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美学视角下林语堂《啼笑皆非》自译本中的情感再现

2023-10-27刘丽婷

今古文创 2023年37期
关键词:翻译美学林语堂

【摘要】林语堂自译小说《啼笑皆非》具有针砭时弊的感情,译本也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然而未有研究从美学角度入手分析其译本。翻译美学理论可用来探析该小说自译本之美学价值。结果显示,汉译本中音美在于四字格与叠词的熟练使用。其词美在于讲究对仗,标题的选词酌句考究,更能还原中国文化特色。其句美在于不局限于原文结构的桎梏,更贴近汉语表达。此外自译者还发挥译者主体性,借助于增词法(Addition)、转换法(Conversion)、拆句法(Division)等策略在译文句子语言使用上更加凝练、流畅、有美感。由此,林自译版译文传递了原文想要表达的深刻目的,传递出批判、讽刺与劝诫的意图,引起读者共鸣,激发中国读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思考,从而更好地实现文章的情感呼唤功能,符合翻译美学的要旨,是一部优秀的、达到了作者启发民智动机的自译翻译文学。

【关键词】自译;林语堂;翻译美学;情感再现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7-010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7.032

一、《啼笑皆非》简介

(一)写作背景简介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是一部论说类文本。写作背景是20世纪40年代,双语大师林语堂在欧留学时的所见所聞与感想,是在艰难国运之下对于中西方文明差异与未来命运走向的思考。英译本出版不久,林语堂便开始了自译,题名为《啼笑皆非》。本书书分四卷,四卷分别论述“局势”“道术”“征象”及“治道”,书如其名,该书充满对祖国大地的忧思,对世界发展的思考及对霸权强权的批判。

(二)自译者简介

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双语大师,他是20世纪中国早期留学海外的人士,是通晓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双语大师,其作品享誉国内外,本人也被四次提名诺奖文学奖,由他用英文撰写的文章充满了对美国政府一些行径的批判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深入思考。《啼笑皆非》前十一章由林语堂作为自译者,后续章节则由徐成斌译出。作为自译者,对原文熟悉程度无人能比,因此最能还原原作之风姿。

(三)研究现状

对于林自译的文献研究不多,已用的理论主要有翻译伦理视角、自他译对比视角、阐释学及译者主体性视角,但美学视角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相关方面有待进行补充。林语堂本人也是中国翻译美学的积极倡导者,因此从美学视角入手分析他的自译行为更为科学与可信。

二、理论框架

随着翻译研究由语言学转向其他学科,翻译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也在不断进行着,这其中既有翻译美学的发展。翻译美学中包含美学与翻译两大要素。美学与翻译学的结合历史渊源已久,其滥觞于我国最早的佛经翻译,由此,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比西方翻译理论更为重视美学思想的趋势。美学能启发心智,鼓舞人心。英语与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两种美,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同时体会、掌握与运用这两种美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更能传达原文的精髓,强化译文吸引读者的能力。

翻译美学强调原文与译文都是审美客体,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沟通两个文本之间的桥梁作用。因此,翻译美学更加重视翻译过程。在文学翻译中,翻译是一种艺术加工的过程,也更加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刘宓庆(2012)译文的美感不仅体现在音形意词句等语言层面,也体现在对整个译文的把握。无论是保留还是再创造,都应体现出原文的美感。

翻译美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低层次的词汇阶段需要科学性起作用,高层次的句段篇章层面则需要艺术性的统一。在语意辨析及理解原意时是科学思维中起作用。中国美学历来重视情感、情志与情思。作品是作家情志的载体。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人们从文字中获得情感体验,情感以美的冲动阻断了人们的科学思维,使大家沿着审美图示发展。

本文研究问题有:译为中文后,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或转变?自译者是如何再现其写作动机?对目标语读者要实现怎样的表达效果?体现怎样的情感?为研究以上问题,本文拟从翻译美学视角入手,在音美、词美与句美等方面深层分析译文对情感的再现。

三、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文本分析

毛荣贵(2005)曾详细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音形意等方面的差异,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展现出的美感大有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也最能考验译者的双语应用能力。

(一)音美层面

语音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汉语的音韵之美主要体现在四字格的整齐韵律上,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原文的韵律规律,比如节奏、节拍等。译文也使用四字格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译文中可通过押韵来实现对原文节奏感的复现,尤其是通过尾韵的形式,这是林译文中最突出的实现方式。

例1:With the fences neither too high nor too low between them,the hogs are going to live in peace,and then a millennium will descend upon the earth.(Lin:21)

林语堂译:而各栏的隔板造的高低适中,那些猪便会相安无事,而天下太平了。(林:27)

解析:例1汉译文注重修辞,通过使用四字格,来满足美学价值,这里原文的前提是对经济学理论总是把“人”当做“猪”来研究,即经济学家认为人像猪这种动物一样会根据设计好的框架来发展,而作者对于这种假设明显不予认同,体现在译文中译者对于当时经济学理论的讽刺与批判,在该例中,原文中的“going to live in peace”被翻译为“便会相安无事”,将“millennium”翻译为“天下太平”,不仅保持了原文的意思,同时保持了韵律规律的顺畅性。“相安无事”,“天下太平”两个成语结构匀称,朗朗上口,意蕴丰富,是一种更为读者阅读考虑的选择,节奏感也能体现出以上经济学假设的无理之处。

(二)词美层面

词美在英汉双语表达的差异主要在于,英语句式变化多样,而汉语则讲究对仗之美。选词要合适,一篇好的译文需要译者不断地推敲,体现出中文的对仗之美。

例2:In a hypothetical case,if China should now declare herself a neutral and send scrap iron to Japan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is fighting her,meanwhile maintaining a friendly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aising her for her “heroic struggle.” (Lin:8)

林语堂译:做一个比方的话,假如此刻,在日美作战之时,中国宣告中立,而以烂铁供给日本,同时盛称“中美友谊”,并褒扬美国“英勇的抗战”。(林:12)

解析:在原文语境下,美国政府无视中日战争,采取看热闹的姿态,对日态度不作为,不强硬,是林语堂极力讽刺的,所以译文中两个动词“盛称”与“褒扬”意思相近,呈现词语对仗之美。而且,译文的“盛称”比原文maintain a friendly relationship语气上更强烈,更加夸张,更加突出译者在写作原文与译本时的两种不同心态,即在面向国内读者群时,译文中对于美国的做法批判程度更强,更加突出其讽刺意味。译文在选词上不仅复现了原文的含义,也体现出更加强烈的感情张力。

例3:That is the white man’s mission and the boon European civilization will confer upon the world.(Lin:25)

林语堂译:这便是白种人的文化使命,是欧洲文化赠与世界的恩赐。(林:33)

解析:译文符合汉语喜重复的特征,“赠与”与“恩赐”再次还原了原文的讽刺意味。作者精选的词语升华了原文意境与审美趣味。对白种文明的描述中,译文用词相对华丽,就越能表现出来作者对盲目种族崇拜的讽刺与反对,从而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与支持。

此外译文选词精准考究还体现在每章标题的译名,如:

以上第二卷每章标题为例,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英文原文的章节名称更直观清晰地体现出每章内容,搭配灵活,词语整齐,体现出林语堂对英语语言结构的驾轻就熟,而译文多采用周秦两汉典籍词汇,旁征博引,意蕴符合儒家思想的人文关怀,而且凝练的中文词语表达中意蕴深厚,体现了对汉语读者的关照与考量。虽然形式不同,但中文更好地实现了劝诫与讲解的功能。

(三)句美层面

译文在句子层面的美感要体现在重视流畅度,没有公式化翻译,注重句子衔接,注重主体性,借此点明译者著书与译书的强烈的翻译动机。

例4:Always it was not the injury, but the abuse, that hurt. (Lin:8)

林语堂译:伤颊倒不打紧,侮辱才真难受。(林:12)

解析:英文原句是强调句,这种强调句结构用于强调或突出句子中的某些内容。这个句子是形容中国在外交事件上受辱的难受程度,“伤颊”指的是身体上的伤痛,而“侮辱”是心理上的受挫,这里强调的是“侮辱”对于“伤颊”带来的肉体疼痛来说更加痛苦。汉语喜欢重复再现、强调一个相似的意思,在翻译hurt时,译者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词:“难受”,不仅与hurt这个词相似,而且能表达出这种痛苦带给人的精神负担。原文用来呈现华人感到“伤人(hurt)”的表达十分简洁,译文延续了原文的说理结构,但是通过增补(addition) 的方法来对双语有差异的地方做补偿,以对仗的方式突出说理部分,重复的添加同义谓语词,以“不打紧”“真难受”的并列达到充分的情感表达。这样句式上的改变使得译文符合翻译美学的要求,有利于读者更好理解原文所要阐释的中西文化差异。

例5: We are sowing what we do not mean to reap.(Lin:22)

林语堂译:不过我们收豆不肯种豆,收麦不肯种麦罢了。(林:29)

例6:What Chinese thought lost in precision it gained in subtlety.(Lin:71)

林语堂译:中国思想精确不足,而玄通有余。(林:87)

解析:例5与例6中,原文英文是典型的从句嵌套式的名词性从句结构,汉语译文中则是对仗工整,讲究修辞的排比结构,这样句式上的改变使得译文符合翻译美学的要求,有利于读者更好理解原文所要阐释的中西文化差异。例5中采用司空见惯的“豆”与“麦”更好能让中国读者快速理解原文深意。例6在形容中西方思想差异时,作者指出中国思想的缺点,却也点明了其优势,使用了“玄通”这一生僻但贴切的词语,表现出了作者的深度思考且学识广博的特点。

例7:In our forgetful and less scientific and mathematical moments, we know they have a meaning, an existence behind a veil,a shape that comes up behind us.(Lin:19)

林语堂译:有个真谛,只是不即不离,若有若无,像个巫山神女,在我们半夜三更闭门独坐之时,偷进室内。(林:25)

解析:在这个翻译中,“巫山神女”这个比喻的使用非常妙。在英文原文中,作者提到了“veil”,暗示了某些事物的存在是被遮蔽的,这种暗示和“巫山神女”这个比喻自然相吻合。实际上,“巫山神女”一词的意思是形容出现和消失都让人意想不到的事物——这与英文原文中对物事存在的证明的那种含糊不清的感觉非常相似。此外,这個比喻也填补了翻译中的一些语法空缺。英文句子中提到了“a shape that comes up behind us”,缺少一个合适的中文表达方式。通过使用“巫山神女”比喻,译者成功地填补了这个空缺。总的来说,这个翻译使用了贴切的比喻,成功地呈现了英文原文向读者所传递的信息。它采用了归化手法,“巫山神女”属于增译内容,原文英文并没有出现的词语,而且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巧妙地传递出原文想要表达的思想及意图,为本句增色不少。这里译者的翻译手法显得更为自由,更加变通,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意象,这种文化意象更有利于作者强烈表达出其情感。

四、结语

林语堂自译版译文通过其熟练的双语运用能力,作为自译者在表达中更加自由,更加变通,更加创译,译文延续并优化了原文的整体风格,更贴近汉语表达的音美、词美与句美:其音美在于四字格与叠词的熟练使用。其词美在于讲究对仗,标题的选词酌句考究,更能还原中国文化特色。其句美在于不局限于原文结构的桎梏,更贴近汉语表达。借助于增词法(Addition)、转换法(Conversion)、拆句法(Division)等策略在译文句子语言使用上更加凝练、流畅、有美感。

由此,林语堂自译版译文传递了原文想要表达的深刻目的,传递出批判、讽刺与劝诫的意图,引起读者共鸣,激发中国读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思考,从而更好地实现文章的情感呼唤功能。译本在语言风格上不仅引经据典,而且情感充沛,符合翻译美学的要旨,是一部优秀的、达到了作者启发民智动机的自译文学翻译。

参考文献

[1]Lin Yutang.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M].New York: The John Day Company,1943.

[2]林语堂.啼笑皆非[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

[3]白植坪.基于语料库的林语堂《啼笑皆非》自译本翻译风格多维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12):178-183.

[4]胡艳红,李文慧.《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汉译本之翻译美学视角研究[J].上海翻译,2022,(06):85-89.

[5]李菁.性别主义视角下《啼笑皆非》林語堂自译与宋碧云他译比较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7,(06).

[6]李琳.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林语堂的自译[D].湖南大学,2009.

[7]李晓芸.翻译伦理视角的林语堂自译研究[D].西南大学,2019,(12).

[8]黎昌抱,李菁.雌雄同体的“她者”——译者主体性视角下宋碧云《啼笑皆非》汉译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039(02):55-69+135.

[9]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9.

[10]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1]舒谊.阐释学视角下《啼笑皆非》两中译本对比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

[12]王显辉.林语堂《啼笑皆非》创作与翻译动机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4,(02):44-46.

[13]夏婉璐.“一仆一主”与“一仆三主”—— 《啼笑皆非》中林语堂自译部分与徐诚斌翻译部分对比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06):60-65.

作者简介:

刘丽婷,女,山西大同人,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学翻译。

猜你喜欢

翻译美学林语堂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探访林语堂故里
纸与墨,传奇人
——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感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从《红楼梦》翻译谈模糊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
浅谈《园丁集》译本中非形式系统的审美再现
林语堂“无为”翻译观探析——以《老子的智慧》为例
浅谈翻译美学与政论文英译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从翻译美学角度比较《风筝》的两个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