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2023-10-31谢兴彧马显继

科学导报 2023年75期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成因策略

谢兴彧 马显继

關键词:学生;习得性无助;成因;策略

习得性无助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指个体在某一件事情上反复面对困难或失败时,产生一种无法改变或控制情境的感觉,导致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失去积极性和自信心,并且把这种感觉泛化到其他情境中。正确的归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减少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发生。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于1986年提出了成就归因模型,将归因理论和动机理论结合到一起。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及其他因素[1]。内部归因是将结果归因于个体内部因素,外部归因是将结果归因于外部环境因素,稳定归因是将结果归因于永久性因素。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对狗进行实验,提出“习得性无助”的概念。他把狗关进通电的笼子里,蜂音器和电击分别作为中性刺激和厌恶刺激,蜂音器一响,狗被关在笼子里遭受电击且无法逃避这种痛苦。反复进行多次这样的电击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无法避免的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非但不逃出笼子,反而倒在地上开始无助地颤抖,放弃逃离。面对问题时选择逆来顺受,同时会产生无能为力、无助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这就是习得性无助[2]。

教师可通过正确的归因建立合理目标和期望,帮助学生制定具体、可达到的学习目标,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激发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且通过有效反馈和认可,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课后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对话,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内部对话,鼓励自我鼓励和积极的思维方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要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鼓励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积极互动和交流,营造支持和鼓励的家庭环境。家庭可以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家长通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此外,建立家庭学习规划,与孩子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首先要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如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亲近、支持和信任的关系,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指导。最后,实施个性化教学和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辅导方案,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

总结:本文通过韦纳归因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学生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在内部因素方面,个体认知水平、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心等对习得性无助产生重要影响;在外部因素方面,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也需要被重视。针对这些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积极学习态度和建立支持性学习环境等。然而,韦纳归因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与其他心理理论相结合,从多个维度来解读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梅宏娟.韦纳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18):12-14.

[2]高放.正确运用韦纳归因理论减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习得性无助现象[J].校园英语,2023(03):88-90.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猜你喜欢

习得性无助成因策略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让孩子善于习得乐观
在物理学习中教师如何避免学生的习得性无助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