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德育渗透路径分析

2023-11-04

学苑教育 2023年2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德育小学生

朱 娟

(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江苏昆山 215300)

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思想不够成熟、辨别能力不佳的小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强化他们的抗挫折能力,确保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最终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教师作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应积极落实德育教育内容,在具体授课中,借助体育技能强化活动,不断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素质,使他们既能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精髓,又能拥有良好的体育精神,最终获得个人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性

(一)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以“示范+ 强化”为主,即教师先示范体育技能的实施要点,然后请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模仿。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本就没有多少内容的体育课堂,自然报以抵触情绪,这会影响他们体育技能水平的明显提升,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是不利的。而德育教育内容的科学渗透,则可以为体育授课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带来较强的助力,从而形成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具体表现为:首先,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求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寻找体育技能与德育知识的契合点,然后进行科学的安排,比如引入相应的体育游戏,创设相应的德育情境等,从而切实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最终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这些举措,必然会改变体育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气氛,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其次,极大地丰富体育授课内容。体育学科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考虑到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阶段,因此,体育教材中没有列出较多的内容。这意味着小学生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学习同样的体育内容,练习同样的体育技能,部分意志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不免会产生厌烦感,而这对于他们体育素质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德育教育内容的科学渗透,则可以使体育教师以体育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扩展、深化与迁移,从而为体育课堂注入活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促使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包括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等内容。换言之,核心素养是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利用各种策略,致力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运动强度,毅力不佳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退缩的念头。而德育内容的渗透,则可以改变这种情况。以篮球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应对篮球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烦躁情绪,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他们较为喜欢的体育明星的比赛视频,学生在观看中,会渐渐意识到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髓与含义,这有助于他们找到参与篮球训练的意义。面对枯燥的篮球训练,他们不再退缩,而是将其视为磨练自己的最佳途径,这种观念上的改变,对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原则分析

(一)紧密性原则

德育教育的渗透并非随意的,而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调整。以往体育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平时授课中,或是一味讲述德育知识,只选择用口头讲述的方式鼓励学生面对体育训练,由于方式较为单一,因此授课效果始终不佳;或是缺乏对德育教育的重视,未能意识到良好品格的形成对于小学生现在以及未来的重要性,因此只是将德育教育当成任务,而非立足于体育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由于缺乏实效性与长期性,故而,降低了德育教育的质量。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及时转变做法,认真研究体育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以便能找到德育与体育的融合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体育精神的含义,并将其作为自己应对不良情绪影响的重要工具,最终获得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比如学习足球课程时,教师可以渗透一些与人合作的知识,使学生能加深对“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这句话的理解,为他们日后形成团队精神创造有利条件。

(二)实践性原则

在渗透德育教育知识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不要把体育课堂变成思想品德课堂,只采取一味说教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某个德育知识的含义,而应遵守实践性原则,使学生在实践参与中,不断加深对德育知识的理解。这是因为小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一味讲述理论知识,只会让他们产生厌烦心理,最终对德育知识乃至体育课堂敬而远之,这会降低体育课程的育人效果。此外,德育知识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逐渐找到落实德育知识的有效路径,从而获得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内容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体育游戏的应用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比较喜欢趣味游戏。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点,通过设置合理的体育游戏,使德育元素形象化、具体化、深刻化,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接受德育的“灌溉”,进而在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启发,为他们形成终身锻炼意识提供强大助力。

比如在学习与“后滚翻”有关的体育技能时,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通过认真观察、不断实践等途径,掌握滚翻的动作要点与正确翻滚的方式,并能准确做出后滚翻、后倒滚动等动作,从而获得柔韧、灵巧等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同时,战胜在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畏难、沮丧等情绪,形成不畏艰难、努力进取的良好品格。为了完成以上授课目标,体育教师首先结合多媒体视频,向学生讲述后滚翻的动作技巧,必要时,进行适当的示范。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教师可以引入“炸油条”游戏——将多个小体操垫横向摆放连成一排,一人直臂直腿躺在第一块垫子上扮演“油条”,另一个则需要站在一旁,伸出一只手扮成“筷子”,等裁判(通常情况下是教师)发出命令以后,两人需要相互配合向前不断移动,直至垫子的另一端。最后两人拉手高举,可以获得一分。期间,负责扮演“油条”的学生,他的身体不能超出垫子,负责扮演“筷子”的学生可以轻轻接触“油条”,但不能用力推动。若是违反以上原则,则没有积分。学生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积分,势必会不断回忆之前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并与同伴保持高度的默契,这对于他们体育素养的提升是较为有利的。等学生掌握“炸油条”游戏的规则以后,教师还可以引入竞赛模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游戏中,其中用时较短、配合较为默契的学生则为胜利组,可以获得教师提供的精美礼品。学生为了获奖,势必会想方设法地提升个人的翻动速度。碍于身体素质相对欠缺的原因,他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比如无法完成规定的工作、完成反复动作以后身体相对疲惫等,但为了不拖团队的后腿,他们会选择坚持到底。久而久之,学生的意志力、合作能力等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有助于他们养成不抛弃不放弃的良好品质。

(二)注重实施激励教育

现阶段,许多小学生多来源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自出生以来,各种事情都是由亲人一手包办,换言之,成长相对顺利。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偏低。比如,部分学生会因为体育训练过于辛苦,而产生厌恶情绪;又或者面对困难,不是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选择直接放弃,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偏弱而形成的。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促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教师可以适当渗透一些抗挫折知识,具体而言,借助赏识教育激励学生不断突破自我,积极克服自己平时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一旦问题得以科学解决,学生的信心与成就感就得以强化,这对于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与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体育项目的种类相对较多,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他们多半有一个甚至多个自己较为感兴趣的项目,并对这些体育项目中的运动员抱以浓厚的兴趣,甚至将他们当作自己的榜样。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为他们播放体育明星的训练视频、让他们记录下自己较为喜欢的体育明星所说的话等方式,激励小学生勇于克服自己遇到的难题。以篮球为例,许多小学生喜欢姚明、乔丹等运动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播放与之有关的资料,使小学生深刻意识到,这些篮球明星之所以能取得较多的成绩,则源于他们平时的不懈努力,以此提升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为其抗挫折能力的不断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时间允许的话,体育教师还可以请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向家长咨询、前去图书馆查询等方式,搜集与自己所喜欢的篮球明星有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大家进行分享。在搜集与分享过程中,学生对于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对于他们形成坚毅的品格是大有裨益的。

(三)注重心理素质教育的高效开展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教师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确保他们能完成三维体育学习目标,为其体育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助力;还应推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确保他们能以平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

第一,注重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体育教师应通过交谈法、问卷法等方式,深入学生中间,及时了解他们学习体育课程与落实德育知识的情况,一旦发现他们遇到困难,则应立即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支持,以此减轻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学生能掌握较多的减压技巧,从而拥有健康的心理。

第二,体育教师应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确保他们能以健康的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比如,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合理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而出现肥胖情况,为了避免遭到其他学生的耻笑,他们不愿参加体育课程,也不愿与他人联系。对此,体育教师可以一方面根据他们的身体特点与兴趣爱好,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同时给予他们较多的关注,使他们能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积极克服心理障碍,获得更多长远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其他学生的力量,对身体肥胖的学生形成有效的监督与高效的鼓励,使肥胖学生能严格按照教师所制定的方案,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最终收获健康的身体。期间,为了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其他学生势必积极调整监督方案,这既提高了监督的效果,又与身体相对肥胖的学生形成了深厚的友谊,这对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值得注意的是,德育的开展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效果。因此,在将德育内容渗透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抱以持之以恒的信念。不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不论学生落实德育内容的情况如何,都要有耐心、有温度、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为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提供强大助力。

(四)注重评价中渗透体育德育

在评价中渗透体育德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对学生体育表现和成绩的综合评估,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意识,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表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促进全面素质的培养。而在评价中渗透体育德育是指在对学生体育表现和成绩进行评价时,不仅应关注其技能水平和运动成绩,还应注重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表现和品质。

假设一个小学体育教师正在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为了在评价中渗透体育德育,强调公平竞争、团队合作和自律性,在评价时,教师可以设立“公平竞争”这一指标,通过观察学生在比赛中是否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和对手等方面的表现来评估。教师会观察学生是否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得优势,是否尊重比赛规则和裁判的判决,是否表现出对对手的尊重等。

而为了体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设置“团队合作”这一指标。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与队友合作、相互协助、共同制定战术等,以及是否能够在胜利或失败时保持团队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态度。

在评价中,教师还可以设立“自律性”这一指标,用于评估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会观察学生是否按时参加训练,是否充分准备,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纪律和自控力。

在这个例子中,体育教师通过设立以上指标,可以观察和评估学生在比赛中的行为和态度,从而反映出他们的德育表现。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他们对体育品德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反馈和奖惩机制,激励学生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此外,在评价中渗透体育德育,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全面地反映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特别关注他们在比赛中的行为和态度。教师可以记录学生是否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和对手,是否积极合作等,从而评估其公平竞争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师还能开展自我评价和互评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反思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并针对德育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反省。同时,可以进行小组互评,让学生对彼此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和表现。

同时,可以设计相关的问卷,询问学生对比赛中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等德育内容的感受和认知。问卷调查可以匿名进行,学生更容易真实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从中获取宝贵的反馈信息,并给学生布置有关德育的项目作业。比如,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比赛心得体会,重点关注他们在比赛中的道德品质和体育精神的体现,这样的作业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表现。接下来,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讨论,谈论体育比赛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的交流可以增进学生对体育德育的认识和理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融合相应的德育内容,从而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切实提升体育教学的育人效果,是当下重要的任务。对此,教师应在遵循紧密性与实践性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教学方案,以便体育与德育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小学生树立起积极的价值观,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德育小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是小学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