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023-11-10杨海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施工期环境影响废水

杨海峰

(华能山东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2)

长期以来,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基本稳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1]。近年来,山东省积极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2022年光伏新增并网容量926 万kW,全省光伏累计并网容量为4 269.9 万kW。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能源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同时面临诸多挑战。光伏发电项目施工与运营过程不可避免带来生态环境影响,如施工机械噪声污染、光伏组件运行噪声污染和清洗组件废水污染等。因此,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前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将项目环境影响降到最小。

1 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1 施工期环境影响

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涉及5 个方面[2]。一是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有机械噪声和人员活动噪声,这些噪声远离居民区,但会影响周边野生动物栖息。其中,运输车辆、挖掘机、打桩机、搅拌机和电锯等施工机械噪声大,且噪声源为裸露声源。二是生态环境。施工期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开挖土石方,回填,还要灌注桩基础,势必会扰动桩基附近的表层土壤,破坏植被群落盖度与生物量,易导致水土流失,引发扬尘污染。施工作业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受到影响,导致野生动物受到惊吓而迁徙。三是废气。废气主要来自机械燃油排放,其次是开挖、运输、堆放土方产生的扬尘。施工期,建筑材料装卸、堆放和贮存过程容易引起扬尘污染。四是废水,主要产生于施工环节,如桩基灌浆,施工人员会产生生活废水。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废水较少,主要是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废水含有重金属与油脂,影响土质。五是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1.2 运营期环境影响

光伏发电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主要涉及4 个方面。一是噪声。运营期,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机械运转时也会产生噪声,噪声污染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二是电磁场。运营期,变压器作业时,电磁场变化会影响鸟类数量与飞行方向判断,影响鸟类迁徙。三是光污染。光伏组件利用半导体界面的特殊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吸收太阳光,会产生轻微漫反射。四是生态环境。运营期,场地内道路拓宽、车辆通行等会阻断野生动物活动,长期占用的场地会出现植被退化。

2 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某光伏发电项目规划容量为250 MW,共有467 200 块太阳能光伏组件,计划年均上网发电量为25 400 万kW·h,占地面积为333.3 hm2,原场地均为油茶林,不涉及生态管控区,建设周期为6 个月。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三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的二类标准。经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选址合理,若施工期及运营期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用作灌溉用水,不会影响周围环境;废组件由设备厂商回收,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环境影响。

2.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1所示。一是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总量约为15 万m3,全部回填,实现场内消纳。场地平整过程为:踏勘—清除障碍物—标定范围—设置水准基点—测量标高—平整土方—场地碾压—验收。二是声环境评价。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尤其是大中型施工机械。三是环境空气评价。施工期,施工作业产生扬尘和汽车尾气,施工现场每天洒水4~5 次,施工结束后,汽车尾气污染影响即告消失。四是废水影响评价。施工期废水主要有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生产废水有机械维修废水和设备清洗废水,主要含悬浮物和石油类,现场设置临时隔油池与混凝池,可有效处理。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COD)与生化需氧量(BOD),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家肥。五是固废影响评价。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其中少量建筑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生活垃圾统一收纳至垃圾箱,然后进行清运处理。六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场地以道路沿线空地、荒地为主,征用部分土地,不涉及居民拆迁,整体用地环境影响小。施工期影响沿线植被,主要是人工植被,临时占地后复绿。沿线无大型动物,主要是鼠类、鸡形目动物。取挖土会产生一定水土流失,造成沟渠淤积,需要及时清理。总体来看,本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较小,施工过程可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降低环境影响。

图1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2.2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2所示。一是废气污染。本项目采用光伏发电,运营期不会产生废气。二是废水污染。项目废水主要涉及生活污水和清洗废水。站区用水来自自来水管网,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作周边光伏电池板下方油茶林灌溉用水。清洗电池板主机,每半年清洗1 次,年产生废水约415 t,经收集处理后排入油茶林,用于灌溉。三是噪声源强。运营期,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是设备(水泵)运行,噪声源强为85 dB(A)。四是固废污染。本项目变电站采用非浸油式干式变压器,采用风冷方式冷却,无含油固废产生。一般固废主要为废太阳能电池组件、寿命到期电池组件以及生活垃圾。其中,废电池组件和寿命到期电池组件收集至贮存场所,移交厂家回收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五是光污染。本项目采用晶硅板片,表面涂覆反射涂层,最大限度降低光反射。日常光污染主要来自太阳能电池组件对阳光的散射,施工时光伏阵列倾斜角为14°,主要反射固定朝天,因此,施工后基本无眩光,光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3]。

图2 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3 光伏发电项目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 施工期环境污染防治

一是噪声。采取降噪处理,严禁夜间施工。施工车辆要做好日常维修保养。二是废气。施工过程要保持场地清洁,增加洒水频次;选择风速较小的季节施工;堆场或土石方运输要用苫布遮盖[4]。三是废水。施工人员生活废水产生量少,且污染物单一,可在生活区搭建简易厕所,经化粪池收集处理,用于项目阵列区绿化、道路抑尘。四是固废。主要是建筑垃圾,应统一收集、集中堆放,交环卫部门清运。五是植被。尽量避让植被区,定期清运建筑垃圾,减少垃圾堆放破坏植被,临时堆场选择荒地。总之,项目施工期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污水和噪声等。因此,要科学选址,远离城市及居民区。施工期间配备垃圾箱,搭建简易厕所,设置临时垃圾堆场,及时收集、清运,做好环保措施。

3.2 运营期环境污染防治

一是噪声。在保证正常发电效率的前提下,选用电压低、容量小的变压器,减少运行噪声;选用设备器材时,噪声值应严格控制在国标范围内;保养好电子元器件;合理布设变压器,可使用箱式布置逆变器。二是电磁场。做好规划设计,电子综合楼远离生活区;在保证运行效率的基础上,选择容量小的变压器、逆变器。三是光污染。晶硅片表面涂反射涂层,封装玻璃表面做好反射处理;采用光伏阵列,安装时尽量缩小倾角,将其反射面固定朝天,最大限度避免对周围道路及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四是废弃物。加强监管,严禁随意丢弃废弃物。报废电池组件集中收集暂存,定期由商家回收处理。五是废水。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光伏设备电池组件清洗,清洗废水量较小,但含有悬浮物,收集并处理达标后用于场地周围绿化。六是植被。施工完成后,及时复绿,开展造林补偿,保证林地面积。

4 结语

光伏发电项目要开展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因此,要规范光伏发电项目环评审批及管理,细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准则与审批要点,用以指导光伏发电项目环评,突出选址可行性和生态环境影响,核算项目节能减排效果和温室气体减排效应。要持续做好跟踪环评,尤其是生态修复评价,坚持全生命周期环评。同时,要规范光伏发电项目变更环评管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大、环节多,在实际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常见变动。因此,生态环境部门应制定具体的光伏发电项目重大变动清单[5],切实规范光伏发电项目重大变动评定标准及环评管理内容,一旦出现评定标准认定的变动情形,要重新报批环评,不属于光伏发电项目重大变动情形的,可纳入后期竣工验收环节重点关注。另外,要明确光伏组件固废属性。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组件不断更新。光伏组件类型多样,未拆解的尚不属于危险废物,按一般固废处理;拆解后,要根据不同组件物料性质与成分,分类进行精细化管理。光伏组件废弃后,鼓励生产厂家对其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猜你喜欢

施工期环境影响废水
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高级氧化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高氯废水COD测定探究
水电站施工期超标洪水应对措施研究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络合萃取法预处理H酸废水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含次氯酸钠废水紫外降解处理法
养殖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