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码技术的Low Poly风格绘本创作要点研究

2023-11-09徐溧泽

艺术科技 2023年21期
关键词:数码技术绘本

徐溧泽

摘要:目的:文章研究数码时代Low Poly风格绘本中视觉效果的表达方法,归纳总结Low Poly风格绘本设计的特征和创作要点。方法:在视觉效果表达方法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综合分析Low Poly风格作品的创作理念、艺术风格,得出Low Poly风格在绘本中的视觉效果表达方法与创作方式。将分析得出的理论、经验在创作中加以应用,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可实施性,从而得出创作经验总结与新的推想。结果:基于数码技术的Low Poly风格绘本符合现代简洁的审美风格追求,以立体、几何元素为基本构成,以富有韵律感的空间结构构图控制场景的整体排布,合理的配色与贴合剧情的材质肌理使画面更华丽,可调控的虚拟灯光能模拟预想的各种效果,在后期润色的加持下,使画面更丰满,视觉效果更好。结论:基于数码技术的Low Poly风格绘本采用几何元素造型,夸张且高度概括化。通过场景的布置控制物体之间的空间节奏感与指向性,视觉上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考究的灯光布置不仅能表现画面空间感,还能渲染画面氛围,传递故事情绪。低饱和度色系使画面整体更统一。合适的色彩搭配与符合物体特性的材质使画面更逼真,拥有更多的细节,增强了绘本的表现力。同场景下,多机位、多角度的镜头能更好地控制画面节奏感,推动故事发展。

关键词:Low Poly;数码技术;绘本;绘本创作

中图分类号:J2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1-0-03

基于数码技术的Low Poly风格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计算机三维建模,受当时计算机软硬件的限制,为了保持运行流畅度,不得不降低模型的精度,在同等引擎和硬件条件下,为了缩短渲染时间,场景中的多边形面必须减少,因此“低多边形”(Low Poly)应运而生[1]。当时Low Poly风格的主要特征是轮廓锐利、细节生硬的几何模型,纹理材质分辨率低、模糊不清。

Low Poly风格是一种以多边形元素来表达视觉信息的数字艺术风格,该风格的三维模型由多边形的块面构成,整体形象简化抽象,通常使用色彩的单元格着色。一般情况下主色调和辅色调搭配,以邻近色为主,也有其他的着色方式,通过明度阴影来调整空间感和体积感,并配上柔和全局光照明,高度渲染,整个画面呈现出柔光的效果[2]。近年来数字软硬件技术快速发展,三维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渲染效果也更精致,数字艺术家不必再为了顾及游戏的流畅度而降低模型的精度,基于数字技术的Low Poly风格也就成了一种怀旧的数字艺术风格。

随着数字艺术的兴起,许多新的艺术风格产生,其中之一的Low Poly風格开始掀起一股风潮,迅速席卷各大设计领域。如今风靡的Low Poly风格不再是受制于技术实现能力的结果,而是艺术家运用多边形元素表现独特设计理念的一种全新的艺术设计风格。Low Poly风格作为继扁平化风格后开始流行的又一种风格,将有机形体概括为简练的几何形体,虽然在视觉上产生了一些特别的效果,但其本质上仍然是简化和抽象的运用。

1 Low Poly风格绘本创作要点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利用数码技术制作绘本已经稀松平常,创作者通常先手绘构思设计绘本创意草图,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先进的技术可以模拟逼真的水彩湿痕、油画笔触、不同材质纸张纹理等手绘的画面肌理。基于数码技术的Low Poly风格绘本不仅能展现以上特质,还具有以下特点。

1.1 元素造型与构图的冲击力、想象空间

西方立体主义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在创作过程中,使用三角形、四方形、半圆形和菱形等几何图形构成画面,将同一物体的不同面组合、变形、夸张后表现在同一画面上。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有一段文字:当某件艺术品被誉为具有简化性时,人们总是指这件作品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中[3]。基于数码技术的Low Poly风格借鉴立体主义的创作理念与设计手法,将现实中的事物解构重组,简化、夸张化后形成立体多边形的造型。

绘本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夸张,包括整体结构特征、角色动作特征、表情特征、情绪气氛特征等。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夸张是为了营造视觉冲击,突出某个特征或表达某种情绪。

传统绘本以扁平化几何风格为个人特色,角色造型夸张可爱,而在三维艺术风格中大多以写实、逼真为主,造型卡通化,抽象的Low Poly风格更容易跳脱出写实艺术风格。从视觉的角度来说,人类会对周遭物体进行无意识的抽象活动,以便认知理解一类事物,这种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能在快速信息化的当代迅速引起注意,强烈的视觉刺激下,造型信息被大脑接收与辨识,使人产生对形态的认知和想象[4]。Low Poly风格绘本的造型介于抽象与卡通之间,轮廓夸张且高度概括化,在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受之余,还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概括的形体由一个个几何元素组合而成,画面的元素布置、镜头的位置安排体现着创作者的设计素养。

基于数码技术的Low Poly风格由基本几何元素构成,由点及面,由面及体,将形状不一的几何形体解构重组,然后经过复制、布置,通过布局的疏密使作品画面富有节奏与韵律的美感。创作者非常注重作品中设计元素的布置,以便通过画面构图的指向性和元素隐含意义给观众以内容暗示,使其产生可读性和趣味性,引起思辨。

1.2 空间与光影的细致表现

基于数码技术的Low Poly风格避开对真实形态的模拟,夸张有机体外形,概括细节,经过创作者个人视觉体验并发挥想象,简化、提炼、总结出造型语言,可创作出更具个人风格的作品。除此之外,创作者通过考究的灯光布置表现立体空间感,也能用画面表现自己的个人风格特色。

埃及三维艺术家Mohamed Chahin利用数码技术还原了手机游戏《阿尔托的奥德赛》中的一个场景(见图1)。原手机游戏为扁平化风格,主要以色彩的对比表现场景中的光影与空间感,而该作品通过三维技术的立体模型层层摆放,配合顶部布置的柔和的全局光,使画面比原来更有空间层次感,细节更丰富。

1.3 色彩与材质肌理的丰富表现力

色彩是人类视觉的感受。通过色彩明度、亮度、饱和度的灵活调整,更直观地展现场景中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甚至暗示角色的心境。使用明度、纯度较高的配色,营造快乐、明朗的儿童形象[5]。传统绘本通常用明快鲜亮、饱和度较高的色调表现儿童的天真烂漫,营造热烈、充满活力的气氛。本文研究的绘本风格希望能满足儿童与相关成年受众的需求,研究发现,在Low Poly风格的设计中使用低饱和度配色,采用朴素色调的色彩搭配,可营造淡雅、恬静的氛围。整体的灰色调中色彩相互制约,又和谐统一,能维持视觉上的平衡,使画面富有明快活泼的色调,在低饱和色系中使用明度和纯度较高的灰色系,极富童趣感。

三维软件中材质的特性能更真实地模拟某种质感,使绘本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结合灯光渲染能烘托故事氛围。传统绘本中的质感、氛围主要依靠色彩、画面笔触和角色表演来体现,Low Poly风格绘本则通过模拟灯光、特殊材质等来表达,其效果是传统绘本难以实现的。Low Poly风格还能结合不同质感的材质,以不同的设计风格展现画面空间感。

1.4 便于调整设计的连续画面的节奏感

Low Poly风格绘本分镜头类似于动画中关键帧的概念,更贴近通过润色、渲染后的精细的气氛图。其分镜头就像影视镜头一样,有推拉摇移、远近俯仰的变化,缺少了传统绘本的夸张形变,正因为这样,Low Poly风格绘本叙事风格更加客观,更贴近实际,能帮助读者清晰地理解故事中的场景结构,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多个角度的构图尝试。绘本不同于动画,动画以每秒24帧的动态视频展现,信息量远大于绘本单页所描述的内容,而Low Poly风格干净简练,能展现静态画面中的更多细节。

不论是动画还是绘本,最重要的都是创作者能否通过连续性画面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感受或观点。整体来说,读者从每一个单幅图画中得到线索,串联这些信息,便可了解绘本的故事脉络。图画在传达视觉信息的同时,能放大故事文本的意义,因此每一幅图画的信息传递都非常重要。上一幅图画与下一幅图画的衔接需要创作者巧妙嵌入线索,使整个故事线看起来更流畅、整体。同一个场景中,单一机位的画面虽然能流畅地传递信息,但会使故事变得乏味。切换不同视角,通过特写、中景、远景的不同机位角度来回切换,既能展现更多细节,又能传递新的信息,最重要的是可以控制连續画面的节奏感。在Low Poly风格绘本中,使用三维软件可以设置不同机位,同一场景的一组镜头均可由调节不同机位摄像头而得,这样效率就远高于传统手绘本(见图2)。

将基于数码技术的Low Poly风格与绘本相结合,简洁而独特的角色与画面场景增强了绘本的设计感,几何元素的夸张造型与富有韵律的空间构图使画面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为观众保留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在三维数字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Low Poly风格的场景搭建更加简便,不同的材质在考究的布光下表现不凡,空间感与光影效果使画面更为细腻。考究的色彩搭配在渲染完成后的色调与光感,以及画面中丰富的细节,是传统手绘难以实现的。场景模型便于调整,使同一场景连续画面的拍摄更高效、更可控,能更好地把握画面节奏感。这些三维模型在未来制作动画、游戏时可以继续利用,这种高效率为绘本艺术从纸质媒介转换为数字媒介提供了一条捷径。

2 前景与展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绘本艺术形式的发展前景可观,不断优化的新技术手段有助于新艺术形式的产生,其为绘本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在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手段的辅助下,绘本的制作周期大大缩短,不仅提高了绘制效率,还丰富了绘本的视觉表现形式。一些更具视觉冲击力的高科技绘本脱颖而出,给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观感,这将成为未来绘本发展的新趋势。近年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给笔者带来了新的灵感,可利用不同媒介实现绘本与动画的互动,增加实体绘本的交互功能,提高阅读的趣味性。

3 结语

在数码时代背景下,三维技术的更新优化使Low Poly风格在艺术形式与创作方式上有了较大突破。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变化,需要新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容。基于数码技术的Low Poly风格绘本无论是在创作方式还是在艺术风格的表达上都是符合时代需求的。首先,基于数码技术的Low Poly风格绘本符合现代简洁的审美追求,以立体、几何元素为基本构成元素,以富有韵律感的空间结构构图控制场景的整体排布,讲究的配色与贴合故事剧情的材质肌理使画面更华丽,可调控的虚拟灯光能模拟各种预想效果,在后期润色的加持下,画面更丰满,视觉效果更好。其次,基于数码技术的Low Poly风格绘本的创作方式是人脑与数码技术双剑合璧的创作,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艺术设计与技术相融合的新的创作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峻,王静.低多边形(low poly)风格的演化以及发展趋势[J].艺术科技,2016(6):276.

[2] 宋浏.逆流中的棱角:数字艺术中“低多边形风格”研究[J].艺术百家,2015(5):238-239.

[3]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7.

[4] 吴冬原.基于视知觉原理的“低多边形”数字艺术风格审美探析[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1(3):109-111.

[5] 博斯科编辑部.配色设计原理[M].暴凤明,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22.

猜你喜欢

数码技术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数码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你画成啥样,我就长成啥样
数码技术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探析
数码技术与现代插画艺术的融合
探析数码技术在丝网版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