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袒”的“袒护”义的来源探析

2023-11-01吴怡婕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用典典故词义

吴怡婕 朱 怀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 401331)

引言

现代汉语中,“袒”有两个义项。一是表示脱去或敞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二是“袒护”。一般来说,词义改变往往来自于引申,但是“袒”的两个义项语义关联不大,难以看出引申的痕迹。那么,“袒”是如何由“袒露”之义进而产生“袒护”义呢?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前人已有研究。其中卜师霞[1]引用张博[2]提出的“组合同化”说及词义对语素义的改变,认为“袒”的语义改变是受到了与之组合的“偏袒”一词的影响从而使“袒”的语义被“偏”同化获得“袒护”义。方平权[3]也提到“袒”的语义因特指而增加,在“偏袒”一词中获得了“袒护”义。二者皆认为“袒”的语义改变是受到了“偏袒”一词组合的影响。但是据文献调查可知,“袒”的“袒护”义早于表“袒护”义的“偏袒”一词的产生,根据徐之明[4]和董志翘[5]提出的判断词义组合同化的历史性原则①可以得知,“袒”的袒护义并非是受到了“偏袒”一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重新考察“袒”的“袒护义”的语义演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机制。

一、“袒护”义的演变过程

(一)从“袒露”到“左袒”

(1)“袒而示之背,信之。”②(《春秋左氏传·庄公八年》)

“袒”自先秦产生到唐代,语义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皆用作动词,表示“袒露”。但色彩义不同。一般来说,“袒”在古代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情况。一是表示客观的行为动作;二是表示某种礼仪。当“袒”用作礼仪时有表示尊敬的色彩义。

据所查文献记载,“袒”单纯表示“袒露身体”这一客观行为动作的情况较少,且常与“裸”及“露”连用。如:

(2)夏则裸袒,以尺布隐其前后,以蔽形体。(《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3)或袒露形体,图傅粉黛,散发胡服,杂衣锦彩。(《北齐书·文宣帝纪》)

因为在古代,随意袒露自己的身体被认为是一种不合乎礼法的行为,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能轻易袒露自己的身体。《十三经》中,《礼记》《仪礼》中“袒”共出现109次,而另外十一部经书中“袒”共出现12次,远远少于前两部的数量。这表明“袒”在古时候往往表示的是某种礼仪,表示尊敬。如:

(4)冠毋免,劳毋袒。(《礼记·曲礼》)

“袒”除了单用表示“袒露”外还经常与“肉”“免”连用,形成“肉袒”与“袒免”。当“肉袒”连用时一般表示谢罪。如:

(5)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当“袒免”连用时表示某种丧礼。如:

(6)朋友皆在他邦,袒免,归则已。(《仪礼·丧服》)

郭帅帅[6]指出,在丧礼之中“袒”有寄托哀思的意义。同时,古人常用“免”③作配套礼节,形成“袒免”表示丧礼。

除此之外,随着汉译佛经在魏晋时期的广泛传播,佛教典籍中出现大量“右袒”“偏袒”,这表示的是佛教的习俗礼节。佛教徒出于便利以及表示尊敬的需要,常以偏袒右肩的方式穿袈裟。这在后世文献中也有记载,如:

(7)偏袒,天竺之仪也。此礼至曹魏世寖至今也。律云,偏露右肩,即肉袒也。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释势要览·礼数》)

一直到唐代,“袒”的语义才开始有所变化。

“袒”在与“左”连用时,以“左袒”表示“袒护某人”。不过此时表“袒护”义的“左袒”的使用频率较低,仅找到一例。

(8)烈烈张汉阳,左袒清诸武。(唐·皇甫澈《赋四相诗·中书令汉阳王张柬之》)

(二)从“左袒”到“袒护”

自唐代后,表示“袒护”义的“左袒”使用频率有所增加。如:

(9)空馀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宋·张士瑰《和白君》)

(10)疏言:“昔郑氏谋危国本,而左袒之者,莫彰著于三王并封之事。”(《明史·王允成传》)

(11)体仁乞罢,因言:“比为谦益故,排击臣者百出。而无一人左袒臣,臣孤立可见。”(《明史·温体仁传》)

以上例子中皆以“左袒”表示“袒护”某一方。

到了清代,“左袒”的使用频率大幅上升,在汉籍全文系统中共检索942篇清代文献,其中155篇文献中出现表“袒护”义的“左袒”,如:

(12)予非左袒词家,实欲主持公道。(《闲情偶寄·词曲部》)

(13)贵臣左袒桂林,因劾公狂藐状,公抑郁而死。(《啸亭续录》卷七)

(14)又有不肖缙绅,见人家是争财的事,容易相帮,东边来说,也叫他“送些与我,我便左袒”。(《二刻拍案传奇》卷十)

(15)凡值与良民争,则曲意左袒之,盖恐其复叛也。(《聊斋志异》卷八)

(16)周龈龈不可,且曰:“今日官宰皆左袒赖债者,阴阳应无二理,况赌债耶!”(《聊斋志异》卷十一)

在“左袒”语义变化的同时,“袒”的语义也在发生变化。宋代时,“袒”单用有了“袒护”的语义。但是使用频率较低,仅找到两例。

(17)刘盖张魏公门下士也,故论绍兴初建言简事,袒张为多,不甚公平。(《涧泉日记》)

(18)劫秦气何用,袒汉力莫争。(宋·姜特立《暇日叹日月之逾迈念吾生之几何感而成章》)

宋代以后,“袒”单独表示“袒护”的现象增多,但使用频率仍旧不高,一直到清代,使用频率大幅增加。《清史稿》中出现大量“袒”,且多表“袒护”义。如:

(19)时苗沛霖叛服无常,胜保袒之。(《清史稿·李续宜传》)

(20)巡抚李鹤年袒恺,持初谳益坚。(《清史稿·朱光第传》)

(21)其说经,不袒汉、宋,力求古人微言大义。(《清史稿·潘德兴传》)

除了单独表示“袒护”义以外,“袒”还可以与其他表示袒护的词,如“偏”“护”“庇”等同义连用,表示袒护。如:

(22)将军奕与坐袒护,革任。(《清史稿·柏葰传》)

(23)后尝一为宁夏将军,以袒庇属人争勘地界,罢之。(《清史稿·阿拉善传》)

(24)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镜花缘》第六十回)

(25)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啸亭续录》卷二)

(26)他领了去,却到松江府上控,告的是上海县意存偏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四回)

(27)刘员外固然看不得,连那妈妈积袒护他的,也有些不伏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

这表明“袒”的“袒护”义已经发展较为成熟。

由上文可以看到,清代以前,多以“左袒”表示“袒护”,清代以后,“左袒”的使用频率逐渐下降,而“袒”“偏袒”“袒护”等词的使用频率逐渐提高。现代汉语中,“左袒”只在某些文人作品中出现,且用例极少。在BCC语料库中对“左袒”进行检索,结果仅出现四例。

(28)他尽这两种心情在自己意识中互相冲突,意志薄弱的他既不左袒,也不右袒。(沈从文《旅店及其他》)

(29)汪谢城此处所说与谢在杭不同,但不佞却有点左袒汪君,因为其味胜茶的说法觉得不大靠得住也。(周作人《关于苦茶》)

“袒护”“偏袒”“袒庇”等词后来者居上,在语言使用中逐步取代了“左袒”,表示“袒护”义。“袒”由此实现了从“左袒”到“袒护”义的演变。发展到现代汉语中,“袒”的“袒护”义早已凝固成一个新的义项。但是较之于近代汉语,“袒”的构词能力有所变化。单用时只能表示本义“袒露”而无法表示“袒护”义。且“袒”单独使用的频率很低。如:

(30)另一位袒着大肚皮,披着黑直裰,头顶毗卢帽,倒拖着捣粪耙,不用说就是天蓬元帅猪悟能。(莫言《檀香刑》)

(31)船中坐着两个活泼的女孩子,她们才十岁光景,袒着胸,穿着紧紧的小游泳衣服,赤着四条粉腿,又常放在船沿上,让浪花来吻她们的脚。(张爱玲《不幸的她》)

(32)说着便缓缓地袒出她的上半身来,走到我的身畔。(郭沫若《残春》)

当“袒”表“袒护”义时只能是构词语素,多以“袒护”的形式出现。如:

(33)所以在自己的下意识里,对中纺的那个领导班子,更多的只怕还是爱怜和袒护。(张平《抉择》)

(34)历史是袒护下议员的。(维克多·雨果《笑面人》)

(35)秋蝉虽然得到阿公阿婆的诚心相待全力袒护,毕竟代替不了丈夫。(陈忠实《两个朋友》)

由此可知,“袒”的“袒护”义经历了由“袒露”到“左袒”再到“袒护”的变化过程。现代汉语中,“袒”表“袒护”义时不再单独成词,而是作为构词语素存在于“偏袒”“袒护”“袒庇”等词中。

二、“袒护”义的演变动因和机制

(一)创造性用典

由上文“袒”的语义演变可知,“左袒”是“袒护”义产生的中间环节。但是“左袒”何以有“袒护”义却不得而知,通过对历史语料的分析发现,“左袒”一词的产生来自于文人创造性的用典。

“左袒”最早出现在《汉书》中:

(36)禄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勃。勃入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皆左袒,勃遂将北军。唐·颜师古注:“袒,脱衣袖而肉袒也。左右者,偏脱其一耳。”(《汉书·高后纪》)

上述背景为东汉时期的刘吕分权。吕后死后,吕氏欲夺取政权,酝酿谋反,将军周勃属于“拥刘派”,于是下令军中士兵若拥护吕氏则偏袒右臂,拥护刘氏则偏袒左臂。士兵皆左袒表示拥护周勃所代表的刘氏。在这一历史故事中,“左袒”由一个客观动作产生了支持与拥护的意思。在此之后,历史上也有他人效仿这一行为,以袒露一边的臂膀表明自己的立场,如:

(37)帝欲遍试人情,曰:“劝吾去者左袒。”于是左袒者过半。(《南史·颜延之传》)

但“左袒”的语义一直没有改变,仍旧是一个偏正结构短语,表示“袒露左边的臂膀”。到了唐宋时期,诗歌兴盛,诗人好用典故,“左袒”出现在后代文人的作品中往往是由于用典。如:

(38)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唐·杜牧《题商山四皓庙一绝》)

(39)士心俱左袒,何怨曲周侯。(宋·司马光《吕禄庙》)

(40)陵曰不可平曰可,安刘者谁勃与我。(明·李梦阳《左袒行》)

(41)乍把琼枝恍旧游,平生左袒为刘侯。(明·董其昌《酬刘燕及明二首》)

(42)伏桥有志宁臣赵,左袒无期独为刘。(明·邵宝《谒关公庙》)

(43)烈烈张汉阳,左袒清诸武。(唐·皇甫澈《赋四相诗·中书令汉阳王张柬之》)

(44)空馀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宋·张士瑰《和白君》)

(45)一旦风波谁左袒,八陵荆棘自中原。(宋·董嗣杲《岳鄂王墓》)

最初“左袒”用于诗歌中仅仅是文人创造性的用典,以“左袒”这一标志性的行为动作指代整件事情。但是典故在使用过程中,其来源逐渐不明,语义也随之有所引申,逐渐凝固。在“一旦风波谁左袒”这样的诗句中,“左袒”位于句尾,后不带宾语,既可以理解为“袒护”,也可分析为偏正结构,指代整个典故,语义尚未完全凝固。但是在“左袒何人复为刘”“左袒清诸武”中,“左袒”已然可以分析为动词,后接指人的名词作宾语,此时“左袒”词汇化程度较高,其“袒护”义抽象凝固。

此后,“左袒”不仅出现在诗词作品中,历史语料中也能见到“左袒”表“袒护”的现象。如前文所列举的明清时期文献中常以“左袒”表“袒护”某人。

尽管“左袒”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低,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1755)中仍然保留了这个词,其释义为:“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当权,培植吕姓的势力。吕后死,太尉周勃夺取吕氏的兵权,就在军中对众人说:‘拥护吕氏的右袒(露出右臂),拥护刘氏的左袒。’军中都左袒。后来把偏护一方叫左袒。”关于“左袒”的来源,范之麟、吴庚舜主编《全唐诗典故辞典》[7]中也有提及,书中引用刘吕争权的典故说明后人以此用作维护王室清除后党的典故。

此外,“左袒”在清代以后逐渐被“偏袒”“袒护”等词取代也能够从侧面证明“左袒”来自于用典这一特点。因为随着“袒”的语义的凝固成熟,“偏袒”“偏护”等词内部结构为同义并列,各个语素义理据清晰,而“左袒”一词由于来自历史典故,内部理据不清,所以使用频率逐渐减少。当一个难以分析且容易造成语义不明的词有了更加适用的同义词时便会被逐渐取代,这是符合语言使用中追求表义清晰特点的。

可见“袒”的语义演变与这一历史典故有关。如果没有经过周勃以“左袒”这一动作表示拥护这一历史事件,那么“左袒”这一客观动作难以引申出“袒护”的语义,所以文人创造性的用典是使“左袒”成词且拥有“袒护”义的重要原因。

(二)认知隐喻

在词义演变与发展过程中,隐喻和转喻是两个重要的引申方式。有些短语正是在隐喻的认知机制下使得语义的理据性减弱,形式与意义之间难以对应而产生新的意义,实现由短语变成词汇的转变。董秀芳[8]提出隐喻是基于概念结构的相似性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比如,“脚”本是人体的部位,后来根据相似性将其应用于其他认知领域,于是就有了“山脚”之类的说法。

“左袒”最初只表示“袒露左边的臂膀”,从这一客观的本义到“拥护某一方”,认知隐喻在语义转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以“在战争中拥护某一方”为相似关联,将语义投射到“在任意事件中偏袒某一方或某个人”这一认知域,实现了“左袒”语义的扩大与转变,语义由具体到抽象。在这一隐喻用法下,“左袒”成为一个双音词并且表示“偏护某一方”。

(三)语用简缩

上文我们分析了由于创造性用典与认知隐喻的作用使得“左袒”这一行为动作有了表示“偏护”的语义,并且词汇化为一个动词,在现代汉语书面中仍然保留。但这仅能说明“左袒”连用及语义凝固后可以表示“偏护”,而不能充分说明“袒”有“袒护”义的原因。“袒”从本义到“袒护”义仍然需要一个中间环节,而这一中间环节就是“左袒”一词的简缩。

蒋绍愚[9]指出,“简缩”是原来由一个复合词或词组表达的意义,后来用其中的一个词素(一个字)来表达。时间一久,人们忘了这是一种简缩,而把这个词素看成词,把这个意义直接看成这个词的意义,但是这个词原有的意义和这个新取得的意义之间是找不到直接联系的,必须通过简缩前的复合词或词组,才能找到这个词原有意义和新义之间的联系。他以“生”的语义演变为例:

“生”最初的意义为“出生”,在现代汉语有“正在学习的人”的语义,比如“学生”“师生”等意义。这些意义与“生”的本义“出生”并无引申的语义联系,而是由复音词“先生”缩略而成为“生”,然后进一步发展而来。在“先生”一词中,“生”的“出生”义只能作为“生”这个语素参与复合词造词的理据,在复合词的词义上已经不显露了,而“先生”一词缩略为“先”后使“先”拥有了“先生”这一复合词所凝固的词义,由此才能引申出“学生”“师生”等意义。

这样,从“出生”到“学生”,只有通过缩略这个环节才能建立起来。所以“简缩”不仅是一种造词方式,而且在一些词的词义发展演变中是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认为,“袒”的“袒护”义也与“左袒”一词的简缩有关。其动因与语言的经济原则、用典所造成的词义来源不明以及诗歌的平仄格式有关。首先,语言的经济原则使得我们在语言使用时倾向于简化,而无论袒露哪一只胳膊,“袒”这一行为动作始终是中心语。其次,“左袒”一词源于典故,语言使用者难以知其来源,理据不明,成词后以中心语“袒”承担主要词义,也推动了“左袒”到“袒”的简缩。最后,受诗歌平仄格式的限制,诗歌有五言、七言之分,五言诗中用单字“袒”更容易满足音韵的要求。所以古人在使用中有时会省略修饰语而只保留中心语“袒”以表“左袒”,而“袒”也自然而然拥有了“袒护”义。

此外,“左袒”的语义与“袒”的语义发展几近同步。上文提到,唐宋开始,“左袒”常作为典故用于诗文中,表示“拥护”“袒护”。到明朝“左袒”的拥护义已较为凝固。与此同时,“袒”作为“袒护”义也开始出现在诗文或作品中,并且发展到明代较为成熟。这也说明“袒”的“袒护”义与“左袒”一词的语义联系紧密。

综上所述,袒的本义与“袒护”义并无直接联系,而是通过创造性用典、认知隐喻与语用简缩获得。首先,“袒”与“左”连用,因典故而成词并获得了“拥护”义。如果没有创造性用典与认知隐喻的过程,“左袒”无从获得“拥护”义。之后“左袒”在语言使用中发生了简缩,人们将“袒”直接看成“左袒”的语义,“袒”具有了“袒护”义,并且可以同其他表示保护的成分一起使用,如“袒庇”“偏袒”“袒护”等。同样,如果没有经过简缩这一环节,“袒”的“袒护”义也无从产生。只有通过简缩前的复合词“左袒”,才能找到这个“袒”的本义和新义之间的联系。

三、结语

通过对“袒”的“袒护”义的演变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袒”并不是由于“偏袒”一词的词义同化而引申出“袒护”义。“袒”在历时演变过程中,词义的演变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先经由创造性的用典及认知的隐喻作用在组合中成词,再通过简缩获得整个词义后产生“袒护”义。所以用典与简缩也是影响词义衍生的重要因素。在探究词义的发展演变时,要充分掌握词义演变的概况,优先从词汇自身的语义出发,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从而找到词汇语义产生变化的原因。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历史文化的因素以及语用的影响,力求对词语的语义做出准确且合理的解释与分析。

注释:

①这一原则是指组合同化中被同化词新义位的产生必须晚于相关组合的存在时间,否则仅为同义复用。这可以从时间上根本性地区分词义引申与词义感染,为组合同化的前提条件。

②本文语料,若无特别说明,皆出自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及陕西师范大学“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③郭帅帅(2019):“袒免中的免指用宽一寸布从颈下前部交于额上,又向后绕于髻”的扎发方式。凡袒必须得去冠,因为冠是至尊之物,“不居肉袒之体”,但又不可披头散发,姑且用“免”来代替。

猜你喜欢

用典典故词义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习近平用典
漫谈诗词“用典”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字意与词义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