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组织MLH1、MSH2、MSH6和PMS2 蛋白表达意义及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2023-11-06黄飞孔琼琼

浙江医学 2023年19期
关键词:微卫星阳性率胃癌

黄飞 孔琼琼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胃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早期诊断率较低[2-3]。探究胃癌可能发病机制、治疗手段及预后评价是当前研究重点。微卫星DNA 主要指人类基因组中随机分布的重复的、短的、广泛的DNA 序列。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通路系统由一系列因特异性修复DNA 碱基错配的错配形成修复蛋白组成,可提高DNA复制准确性、纠正碱基错配、减少自发突变;MMR 基因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管家基因,其表达缺失导致的微卫星不稳定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4-5]。MMR基因表达错配修复蛋白,现阶段发现的错配修复蛋白主要包括MLH1、MSH2、MSH6 和PMS2 等。本研究探讨胃癌组织MLH1、MSH2、MSH6 和PMS2 等4 种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意义及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胃癌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21 年6 月至2022 年6 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收治的101 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收集经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并制作病理标本。101 例患者中男56 例,女45 例;年龄32~75(60.42±8.27)岁;高、中分化64 例,低分化37 例。纳入标准:(1)符合《胃癌诊疗规范(2018 年版)》[6]关于胃癌标准;(2)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伴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2)手术治疗禁忌者;(3)精神疾病者;(4)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5)术前已行放疗或化疗治疗者;(6)肝肾功能不全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批准文号:(2023)伦审第(055)号],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取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后切片,4 μm/片,严格依据免疫组化SP 染色试剂盒(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批号:20121)说明书检测标本蛋白阳性率。MLH1、MSH2、MSH6、PMS2 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每张切片选取5 个不重叠视野,200 倍显微镜下观察,计算细胞总数和阳性(染色)细胞数,计算阳性细胞比例,根据染色强度评分和阳性细胞比例评分作综合评价。细胞无着色为0 分,浅黄色为1 分,棕黄色为2 分,棕褐色为3 分;无阳性细胞为0 分,阳性细胞比例≤10%为1 分,11%~30%为2 分,31%~50%为3 分,>50%为4 分。两项评分相乘所得总分值即为最终评分:≥10 分表示强阳性(+++),7~9 分表示中阳性(++),4~6分表示弱阳性(+),≤3 分表示阴性(-)。阳性率=(弱阳性+中阳性+强阳性)切片数/总切片数×100%。

1.3 观察指标 (1)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MLH1、MSH2、MSH6 和PMS2 蛋白阳性率;(2)比较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浸润深度等不同病理特征胃癌患者组织MLH1、MSH2、MSH6 和PMS2 蛋白阳性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4 种错配修复蛋白阳性率比较 胃癌组织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4种错配修复蛋白阳性率比较[例(%)]

2.2 不同病理特征胃癌患者MLH1 和MSH2 蛋白阳性率比较 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胃癌患者组织MLH1 和MSH2 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组织MLH1 和MSH2 蛋白阳性率高于Ⅰ~Ⅱ期患者,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组织MLH1 和MSH2 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浸润至肌层/浆膜层胃癌患者组织MLH1 和MSH2 蛋白阳性率高于浸润至黏膜/黏膜下层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不同病理特征胃癌患者MSH6 和PMS2 蛋白阳性率比较 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胃癌患者组织MSH6 和PMS2 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组织MSH6和PMS2 蛋白阳性率高于Ⅰ~Ⅱ期患者,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组织MSH6 和PMS2 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浸润至肌层/浆膜层胃癌患者组织MSH6 和PMS2 蛋白阳性率高于浸润至黏膜/黏膜下层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胃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食欲下降、饱胀、疼痛及体质量减轻等,病死率和发病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7-9]。胃癌具有高度异质性,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途径、多因素的变化过程[10-11]。随着诊断及时、靶向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发展,早期胃癌患者生存率明显提升,但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仍不理想[12]。胃癌发病机制涉及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或活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作为慢性增殖性疾病,胃癌以多种遗传及表观遗传的异常改变为特征,即是一种基因表达异常的疾病[13-15]。近年来研究显示,微卫星不稳定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紧密,并且被认为是继抑癌基因失活和原癌基因激活后造成肿瘤形成的新机制[16]。

微卫星不稳定主要是因MMR 基因功能障碍导致的少数核苷酸的缺失或插入、并以此出现DNA 复制错误。微卫星不稳定表现的肿瘤细胞无法检测错配和正确修复的DNA,导致大量DNA 复制错误并获得额外突变,引起肿瘤的发生[17]。人类MMR 系统基因主要包括MLH1、MSH2、MSH6 和PMS2 等家族成员,MLH1 基因的表达缺失是造成微卫星不稳定型胃癌的重要机制;由MSH2 和MSH6 蛋白形成的异二聚体可结合单碱基错配/缺失环;由MLH1 和PMS2 形成的异二聚体与错配识别蛋白MutSα/β 结合以启动修复[18-19]。李阳明等[20]对2 622 例胃癌患者的研究发现,MMR 蛋白表达缺失146 例,其中MLH1 表达缺失120 例、MSH2 表达缺失14例、MSH6 表达缺失8 例、PMS2 表达缺失116 例,且与患者神经侵犯、N 分期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织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表明胃癌患者MLH1、MSH2、MSH6 和PMS2 蛋白表达异常升高;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胃癌患者组织中MLH1、MSH2、MSH6 和PMS2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胃癌患者MLH1、MSH2、MSH6 和PMS2 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无关;Ⅲ~Ⅳ期胃癌患者组织中MLH1、MSH2、MSH6 和PMS2 蛋白阳性率高于Ⅰ~Ⅱ期患者,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组织中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浸润至肌层/浆膜层胃癌患者组织MLH1、MSH2、MSH6 和PMS2蛋白阳性率高于浸润至黏膜/黏膜下层患者,即胃癌患者MLH1、MSH2、MSH6 和PMS2 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

综上所述,胃癌组织MLH1、MSH2、MSH6 和PMS2蛋白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

猜你喜欢

微卫星阳性率胃癌
梅花鹿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研究
林麝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规律研究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波纹巴非蛤微卫星标记研究
中国“一箭双星”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一号”与“天拓二号视频微卫星”发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