅览室面积相对狭小,接待读者能力有限,馆藏特色也无法展现出来。2021 年,随着我馆扩建的新馆启用,馆舍面积扩大,特藏文献迁入新的阅览室,针对如何体现特藏文献的史料价值和科研价值,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我们对特藏文献阅览做了更为详细明确的规划。

1.全新打造,改善存放条件

图书馆充分考虑到馆藏空间的大小及未来的馆藏增长情况,量身定做了199 个双面玻璃橡木书柜,为文献保存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阅览区,配备了仿古桌椅,和书柜风格一致,给读者创造了一个古朴典雅的阅览环境。

2.根据馆藏特色重新排架

迁入新室之前因场地问题,特藏文献的排架未能体现资源特色,文献陈列拥挤无序,迁入新室后,根据文献的特殊性,我们按照资源类型,将特藏文献分为十二大类排架,比如清代系列包括了影印版的清代主要文献,如《清实录》《清代稿本百种汇刊》《清代诗文集汇编》等,其他还有儒家丛书、民国丛书等系列。这种按照主题不同的分类排架方式,不仅使文献特色一目了然,也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对特藏文献深入了解,比如方志系列,范围涵盖全国各省,除了《中国方志丛书》《中国地方志集成》等丛书外,还囊括了湖南各区、县方志以及地方性专志,成为解湖南历史、研究湖湘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

3.建立详细的规章制度

为确保文献保存的完整性,阅览室制定了详尽的规章制度,并尽量做到细节规范,从而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新馆落成后,我馆普通书籍实行大流通的开放模式。特藏文献阅览室因其珍贵性和独一性,我们采取的是半闭架管理模式,为方便读者查询,每排书柜两边都有明确的导航标识;文献只提供室内阅览,不得外借;禁止读者携带食物和饮料进入特藏阅览室,随身书包等物品需存放在图书馆专门的物品存放柜;可携带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进入;可以对文献进行拍照,馆内还有远程打印机可供读者使用。阅览完毕归还文献给工作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取回证件。特藏文献规章制度建设使文献的管理与使用有规可行,能够让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实施,确保特藏建设健康发展。

4.服务与展示相结合

本着文献展示和学校历史文化传承的服务理念,为了更好地展示馆藏特色,我馆将特藏文献阅览室与古籍展厅连通起来,从版本特色、内容等方面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古籍和珍贵校史文献,在展厅长期展示,并配以说明性标签阐释,使读者能够近距离详细了解馆藏文献,也使特藏文献阅览室形成收藏、服务与展示一体化的特色。

三、我馆特藏文献阅览服务

(一)服务功能的扩展

1.服务读者

特藏文献阅览室的基本功能就是服务读者,对于有稳定需求的读者群,他们的目的明确,一般是撰写论文、查找资料和研究课题,需要提供指定文献资料。也有一部分读者,虽然对普通书籍的获取方法比较熟悉,但对特藏文献了解不多,对藏书范围、阅览规则和获取方式都比较陌生,如何利用馆藏文献,帮助他们根据需求推荐并提供相关文献也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2.收藏功能

我馆的特藏文献阅览室仅限于收藏新版古籍,因其大部分是丛书,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随着时间推移,它们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也日趋彰显。比如台湾文海出版社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我们收藏有完整的三编,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着重要价值。《申报》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我馆收藏其影印本全400 册,这些影印本极大丰富和完善了馆藏,已成为文献资料宝库。而且影印类古籍选取版本精良,对馆藏线装古籍是很好的补充,加之阅览方便,成为读者对古籍文献需求的首选。

3.展示与宣传

过去的特藏文献阅览室功能相对单一,主要以闭架的管理模式服务读者,加之条件有限,馆藏特色根本无法展示,一直处于深藏闺中的状态。新的阅览室与古籍展厅连接在一起后,扩展了特藏文献阅览原有的服务功能,不再是单纯地收藏与服务读者,接待参观、展示与宣传我馆文献也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二)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1.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图书馆是高校的第二课堂,是读者汲取知识的宝库,图书馆馆员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行为、精神风貌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4],进而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工作人员对读者的态度能直接反映图书馆的形象,与读者的沟通不仅要坚持原则,还要细心耐心,有平等意识。笔者曾经遇到一个读者,最初对特藏阅览室细致的规章制度很不耐烦,甚至不愿意按照规定登记,笔者并未因此就慢待读者,而是和颜悦色地和他解释相关规定,并帮助他解决了阅览中的各种问题。时间一长,在阅览交流过程中,读者的阅览需求不仅得到满足,也在互动之中产生信赖,经常与笔者探讨阅览之外的困扰,在获得帮助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具备专业技能

随着特藏服务日益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和综合能力要求愈高。作为收藏近4 万册文献、以丛书为主的特藏室,清楚明了馆藏种类及相应位置,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查询和提供所需文献,上架新书了解其体例、出版类别及如何分类摆放,这都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图书馆日益数字化的时代,掌握与之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也成为工作人员必备技能。以我馆为例,先后购买了“中国基本古籍库”“瀚堂典藏古籍数据库”“近代数字文献资源全库(全国报刊索引)”等,熟悉这些数据库,熟练掌握其检索方式,对读者具有很大的帮助。

四、未来发展方向

(一)更加系统化和规模化,形成自己的独有特色

从目前收藏的文献来看,因历史原因,有部分藏书主题分散模糊,没有鲜明的风格,个人认为可以考虑普通馆藏地点。在已有明确主题的系列里面,仍有一些虽初具规模,但藏量明显薄弱,如史书系列、儒家丛书,需要与采编部门沟通,逐步购入完善,形成规模特色。

(二)加大宣传与推广的力度

图书馆不仅要重视特藏文献资源的建设,而且要加强特藏文献资源的推广,不断提高利用效益,这既是特藏文献资源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通过宣传推广实现保护和传承特色文化的基本功能。[5]

我馆依托丰富的文献资源组织开展阅读推广工作,通过一系列品牌活动,已发展成不可或缺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文献选择方面,特藏文献因专业性强,部分沉睡在书海中少有被开发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如何利用阅读推广的诸多模式来开发深藏闺中的特藏文献是我们今后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了解本馆的特藏资源,让特藏资源走入读者的知识搜索视野。[6]例如特藏室的红色报刊影印本,包括《红色中华》《先驱》《抗敌报》等,我们收藏有近20 种,这些红色报刊主题鲜明,形式丰富多样地反映了我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工作,极具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很多读者并不了解,可以利用我馆的一小时系列讲座,进行专题介绍。

由于高校的读者处于不断交替更新的状态,特藏资源的推广应成为一项长期的服务工作,需要建立不断创新的长效机制,只有不断完善特藏推广,才能保证推广的持续性效果。[7]

(三)和古籍展览紧密结合,让越来越多的人熟知特藏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馆整体建设的发展,来馆学习交流的人越来越多,特藏阅览室除去日常阅览人员,仅2023年上学期就接待各种参观团体20 余次400 余人。之前因场地所限,我馆古籍展览没有固定场所,重新规划之后,有了专门的展厅,并与特藏文献阅览室打通连接在一起,使古籍展览形成常态化,也增添了特藏文献的展示机会,这是过去特藏阅览室没有的工作内容,让特藏不再是少数读者了解和利用的文献,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因时间尚短,我馆特藏文献目前还处于被动展示的形态,笔者认为应根据馆藏分类,举办有主题、有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形式多样的展览吸引读者,加大展览推广宣传力度,将特藏特色全面展示出来,实现展览的文化价值和传播功能。展览活动在展示馆藏特色的同时,也成为同行之间学习交流的平台,让管理者不再故步自封在狭小工作范围,视野更加开阔,有益于特藏文献的建设与发展。

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正处在变革与挑战的时代,面对诸多庞杂的信息资源,特藏文献因其不同于一般馆藏的特殊性和珍贵性,资源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逐渐成为图书馆资源规划的重心和标志性馆藏。特藏文献代表了图书馆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加强我馆特藏文献建设和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信息的需求,推动高校学科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资源建设,还能够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特藏文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特藏阅览室古籍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探析
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工作探微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特藏发展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