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专业群服务区域发展路径研究

2023-10-31雷晓琴蒋楚衡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产业群专业群协同发展

雷晓琴 蒋楚衡

摘要:文章运用SWOT分析厦门高职院校20个专业群建设现状,得出专业群建设应与区域经济共生,理念、资源、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协同是专业群与区域经济协同要点,并基于集聚价值效度提出“三层治理、资源整合、四链链接、三结合”的专业群建设新路径。

关键词:专业群;产业群;协同发展;路径

完善的专业结构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为区域经济提供新动力。完善的专业结构依赖专业与产业的有机融合,以及二者融合后产生的集聚价值。目前,专业与产业融合较少基于双方利益平衡的角度,无法产生协同价值,也无法发挥集群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以动态形式呈现,高职院校需要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专业群建设思路,探索专业群建设新路径。

一、专业群传统建设途径

专业群是以特色专业为核心,以支撑专业和关联专业为辅助的若干专业的集合体,是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的载体,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资源、岗位分工等建设路径。

(一)资源途径——核心专业资源共享组建逻辑

核心专业在同类专业中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得到了企业认可,相应的,核心专业的理论教学资源与岗位实习资源明显优于普通专业。基于平衡发展思维,高职院校以核心专业带动边缘专业组建专业大类。

(二)岗位分工途径——职业岗位群中岗位分工组建逻辑

专业按职业技能的逻辑关系集合,职业技能按岗位集合,高职院校将专业集合与岗位集合对应,培育产业专门人才。

(三)区域经济途径——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组建逻辑

在二级学院内或跨学院组合专业,形成特色专业或品牌专业群。专业群借助品牌效应,促进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四)国家产业需求途径——符合国家产业需求组建逻辑

基于国家产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对接,按产业大类组合专业,形成产业链式专业群。

二、专业群传统路径比较和新路径设想

(一)传统路径优、劣势比较分析

本文以厦门高职院校20个专业群为样本,按专业群组建途径分为四类,选取专业群定位、基础、技术领域、职业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度、技术服务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化水平共9个因子,运用SWOT分析法,比较分析每条组建途径的优势和不足,如表1所示。

(二)新路径设想

四条组建途径都在优化专业群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精准定位”、专业群架构松散与市场对接不及时、专业跨度大、无法实现价值是传统途径的劣势。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专业群建设为经济结构优化与转型提供动力,所以专业群建设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心,与区域经济共生,与区域产业集群对接,与经济结构优化与转型同步,通过利益联动实现集群价值效应。

三、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协同要点

专业群建设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围绕产业趋势,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建立专业群与产业集群长效协同管理机制。

(一)教育与产业理念协同

教育与产业分属不同模块,但都是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利益主体,存在理念协同必要。在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应接纳企业利润价值目标理念,且将其融入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在经营中,企业要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理念和人才培养价值目标贯彻到岗位实训、技能培训、经营管理体系,实行“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二)资源协同

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整合是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内核之一。专业群把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等学校资源与产业链上企业岗位资源共享,挖掘资源协同价值。

(三)运行机制协同

专业群和产业群作为区域利益主体,都需要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兼顾对方利益,在协同中探寻符合双方利益的新方法。因此,运行机制协同是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要点之一。

(四)发展模式协同

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都需要内部元素的相互融合。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与商业模式通过产教融合连接课程、实践与技术、业务,整合成技术与课程、业务与实践,实现商业与教育模式协同。

(五)发展的共生关系

专业群价值效应来源于群内各专业产生的价值效度,它取决于专业发展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贡献价值。产业群价值效应是人、财、物在产业链上的合理使用与分配的结果。专业群人才输送到产业链,助推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产业集群发展促使了专业群改革与创新。

四、专业群建设新路径

基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专业群建设要突破传统建设的逻辑,从产教融合主体利益的角度,与产业群开展协同。

(一)融合教育与产业发展范式,形成“三层治理”合作机制

“三层治理”合作機制是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起点。首先,学校与企业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执行委员会的专业群建设与管理体制机构;其次,学校领导与企业高层审订专业构成、人才培养模式;再次,行业企业代表、院校专业带头人审核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最后,专业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实施教学。

(二)资源整合,构建产教融合平台

第一,整合校内实训室,与企业搭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第二,师资互聘、互培,组建双师团队,开展产教研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

(三)四链链接

1.专业链与产业链链接

基于专业与产业对应关系,专业群必将与产业链(产业群)对应。专业链与产业链在运行机制、发展模式、价值目标方面开展协同,推动了产教融合,发挥了产教融合价值效应。

2.课程体系链与岗位能力链链接

课程体系是专业对应产业落脚点之一,其设置需要通过知识点的递进关系构建逻辑体系,形成基础理论、中级理论、高级拓展。基于能力形成规律,人的能力规律由初级、中级和高级岗位能力构成。基于人才成长规律,人才价值的实现依据基础理论与初级岗位能力对应、中级理论与中级岗位能力对应,高级拓展与高级岗位能力对应。

3.课程链与技术链链接

只有基础知识与生产知识对应,规律、方法与操作技巧、技术装备对应,才能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和完备技术体系。因此,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专业对接产业的具体内容。

4.科研双创链与研发创新链链接

专业群与产业群的集聚效应源于专业集聚、产业集聚产生的价值效度,其协同价值效度取决于在原有集聚基础上产生的乘数效应。这一乘数效应决定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可持续性。基于专业群内涵建设角度,专业课题、专业论文与技术攻关对应,形成横向课题,攻关产业发展前言难题。教学改革研究与管理模式创新、操作方法创新对应,解决企业运营问题。科研双创链与研发创新链链接,突破原有价值效度最大值,用集聚效应反推专业群科研创新、企业技术与管理革新。

五、专业群建设新路径的运行保障措施

(一)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树立职业教育新形象

教育理念是教学活动的先导,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基于现状,教育顶层设计者有必要从专业群内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高专业质量,从岗位技术含金量、专业对口就业等保障高质量就业,树立新时代职业教育形象,让家长、学生、社会人员认识到职业教育同样是成才之道。

(二)营造产教融合区域环境

产教融合的关键是两种不同发展范式的融合。首先,区域政府需要在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上给予政策引導。其次,区域政府通过专业群对应产业群路径,开展一对一协同发展,开展“生产—研发”型区域发展模式,为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协同创造机会。

(三)完善育人模式,突破校企融合难点

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对应、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脱节、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不匹配等,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难点,也是新时代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中亟需突破的问题,需要校企双方将人才培养模式与利润创造模式相结合,建立双方利益共生的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罗雪萍,左振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专业群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8(13).

[2]岑华锋.“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的价值突破、现实困境和策略建议[J].职教通讯, 2021(5).

[3]谭起兵.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内涵建设与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8).

[4]孙峰.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协同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7).

[5]杨小燕.比较视域下的现代学徒制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45).

[6]杨青.关系厘清:高职院校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之基本逻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7).

基金项目: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高职院构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协同研究”,项目编号:GA2021010;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2021年度课题“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研究”,项目编号:SZ21B050;厦门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049。

(作者单位:雷晓琴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蒋楚衡 厦门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产业群专业群协同发展
复杂网络视角下产业群治理研究
基于产业群的江苏高职重点专业群发展研究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广元市物流产业群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集群对接基本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