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融入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的路径研究

2023-10-31侯芳芳史继峰

中国军转民 2023年18期
关键词:民办职业院校红色

侯芳芳 史继峰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宝贵遗产,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民办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政育人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红色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红色文化是指在我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战争年代及其后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以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遗产,是我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文化的代表之一。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地域性和人民性,其内涵包括了革命传统、英雄精神、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工农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红色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是现代我国特有的文化资源,对于促进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民办职业院校的思政育人工作

民办职业院校的思政育人工作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该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具备现代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1]。思政育人工作是民办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如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等,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红色文化在民办职业院校课程中的融入

(一)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中的融入

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融入,可以通过增加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和案例,强化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历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2]。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讨论、阅读、写作、实践等,加强学生的思考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积极探索和开展各种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如参观革命历史场馆、红色文化主题演讲比赛、红色文化研究等,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二)红色文化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

红色文化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可以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内容、案例和教学方法中,强化专业知识与红色文化的联系,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专业教学中,可以引入红色文化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如红军长征的战略规划和组织管理、爱国主义教育在工程建设中的实践等,将红色文化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如参与革命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传承、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等,促进专业技能的应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平。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增强学生对企业和社会的贡献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红色文化在实践教学中的融入

红色文化在实践教学中的融入,可以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加强实践教学与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红色文化素养。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选择具有红色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实践项目和实践基地,如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文化传承基地等,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还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实践教学任务和要求中,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如参观革命历史场馆、为扶贫工作贡献力量等,增强学生的红色文化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四、红色文化融入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的问题与对策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

在红色文化融入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工作中,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民办职业院校的教师缺乏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很好地把红色文化融入到课程思政育人中。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手段不够灵活,无法适应多样化的学生需求和特点,导致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不佳。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培训和研修,提高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建立红色文化教育的专家咨询团队和师资库,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和评价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提供支持和保障,为红色文化融入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单一

在红色文化融入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工作中,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单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们常常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如讲授、板书等,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推动课堂教学和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思政育人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有力支持。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助于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和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1]。

(三)教材建设的滞后

在红色文化融入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工作中,教材建设的滞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民办职业院校的教材内容缺乏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很好地把红色文化融入到教材中,从而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也难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教材建设应该重视红色文化的融入和思政育人的引导,把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贯穿于教材的全过程中。其次,应该加强教材的评审和修改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教材评审机制和修改流程,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需求、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此外,还可以加强教材建设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促进教材内容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发展,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教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红色文化融入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提供坚实的教材保障。

(四)对策和建议

在红色文化融入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工作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和建议,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政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和思政育人能力。其次,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第三,重视教材建设的质量和效果,把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贯穿于教材的全过程中。第四,加强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政育人工作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第五,建立健全红色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监测体系,加强对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政育人工作的评价和监测,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政育人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政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民办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高质量教育。

五、结语

本文对红色文化融入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工作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思政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旨在为民办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政育人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猜你喜欢

民办职业院校红色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追忆红色浪漫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