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2023-11-03李莹霞

名师在线 2023年25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口语

文/李莹霞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建议一线教育工作者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促使学生建构爱国认知、培养爱国情怀。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尤为丰富,将它们融入不同教学板块,能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便利[1]。基于此,教师应树立育人理念,发挥语文学科作用,从不同教学板块(如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等)入手,运用适当的策略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助力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为在现实生活中树立爱国主义观念奠定坚实基础。

一、解读汉字文化,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2]。在识字与写字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汉字背后的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增强民族自豪感,由此实现爱国教育的渗透。所以,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时,教师应以传统文化为抓手,与学生一起追本溯源,探寻汉字的来源,借此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扎实掌握汉字,同时对祖国语言文字产生热爱。

以《腊八粥》为例,“粥”贯穿文本始终,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课堂上,教师以“粥”字为重点,向学生提供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粥”是我国的饮食文化精粹,同时了解到“粥”出现于黄帝时期。基于学生的发现,教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呈现“粥”字的金文写法,并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粥”是由“米”和“鬲”组成的会意字。立足于此,教师利用图文结合法,一一解释“米”和“鬲”的含义,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认知。然后,教师按照如此方式,展现“粥”的篆文、隶书。学生了解了“粥”字的形变过程,掌握了该字的结构,了解了“粥”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粥”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学生掌握了“粥”字的音、形、义后,教师组织书写活动。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教师反复叮嘱他们要写得横平竖直,并就此讲述做人的道理,使学生继续感受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实践证明,通过解读汉字文本,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还可以感受到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知识,对汉字产生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渗透效果。

二、品味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阅读文本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3]。叶圣陶先生曾言,在阅读文艺作品时,必须抓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读出真滋味。统编语文教材中不乏以爱国为主题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时,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

(一)在细读中,品味文本语言

彰显爱国之情的文字,是学生细读文本的切入点。通过细读这些文字,学生可以深入体察作者内心的爱国情感,由此增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应紧扣彰显爱国之情的文字语言,应用适宜方法引导学生细读,品味其中的爱国之情。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作者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对五位英雄先后使用了不同的称呼。称呼的变化,体现了英雄的勇敢无畏以及作者对英雄的赞美。于是,教师以不同的称呼为抓手,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教师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作者对五位英雄使用了怎样的称呼?作者为什么改变对五位英雄的称呼?”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找寻到“战士”和“壮士”,探寻变化原因。一些学生说道:“在故事开始时,他们在执行任务,是忠诚的战士。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他们遭遇敌人,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将自身生死置之度外,将敌人引上棋盘陀,是英勇的壮士。”教师就此进行赞赏,并追问:“从这一称呼的变化,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受到问题的驱动,学生透过“战士”和“壮士”,感受到作者对五位英雄的敬佩之情。基于此,教师进行总结:“这五名战士为了集体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可歌可泣。正是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说明他们不是普通的战士,而是真壮士。”经过如此总结,学生感受到了五壮士身上的美好精神品质,同时受到爱国熏陶,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在朗读中,品味文本语言

朗读是学生阅读文本的重要方式。朗读的过程,既是学生理解文字语言和文本内容的过程,又是学生感受爱国之情的过程[4]。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应挖掘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朗读,使他们感受其中蕴含的爱国之情,由此增强阅读认知,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使用“掠”“搬”“毁”等词汇描述了侵略者的恶行,宣泄了自己对他们的痛恨之情,表达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因此,教师应以这些词汇为立足点,引导学生诵读。

例如,在学生诵读后,教师提出问题:“借由‘掠’字,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在此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边诵读边想象。有的学生在脑海中凸显如此场景:“侵略者一副贪婪的嘴脸:能搬动的东西,都搬走;搬不动的东西,则肆意破坏。”在如此场景的作用下,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痛恨之情,与作者实现情感共鸣。基于此,教师进行引导:“侵略者不光要将我们的无价之宝夺走,还企图放火销毁罪证。他们的罪证能销毁吗?”教师的引导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越来越强烈。于是,教师鼓励学生再次诵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会对侵略者有这么大的恨和怨呢?”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了解圆明园的历史价值,增强痛恨之情。实践表明,学生通过不断诵读,不但理解了文本内容,还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浓浓深情。

三、读写结合,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写作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产生爱国之情[5]。通过不断体验多样的阅读活动,学生感受了其中蕴含的爱国之情。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所得,及时组织读写结合活动,使学生组织语言文字,表达爱国之情,由此增强情感认知。

仍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在阅读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诵读,基于对侵略者恶行的愤慨,产生了爱国之情。教师把握时机,组织读写结合活动。

例如,教师立足学生的诵读情况,提出问题:“1840年以后,我们损失的仅仅是圆明园吗?”在此问题的驱动下,一些学生迁移历史认知,描述清政府在侵略者的压迫下签订的系列不平等条约。教师就此进行补充,并进行引导:“签订这些不平等条约,清政府不得不割地赔款,出让市场。这仅仅是经济损失吗?”教师如此引导,引发了学生的深思。有学生说道:“不光是经济损失,更是国家主权遭受侵犯。”接着,教师提出写作要求:“面对圆明园的毁灭、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相信大家有很多话想说,请大家写下自己的心里话。”于是,学生迁移情感,组建语言,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态度。例如,有的学生写道:“国弱就要挨打。为了不挨打,我们的国家必须变得强大起来!”学生饱含拳拳赤子之心的表达,有利于深化爱国情感。同时,学生也因此锻炼了写作能力,有效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扮演角色,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教材中设置的专门的口语交际内容较少。针对这个情况,语文教学改革倡导融口语交际教学于阅读教学中。综观上文,在体验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阅读文本互动,不仅了解了文本内容,还储备了语言知识,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为进行口语交际提供了便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方式多种多样,角色扮演是其中之一。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会进入具体场景中,迁移阅读认知,积极表达,由此增强爱国情感。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

以《草原》为例,在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壮美,感受了草原人民的热情,树立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友好意识。立足于学生的阅读所得,教师可以组织口语交际活动。

在组织活动时,教师鼓励学生化身为“小导游”,依据文本内容向其他同学介绍内蒙古大草原的景与情。在介绍内蒙古大草原景色时,学生回顾阅读内容,想象具体画面,继续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发挥自主性,联系具体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草原风光。在学生做好准备后,教师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到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进行描述,带领全体学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大草原风光。例如,学生代表描述道:“蓝蓝的天空上缀着一片片白云。微风吹过,看,白云慢慢地飘荡。地上的青草看到白云在动,不由得随风舞动自己的身体,为白云加油打气。青草在舞动时,羊群若隐若现。从远处看去,仿佛绿草上戴着一朵朵小白花……”在学生代表描述之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描绘相应画面,由此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然后,教师继续鼓励学生扮演“小导游”的角色,回顾文本内容,介绍草原人民欢迎远方来客的场景,与远方来客联欢的场景,与远方来客依依惜别的场景。

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角色意识”,以“小导游”身份一步步地介绍文本内容,仿佛将同学带到了美丽的大草原上,一起体验多姿多彩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顺其自然地强化了民族团结意识,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五、组织主题活动,在综合性学习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领域,提倡跨领域学习、实践性学习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主题活动是实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抓手,确定活动主题,进而组织系列活动,由此顺其自然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增强爱国认知,塑造家国情怀。由此,教师依据学生学习情况,组织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借此机会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中。

以“革命岁月”主题单元为例,在学习该单元的过程中,学生借助阅读文本,了解了长征时期红军的艰难历程,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保家卫国的壮举等,无形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立足学生的单元学习情况,教师确定活动主题为“长征时期,红军的艰难奋斗”。围绕此主题,教师可以组织系列活动,如讲述历史背景、讲述长征细节等。例如,在讲述长征细节活动中,学生发挥自主性,搜集各种与长征有关的故事,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述。长征的故事仿佛将学生带入了长征的场景中。学生了解了红军们的故事,如李贞将军的故事、董振堂的故事等,从中感受长征中红军战士们的大无畏精神。

由此可见,组织主题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无形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从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综合性学习入手,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多样的策略,如解读文字文化、品味文字描写、读写结合、扮演角色、组织主题活动等,顺其自然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锻炼多样能力,树立良好的爱国意识,培养爱国情怀,切实增强语文学科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口语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口语对对碰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