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展陈设计中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探究

2023-11-07任睿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参观者灯具光源

任睿

(江苏苏豪爱涛文化有限公司,南京 211106)

1 引言

智能照明系统通常是指可以智能管理、控制灯光的系统,具有分区管理、灯光软启和一键切换场景等多项功能,强调以嵌入式系统为基础,在通信技术、计算机的辅助下,使照明线路既有光源成为一个整体,由此达到统一控制的目的。国内博物馆多采取人工照明+自然照明的照明方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社会各界对博物馆展陈、照明效果所提出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引入智能照明系统势在必行。本文以智能照明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该系统在展陈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2 智能照明系统介绍

智能照明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依托嵌入系统、网络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经由网络对光源进行连接并加以控制的平台[1]。对博物馆而言,照明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一是为参观者提供符合其心理预期的环境;二是为展出文物的照度提供保证;三是对文物所遭受辐射损伤加以控制。

3 智能照明系统对博物馆的意义

3.1 突出效果

调查发现,近几年,参观者对博物馆展陈质量所提出要求较以往变得更加严格,要想充分满足参观者需求,关键是要对展陈设计的侧重点加以调整。新时期,展陈设计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其一,根据单元序列科学排列展出文物;其二,结合文物特点塑造相关场景;其三,使博物馆内环境更加舒适。要想达到上述要求,设计人员既要保证参观动线科学,还要保证环境色彩合理,将智能灯光系统作为落脚点,科学管理灯具光源,从而获得与参观者需求相符的视觉环境。

现阶段,出于凸显展陈效果、确保参观者能够对文物具有更加立体且直观了解的考虑,设计人员通常会在博物馆内设置与展出文物相符的动态场景,如何以展区主题、场景为依据,对良好光环境进行营造,便成为困扰设计人员的主要难题。引入智能照明系统,可以使该问题迎刃而解,真正做到以展出主题、时间和氛围为依据,智能设置或切换灯光场景[2]。在此基础上,借助控制面板和软件等工具,对场景照明进行细化,确保只需按下对应按键,照明系统便能够按照预设方案,对照明效果、灯光氛围加以调整,灵活切换场景,将光环境与展出文物充分结合,给参观者以身临其境之感,由此凸显文物的价值。

3.2 保护展品

众所周知,博物馆既负责保护文物,又负责研究文物,还负责展出文物。展陈设计工作始终将展出文物作为主体,要求设计人员从两个方面出发完成设计工作,一是保护文物安全,二是全方位展示文物,确保文物和参观者之间能够形成良性互动。照明的热量和光辐射均会影响文物,因此,要想保护文物安全,关键是要引入智能照明系统,严格控制灯具曝光量、光辐射,避免文物受到影响。

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通常能够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严格管控灯具的光溢出量、出光角大小;其次,酌情引入感应开关、智能调光等功能,保证所设计照明系统智能且便于操作,并通过精确控制光量的方式,使展出效果达到预期;再次,优化控制面板及其他操作界面,保证灯具光源可控;最后,在恰当位置安装传感器,根据参观者和文物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需要开启灯具,确保参观者能够从不同角度参观文物,参观者远离文物后,照明系统自行调暗光源,在降低光源给文物所带来影响的前提下,避免能源被大量浪费,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3]。

3.3 节约能源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智能照明系统趋于完善,现有系统已经具备依托电子感应、电磁调压相关技术,实时跟踪灯具供电情况,酌情调节电路电流、电压的功能,可以有效解决负荷不平衡给照明电流带来的影响,将电流损耗量降至最低。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照明灯具进行科学且智能的管理,以展区对光能的需求为依据,调节灯具亮度,在保证照明效果的前提下,节约资源并延长灯具寿命,确保灯具所具有经济性、实用性能够达到预期水平。

4 如何将智能照明系统用于博物馆展陈设计

爱涛文化产业公司以自身所积累实践经验为依据,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及行业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将控制系统与展陈灯光相结合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展区灯光因素,以既有磁吸式系统为落脚点,确定了一体化设计的方案和具体策略,使展陈照明效率得到大幅提高。目前,该成果已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得到应用,现将应用原则及要点归纳如下。

4.1 应用原则

4.1.1 舒适性原则

设计智能照明系统时,既要保证照明光源强度、亮度和色调科学,还要保证光源饱和度适宜,只有这样才能为参观者营造出舒适、理想的光环境,使参观者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以及参观体验。鉴于此,在选择照明灯具时,设计人员应当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优先选择功能完善且风格简单的灯具;二是明确作为灯具在文物展出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灯具既要为文物照明,还负责渲染展区的格调,在凸显展区主题的同时,保证各展区均能够和博物馆融为一体。例如,展出青铜器的展区,可以酌情调暗照明光源的亮度,为参观者营造出古朴且神秘的环境,使参观者对文物意境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4.1.2 艺术性原则

照明系统的显色指数同样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博物馆内安装显色指数较高的灯具,可以使文物色彩、貌相得到最大限度还原。鉴于此,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博物馆布局、展出文物的特点,对照明灯具进行选择,在展出彩色编制作品、绘画作品还有多色文物的区域,酌情安装光源显色指数在90 以上的灯具,保证上述文物对照明辨色所提出要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4]。另外,考虑到文物质地往往有所不同,可以细分为柔软/ 坚硬、光滑/ 粗糙、透明/ 半透明几大类,因此,在设计照明系统时,设计人员应保证照明灯光能够凸显文物质地,使文物更具有真实感。若博物馆展品是有布纹席纹的文物、有绳纹骨的陶器或是其他具有相似特点的文物,为保证文物质感得到充分展示,设计人员可以酌情引入侧光照明,由此达到凸显文物立体感、明暗交错的质感的目的,如图1 所示。

图1 侧光照明

如果博物馆展品以金银器、瓷器还有漆器为主,则应考虑到上述文物表面均具有单向反射这一特点,用普通光源照射极易使文物表面出现亮斑,改用具有漫射特点的柔和光源,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应当将光源调整为散射光,避免文物表面出现亮斑,影响展出效果,如图2 所示。

图2 散射光效果

综上所述,在设计博物馆照明系统时,设计人员应在艺术性原则的指导下,结合不同类型文物所具有的需求,对照明光源加以设计,在保证展出效果的前提下,使光源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多角度配光的方式,使文物所具有的细节得到还原。

4.1.3 保护性原则

由于博物馆的性质较为特殊,因此,在设计照明系统时,应重点考虑如何保证文物安全,严格控制照明时长,以免长时间暴露在灯光下,文物质地、材料或色彩受到影响。鉴于此,设计照明系统的人员应坚持保护性原则,通过以下措施保护文物安全:首先,是对曝光量加以控制。其次,是对照明光线的波长加以控制。研究发现,文物极易被紫外、红外辐射所影响,进而出现老化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可见光的波长均处于400~700 nm,紫外线波长在400 nm 以下,具有能量大、易吸收的特点,极易造成文物的变质,红外线波长在700 nm 以上,能量小且不易吸收,通常不会文物受到严重影响。最后,是对照明系统照度加以控制,若博物馆展品是字画等对光较为敏感的文物,应确保照度不超过50 lx,如果温度对光并不敏感,则可以酌情强照度调整到300 lx,由此达到保护文物安全的目的,如图3 所示。

图3 低照度效果

4.2 应用要点

4.2.1 软件部分

博物馆机房配有计算机,计算机内装有专业的编程、监控软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级别单击选定值班员、管理员或其他选项,输入正确的ID 和密码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查看管内照明灯具的情况、更改照明光源等。计算机具备存储历史数据的能力,可以准确记录照明系统各项参数,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编程软件首选ETS3.0,运用该软件编程能够保证各模块均有唯一的物理地址对应,各回路均有组地址对应,并通过整合回路地址、模块地址的方式,使各模块得到有效控制。

4.2.2 硬件部分

系统硬件包括驱动器、中控器、传感器和耦合器,其中,驱动器可以细分为调光器、开关驱动器,前者搭载6197/11-102-500 模块,既具备单独调光的功能,又可以联合光线感应器,通过自动调光的方式,确保博物馆内照度始终处于相对恒定的状态。开关驱动器优选SA/S8.16.5s,该驱动器单回路电流最大能够达到16 A,搭载有自延时的模块,可以控制灯具开启瞬间所产生电流冲击的大小。另外,该驱动器还能够合断控制独立存在的各负载回路,与博物馆需求高度契合。

5 结语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前往博物馆参观,这一趋势所带来影响已经波及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在对博物馆进行展陈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坚持以参观者针对艺术性、安全性所提出需求为落脚点,根据博物馆特点,确定相应的智能照明系统,综合利用多种照明灯具及光源,提高展陈设计整体水平,并保证文物展出效果能够达到理想状态。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仍然应当将目光聚焦于智能照明系统,不断调整设计方案和细节,在为文物安全提供保护的前提下,使参观者获得良好的参观体验,使博物馆所具有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猜你喜欢

参观者灯具光源
◆ 灯具
最美的蝌蚪
灯具
◆ 灯具
脑洞大开
数说InnoTrans 2018
绿色光源
两种LED光源作为拟南芥生长光源的应用探究
场馆学习中的参观者研究:进展与挑战*
科技连载:LED 引领第三次照明革命——与传统照明的对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