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那得清如许
——宜阳县以供排水一体化提升人居环境

2023-11-03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19期
关键词:宜阳县改厕杏花村

文/本刊记者 丁 浩

“为什么宜阳县安排看的点,大都是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这跟乡村振兴有啥关系吗?”“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的记者们大都有这样的疑问。

也许看出了大家的疑惑,河南日报农村版洛阳记者站站长黄红立忙跟大家解释道:在南方工作过的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江凌深知,只有把农村污水处理好了,才能提升人居环境和群众的幸福指数。所以,洛阳举全市之力力推这个事情。

黄红立进一步说道:以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浙江“千万工程”之所以效果这么好,之所以全国各地都在学习,就是因为污水处理得好。

说归说,眼见才为真。

火车餐厅、见鹤湖栈道、房车露营点,这里让人眼前一亮。9月4日,当记者一行来到洛阳市宜阳县锦屏镇杏花村时,看法也随之改变。

“天老热,来洗洗吧。”杏花村村民李小勤热情地引着大家进门。

有山有水,山顶还有露营基地,杏花村这几年吸引了不少游客。对于村民来说,吸引人的不光是山水,还有越来越漂亮的村庄、越来越方便的生活。

日子舒不舒服,厨房、卫生间最能体现。街道上、院落里满是花花草草,村民家家户户的厨房和卫生间倒成了亮点,白色的地砖、墙砖干净整洁,马桶、洗手池一应俱全。

趁着儿子结婚装修,李小勤将院里的旱厕挪进了屋里,配上热水器、洗衣机、马桶,方便多了。客厅里,锃亮的地板砖上,4岁的小孙子玩儿得正开心,过去脏乱差的厕所,终结在了这代人手里。

“现在多方便呀,都是水冲式厕所,热水澡在家随时能洗,这跟城里没啥区别,比城里还好!”李小勤开始“炫耀”。走到门口,李小勤专门找了找,用脚尖点点地面说:“这儿呗,这地下埋着污水管呢,顺着排走处理了。”

从拧开水龙头、喝上甘甜水,到排污有道、污水能处理,自从供排水一体化工程建成,杏花村脏乱差的厕所、污水横流的街道、蚊蝇乱飞的院子,再也看不到了。

离李小勤家不远,就是杏花村的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通过管网排到此的污水,将会进行无害化处理,直到达标排放。从建成起,当上了管理员的村民周明现练就了一套独家本领,通过看、听,他就能知道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一旦发现问题,就赶紧上报修理,要不污水没法处理就麻烦了。”周明现说。

家里干净了生活更舒服,干净整洁的村庄,是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关键。这几年,杏花村还建起了窑洞式民宿,既有乡土风情,又不失现代化的方便。

杏花村的变化,村民都看在眼里、美在心里。家家有水冲厕所,街巷有下水管道,村有污水处理设施,排污管道连通镇区、城区,宜阳全域正在形成一张硕大的供排水网络。

杏花村是宜阳县创新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缩影。

按照洛阳全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整体方案,到2023年10月底,宜阳县所有行政村、自然村要实现供排水一体化全覆盖。

规划一张图

改革开放几十年,宜阳县和众多地方一样,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多次推动乡村改厕。

宜阳县董王庄乡乔庄村党支部书记乔二元告诉记者,历次改厕,上面劲头大、群众不主动、效果不显著。

是群众不愿意改厕吗?不是!

以前乔庄村,厕所都建在门外,为啥?“气味大,谁想放院子里!”你占一点、他占一点,原本不宽的街道更窄、更乱了,村民用起来也不方便。

单纯的改厕能解决污水存到哪儿,但往哪儿去、咋处理,依然麻烦。

陪同此次调研采访的洛阳市农业农村局人居环境科科长张世鲲跟记者攀谈说: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就是污水问题、垃圾问题、改厕问题。从表面上看是3个问题,实际上,供排水管网建成后,垃圾处理问题和农户改厕、改厨问题将迎刃而解。

全村村民都这样认为,这就是共识。共识达成后,便是科学规划。

据了解,乔庄村的规划建设方案是,以整排房屋、多户共同建设小三格,以小管网连接每家每户,再以主管网连接至村里建设的大三格,从大三格连入街道上的主管网。

主管网的污水流向哪儿、咋处理?

宜阳县莲庄镇人大主席杜自成向记者介绍说:“直接并入宜阳县城的污水管网,通过管网进入城区污水处理厂。”

城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处理标准高、能力强。乡村污水进城,从而完成城乡一体。

水往低处流,农宅高低不同,低洼处的农宅污水不能上流,怎么办?

莲庄镇供排水一体化示意图给出了答案:西边的沙坡头等村,污水向东,流入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莲庄村以及南边的涧河村等,则共用一个处理站;东边的石村、陈宅村等,不建设污水处理站,而是利用管网直接并入城区污水处理厂。

从规划就打破了村与村、乡与乡以及乡村和城区的区划藩篱,彻底避免了建设过程中“大活人被尿憋死”的尴尬。

因地制宜,所有的污水自然都有出路。截至2023年8月底,宜阳县新铺设了供水管网1516.6公里、污水管网743.18公里。

建设一盘棋

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入户了,排污管道连通了,莲庄镇陈宅村村医孔卫国立即封掉了自家院子里的压水井,改厕、改厨成了供排水一体化的一部分。

村医有村医的视角。孔卫国说,往年夏秋,村里蚊蝇多,一不小心,村民就得上了肠胃疾病,到诊所看病拿药的村民多。完成供排水一体化后,庭院、街道上根本就看不到污水了,到诊所看肠胃病的村民很少。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像孔卫国这样的村民不知道的是,这项工程投资很大。

孔卫国不知道的,莲庄镇陈宅村党支部书记于铁伟知道一些:像陈宅这样1175人的村,居住相对集中,地势也不很复杂,条件算是好了,即便这样,工程建设也需要投入300万元。

一个村就需要投入300万元,钱从哪里来?

宜阳县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债贷融合”的投融资模式,组织住建、城投集团,以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4个项目,申请政策性金融贷款12.68亿元;组织水利、住建等部门,以地表水置换、城镇供排水一体化、见鹤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申请专项债5.18亿元,同时还整合了县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000万元。

资金来之不易,谁都不敢大手大脚,必须保证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保证一分钱掉地下,群众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响声。

怎么保证?靠国企。

宜阳县整合县水务集团和宜农人居环境治理公司,成立城乡水务国有运营公司,变多头建设、分散管理为统一建设、集中管理,破解九龙治水难题。

运维一本账

供排水设施大多是“地下工作者”,一旦“梗阻患病”,“望闻问切”难度很大,“开膛破肚”成本很高,这样一来,保畅通的重点就只能在日常不间断地巡视、巡查了。

杏花村的微动力排水设施建成后,当上了管理员的周明现练就了一套独家本领,通过看、听,他就能知道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三分建,七分管。宜阳县现有的9座水厂、1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68个微动力污水处理站,运行状况在总控室的大屏幕上一目了然。

除人员巡检外,全网视频监控、管网检测、中控调度的数据都实时在线。

加上供水管理到户、污水处理厂数字化、微动力污水处理站自动化处理的智慧化管理体系等,全县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运维一目了然。

在整个供排水环节中,供水是收费的,有收益,但污水处理基本上是“赔本买卖”,并且赔得还不少,这就给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的可持续安全运营出了一个难题。

这个问题,宜阳县在推进这项工程中,早知道、有预案。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运营一段时间后,杏花村党支部书记周京伟算了这样一笔账,村里的微动力排水设施,每月电费、人工等成本约2000元,按照2元每吨的用水价格,村里水费收入可以覆盖排污成本,很好地收到了以供补排的效果。

此外,通过供排水一体化全面实施,杏花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乡村旅游产业也得到蓬勃发展。目前,杏花村已建成集民宿、餐饮、露营、果蔬大棚为一体的乡村文旅康养特色产业,带动该村和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2022年实现村集体收入120万元。

猜你喜欢

宜阳县改厕杏花村
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
河南宜阳县地下水赋存规律与开发利用建议
宜阳县
杏花村更新重建探讨
关于南陵县农村改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涪陵区义和镇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进展良好
杏花村文化研究的学术审思
宜阳县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Section B(2a-2e)
——Beauty in Common Things教学设计
河北:农村改厕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