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角下英语课堂教学DDPER 评价模式探究

2023-11-03杨艳红

名师在线 2023年25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环节教学内容

文/杨艳红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树立整体育人观念,设计并实施目标、活动、评价相统一的教学。同时,教学评价应贯穿英语课堂教与学的全过程。《课程标准》视角下的DDPER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从教学需求(Teaching Demand)、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tice)、教学评估(Teaching Evaluation)及教学反思(Teaching Reflection)五个维度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以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从而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

一、英语课堂教学DDPER 评价模式的内涵

DDPER 评价模式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力求让课堂教学的需求、设计、实践、评估及课后反思环节体现《课程标准》理念。DDPER 评价模式强调一节英语课的评价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授课、反思等环节上下功夫,提高课堂评价的实效性。

二、英语课堂教学DDPER 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特色及创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见表1。

三、英语课堂教学DDPER 评价模式的运用

(一)教学需求

教学需求要注重精准性。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1]。其次,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是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原有的认知水平及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再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授课内容和课型结构。教师要在明确是听说课、阅读课还是写作课、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之后,再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和创新的整合。最后,教师要考虑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是教学需求能否得以满足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教学方法的优化。

(二)教学设计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力求使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观测,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与优化[2]。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情境学习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英语学习。教师还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注重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三)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要具有高效性。首先,教师应做到教学组织有序,教学环节完整,按照“导入—呈现—练习—巩固—结课—作业”的顺序,使每一个教学环节达到最优,做到教学知识点梳理到位,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同时,教师要关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意听、说、读、看、写的有机结合,注重教材知识和生活情境的联系。教师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及时对学生做出积极的评价与鼓励。其次,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学习任务应明确并落实到位。教师可以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完成练习的准确率及听课的专注度等方面来评判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四)教学评估

在课堂教学中,评估主体的多维性应体现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中。评价反馈方式应多样化,包括口头反馈、书面反馈、肢体语言反馈和符号语言反馈等。课堂评价是教学评估的主阵地,评价内容主要包含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学习表现。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在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总结归纳、自评互评、课堂检测等环节中的具体表现,才能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应该反思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教学中师生的互动行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等。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困惑,设法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实践证明,教师在反思中记录学生的困惑点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以后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完善,同时可以丰富教学经验。

四、英语课堂教学DDPER 评价模式案例分析

下文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A (1a-2c) 为例,阐述DDPER 评价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本单元围绕描述食物制作步骤和根据指示制作食物展开,其中Section A (1a-2c)由制作香蕉奶昔引入对食物制作步骤的听说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相关话题的新单词和表达方式。这一节课的DDPER 评价维度阐述如下:

(一)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本节课的课型确定为听说课。教师要对听说课型的授课特点以及自身的语音、语调等专业素养情况进行梳理和思考。另外,教师要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常见的名词,如banana、apple、milk、wash、drink、cut up 等,也学过“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Do you often eat apples?”等句型。在此基础上,教师能更好地依据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进行有效教学。

(二)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课时的教学设计:通过banana、milk、carrots 等食物的图片,直观导入本课的主题。其次,教师 通 过 问 题“What's your favorite drink?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引 出“banana milk shake”,从 而 引 导 学 生 学 习 turn on、cut up、peel、pour、put 等重点单词和短语。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已学词汇first、second 和句型“How many ... ?”“How much ... ?”。再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听力训练,让学生了解制作香蕉奶昔所需的材料和步骤,通过现场演示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新学内容的记忆。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巩固新学内容,体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实践

本节课是听说课,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首先要关注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包含warming up、presentation、practice、consolidation、summary 和homework 等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about how to make fruit salad with your partner.”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教师应尽可能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同时关注听、说、读、看、写技能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运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掌握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临近结束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及完成练习的正确率,同时让学生通过亲手制作食物和对比各自制作奶昔的过程,并体验父母的辛劳,懂得珍惜。

(四)教学评估

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采用符号语言反馈的评价,如在导入之前就把学生分为几个自然活动小组,就“What do we need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We need a blender, a knife, bananas, milk and some ice cream.”进行对话练习,然后每组选出两位学生分别用不同的大拇指数量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使评价更有趣。同时,这样的评价也更有实效性。

(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环节。就本节课而言,教师要反思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课时目标词汇、短语和句型,是否学会了有关食物制作的步骤、材料和用量的短语及表达方式;要反思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否具有创新性,教学环节是否连贯、有效;还要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结束语

总之,探索英语课堂DDPER 模式可以使教师做到多维度思考课堂教学,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进一步提升教学技能,不断优化学生的课堂体验。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习英语,还要处理好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促进课堂教学要素的最优化,使教学效率大幅提升,构建真正能让学生沉浸其中的英语课堂。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环节教学内容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