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南充故事 让地方文化“活”起来
——《南充日报》副刊创新文化报道的探索

2023-11-10

中国地市报人 2023年10期
关键词:南充村庄文化遗产

夏 新

什么是文化?“文”是记录、表达和评述;“化”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是智慧群族的社会现象与内在精神的表达、传承和发展的总和,是群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文”和“化”是动词,“文化”是名词,也是动词。尤其作为延续至今、未曾断层的中华文化,始终处在不断演进、不断革新、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文化存在的意义就不仅仅是让我们感到骄傲,更是要我们不断去“文”、去“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的文化,这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是由无数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等组成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立体展现文化风貌,是地方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川南充地处川东北,嘉陵江中游,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数千年来,我们的先民创造出缤纷绚烂的文化景观,如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等等。近年来,地方政府从发展经济和旅游业的角度出发,总结、提炼、宣传、推介地方文化,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其实文化的内涵远不止此,要丰富、深厚、博大得多,比如,一个村庄、一座古桥、一首诗词、一门技艺,都有一段独特的历史,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怎样把这些历史“挖”出来?用哪种方式把这些文化景观呈现出来?怎样才能让这些历史“活”起来?我们经过深入思考,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尝试,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受到政府部门、读者、社会各界等高度赞扬,为传承、丰富、发展地方文化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以诗文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南充

早在新石器时代,南充境内就有先民居住,夏代为“有果氏”之国,殷商为巴人之国,春秋以来历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南充是省级行政机构川北行署所在地,胡耀邦同志曾任川北行署主任。

千百年来,嘉陵江哺育了优秀的南充儿女,积淀了灿烂的文化。从《太初历》的创制者落下闳到赋圣司马相如,从《三国志》作者陈寿到“蜀中硕儒”谯周,近现代更有朱德总司令、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先生等革命先贤,可谓人杰地灵,群星璀璨。美丽的嘉陵江也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骚客,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如“阆中盛事可断肠,阆州城南天下稀”(杜甫《阆水歌》)“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陆游《海棠歌》)这些诗文及其背后的故事和人物,是南充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怎样才能让它们“活”起来,为大众所熟知并喜爱?2017年初,《南充日报》编辑部决定在文化副刊推出“历代名家咏南充”系列报道,报道的方式就是“以诗文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南充”,既尊重历史文献资料,又注重实地考察取证,还请有关专家学者解读、核实、订正,这样,就避免了单纯对诗文的解读、文字的简单“搬家”,通过“揭秘”诗文与人物的关系,一下子就让“故纸堆”里的历史文化活起来了。

当年2月,各路记者深入山乡田野和历史现场,访古迹、登山崖、寻后人、查资料,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诗文和历史名人不为人知的故事,对于有争议的事,进行实地考察,采访专家学者,还原故事的本来面目。通过大量的采访,发回了一篇篇生动的报道,如《汤显祖:相如美辞赋 气侠殊缤纷》《曾巩:智勇双全“万人敌” 张飞庙里写传奇》《温庭筠:中原逐鹿不由人 从此谯周是老臣》等等。数月时间,在《南充日报》刊发稿件50多篇。这些报道有人物介绍、作品选登、作品赏析、延伸阅读等,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可信、可读,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当年12月,经过再次编辑加工,这些报道结集成书,由文汇出版社出版,书名为《历代名人咏南充》。该书出版后,被许多单位和个人收藏。

二、走进地名里的历史文化

地名,是村庄的文化印记,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是农业大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留下了太多的故事,也塑造着我们这个民族的魂。可以说,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小村庄,都是“有故事”的。而这些故事往往和它们的名字有关。

2019年,南充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启动。历时一年,调整改革完成,全市原有的5000多个村(社区),减少到2000多个。有的村(社区)将永远“消失”,只是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怎样才能留住记忆?《南充日报》编辑部着手策划“我们的村庄——地名故事”系列报道,决定以“地名”为切入口,尤其是村庄的地名,来进行报道,不仅留住记忆,留住历史,更是深入挖掘村庄的文化内涵,从地理、历史、名人、文学、民俗等多个角度,探寻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气质和人生百态。

经过分析思考,编辑部筛选出100多个有人文故事、历史文脉的村庄,力求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再现与地名有关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趣闻轶事、地名来历,再现南充特定的时代风貌与历史文化。

2020年5月,各路记者深入各地乡村采访。2020年7月4日,“我们的村庄——地名故事”推出第一篇报道《鲁班村:写在桥上的故事》。报道一经发表,便受到读者广泛关注。不少读者打进本报热线电话,有的还主动提供采访线索、帮记者寻找知情人。

随后,一篇篇报道陆续“出笼”,如《古楼营村 马氏宗祠的古韵新风》,讲述的是仪陇县柴井乡古楼营村的故事,据传该村因张献忠曾在此屯兵而得名,该村曾经有一面大鼓,每当村里有大事发生,便击鼓通知全村人集合。该村九成以上都是马氏族人,如今每年春节、清明节,马氏后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祭祖。《夫子洞村 泥土里“长”出马王皮影戏》,讲述的是南部县八尔镇夫子洞村的故事,该村因观音山摩崖石窟“夫子洞”而得名,诞生了被列入联合国“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马王皮影戏而得名。

这些地名中,有的流传了数千年都没有变化,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有的地名则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演变,将这些演变串联在一起,便成了一部生动的村史教科书。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有着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有乡风、乡音、乡情,凝聚着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人文基因,触动人们的乡愁。

《南充日报》开设的文化专栏“我们的村庄——南充地名故事”第63期报道的版面(2022年7月20日七版)。

在近两年时间里,记者先后采访了60多个村(社区)地名故事,并在报纸固定位置发表,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该系列报道被评为2021 年度四川省副刊好新闻一等奖。2022年,南充市民政局主动联系报社,把发表的报道整理成书,出版发行,书名即为《我们的村庄——南充地名故事》。

三、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在“文化”这个大家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成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珍贵财富,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怎样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和延续主要依靠世代相传,一旦停止了传承活动,也就意味着消失、死亡”。[1]

目前,南充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4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1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66人,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96人。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平时却鲜为人知,他们一边默默坚守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线,一边却承受着资金、人才、营销等各种困难。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吸引更多的人关心、关注、支持“非遗”传承,2018年5月,《南充日报》开辟专栏“走近非遗传承人”。

根据有关方面的列表,记者走访一个个“非遗”传承人,通过面对面采访,现场观摩,收集到大量生动的一手资料,把这些“绝技”的来龙去脉、精妙之处,传承人的喜与愁等等,形成文字,陆续在报纸显著位置刊发。如《川北大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李乐:37年如一日 戏说精彩“木偶人生”》《“嘉陵江石画”传承人卢静:石上作画 描摹乡情》《手工打结丝毯编织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杨淑芬:方寸之间“织”锦绣 古老技艺薪火传》等等。

从2018年到现在,该栏目已刊发上百篇报道,不仅让这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项目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走到了前台,为人们所了解、熟知,而且把这些“非遗”项目的窘境推向了社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很快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非遗热”,一些以前面临失传危机的项目,得以延续传承,一些年轻人踊跃加入非遗项目学习、传承队伍,如2022年6月17日报道的:扎染入选第二批嘉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5后”姑娘孙蓉成为非遗传承生力军。至今,“走近非遗传承人”尚在继续报道中。

四、文化报道的几点启示

《南充日报》近年来的文化报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对当地的文化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不失为成功的尝试。回顾和总结这些尝试,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重新审视“文化”,高度重视“文化”。作为党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以经济报道为重中之重,有意无意之间把“文化”置于次要位置,甚至觉得是“豆芽科”。这实际上是对“文化”的误解,至少是认识不全面、不深入。我们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认识文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懂得我们的发展“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我们的发展才能不迷茫、不走偏。文化是人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只有在汲取前人营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标签,具有鲜明的文化印记,挖掘、整理、报道好地方文化,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须,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是地方党报应尽之责。

(二)策划先行,任何一次成功的报道都离不开策划。策划不是无中生有,不是生编硬造,而是对整个报道的宏观把握,战略部署,包括主题设置、内容预设、报道方式、版面安排、报道规模、人员配备等等,都要有一个通盘考虑。过去,我们也曾进行过不少文化报道,但由于策划缺位,缺乏系统性,大多都淹没在海量的新闻中,未能产生应有的社会反响。在此番报道中,不仅固定版面位置,还固定记者,固定采访、写作框架,既便于阅读,又形成规模效应,不仅吸引了大量读者,还培养了编辑、记者,可谓一举多得。同时,把报纸报道与成书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广泛的边际效应,使这些文化报道持久发挥作用。

(三)突出故事性,文化报道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可读性。可读性从何而来?就是要有故事性。故事性从何而来?就是要有人物、有现场、有对话等。无论是“历代名人咏南充”,还是“我们的村庄——南充地名故事”,抑或是“走近非遗传承人”,我们始终坚持一条,那就是突出故事性,记者一定要到现场,要与人物直接接触,要通过活生生的情节、现场、对话,更直观、更立体、更全面地呈现文化的全貌,使之更具可读性。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人们“快餐式”阅读日益严重,报纸只有坚持内容为王,做好质量,做足可读性,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四)突出时代感,让文化活起来找到其现实存在的意义。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文化不仅有点“边缘化”,有时还与“老古董”画等号。但事实上,文化是有生命的,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它不仅是过去人类文明的映照,也是当下人们生活的重要参照。要让文化活起来,就必须突出时代感,必须找到其现实存在的意义。在“历代名人咏南充”里,很多作品都有现实生活的影子;而“走近非遗传承人”,把非遗传承人的真实现状、喜乐愁盼淋漓尽致展现出来,跃然纸上;在“我们的村庄——南充地名故事”中,更是浓墨重彩描述这些村庄里的人们努力奋斗、投身乡村振兴、创造幸福生活的故事,让人读来倍感亲切,有极强的代入感。

当然,地方文化的内涵非常博大,我们所涉及、报道的领域、内容等,还远远不够,报道的方式方法也还有待完善。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猜你喜欢

南充村庄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我的小村庄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村庄,你好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村庄在哪里
南充市委书记为什么夸玉皇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