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传记学学科建设问题

2023-11-08张新科

传记文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传记层面学科

张新科

今天探讨传记学,说明传记文学的发展已经到了理论化的程度,需要在总结传记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探讨传记学,我觉得有两个层面的问题,即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

传记学的理论层面

建立学科,理论是核心。理论层面关键就是学科体系的建立问题,也就是要把道理说清楚,什么是传记学?实际上,传记学就是关于传记的一种学说或学科。我曾经对“史记学”的建构提出一些看法,按照那个基本思路,我认为传记学的建构从理论层面来看,主要有五大方面,或者说是五大问题。

第一是传记学的范畴和体系问题。既然作为一个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范围首先得搞清楚。随着时代的发展,传记学的对象和范围,可能既要有传统的东西,同时还要有新的东西,比如我们一般的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家、传记作品,还有传记理论,等等。传记的范畴如果从文体上确定的话,也是首要的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古代的传记,除了以传命名的以外,还有大量的墓碑文,像在地上的碑文、在地下的墓志铭之类的,还有诔文、年谱,等等,当然也包括口述史。另外,除了传、记、志、录等有标志性名称的传记之外,还有一些没有标志性名称的实际上也是属于传记,其中好多跟小说的关系又非常密切,就我刚才提到的那几个词:“传”,比如唐传奇大都是传记体,还有长篇小说《水浒传》等;“记”,比如说《西游记》,也是小说。但传记本身是从史学大门类里面出来的。《四库全书》“史部”就有传记类,在那个传记类里面列举的是《晏子春秋》,认为《晏子春秋》没有传记之名,实为传记之祖,它把《晏子春秋》这样的书看作是传记之祖。所以,我们在研究的时候,首先得把古今中外传记的名称、范围、边界搞清楚。比如传记类,像《四库提要》里面所说的传记是总名,后面又区别一下,说“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叙一事之始末者为记之属”,对于中国古代的传和记是这样的区别。当然古今不同,中外又有不同,我们现在好多像古人日记也都算到传记里面了。

在这些范畴里面,和体系相关的,我觉得有这样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的研究。比如,作家、作品的一些基本情况等;古今中外传记的文献整理、普及、宣传等。二是与传记相关的研究。比如:文物古迹,一个名人在哪个地方出生的,可能这个地方在今天留有一些名胜古迹;现代传媒,包括影视、网络、自媒体等;还有传记的数字化;和传记相关的诗词曲赋小说戏曲等;传记教学、文化产业,还有成果出版,这些都是和传记学相关的。这些相关性的研究,虽然不是主体性的,但是也属于我们要考虑的范围。三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包括传记的鉴赏、评论,传记的内部外部规律的探寻,传记思想、艺术的探究等。然后就是研究之研究,也就是说要提升到一个理论层面,对过去的研究也要作一些反思。要建立一个学科,实际上就是研究之研究,包括接受史、研究史,等等。对于传记,现代的人怎么接受,任何作品只有读者接受以后才会产生一种效应。包括中外传记的相关传播、接受、研究,因为传记很特殊,和别的体裁略有不同。关于中外传记,我们中国的传记怎样传到外国去,外国的传记怎样传到中国来,这里面除了翻译之外,肯定和传播学也有关系。比如说外国的传记,像傅雷翻译的《贝多芬传》,我们中国人也都接受这个,同样我们中国的传记,能不能被外国人接受,这些都是属于我们理论要探讨的问题。

传记这个体系,我觉得要建立一个“学”,首先要明确传记学的任务;其次,要明确传记学的方向;再次,要考量“现实土壤”。此外,还要有些基本的条件,比如说研究人员、研究组织、研究阵地、研究经费,等等。

想清楚这些问题以后,传记学的学术体系,就是由刚才所说的三个层次构成,就是基础研究、相关研究和理论研究,实际上三个层次是相互支持、相互为用的。基础和相关研究是一个铺路石,理论的提升则是发展的方向。

作为一个学科,传记学是以史学、文学作为支柱的学科,是开放型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传记学这样一个学科,还要为其他学科提供一些依据,也就是说为其他学科输送一些新鲜的血液,同时也吸收其他学科的营养。传记学的发展和其他学科密切相关。所以,这是一个开放型的体系,古今一体,中外融合。

第二是传记学的价值问题。这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也就是建立传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价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对象的价值,也就是研究传记本身的价值。这是建立传记学的理论基础。如果研究的对象没有价值,那这个学科就没有价值,建立不了一个学科。正是因为研究对象的价值,才会使这个学科有价值,所以这个是基础。比如传记到底有哪些价值?我们要说它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等等,是非常丰富的。就思想价值而言,比如说传记里面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对我们今天的影响非常大。比如自媒体传记,我们也要看到它里面到底有没有价值,对我们今天的人会起什么样的作用。传记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教材,传记就是树立一个典型,树立一个榜样,让人学习的。当然这个榜样会是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反面的会给我们一种警示,也是生命的一种启迪。正面的就中国古代优秀传记而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里面也说得非常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所以,我们对传记的价值要充分挖掘和认识。我曾经在文章里谈到,传记是人类生命的一个载体,使有价值的生命走向永恒,超越时间、空间。古人的东西我们今天在谈,外国的我们今天也在谈,是跨越时空的,这是传记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是传记学的价值,从大的方面讲,传记学对于繁荣学术、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等,都是有意义的。传记学具有自我激励价值、人生教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甚至于还有经济价值。所以我们对传记学的意义和价值,也要充分地去挖掘。

第三是传记学的源流和发展问题。也就是中国传记学的形成与发展,对传记学的历史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要建立一个学科,这个学科基础到底怎么样,传记学到底有多长的时间,包括它的形成和发展,甚至于繁荣、兴盛,这是建立传记学的事实基础。如果从汉代算起,司马迁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一些理论。他发愤著书,实际上也是一个传记理论。如果从那时算起,传记学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外国传记学的历史,杨正润老师的《传记学论纲》已说得非常清楚了。所以建立传记学不是突然出现的一个“暴发户”,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有雄厚的事实基础。到了今天,建立传记学,这是一个学术发展的必然。在这个源流论里面,我们还可以梳理传记理论的一些关键词,就中国来说,自古以来到底哪些是传记理论的一些关键词,比如“实录”,这是一个关键词,实际上汉代人评价司马迁,说他“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刘知幾《史通》里面提到“直书”,秉笔直书,还有“曲笔”。古代传记功能上特别强调“褒贬”,这也是一个关键词,写法上讲“典型”“神韵”,等等,我们把自古以来这些关键词梳理一下,可以看出,如果传记学要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的话,那这些关键词是少不了的。

第四是传记学的学科特性问题。从本质上来说,传记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这里面又有五个特点:一是多学科性。这个是大家都公认的,除了史学、文学之外,还涉及哲学、民族学、语言学、传播学,甚至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史学里面的考古学,现在新出土的一些文物,可能也会对我们的学科产生影响。心理学,自古以来为什么要树碑立传,都有一种文化心理在里面。这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共同的心理;二是多层面性。这个是由学科的特征——多学科性——所决定的。假如说其他的学科有可能是一个单层面的,而传记学是多层面的,比如研究队伍就是多层面的,除了文学的以外,其他各个层面的,中国的、外国的,等等,队伍上就很庞大。再一个研究成果的多层面性,研究传记里面的社会阶层、人物性格、人性善恶、历史真相,等等,也是一种多层面性;三是现实性。由于传记是以人为核心的,所以是最具有现实性的,人就生活在现实当中,传记学是很有群众基础的。大众化,也是群众性的一个方面。而且传记学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我们常说的“润物细无声”,就是强调传记给人的教育意义,甚至给民族精神提供一种营养,像鲁迅先生所说的,传记里面那些优秀的人物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的民族大厦,这些人起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当然也为今天的传记创作提供了借鉴;四是世界性。因为传记学研究的是中外传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有自己民族的榜样,所以中外传记的互相传播、认可、接受,这是具有世界性的;五是关联性,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密切,彼此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第五是研究者主体的问题。要建立一个学科,首先要有一个主体,也就是研究者。这里我特别强调:一是研究者的素养,实际上古人已提出,就是“德”“识”“才”“学”四个字,要具备这样一些基本素养;二是要有一种创新精神,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三是在思维上要兼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史学研究可能更偏重逻辑思维,文学研究偏重形象思维。传记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需要把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四是对主体来说,还应该认识自己的使命和方向,要有扎实的文献基础,要有理论做统帅,要有宽广的学术视野,要有走向世界的远大目标。总之,研究者要“顶天立地”,既要站得高,看得远,目标明,又要立足现实,不空想,不空谈,踏实干事。

传记学的实践层面

要建立传记学学科,从实践层面上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把传记学列入学科目录,招收学生,培养专门人才,这是大家迫切需要的,也是实践层面要做的一件最大的事情;第二,开设传记课程,编写传记教材;第三,成立学术组织。比如说传记研究中心,通过研究中心组织学术活动。国家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倡议就是“有组织的科研”,这个科研怎么做,实际上就是要有组织,单个人当然也可以,但是要出大的成果,那必须是有组织的科研。2018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提出了几个“大”,比如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等等。这都得靠一个组织,单个人肯定不行;第四,创办高层次的代表性刊物。成熟的学科都有相对独立的学术刊物,这就是一个学科阵地。比如,中国现代文学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古代文学有《文学遗产》,语言学有《中国语文》,有这样一个刊物支撑才能把这个学科带动起来。如果没有一个刊物,那这个学科可能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就不重要,所以,从实践层面看,刊物也很重要。

问题及办法

目前,传记学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遇到一些问题,遇到了问题怎么样去解决?

第一是基础工作。目前来说,有些工作比较滞后,需要我们想办法。比如说文献整理,包括作家传记、作家作品、古籍整理(古代传记的整理)等。现在有一些已经整理出版了,古代的有许多,不同层次的,比如佛教传记《高僧传》《法显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当然还有好多没有整理,这都属于基础工作。我们还要考虑一种数据库,传记的数据库或者传记学的数据库。还要挖掘新的资料,像古代地方志的价值,做传记研究也不能忽略,因为地方志里面都有人物传记,现在编一个县志里面没有人物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地方志、家谱、族谱,这里面也是有许多传记资料的,还有像口述史,都是重要的资料,这些基础工作都需要去做。甚至于像中外传记评论资料汇编,比如《历代名家评〈史记〉》,那就是把名家对《史记》的评论汇总到一块。我们传记理论里面有哪些重要的,也可以编这样的中外传记评论汇编,甚至也可能有传记史料学。现在不是有《词学史料学》吗,那么编纂传记史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果有这样一本书出来,我们就可以知道研究传记需要看哪些资料。我们要建立一个学科,需要首先把这些基础工作做扎实了。

第二是理论研究遇到的问题。我们对传记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体系的建立,这是一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有理论的突破,要能够说服人。如果要把传记学列入学科目录,就需要讲清楚这个学科有什么重要性,有什么必要性,这个学科体系是什么。所以由传记理论体系的建立,到实践中传记学科的设立,或者说,由理论的建立到学科的设立,怎样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觉得首要的任务是从理论上形成共识,这个学科有什么重要性、必要性,学科体系是什么,等等,才能够给有关方面打一个报告,才能说服人。甚至于我们刚才说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都要有个论证。起码要有《中国传记学》这样一本书,让人能够觉得这个学科设立很有必要。这也是我们理论方面遇到的问题和怎么样去做。

第三是实践层面遇到的问题。目前有这样一些现象,一是因人设庙,实际上好多学校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说给学生开选修课,这个老师一退休,大概这个课就没人开了,所以这个可能是现实当中的一个问题;二是国家允许在目录外自设二级学科,当然也要论证,但是由于自设一般来说是在目录外,学科编号和目录内不一样,学生一看是自主设立的,往往也不太重视。因此,如果自主设立一个传记学,也要想办法让它入流;三是就业问题。如果说我们形成一个学科,传记学学生将来毕业,工作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他的出路在哪里?一个进口,一个出口,进来了,将来出口在哪里?四是授学位。既然招生就要授学位,目前往往跟导师有关,导师在哪个学科,往往授哪个学科的学位。有的在历史学科,有的在中国文学学科,有的在外国语学科,还有其他的学科,所以我觉得授学位也是实践层面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四是目前遇到新的机遇。我用四个层面,也就是四句话说明:一是文化自信。这也是国家特别强调的,我们要建立我们的自信。我们中国的传记,这个传统很深厚;二是文化发展。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传记仍然是少不了的,甚至于到当代传记创作也越来越兴盛,所以前些年还有人提出,传记是文学里面的一个超级大国。我来开会之前还在我们学校旁边一个书店去看,一进去,那书架上古今中外传记占的书架子是最多的;三是文化传承。毕竟传记是中国文化里面自古以来就有的东西,需要继承好的优良传统;四是文明互鉴。由于传记学还涉及到国外的传记,中国的传记和外国的传记,就有一个文明互鉴的问题。这些就是传记研究遇到的机遇。这些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借此推动传记学的建立。

第五是应对措施。首先是建立完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要把传记事业继续下去,人才是关键,这里面包括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等。这个需要有连续性,不因人而设,把课程体系固定下来,有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之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最后就是设立学科。学科设立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一个学科的设立,需要经过反复论证、讨论。我提出一些初步的想法:一是借鉴文献学这个学科的设立。文献学在历史学学科目录里叫“历史文献学”,在中文学科目录里叫“古典文献学”,我们能否借鉴这种方法,在历史、文学这两个学科里分别设立,甚至于其他学科,比如艺术学能不能?这是第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二是同样在目录外自主设立二级学科。这个设立刚才说的不受人重视,那是因为我们宣传还不够,人们对这个学科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如果我们把这个重要性很好地去宣传的话,也许就有人重视这个了。或者先在某个二级学科下设立一个传记学方向,成熟的时候再独立;三是现在有新的学科叫国别区域研究,我们研究外国传记的可以在这些国别下面分别设立;四是交叉学科,因为传记学确实是交叉学科,但是交叉的话,有些是文理交叉,还有各个方面的交叉。传记学就大的范围来说,还是文史,说起来文史不分家,可能还需要跟其他的学科融合在一起;五是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向,可以考虑;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下面是学科分类与代码,学科分类里面,750 代码是文学,文学里面就有个“各体文学”,可以考虑。在这个下面,还有东方文学、英国文学,等等。但这个分类和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招生的目录不一样,是两个目录;七是可以考虑专业硕士学位(专硕),目前专业学位的发展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传记学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学科目录身份之前,采取借鉴、挂靠或者其他的办法,以便推动传记学的发展。

总之,在实践层面上,我们可能遇到许多问题。怎么样去应对,我认为一定要先把理论层面的问题说清楚,才能逐渐地在实践层面把它放到一个重要议题上面去考虑。所以我说,传记学学科的建立,一个是理论层面的,一个是实践层面的。

猜你喜欢

传记层面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超学科”来啦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