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议论为“龙”点“睛”

2023-11-05高玉波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白求恩牧羊人文末

高玉波

写作中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记叙性的文字可以通过讲述事件刻画出人物的内在品格,描写性的文字可以通过描摹外貌特征刻画出人物的外在形象。关于议论,研读名家的经典之作,我们会发现,名家常常用议论为自己的文章“点睛”,使文章因议论而熠熠生辉。

卒章显志的经典之论

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不足千字,却清楚地交代了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投身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光辉事迹,同时给予了白求恩极高的评价。通过这篇夹叙夹议的短文,我们可以看到,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态度令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十分感动,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令全中国人民敬佩。白求恩同志对中国的无私奉献、对医术的精益求精,都通过毛主席的讲述一点一滴印刻在读者心底。白求恩同志被每一位读者铭记,更主要的原因是毛主席对他的高度赞誉: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文末这句话,把毛主席对白求恩同志的评价高度概括了出来。五个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短语的排比,不但增强了语势,而且能让我们透彻地理解白求恩同志高尚品质的精神实质,既利于我党我军学习白求恩同志的高尚品格,更表达了毛主席对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赞誉。这样卒章显志的经典之论,让白求恩同志的形象更高大、更突出。

升华主题的精深之论

《老王》讲述了杨绛先生一家跟老王交往的故事,刻画了三轮车夫老王的形象——一个老实人。老王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鸡蛋和香油送给杨绛先生: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先生在用钱回报老王最后一次登门之后几年终于彻悟,自己帮助老王的一切善意不过是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俯视甚至施舍。三轮车夫老王跟高级知识分子杨绛先生一家的交往,是建立在车夫与顾客的关系基础上的,是得人鱼肝油、送人劳动力的礼尚往来。而杨绛先生给老王钱虽出于真诚,其本质却也是以钱易物。钱物可以相抵,老王对杨绛先生一家的心意又该情归何处呢?文末的议论句让我们看到了善于自省的杨绛先生,也认识了一个更加鲜明的老王形象——一个超脱世俗的人,一个无视众生差别的人,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老王》的主题因文末的议论而升华,老王的形象因结尾的议论而更加高大。

层层深入的渐进之论

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牧羊人艾力泽·布菲通过多年的坚持植树让荒漠变绿洲的感人故事。作者在文中使用的几个议论句,让读者逐步深入地了解了牧羊人的可贵之处。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文章开篇提纲挈领地概括了故事内容,也为牧羊人的出场设置了悬念:“难得的好人”是怎样的人?

牧羊人用将近十年的努力,造就了一大片树林,这片树林分为三块,其中最大的一块,足足有11千米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这句议论是对牧羊人的赞美,更是对人类自己最中肯的评价。世间虽有破坏美好的杀戮者,但更有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美好的建设者。

文末“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的赞美,更表达了作者对每一个像艾力泽·布菲那样用自己的力量、毅力和无私来创造美好世界的人的赞美。平凡而无私的不平凡的普通人形象因议论而呼之欲出。

[群文链接]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认真研读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刘宗明的《一件珍贵的衬衫》,品悟议论性文字的力量。]

(此文为大连市西岗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五项管理”专项课题“中学生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XG2021026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大连市第三十七中学)

猜你喜欢

白求恩牧羊人文末
纪念白求恩
去可可托海,做一个牧羊人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文末点题太直接
老师的批语
牧羊人
牧羊人
更正
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