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少儿动漫角色设计思路研究

2023-11-09裴若曦

艺术科技 2023年21期

裴若曦

摘要:目的:动漫是一种启蒙少年儿童思维、引领少年儿童认知的视觉表现形式,在少年儿童的学习和认知上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美好的画面、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饱满的人物设计是一部少儿动漫受到欢迎的重要因素。我国有众多优秀少儿动漫作品和成功的人物设计,但也有一些作品在角色设计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影响较小,市场竞争力欠佳。分析多个市场表现欠佳的少儿动漫角色发现,很多少儿动漫角色形象设计存在不符合儿童审美和认知的问题。设计者对儿童图像、色彩的认知偏差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方法:文章从少年儿童的喜好入手,以国内外反响较好的少儿动画角色作参考,从图形、色彩、美术风格和设计亮点等维度出发,对少儿动漫人物形象设计思路进行粗浅的探讨,旨在为动漫从业者提供符合我国少儿认知的角色设计思路。结果:通过对国内外少儿动漫角色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符合儿童图形认知、迎合儿童角色偏好的动画作品更受少年儿童欢迎,在市场上有更亮眼的表现。结论:取国外优秀少儿动漫角色之长处,让少儿动漫角色本土化,从而受到我国少年儿童的欢迎,对我国少儿动漫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少儿动漫;动画角色;角色设计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1-0-03

0 引言

少儿动漫不同于全年龄向的动漫,是主要面向少年儿童的动画作品,具有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意义。

我国的动漫相较欧美国家和日本起步较晚,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很多少儿动漫角色也受到国外的影响,缺少本土化元素。因此,通过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提取优秀少儿动漫角色设计优点,发掘少儿动漫角色设计的共性,反思我国动漫角色设计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推动我国少儿动漫领域产生更多富有我国特色的卡通形象。

1 少儿动漫人物形象的特征

与成人动漫不同,少儿动漫作品需要对儿童思维和心理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尤其需要从低龄儿童和少儿对图画和色彩的认知及喜好入手,进行画面风格的设计。无论国内外,少儿动漫人物形象都拥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在这些共性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对形象进行艺术加工。

1.1 图形和色彩的表达

对整体形象进行图形情感分析,学龄前动漫人物角色的设计通常以圆形为主。学龄前,即2~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迅速的时期[1]。在这一时期,视觉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对图像的喜好。研究表明,儿童最先发展的是形状辨识的能力,其次才是立体和空间的感知,而且0~6个月的婴幼儿对某些形状,如人脸或者棋盘,有明显的偏好,对其他形状并不敏感[2]。从这个研究结果来看,儿童对图像存在天生的偏好,因此国内外面向少年儿童的动漫人物形象设计都将简化的平面几何图形作为雏形来设计人物的基本框架,然后再考虑在这个框架内如何进行内容填充。

《大耳朵图图》《猪猪侠》等国内优秀少儿动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圆形特征。《海底小纵队》中的动画形象大多采取圆头、圆身。小猪佩奇的圆头圆身形象十分深入人心。在众多学龄前儿童动漫作品中,很少会见到以三角和方形,抑或有机形来表现角色,也甚少在这类动漫中见到强调作品艺术性的成分。人物整体形态呈现的是圆润、可爱、易亲近的造型[3]。

从色彩的搭配设计来说,纯度和明度较高的颜色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4],因此学龄前动画通常采用明亮鲜艳、辨识度高的色彩。但是,颜色过于鲜艳和明亮也会导致儿童视觉疲劳,影响其视力。因此,色彩明亮的浅色系,是大多数少儿动漫设计的选择[5]。色彩饱和度低而纯度较高的设计,对儿童来说易于识别。有些动画会根据人物性格决定人物的颜色倾向,比如《头脑特工队》《飞天小女警》等。少儿动漫中的角色形状比较简洁,色彩更多采取平涂的方式,因此一个角色身上很少会超过三种颜色,甚至更加单调[6]。

从图形、色彩、动作语言等维度对少儿动漫人物形象进行简单的归纳后可以发现,儿童对图像的认知程度应当是角色形象设计中优先考虑的因素,其次再从美观度和艺术成分上进行内容提升,对人物进行性格和行为上的设定。

1.2 突出的美术风格

良好的美术风格可以让角色和故事相得益彰,让整部动漫更有特点和可看性。少儿对图画的感知以线条为主[7]。由于少儿动漫具有一定的教育性质,因此少儿向的教育类动画片在处理画面风格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人物比例的夸张表现是决定美术风格的因素之一。少儿动漫角色设计风格比全年龄向的动漫形象更加夸张且简约。除了整体设计之外,少儿动漫角色的四肢和五官服务于面部表情的呈现,相比写实的角色设计,在五官特写上更加夸张。由于少儿动漫角色的情绪表达需要让观众易于理解,因此人物的肢体不一定要完全符合人物应有的比例,这就给角色设计提供了风格创造的条件。在《小猪佩奇》中,主角的四肢被极度简化为线条,人物的肢体动作就能明确展现出来。这种处理四肢的技巧比较广泛地应用在少儿动漫角色设计中。人物的头身比有时为了增强少儿的认同感会形成一比一的幼态比例,这样处理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动态和肢体语言表达,让少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情感,同时形成一种不同于全年龄向动画角色的简约概括的卡通风格。

2 国产少儿动漫人物设计方向

2.1 从少儿对图形和色彩的偏好入手

国产少儿动漫正处于飞速成长的阶段,与20世纪90年代的少儿动漫相比技术更加成熟,且画面表现更能吸引少儿观看,几十年间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国产少儿角色形象。從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色彩、图形偏好入手设计角色是重要的设计思路。

少儿动漫角色偏扁平和几何化[8]。从人物剪影上来看,我国平面少儿动漫形象普遍以圆形为基础设计角色,并且以动物拟人居多。从近年来很多动漫形象设计来看,我国少儿动漫中的形象并不几何化,而是写实一些,但对儿童来说,饱满、简单的造型明显更易于理解[9]。因此,在人物设计中,应优先考虑角色的外形轮廓,以清晰展现人物特征,让儿童感受到图形所代表的情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

从色彩搭配上来看,配色反差有时会让人物更出彩。我国少儿动漫作品中的人物配色比较贴近人物真实的颜色,比如《熊出没》中的熊大和熊二、《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狼和羊的颜色,都与真实的动物颜色相近。从配色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丰富人物形象也是比较好的设计思路,为人物造型安排具有反差的颜色会使其更有记忆点。20世纪90年代的动画《蓝猫淘气3000问》中的蓝猫就没有用现实生活中猫的常见色,并且将颜色饱和度提高,让人物显得更加活泼,给少儿带来亲切阳光的形象观感。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儿童的注意,很多动画片都有颜色设计过于饱和的问题。过高的色彩鲜艳度有时并不具美感,只是有些创作者会踏入色彩区分度高才符合儿童认知的误区,所以很多教育向的少儿动漫中出现了高饱和、高纯度的角色设计。研究表明,饱和度过高的颜色加上不当的颜色搭配,会对儿童眼睛产生刺激,有时会让儿童产生负面情绪[10]。因此,设计时要考虑色彩搭配是否具有趣味、是否适应儿童的认知,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正面引导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合适的颜色搭配有助于避免儿童视觉疲劳,因此在人物设计之初就应将儿童视力健康纳入考虑范围,合理搭配颜色。

2.2 避免设计同质化

2.2.1 角色的记忆点设计

动漫中的主要角色是动漫的灵魂所在,因此角色记忆点的设计也非常重要。我国动漫形象在个性上具有雷同化的倾向[11],主角是否出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动漫能否脱颖而出。

角色设计的亮点最能体现角色特征。角色的记忆点可以是突出的外形,如《小猪佩奇》中的主角佩奇以头部的“P”字形被观众熟知;也可以是颠覆人们普遍认知的形象,如没有耳朵的蓝色猫咪哆啦A梦等。婴幼儿在对世界的探索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对特定形状的认知,对其形成固定的印象,比如圆形让人感到舒适随和,带有尖刺的形状让人联想到危险和疼痛。因此,具备特定形状的角色更有机会让观众一眼记住。带有反差属性的角色,即颠覆了普遍认知的形象,如果同时具备突出的外形、简约的轮廓,就很有可能成为经典角色。比较典型的有迪士尼的米老鼠,米老鼠的头部轮廓由3个圆构成,简约而高度概括的造型让其成为迪士尼的文化符号。米老鼠同时颠覆了老鼠精明、尖脸的特征,是一只友好的热心老鼠,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喜爱[12]。

要设计出生动、受少儿观众喜欢的角色,挖掘角色记忆点很有必要。国内少儿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懒羊羊的头顶被设计成了一坨便便的形状,不仅诙谐幽默,还让少儿观众对这个角色产生了比较强的好奇心,让懒羊羊成为整部作品中人气颇高的角色,这就是记忆点的魅力[13]。可以说,不同的记忆点设计不仅能帮助观众区分角色,还能起到暗示人物性格、凸显角色个性的作用。

2.2.2 画面质感的创新

动画制作流程的流水线化会带来不同动漫画面风格统一的弊端,这就需要创作者有意识地根据作品需要对角色进行艺术加工。在这一方面,我国少儿动漫可以参考借鉴一些儿童绘本,对角色美术做一些与众不同的尝试,比如在上色时采用蜡笔的材质实现绘本的质感。

2.3 充分发挥国内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动漫是启蒙儿童思维、引领儿童认知的视觉作品。动漫人物的形象设计会给少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动漫也是引导少儿审美趋向的作品。国画作品有着独特的创作技巧和画面风格[14],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格多变的动漫结合起来,让少儿以观看动漫的形式学习传统文化,这种寓教于乐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小鲤鱼泡泡》《哪吒传奇》等优秀国产动漫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形象,受到市场青睐,即便在今天也不落俗套,形象简约又具有鮮明的艺术风格。在传统故事题材中可以借鉴传统艺术表达手法来设计人物形象,比如在上色时采用水墨、描线采用工笔的手法等[15]。通过艺术化的人物设计来宣传我国优秀文化,影响少年儿童的审美趋向,对少年儿童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3 结语

有趣的动画角色会给少儿留下深刻的正面印象。很多时候少儿观众可能记不清故事的具体情节,但生动的动画角色会让观众记住一部动漫,成为难忘的童年回忆。有些观众会以动漫角色为榜样,追求动漫人物身上美好的品质,可以说,好的角色甚至可以影响少年儿童的成长。提高作品设计质量,完善少儿动漫人物形象设计,让完美的动漫形象和富有意义的故事深入人心,引导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是少儿动漫设计者的使命。通过学习国内外优秀的经典角色设计案例,剖析角色设计思路,为角色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创作思路,对国产少儿动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福荣.学龄前儿童动画片中的角色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2.

[2] 张锦华. 5-6岁儿童喜欢的平面图形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3] 熊希培.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儿童动画创作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成都大学,2022.

[4] 唐春燕.浅析低幼儿童动画角色的设计特点[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76-77.

[5] 吴韵霖.儿童认知发展与色彩学习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21(8):176-177.

[6] 刘凯.动漫卡通角色配色方法探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9(3):99-100.

[7] 陈柏兰.学前儿童对图画作品的认知研究综述[J].成功(教育版),2013(23):139-140.

[8] 张秀双.儿童对动画片的审美偏好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音乐学院,2020.

[9] 张颖,杨凤.基于儿童心理的动画角色造型研究[J].美育学刊,2014,5(6):29-37.

[10] 曹涵颖.基于儿童认知特征的色彩设计原则探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5(6):71-75.

[11] 孙铭.儿童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9.

[12] 卿晓岚.卡通角色造型中的几何元素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13] 梁添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角色艺术研究[J].前沿,2014(Z7):239-240.

[14] 王燕妮.国画在中国动漫创作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2(14):103-105.

[15] 许盛.动画卡通造型的趣味与中国水墨动画墨韵融合的研究[J].新闻界,2010(5):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