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及其衍生指数对急性心衰患者心衰易损期预后的影响

2023-10-26夏冬梅张宁宁彬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易损心衰心血管

夏冬梅 张宁 宁彬

急性心衰(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综合征,具有很高的再入院风险和死亡率[1]。心衰症状及体征迅速加重,常危及生命,需要立即进行医疗干预。心衰易损期是指AHF 患者经治疗心衰缓解后的3 个月内易发生全因死亡以及心衰再入院(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事件[2]。由于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随后的内皮损伤,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展的重要促成因素[3]。由于IR 和糖脂代谢之间的密切关系,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被提议通过整合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作为IR 的简单替代指标[4]。此外,当TyG 结合一些肥胖指标,如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围与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tHR)和脂肪积聚产物(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时,其评估IR 的效率可能会提高[5]。本研究对阜阳市中医医院诊治的254 例急性心衰患者相关资料进行了TyG 及其衍生指数对急性心衰患者心衰易损期预后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衰患者254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2016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6]中关于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急性中风;②合并存在器官衰竭(慢性肝硬化、尿毒症或晚期癌症)。出院后3 个月内患者发生死亡或因心衰加重再住院者,定义为易损期MACE 事件[7],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易损期MACE事件分为事件组(n=87)和对照组(n=167),本研究纳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临床资料

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急性心衰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等人口学资料以及病程、病史和治疗史等疾病相关资料。禁食8 至12 h 后采集血样,采用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等生化参数。使用以下公式计算[8]:BMI=体重(kg)/身高2(m2),WHtR=腰围(cm)/身高(cm),LAP 指数(男性)=TG(mmol/l)/[WC(cm)-58],LAP 指数(女性)=TG(mmol/l)/[WC(cm)-65],TyG 指数=ln[TG(mg/dl)×FPG(mg/dl)/2)],TyG-BMI=TyG×BMI,TyG -WC=TyG × WC,TyG -WHtR=TyG ×WHtR,TyG-LAP=TyG×LAP。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多组分级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 Wallis 秩和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通过GraphPad Prism 5.0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分析TyG 及其衍生指数对患者心衰易损期发生MACE 事件的预测价值,计算最佳截断值。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BMI、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yG、TyG-BMI、TyG-WC、TyG-WHtR、TyG-LA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wo sets of basic data[(),n(%)]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wo sets of basic data[(),n(%)]

2.2 心衰易损期发生MACE 事件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心衰易损期发生MACE 事件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TyG-BMI、TyG-WC、TyG-WHtR、TyG-LAP是心衰易损期发生MACE 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心衰易损期发生MACE 事件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Table 2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CE events in vulnerable period of heart failure

2.3 TyG 及其衍生指数对患者心衰易损期发生MACE 事件的预测价值

结果显示,TyG-BMI 的曲线下面积(AUC=0.702)最大,最佳截断值为132.446,此时灵敏度为73.1%,特异度为65.4%,TyG、TyG-WC、TyG-WHtR和TyG-LAP 也具有相对较高的AUC 值。见表3、图1。

图1 ROC 曲线Figure 1 ROC curve

表3 TyG 及其衍生指数对患者心衰易损期发生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Table 3 Predictive value of TyG and its derivative index for MAC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vulnerable period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以低输出量综合征和静脉充血综合征为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和心脏泵血功能下降[9]。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 万人被诊断出患有心力衰竭,其5 年生存率仅为50%,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恶化[10]。临床上,急性心力衰竭很常见,但死亡率很高。心衰患者出院后早期是易损期,属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发阶段,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均可明显改善,但患者的心功能损害因失稳状态尚未恢复,出院后早期阶段仍有可能复发。出院后2~3 个月内,心衰患者处于“易损期”。研究表明,心功能不全加重是易损心衰患者死亡和再住院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11]。因此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易损期的预防和管理值得特别关注,本研究通过分析TyG 指数及其衍生物与心衰易损期预后的相关性,寻求合适的风险筛选工具。

目前研究发现心血管相关疾病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等。张明华等[12]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与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联。TyG 作为一种简单、实用、可用的替代标志物来识别胰岛素抵抗。因此,在临床实践中,TyG 为评估IR 和预防IR 相关疾病提供了更多选择[13]。现有研究表明TyG 指数与心血管风险呈正相关,包括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心肌梗塞和颈动脉粥样硬化[14]。潘姚佳等[15]研究发现中年肥胖男性人群高水平的TyG 指数更易于发生CVD 高危风险。宋健等[16]研究发现TyG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密切相关,可做为识别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简单工具。Huang等[17]研究发现TyG 指数升高与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可用于ADHF 患者的危险评分工具。本研究发现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TyG-BMI、TyG-WC、TyG-WHtR、TyG-LAP 是心衰易损期发生MACE 事件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表明TyG 指数与心衰易损期发生MACE 事件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理论上TyG与衍生指标相结合应该会增强TyG 的效果,多项研究证明了TyG 衍生指标的优越性。汪红平等[18]研究发现TyG 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TyG-WC、TyG-BMI 或可成为预测中老年人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因子。缪莹等[19]通过10 年随访发现随着TyG-WC、TyG-BMI升高,泸州地区中老年人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高。TyG-BMI 的曲线下面积(AUC=0.702)最大,最佳截断值为132.446,此时灵敏度为73.1%,特异度为65.4%,TyG、TyG-WC、TyG-WHtR 和TyG-LAP 也具有相对较高的AUC 值。总体而言,TyG-BMI 对心衰易损期预后的预测效果优于TyG 单一指标及其他衍生指标。

综上所述,在临床实践中,TyG 指数及其衍生指数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衰患者心衰易损期预后指标。

猜你喜欢

易损心衰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姜黄素诱协同阿托伐他汀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与机制
更正声明
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
更正声明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