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3-10-27江慧慧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9期
关键词:沙盘游戏积极心理品质课程开发

【摘 要】沙盘游戏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种新形式。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程以沙盘游戏为教学载体,培育学生六大积极心理品质,包括沙游识品质、沙游育品质两大模块,引导学生挖掘内在潜能,获得积极的成长体验。

【关键词】沙盘游戏;课程开发;积极心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8-0076-04

【作者简介】江慧慧,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江苏苏州,215006)教师,一级教师。

笔者所在学校开发了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程。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程以培育六大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以沙盘游戏为教学载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和成长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以心理预防和促进发展为导向,旨在引导学生挖掘内在潜能,获得积极的成长体验。

一、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程开发

(一)课程目标

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六大积极心理品质,觉察现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并发掘潜在的积极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强化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课程内容

国内学者孟万金等人编制并修订的《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包括13项积极心理品质。[1]学校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与量表确定了适合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六大积极心理品质,即创造力、仁爱、责任、信念、勇气和合作力。另外,学校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成长需要和六大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将课程分为沙游识品质、沙游育品质两大模块。

1.沙游识品质

“沙游识品质”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在沙盘游戏的静态创建及动态互动中认识六大积极心理品质、觉察已有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而激发积极情感体验,产生积极行为。“沙游识品质”模块包括“唤醒创造之灵”“提升仁爱之能”“激发勇气之源”“寻找信念之光”“坚守责任之心”“抱持合作之态”6节主题课。通过“沙游识品质”模块,学生借助沙和沙具投射想法,分享自己的品质故事,理解六大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2.沙游育品质

“沙游育品质”模块探寻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设计沙盘游戏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探索内在的积极自我、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并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运用。“沙游育品质”模块共计24节主题课,每节主题课培养学生相应的积极心理品质,其对应关系见表1。

二、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程实施

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程的实施主体是心理健康教师,观察主体是班主任,实施地点为团体沙盘室。课程实施以班级为单位,每周1课时。

(一)课程实施取向

课程实施取向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种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2]。美国学者辛德将其归纳为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程的实施取向为相互适应取向,即课程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得到积极的修正与调整,以便课程更好地适应学生。授课前,心理健康教师积极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生活动态,关注学生当下的心理困惑,弹性调整课程实施顺序。授课后,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及时总结课程实施情况,根据课程实践适当调整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以此来完善课程。如《我来园林造景》一课,相比小组教学,全班教学的组织形式更能帮助学生养成集体意识。《当父母不理解我的时候》一课的导入环节,角色扮演法比讲述故事法更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二)课程的实施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为目标,实施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遵循全体性和差异性原则。[3]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課程着眼于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实施中关注全体学生的体验、感受和领悟。同时,课程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沙盘游戏具有心理筛查的功能,在沙盘游戏中个别学生选择的沙具比较特殊、制作的沙盘杂乱无序、分享的故事存在认知偏差等。课后,可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体沙盘游戏辅导,以此来增强个体教育的实效。

(三)课程的教学环节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设置得当的教学环节可以提升课程实施效果。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与班主任共同探索出课程教学的6个基本环节:暖身活动、主题导入、主题冥想、沙盘互动、展示分享和总结提升。具体如下:暖身活动指根据主题设计心理热身小游戏,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主题导入指根据主题设置导入形式,如绘本共读,心理剧演绎、静态沙盘导入、故事导入等;主题冥想指心理健康教师利用主题指导语对学生进行意象引导,引导学生构建意象或回忆场景,体验当下感受;沙盘互动指学生用沙具呈现冥想中的意象,并在小组内进行语言或沙具互动,完成小组沙盘作品;展示分享指学生向其他小组展示沙盘作品,分享沙盘作品故事;总结提升指心理健康教师总结提炼学生在沙盘中探索到的规律、经验或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认知。

三、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检验课程目标是否达成的有效手段。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程从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方面对课程实施效果及目标达成情况做出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课程实施中的师生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和教师自评两种形式。学生使用 “‘六色花积极心理品质’自评卡”(见图1)记录每次沙盘游戏时习得的品质及心得收获,其中“花瓣”对应品质(红色——仁爱,橙色——责任,黄色——创造力,青色——勇气,蓝色——合作,紫色——信念),“花语”对应收获。

心理健康教师利用“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教师自评表”(见下页表2)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自查课堂育人效果,将评价作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自身育人能力的重要指南。

(二)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对课程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判断,采用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了解积极心理品质沙盘游戏课程实施效果,心理健康教师在课程实施后收集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以及寄语。同时,采用孟万金等人编制的《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参与沙盘游戏课程的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评估学生参与课程前后积极心理品质的变化,衡量课程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孟万金,张冲,Richard Wagner.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测评量表研发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14(10):62-66.

[2]李子建,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314-315.

[3]王道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原理与操作[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94-196.

[4]林崇德,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5.

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沙盘游戏中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21A16XBSZ1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包俊莉

猜你喜欢

沙盘游戏积极心理品质课程开发
让沙漠之花悄然绽放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
沙盘游戏在中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