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交往中流变自我困境与矫正路径探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角

2023-11-10胡建兰李魏洋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困境现实个体

胡建兰,罗 娟,李魏洋

(1.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2.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95)

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流变自我是指个体在网络动态交往中具有比特属性,建构的自我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既包含了多样健康的自我,又包含了病态异化的自我。病态异化的自我易导致大学生陷入自我认同困境,从而诱发心理问题甚至网络犯罪行为。近年来,学者们对网络交往中自我呈现与认同困境的研究成果丰硕[1-4],但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角出发研究网络交往与自我呈现的较少。因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切入口,以四川、湖北、重庆等多地大学生为样本,搜集整理215份问卷,调查研究部分大学生网络交往中流变自我困境的表现,寻求网络交往下部分大学生流变自我困境的根源,提出流变自我困境的矫正路径,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同,培养大学生和谐的自我关系。

1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网络交往的理论之基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交往这一全新的交往方式应运而生。同以往的交往方式相比,它在交往形式、交往行为、交往主体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但是必须明确,网络交往在给当代社会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导致网络交往的发展陷入多重困境,所以亟须把它放在理论的层面加以思考,全面辩证地看待网络交往,帮助网络交往走出现实困境。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交往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指出了普遍交往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等,为网络交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一,交往是人所特有的,是网络交往兴起的内驱力。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所特有的:在原始社会,人类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与自然交往,以获得自然的能量与物质。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交往正是在交往是人所特有的这一理论指导下兴起的,因为它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形成了以人为主导的模式——网络交往以现实的人作为载体来实现。第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网络交往的追求目标。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5],“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从该论述可以看出,个人发展与社会中每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网络交往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超越时间、空间,这为普遍交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普遍交往能够使人与人建立全面的社会关系,使人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发展自身,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 大学生网络交往中流变自我困境表现

2.1 相关概念

“流变”是指事物在社会环境中发生性质、表征上的发展变化。网络交往中的流变自我从根本上讲是由比特的属性决定的,“比特没有重量,易于复制,可以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在它传播时,时空障碍完全消失”[7]。这种属性可以满足自我在网络空间进行角色扮演、自主建构、体验拓展等的需求,方便了大学生运用比特属性建构各种各样的“我”,因此,“流变自我”是指个体在网络动态交往中具有比特属性,能建构不受时空限制的自我,可以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既包含了多样健康的自我,又包含了病态异化的自我。病态异化的自我是指网民在进行信息生活的过程中,丧失了主体性而沦为了信息的奴隶,即本文所探讨的流变自我的困境。

2.2 具体的困境表现

2.2.1 虚拟自我

虚拟自我是指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享受精神的欢愉,选择逃避世界、不敢回归现实的表现,当个体被虚拟自我控制时,会成为深度的网络成瘾者。根据调查问卷,虚拟自我横向表现为大学生把网络世界看作“世外桃源”,他们常常会把网络看作净土,看作依靠,希望获得真、善、美的体验,测度为“非常同意”“不知道”;纵向表现为大学生逃避现实,将网络交往作为心灵寄托,测度为“完全符合”“界于符合与不符合间”。

表1展示了网络交往中虚拟自我的统计分析结果。就数据来看,目前,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存在虚拟自我。进一步观察不同测量指标可发现,纵向逃避现实的行为人数多于将网络作为“世外桃源”的人数,由此可知大学生对虚拟自我的认知出现偏差,逃避现实却不自知。

表1 虚拟自我的统计分析结果 %

比较城乡样本可以看出,大学生虚拟自我表现较为复杂,农村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渴望度没有城市大学生强烈,但农村大学生对网络交往的信任度高于城市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这种虚拟的交往中,个体可以克服自身各种状况的限制,如年龄、外貌等,在网络中虚拟出一个理想型的自我与他人交流。一旦个体在网络交往中得到了在现实交往中没有得到的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这种反差极有可能会让个体对现实的自我产生怀疑,从而降低其对自我的认同,对真实的自我更加自卑,在现实中不敢与人交流,逐渐甚至完全与现实脱节。所以,大学生应正确看待网络世界,将自我拉出网络交往,增加现实交往迫在眉睫。

2.2.2 沉溺自我

沉溺自我是指个体自控力差,希望在网络中获得各种满足体验,释放自身欲望的表现。网络沉溺进一步加深,人们的理性会逐渐丧失,无节制地上网与消费是沉溺自我的重要表现之一。其中,网络账号沉溺测度为“较多”和“一般”;自制力的丧失测度为“完全符合”和“界于符合与不符合间”。表2为沉溺自我的统计分析结果。

表2 沉溺自我的统计分析结果 %

由表2可知,76.9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上网的时间比计划的要长”,61.34%大学生存在“上网时抑制不住购物欲”的行为。在追求享乐主义的网络世界,大学生容易陷入网上冲浪与网络消费,落入“校园贷”的圈套。报道显示,“沈阳公安就破获一起校园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 000余万元”[8]。大学生沉溺网络,不仅表现为使用“校园贷”,还表现为膨胀式网络交友。相比于虚拟自我追求精神享受,沉溺自我更在乎欲望的释放,注重消费欲望满足、交友体验等。据调查显示,71.10%的研究对象有4个及以上网络交往账号,证明低成本、零门槛的社交平台能满足大学生的交友体验。辗转于各个社交平台的大学生,自我控制力日渐消退,沉溺于网络中虚假的体验。

对比不同学历的大学生样本,不难发现,研究生在网络账号繁多情况下,对网络交往的自制力明显高于本科生。因而正确审视沉溺自我,不断提升知识水平,以正确价值观引导沉溺的“我”,与沉溺的“我”互动、对话显得尤为重要。

2.2.3 分裂自我

分裂自我是指在网络动态下,个体陷入了自我分裂状态,个体在现实的压力可能得到释放也可能身心疲惫。网络交往中,个体困于信息碎片化与身份交替是分裂自我的重要表现,具体表现为个体在网络中忘记真实身份样本,测度为“完全符合”和“界于符合和不符合之间”,网络交往中样本对越轨行为的认知偏差,测度为“支持”和“无所谓”。分裂自我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分裂自我的统计分析结果 %

由表3可知,部分大学生中存在身份交替的现象,63.38%的研究对象对裸聊等网络越轨行为的认知存在偏差,易诱发网络失范行为。一方面,个体认知是一个过程,知、情、意三者融合才能实现对观念真正的理解。如今网络传播呈现淡化信息整体而片面放大信息部分、将整体拆解成碎片进行传播等特点[3],个体会接触大量网络信息,其在试图满足自身需要时,纷繁复杂的观点易导致个体无法精准思考,而困于各色信息中,价值观分裂而陷入价值相对主义。另一方面,个体因常常捏造虚假身份,不断变换自身形象,易产生焦虑、无助的情绪。分裂自我普遍存在于网络交往中的大学生,个体无法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其网络行为无所忌惮,会引发个人分裂而出现心理问题或者网络犯罪。因此,大学生应理性看待分裂自我,防患于未然。

3 网络交往下大学生流变自我困境的根源透析

3.1 大学生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失衡

大学生在自我追寻中感到困惑,在网络交往中迷失自我,实际上是因为没有把握好现实交往和网络交往二者的平衡,现实交往常常处于缺乏状态。1950年,美国学者艾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期发展论,认为青年期心理危机的关键是自我统合危机,是指自我统合过程中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危机感[9]。简单来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脱离父母,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处于“心理断乳期”,会感到困惑、迷茫,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异常行为。这类安全感的缺失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个人受成长环境影响,养成了孤僻、多疑的性格,因此远离现实,沉溺网络。根据问卷调查显示,65.12%的研究对象认为感受不到身边人关心自己是造成其沉溺网络的重要原因。二是个体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足加剧其对网络的依赖性。这类现象可以类比为神经性厌食症,调查研究显示,美国的大中学生中,大约每200人即有1个神经厌食症患者。患厌食症的青年只是对自己身体形象过分在意,甚至将美感观念扭曲,即使骨瘦如柴也自觉比以前美丽[9]。“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大学生对现实交往感到不满,在网络交往中宣泄心中不满,导致其沉迷网络,迷失自我。因此,网络交往中要求大学生面对互联网时应拥有独立性,培养网络交往安全感,能够把握自己、独立判断、完善与发展自己。

3.2 主流价值观与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挤压

网络空间为青少年网络交往提供了客观条件。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兴起,多元社会思潮充斥着网络空间,社会思潮与主流价值观呈现分庭抗礼之势。一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网络主流价值观塑造,开发学习强国APP、开通青年大学习学习平台,调整微博热搜榜与文娱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主流价值观不敌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根据《微博2020用户发展报告》,微博用户群体以“90后”“00后”为主,两者占比接近80%,其关注点集中在影视综艺及游戏领域,体现“泛娱乐化”特征[10]。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具有猎奇心理,导致青年出现缺失目标理想的浮躁空虚心态、偏离主流价值观的迷失心态、盲目从众的感性心态、犀利吐槽的调侃心态等[11]。当主流价值观与“泛娱乐化”信息共存于网络空间时,大学生受自媒体时代“网络言论自由”的影响,面对复杂的网络信息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与辨析,会陷入相对价值观的困境,甚至出现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做出网络越轨行为。

3.3 网络虚拟社交的先天性缺陷

以网络社交软件为载体的社交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部分。相比于现实社交生活,网络交往自由度高、交往范围广,但本质属于虚拟社交,不能代替现实交往。首先,网络交往的虚拟性易导致主体间沟通理解错位。网络交往具有匿名性,以符号语言为主,个体利用社交平台进行交往时,无法观察对方行为,洞察对方心理,容易出现2种情况:一是个体情感表达不到位,易造成信息误读;二是个体将网络作为情感宣泄的途径,形成“网络暴力”。其次,网络交往圈层化明显,话语霸权显著。大学生网络交往圈层是信息在网络上的分层与固化[12]。个体通过社交软件形成拥有共同爱好的小圈子。根据调查显示,有53.95%的人认为大数据能进行个性化定制,也会局限思维。因此,一部分人成为少数派,另一部分人成为多数派,如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书中所写:“因为个人对被孤立的害怕和对被认可的需要。”[13]少数人在网络交往中不敢发声,意见被忽略,加剧了自我怀疑。

4 网络交往下大学生流变自我困境的矫正路径探析

4.1 以劳动教育保障大学生现实交往

习近平指出:“要从小培养劳动意识、热爱劳动,勤劳是人的基本素质。”[15]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使大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学会交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方式。问卷调查显示,83.26%的研究对象认为“多进行户外活动”能帮助大学生从网络交往中回归真实的自己。劳动教育能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是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16]。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亲近自然、接触社会,最终实现个人自我飞跃,而不会沉迷网络世界。另一方面,劳动是人类生活基本的交往方式。劳动为大学生交往提供了媒介,大学生能通过劳动与他人实现交流、建立合作,面对冲突,劳动使个体学会反思、冷静处理矛盾、关心周围人。美国学者内尔·诺丁斯提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17]劳动教育不仅能满足大学生的交往需要,还能帮助其在现实交往中认清自我、形成同理心,使其不会将网络交往作为世外桃源,迷失自我。

4.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大学生自我认同

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互联网热潮下,大学生面对“泛娱乐化”容易迷失自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教导大学生理智地看待自己与外部世界。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是大学生认清自我的前提条件。“爱国”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敬业”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条件,“诚信”是大学生做人的根本准则,“友善”是大学生交往的行为规范。只有做到了以上4点,大学生才能进行独立的交往,在交往中形成独立的人格与良好的品格。其次,引导大学生用一元价值观看待网络思潮。建立共同的标准能让大学生有榜样作为参照物,使其不会落入网络“圈层化”的话语霸权,不会产生内卷的焦虑心理和追求躺平的放弃心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限制大学生的个人自由,而是给予大学生社会责任,使其能分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维护网络空间。

4.3 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培育大学生和谐自我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内涵丰富,是一门具有较强指导性和实践性的科学理论,用马克思交往理论来指导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既可以解决网络交往带来的问题,又可以促进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创新。首先,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马克思指出:在人类有对象性的各类活动中,应该要使人自身的个性和能动性得到完全发挥,让主体的特色能够充分表现出来,即主体性得到体现。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常常引发大学生主体意识困境,通过现实交往培育大学生自觉意识、主体地位、主体价值,能帮助大学生摆脱虚拟交往的“牢笼”,使大学生不再是网络信息的“奴隶”,而是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其次,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能打破“圈层化”壁垒。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互联网时代,垂直化、小众化的社交应用让当前大学生的交往“圈层化”现象显著,造成人与社会关系的分离。因此,教育者要善于创设积极的交往环境,广泛搭建有利于传播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微平台”,打破“圈层化”壁垒,协调好交往主体间的平衡。

5 结语

流变自我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大学生应正视流变自我的存在,理清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避免陷入自我认同困境。同时,面对虚拟自我、沉溺自我和分裂自我等流变中的病态自我,大学生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解决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失衡、主流价值观与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挤压和网络虚拟社交的先天性缺陷。以劳动教育保障大学生现实交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大学生自我认同,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培育大学生和谐自我,能帮助大学生正视网络中的流变自我,矫正病态自我,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元宇宙的兴起,未来网络交往将更加丰富、多样,如何避免流变自我中的异化现象,防患于未然,仍是值得不断探讨与深入研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困境现实个体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困境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