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沙县区2012—2021年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2023-10-30谢植晖谢金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9期
关键词:卫生状况沙县环境卫生

谢植晖 谢金水

农村环境卫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条件。由于农村地域广阔、资源分散以及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因素,农村环境卫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环境卫生的现状和危害因素,采取有效地监测和分析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并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讨论。研究采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现场采样等方法,针对沙县区2012—2021 年每年20 个行政村、100 户农户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对自来水覆盖率、卫生厕所普及率、腹痛腹泻病例、家庭及周边环境、生活垃圾处置、生活污水排放等指标的监测和评估,揭示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的监测和治理工作,重视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进而提高农民环境卫生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共同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和发展。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福建省沙县区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掌握沙县区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水平及动态变化,客观评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制订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首先,通过对福建省沙县区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了解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农村环境卫生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不良的环境卫生状况将导致健康风险的增加,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监测。通过了解沙县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和健康促进。其次,通过对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后,通过对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为制订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政策制定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对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监测还可以为政策的实施提供支持和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福建省沙县区农村和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是农村环境卫生的主要受众和受影响群体。在该县范围内,在2012 年6 月—2021 年6 月每年取20 个代表性的农村作为研究样本,涵盖不同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的农村,每个监测村抽取5 户农户每年100户作为调查对象。为确保调查对象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在抽样过程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并且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和户口簿等相关资料进行抽样[1-3]。同时还进行充分地调研和实地考察,以确保选取的农村和农户能够真实反映该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1.2 方法

实地调查:本研究根据《福建省落实国家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方案》,采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现场采样等方法,对研究样本中的农村和农户进行实地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农村基本情况、农村环境卫生情况、农户家庭卫生状况、农村土壤卫生情况等。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情况和使用情况,以及村民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

1.3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体描述,包括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以便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时间跨度内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变化趋势,包括年度和季度变化等。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和相关分析,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 结果

2.1 自来水覆盖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逐年提高

调查显示,2012—2021 年沙县区农村的自来水覆盖率为90.12%,卫生厕所普及率69.88%,农村的自来水覆盖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见表1。这一变化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厕所革命等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有关,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饮水和卫生条件。一方面,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是提高自来水覆盖率的重要因素。为改善农村地区的饮水质量,相关部门实施一系列的工程项目,包括水源保护、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等。这些工程项目有效地提高自来水的供应和质量,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清洁、安全的饮水资源。此外,政府还加大对农村自来水工程的投入和支持,提高自来水的普及率。另一方面,厕所革命的推进促进卫生厕所的普及。为了解决农村地区存在的户外露天粪便排放问题,政府积极推进厕所革命项目。该项目鼓励农村居民改建传统的粪坑和简易厕所,建设卫生厕所。政府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村居民建设卫生厕所。这项工作的推进使得卫生厕所的普及率逐年提高,有效地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表1 沙县区2012—2021 年自来水覆盖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

2.2 腹痛腹泻病例和周边环境的改善

调查发现,患腹痛腹泻的病例逐年减少,家庭及周边的蚊蝇鼠蟑数量也逐年减少,积水容器等蚊虫滋生地也逐年减少,见表2。例如,腹痛人次从2012 年的10 人次减少到2021 年的2 人次;积水容器总数从2012 年的110 个减少到2021 年的30 个。这一改善与城乡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广密切相关,表明相关措施对农村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表2 沙县区2012—2021 年腹痛腹泻病例和周边环境的改善

第一,城乡环境整治的推广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村地区进行环境清洁和污染治理。例如,加强农村道路清扫、垃圾收集和处理、废弃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减少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降低腹痛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第二,爱国卫生运动的广泛推广也对农村环境卫生产生积极地影响。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卫生行动,旨在倡导公民个人卫生意识的提高和环境卫生的改善。在农村地区,政府和社区组织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农村居民自觉保持卫生习惯,加强家庭和周边环境的清洁和整治。这些努力使得家庭及周边的蚊蝇鼠蟑数量逐年减少,积水容器等蚊虫滋生地逐年减少,有效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2.3 生活垃圾处置和生活污水排放的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置和生活污水排放方式逐年改善。2012 年焚填生活垃圾占比为95%(19/20),2018 年之后则为0%。这是因为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到2017年后均采用定点堆放统一收集转运,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占比逐年下降,2017 年后所调查村仅个别存在污水随意排放现象、生活垃圾处置和生活污水排放的改善是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方面。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关注,农村地区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工作。相关部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和收集设施建设,提高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参与度。同时,农村地区还加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管控,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改善污水管网,有效减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这些努力对农村环境卫生产生积极地影响。

2.4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呈逐年增加

在入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户家庭成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2—2021 年被调查户的家庭成员中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从6.33%、0.37%上升到10.93%、3.52%,见表3。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也导致农村地区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进而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的趋势。因此,普及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表3 沙县区2012—2021 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

2.5 土壤检测结果

土壤的检测结果显示,蛔虫卵的检出率为48.33%(87/180),其中菜地、农田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65.38%(68/104)和25.00%(19/76),菜地蛔虫卵检出率显著高于农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8,P<0.001)。这可能与农村粪便直接施肥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未全面覆盖有关。在农村地区,农民常常将家畜粪便用作农田的肥料,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果没有进行充分地处理和消毒,粪便中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卵可能会存在于土壤中,对农田和农产品的卫生安全构成潜在风险。特别是在菜地中,由于蔬菜直接与土壤接触,蛔虫卵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农村土壤检测,铅和铬均合格;镉检测结果有超标现象,合格率为82.22%(148/180),菜地、农田的镉合格率分别为89.42%(93/104)与72.37%(55/76),菜地镉合格率显著高于农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P<0.001)。这一情况可能与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常常使用农药和化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这些农业化学品,就有可能导致土壤中镉元素的积累超过安全标准,从而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3 讨论

经过对本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许多因素,如污染、环境卫生、疾病预防等[4-6]。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环境卫生的改善和卫生健康的保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一,饮水安全工程和厕所革命的推行对农村居民的饮水和卫生条件产生积极地影响。自来水覆盖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的提高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降低水源和卫生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7-9]。第二,城乡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广对农村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生活垃圾处置和生活污水排放逐年改善,减少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以及减少积水容器等蚊虫滋生地的存在,有助于降低腹痛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第三,农村地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鼓励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10-12]。第四,针对土壤的检测结果显示,农田中镉超标率显著高于菜地,蛔虫卵检出率在菜地显著高于农田。这与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粪便直接施肥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覆盖程度有关。为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农田的环境质量,需要加强对农业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测,推广农田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并加强农民的健康教育。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应该继续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工作。首先,关注饮水安全和卫生厕所。一是继续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和厕所革命项目,确保自来水覆盖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的持续提高。在农村地区进行方便设施建设时,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分布和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方便设施的位置和数量,确保其覆盖范围广、便利性高。二是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卫生[13-15]。三是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和教育,加强居民对饮水安全和卫生设施使用的认知和意识。四是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对农村地区的供水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包括新建或改造水处理设施、水泵站、水池和输水管网等,以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供水能力的提升。引入先进的供水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例如,采用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供水设施和水质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其次,继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一要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包括垃圾清理、蚊蝇鼠蟑的防治和消灭等。二要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三要宣传教育农民关于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再次,开展慢性病防控。第一,加强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慢性病防控的认知。第二,推动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压力管理等[16-18]。第三,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健康体检,及早发现慢性病的风险因素和早期症状。最后,土壤污染治理。一是加强对农业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测,确保其合理使用和安全使用。二是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三是加强农田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减少寄生虫卵对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

猜你喜欢

卫生状况沙县环境卫生
沙县人民笑开颜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襄阳市2019—2020年消毒餐具卫生状况分析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环境卫生
沙县小吃 深耕本土
沙县小吃亮相韩国冬奥会美食展
沙县:五项举措推动精准扶贫
心理干预对卡波肉瘤患者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