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新规下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途径

2023-10-28蒋雨琪

音乐生活 2023年8期
关键词:双减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蒋雨琪 卜 莉

“双减”新规针对目前义务教育出现的学生作业负担较重与校外培训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意见,重在为学生增效减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学校音乐教育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忽视学生道德情操培养的问题,导致学生的美育发展不够充分。本文将探讨在“双减”新规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发挥音乐教育在学生美育培养方面的作用。

一、教育部“双减”新规出台背景和目的

(一)“双减”新规出台背景

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综合素养在不断提高,社会竞争愈加激烈,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光明的就业前景。因此,除了在学校中进行必要的学习外,许多学生都在课外辅导机构进行学习,不断巩固和提升自身的学业水平,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一些教育机构还会辅导学生学习高年级内容,导致校外培训机构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这种“超前教育”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在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

(二)“双减”新规出台的目的

“双减”新规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多余的课业负担和课外培训的负担,并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作业负担过重,学生的课外时间大量花在了辅导班补习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重要转变方向,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追求精简,减去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布置个性化作业,缩短作业时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课外时间,充分利用好课外时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告别填鸭式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良好身心素质。

二、学校音乐教育对提高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

应试教育重视学生的智育培养,将教学的目标重点放在了提高考试分数上,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从而导致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方面存在缺失。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致力于促进学生在个人能力、个性特征、创新能力、思想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综合水平发展。素质教育将原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弥补应试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文明素质等方面的缺失,将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融入到生活之中,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身心,促进三者协调发展。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的情感,具有育人功能。音乐教育是学校中进行素质教育的至关重要的一环,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讲解,乐曲中蕴含的知识和情感通过优美的旋律传播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韵律中体会家国情怀、人间百态,这对提高学生审美素养,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有着重要意义。

(二)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1.音乐教育对智育发展起推动作用。学生在日常的音乐课堂中进行音乐作品学习时,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调动大脑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将作品旋律、节奏、歌词、情感等多方面熟练掌握,把书面上的音符转化成现实的音响,并且在进行歌曲演唱的同时,手部还要划拍以保证演唱节奏的稳定性,这对培养学生左右脑协调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熟练掌握这些音乐要素后,学生还要进行感情投入,对作品二次加工,使习得的作品拥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音乐编创环节,学生需要在已有的节奏或者旋律上进行改编创造,这是开动脑筋进行独立创造的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无疑在提高记忆力、创造力、协调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音乐教育是德育发展的途径。音乐教育的重心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拥有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音乐来源于生活,聆听音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味生活的过程,生活中掺杂着美丑善恶,因此,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要掌握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水平,这就是审美教育的意义所在。在我国学堂乐歌时期,作曲家就利用音乐激发和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李叔同创作的《祖国歌》,歌词充满豪情壮志,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之情。麦新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大刀进行曲》旋律慷慨激昂,谱写了气势磅礴的抗日民族精神,这部作品的问世使得多少中华儿女鼓舞了气势,成为逆境中的重要精神食粮。音乐所具有的陶冶情操的特性,使音乐教育成为德育建设的重要途径,它对规范学生社会文明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意义重大。

3.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音乐课与其他的文化课不同,音乐课没有应试压力,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通过放声演唱歌曲,聆听动人的旋律,来达到宣泄情绪,抒发情感的作用。同时,合唱、对唱、齐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增加了课堂互动感,使同学关系更加紧密团结,有助于形成温馨和睦的班级氛围,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保障。音乐是一门注重集体交流配合的艺术,在一些音乐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团队协作,例如在演唱合唱作品时,学生需要在节奏、速度、音高等方面进行配合,彼此之间形成默契,而这默契无疑需要时间的磨合,这就在无形之中促进了集体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内秀的学生打开心扉,养成开朗的性格,融入集体生活。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紧密相关的,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意志水平、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都有着促进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三、“双减”新规下学校音乐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策略

(一)目前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上文提到,“双减”新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多余的课业负担和课外培训的负担,重视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应充分发挥音乐教育本身的生动性和娱乐性,改变音乐课仅仅让学生学会演唱一首歌的传统教学目标,着重发挥音乐对人格的塑造作用,将减下来的时间用于美育培养中。

现阶段的学校音乐教育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不够灵活多变。在大部分音乐课堂上,依然是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互动环节少,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弹学生唱,学生只关注老师讲了什么,缺少自己对知识的加工和理解,创造思维没有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学只局限于书本,内容单一,缺少拓展性知识。课堂上教师往往将音乐局限于谱面,只传授书本上的内容,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延伸扩展,课后习题使用“试卷”的模式带领学生进行枯燥填写,缺少趣味性。最后,音乐教学内容在德育培养方面重视度不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难以提高。在音乐课教授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停留于教授表面知识,较少带领学生探讨作品中蕴藏的深刻内涵,导致学生的思想难以得到提高和升华。

综上所述,在“双减”新规的大背景下,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教学方法,深化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发展,以兴趣培养为突破口,从根源上改善单一化机械性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二)“双减”新规下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于在“双减”新规下,如何实现课堂增效减负,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学生、教师、学校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1.以提升学生音乐兴趣为根本出发点

只有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才有学习动力。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对音乐教育实现增效减负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对音乐感兴趣,才能从根本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才有动力钻研音乐。以下提供了几条提高学生课堂兴趣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加深对作品内涵的讲解,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对音乐缺乏兴趣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不理解所学的作品,就像读不懂文章一样,不能够理解一部作品是无法体会出它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的,更不用说表达出美感了。理解是产生兴趣的前提条件,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学习思路。比如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对作曲家和作品进行背景介绍,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在介绍作者的过程中,若只是描述作曲家的生平与个性特征,内容也难免枯燥乏味,这时可再结合一些民间的传奇事迹,通过充满故事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丰富作曲家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其次,在对作品背景进行介绍时,可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是作曲家在怎样的心境下谱写出来的,进一步体会这部作品的内涵,使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如何去学,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②丰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目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常常采用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即老师弹,学生唱,这种上课方式缺少师生互动,难免枯燥乏味,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优秀的教学法,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常用的优秀教学方法有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等,这里以柯达伊教学法为例[1]。

柯达伊教学法包括固定音名唱法、首调唱名体系、即兴编创、多声部视唱等。这些教学方法具有极强的参与性,熟练应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让课堂更具游戏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学生唱谱时可以使用柯尔文手势,柯尔文手势是将不同的音用不同的手势表示,这种手势可以将抽象的音高具体化。在学生演唱作品旋律时,教师带着学生使用柯尔文手势,通过肢体上的动作,帮助找到音准,强化音高的概念。通俗易懂的字母谱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识谱,对学生学习五线谱起到辅助作用。柯达伊曾说:我们一定要在学校里采用使儿童感到愉快而不是痛苦的方法教授音乐和歌唱,培养他们渴望高尚音乐的情感,这种渴望将会持续终生。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强化师生互动,通过多种教学技巧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音乐兴趣[2]。

③丰富教学用具,将传统教具与多媒体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教学用具又称教具,不同的教具具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钢琴和黑板都是使用最频繁、最常见的教学用具。但在教学过程中单单进行教师讲授和钢琴弹奏之间的转换,形式还是过于单一,容易造成感官疲劳,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用具与传统的教具相比,具有更为生动和丰富的画面,并且具备音响功能,这种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的特性弥补了传统教具单一特性的不足,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更能帮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律动性,丰富音乐形象[3]。

2.提高教师音乐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一堂有组织、有纪律、充实高效的音乐课与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教师丰富的知识储备,对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对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是保证课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①完善教学备课,采用集体备课形式。备课是上课前的重要准备环节,考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教学环节的新颖性,是上一堂好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在备课方式上有其独到的优势,它采用的是小组备课的方式,将同学科的教师召集在一起进行教学讨论,这种方式能够集思广益,吸取多人的智慧,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一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帮助年轻教师熟悉上课流程与节奏,年轻老师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也能够与年长的教师分享,丰富传统的讲授方式,在进行学术沟通的过程中,还能增进教师间的感情;另一方面能够对拟好的教案进行集体讨论,查缺补漏,及时修改和补充教学方案,为一堂减负高效的音乐课提供了保障。

②熟练掌握现代教学用具,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节高效的音乐课堂不仅考验教师能否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还考验教师能否将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具相结合,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科技发展带来了教具革新,现代化教室使课堂时间变得更高效,内容更充实。

3.完善学校课后服务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双减”新规中明确指出,学校应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科学利用课外时间,培养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发展。在课外活动中,音乐教育更容易渗透到学生的身心之中,带来心灵的升华和灵魂上的放松。学校可以组织音乐兴趣小组,举办音乐表演活动,让音乐走出教室,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在帮助学生放松心情,摆脱学业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能起到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和培养学生个性的作用。

由此可见,学校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设立丰富的课外音乐活动,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将音乐教育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之中。

结语

在“双减”新规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应将重心转移到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以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为主,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丰富学校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美育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双减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