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陪护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

2023-11-09倪郁恒

艺术科技 2023年21期
关键词:适老化情感化设计

倪郁恒

摘要: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现有的适老化设计无法较好地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为进一步满足老年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延缓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衰老,探索通过情感化设计研究,促进设计师与老年人的情感交融,设计出以人为本、有温度的适老产品。方法:从多角度绘制老年用户画像并总结基本特征。通过科学调研,得出老年人在生理、心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以设计心理学为基础,解读情感化设计概念,应用分层设计的方法丰富设计内涵。通过情感化设计在老年陪护产品中的呈现,从产品的操作方式、材料选择等方面入手,敏锐地捕捉老年人的审美需求、心理需求和功能需求。并且与市场需求接轨,准确把握产品的功能和情感价值期望。在保证产品生产成本合理的情况下,进行最优化设计。深层次解析情感化设计在适老产品中的应用准则,并列举经典案例进行论证。最后合理预测情感化老年陪护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结果:得出自然绿色环保材料为首选,产品操作方式的便捷化、智能语音的辅助更适合老年人、更能帮助老年人。合理的颜色搭配和曲面圆角的运用在契合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同时,有利于其身体健康。结论:“以人为本”的情感化设计是适老产品的设计宗旨,情感与理性的融合能够丰富产品价值。优秀成熟的产品要始终坚持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以老为主,为老所用”。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老年用户;老年陪护产品;适老化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1-0-03

1 情感化设计概述

情感化设计理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德国表现主义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情感表现是情感化设计最主要的功能,情感化设计旨在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引起其情绪反应,以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情感化设计的任务是通过产品与用户之间在身体和精神上的交流来唤醒用户的积极情绪,从而提高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和认同感。产品不再是没有温度的辅助工具,而是忠诚的朋友、伙伴,用户美好生活的缔造者和陪伴者。情感化设计突出的是个性化和产品传达给用户的情感。在《设计心理学》中,唐纳德·诺曼提出了情感化设计,并将情感化设计分为“本能设计”“行为设计”“反思设计”三个层次,进一步丰富了设计内涵。

2 老年用户画像及基本特征

2.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主要包括免疫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方面。身体上的变化包括肌肉减少、协调能力下降、骨质疏松,在无人陪护的情况下极易摔跤造成骨折[1]。因為肺活量降低,呼吸肌肉功能衰弱,所以时常感到呼吸困难。另外,心血管老化、硬化造成的血栓、高血压等问题也不容小觑。思维上的变化包括记忆力下降,这在短时记忆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还有反应力下降、交往能力弱等。这些生理变化使老年人的活动范围缩小,并且身体机能持续下降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2.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情绪波动较大是老年人一个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受到情绪影响,在遇到困难时更容易感到焦虑、沮丧或者孤独。身体机能的衰退往往伴随着自信心下降的问题。例如,无法像原来一样提起重物,视力模糊,无法像以前一样快速奔跑,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再具备以前的技能。对比青少年和老年人可以发现,二者最显著的区别就是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下降。老年人往往会对新事物、新技术或者新环境感到不适应甚至抗拒,依恋熟悉的环境、人物,不愿轻易改变。

3 情感化元素在适老产品中的呈现

3.1 将情感化寓于功能性之中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在其著作《设计心理学》中指出:“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本质,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需要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适老产品要规避过分强调功能为上的设计方式,让设计回归以人为本,做到将功能性与情感化相结合,践行以功能为主、情感为辅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如今,许多设计师注重设计多功能产品,企图以繁多的产品功能来获得用户青睐,忽略了用户对产品的情感需求。产品华丽的外观、复杂的功能很难引起老年用户的兴趣,温馨、有趣的简约设计风格往往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与他们建立起感情纽带。通过个性化设计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无疑能对用户作出产品购买决策起到积极作用。当今,在适老产品市场中,并不缺少以多功能为卖点的产品。适老产品也是老年陪护产品,只具备使用功能是远远不够的,从本能设计、行为设计、反思设计出发的情感化设计是赢得用户青睐的重要手段。

3.2 感性的材料选择

在重视产品化学成分的前提下,也不能忽视材料的物理属性。比如,冰冷光滑的不锈钢材料难以带给老年人良好的生理和心理体验。从生理方面进行分析,不锈钢材料光滑的表面让受力下降。身体机能下降的老年人在抓握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产品时易因手滑而跌倒,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产品无法为老年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老年人而言其不够可靠。从心理方面进行分析,冰冷光滑的金属触感远不如温润自然的木材的触感受老年人欢迎,其易使老年人产生隔离感。考虑到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在设计中还要注意选择轻便的材质,使老年人投入最少的体力就可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2]。在金属材料上包裹质地柔软的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工业化生产带来的冷漠感和距离感,也让触感更加舒适。从产品的商业性来说,考虑使用易加工、可循环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如木材、天然石材等,它们不仅易于加工,而且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化学变化,加工工艺并不复杂。天然材料不仅具有独特的纹理,而且自带特殊气味,简约大气的外表和充满自然气息的材质迎合了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和情感需求[3]。感性的材料选择是产品成功的关键一步。

4 情感化设计在适老产品中的应用法则

4.1 顺应情感的外观色彩

颜色可促进人体荷尔蒙的分泌。荷尔蒙的分泌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身体健康。研究表明,产品的色彩搭配会对用户的生理和心理产生较大影响。伴随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的行动范围缩小。在心理上,老年人很难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许多由于农村动迁而被动迁徙到城市中的老年人远离熟悉的故土,进入陌生的环境中独自生活,从而更容易患上痴呆、抑郁等疾病。因此,在研发适老产品的过程中,可以色彩为切入点,以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为突破口。单调的金属灰使人感到消沉。年迈的老年人对环境色彩比较敏感,柔和、偏暖色调的颜色更受老年人青睐,能有效避免其产生负面情绪。与深沉的黑、灰色相比,在工艺产品外部使用鲜艳的暖色系色彩,有利于给老年人压抑的情感建立缓冲区,唤起老年人对产品和当下生活环境的好感[4]。适当的色彩搭配有利于引导老年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变化。老年人往往偏爱红色和橙色,但红色和橙色太过鲜艳,容易使老年人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态,影响老年人正常作息。蓝色、绿色、白色等浅色往往有安抚心神的作用,能够减缓脉搏跳动速度。浅色调的产品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十分友好,有利于血压下降和保持血压平稳。在选择产品外观色彩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仅要做到自然美观,还要注意把控不同颜色的功效,巧妙搭配产品各部分的颜色。由部分组合到整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在设计中的功效。

4.2 合理的形體结构

产品的结构取决于产品的外观,绝大多数适老产品的内部结构、部件组成会随着产品外观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化设计中,适老产品的形体结构,以契合老年人的审美品位为初级目标,以实现功能性为终极目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难以保持强壮的体魄,变得极易受伤。因此,产品形体的安全性应纳入设计目标。曲面较为光滑,曲面物体表面往往看起来更加平滑自然。曲面产生圆角,与物体碰撞时,可以分散受力,创造更大的缓冲区。基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老年人接触产品曲面时,由于受创压力变小,使用更加轻松。一旦老年人摔倒,曲面圆角能有效避免老年人受到更大的伤害。触觉是人体发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觉,研究表明,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局部往往能让用户获得惬意的使用体验,进而激发其购买欲望。聚焦产品本身而言,在设计被应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产品时,应大量分析使用者的作业姿势,从直径、形状、角度出发,得出合理的产品尺寸。

以设计某款药丸容器为例,其主要利用简易的按压设计结构。按压式的出药设计促进了人机交互,为手腕无力的老年人提供了便利,老年人取药不再需要拧开瓶盖,只要按压即可取药。功能与形体巧妙结合,增添了产品的趣味性。透明的药仓有利于准确控制药量。利用曲面接触面积大、受压力小的特性,合理设计,满足力气小的老年人的需求。情理融合,改变产品的形体结构,更好地适应老年人、服务老年人、关爱老年人。

4.3 别具匠心的设计符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同步增长,更希望得到精神满足。鉴于此,现代艺术设计要注重追求感性与理性、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现代产品上的指示标志,不仅起到了规范人们使用行为的作用,还能利用大量情感化且通俗易懂的符号元素来体现文化内涵。设计师要基于理性思维,思考时代变迁带来的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一切文化形式都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现代产品设计不应局限于使用传统的指示符号、图像符号、象征符号来作为语言的载体,而应深入理解、改进传统的符号元素,赋予它们更高的情感附加值。以Familia的设计为例,Familia是一组智能产品,旨在通过减少老年人对他人的依赖来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系列产品中的闹钟设计新颖,融合升级了象征符号、指示符号、图像符号。显示屏中央放置了一个小鸟形状的储药盒,灵动活泼,设置的闹钟被激活后可提醒老年人按时吃药,可爱的小鸟形状药盒能消解老年人对吃药的抵触情绪。鸟和闹钟组合,能够勾起老年人的好奇心,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暗示,在充分考虑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前提下,运用设计符号完成产品功能价值化,使产品设计保持长久的吸引力。相传这种形状的钟最早出现在18世纪,属于传统的符号元素,消费者往往更易于解读产品结构和使用方式。

5 情感化老年陪护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

5.1 回归“少即是多”的便捷性设计

简约化设计在情感化老年陪护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老年人偏爱简约的风格,更适应井然有序、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拉姆斯在“设计十诫”中提出,“好的设计是实用的,好的设计是极简的”。一个好的设计风格因能很好地服务于特定群体而大放异彩,并得到大众认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里的“少”可概括为功能少、操作步骤少、外观颜色少、智能化运用少、使用材料种类少。分析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征可以发现,烦琐的操作步骤不利于老年人熟练地使用产品。在人机界面上,考虑到老年人的视力、反应能力下降,触觉神经退化,声音敏感度降低,屏幕显示文字应加粗放大,行间距变大;取消不必要的娱乐功能,防止老年人误触;增加语音辅助功能,使用造型简单、具有强烈象征意义和指示意义的图标符号[5];界面设置大气简洁,取消分屏功能,避免同一个页面中堆放过多信息,降低老年用户的信息获取难度,提升用户体验。由于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下降,所以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产品的材料、色彩要尽量保持一致。简约化设计是情感化设计的延伸,营造出包含理性美和情感美的意境,符合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5.2 践行从老年人视角出发的设计原则

在现代产品设计过程中,为追求设计的独特性,设计者往往会想当然地融入个人意志,忽略用户需求。适老产品面向的是老年消费者。从尊重老年人需求的角度来看,设计师要亲近老年人,了解老年人在生活中面对的各种难题,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设计出能为老年人解决问题,传递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产品,充分体现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和社会关怀。以老年群体为本,从老年群体的视角出发,以老为主、为老所用,保障老年群体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满足。

6 结语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愈演愈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老年陪护产品情感化设计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价值实现需求。设计师要致力于用设计帮助老年人自理,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从产品材料、色彩、外观等方面进行考量,从多视角研究分析老年群体,切实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老年陪护产品设计研发提供一定的灵感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静爽,陈净莲.中国老龄化设计:老年产品开发与反思[J].设计,2021,34(23):65-67.

[2] 王鞒颖.数字化时代下老年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明日风尚,2021(3):127-128.

[3] 贾睿琦,闫小星,尹太玉,等.基于情感化的儿童家具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12):64.

[4] 张鑫焱.设计色彩在产品设计实践中的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10):50-52.

[5] 仲艺.论老龄化人群使用产品与人性化设计[J].明日风尚,2017(24):44.

猜你喜欢

适老化情感化设计
城市社区“适老化”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浅析
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复合型养老社区探索
适老化居住空间设计
城市建设莫忘关注老年人需求
养老社区建筑中适老化设计研究
动漫文化在儿童家具创意设计中的情感传递
基于用户体验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关于家居纺织品设计的情感化研究
浅谈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
由救生系统出发看水域救生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