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白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10-24樊亮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空白处孔乙己人物形象

樊亮

留白本来运用于绘画中,为了画面和谐而故意留下空白点,引发欣赏者无限遐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使用留白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进而培养其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留白艺术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当文本所写的内容是学生不熟悉的时代背景时,教师可以设立留白处,让学生探究作品的背景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本主题。

《天净沙·秋思》展现的是游子的羁旅之情。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出过远门,也没有离开过家人,所以他们常常难以体会作者的情感。此时,教师可以设计留白处,先给学生展示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认识到在元朝统治者实行高压政策下作者一直郁郁不得志,一生都在浪迹天涯,在孤苦无依的时候他创作了这首诗歌。在了解背景后,再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想象自己是作者,以游子的视角试着还原作品的内容,并总结归纳主题思想。

如有学生试着表述:“我看到的是黄昏郊外的场景,作者所在的地方虽然并非城市,但是也绝对不是完全没有人烟,但是这些反而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更为思念自己的亲人了,我认为这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是展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留下一些问题设置教学留白。学生可以搜索一下,看看是否还有类似的诗歌展现同样的情感,为何古代诗人常常描写羁旅天涯、思念家人的主题。这个问题由点及面,有助于学生探究古代文人整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作品的背景信息,然后设置留白空间,让学生自主想象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思考在特定的时代,作者创作诗文的用意是什么。这些问题为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的主题思想提供了引导。

在解读作品的时候,学生还常常遇到各种人物形象。教师可以设置教学留白处,让学生关注这些人物,挖掘他们的精神内涵。学生可以先从文本的词句入手,看看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然后再结合自己对该人物的理解,说说作品是否有留白处,有哪些地方起到暗示人物性格的作用。最后再总结归纳,提升整体观照的能力。

《木兰诗》展现了女英雄的形象。教师先让学生找出作品中的具体词句,说说有哪些细节描写直接展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学生很快找到了体现木兰英勇形象的词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此后,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索作品中还隐藏了哪些人物情感,试着立体化解读作品。如可以思考一下,其中是否有体现木兰女儿形象的词句。这让学生关注了人物空白处。如有学生提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从这个句子中能看出木兰在家中从事的是织布的工作,这体现了她很勤劳,同时也展现出她心灵手巧,这符合女孩子的形象。同时,叹息声又展现她心思细腻,也符合女孩的人物设定。”在围绕人物留白探索的时候,学生可以从“忠诚、孝顺”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看看花木兰是否也具有这样的品质。整合所有的信息,学生就会发现自己能概括花木兰的整体形象,体会其人性的复杂性。

在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关注了人物形象的留白处,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填补了这些空白处。通过多角度分析,学生就能整体感悟人物形象,提升理解能力。

在设计留白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挖掘作品中的语言,试着思考主人公带着什么语气说出这样的话,想要体现怎样的情感。学生可以参与分角色诵读的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语言还原人物形象。

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鼓励学生分角色诵读作品,尤其要抓住其中表示赞美的话语,试着根据当时的语境填补其中的语义空白处。学生发现,皇帝、大臣和骗子都曾经赞美衣服很美。但是,他们的内心想法却并不一样。皇帝是害怕被别人看出自己愚蠢,所以不敢承认自己没有看到。大臣则主要是为了表现自己是忠臣,所以不敢说出真相。骗子知道真相,但是想要蒙骗皇帝和大臣。此外,学生还可以分析其中有深度的语言,探究其内涵。如当孩子说出皇帝其实什么都没有穿的时候,爸爸说:“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学生可以试着挖掘这里的“天真”到底意味着什么,爸爸是在批评孩子吗,他们又为什么要笑呢?学生可以猜一下爸爸和周围其他观众的心情,然后填补空白处。学生可以看出,成年人都有各种束缚,所以不敢说出真相,但是孩子能无拘无束地说出真相。所以,爸爸此时是在赞美孩子,同时也是在保护孩子,他害怕孩子的真话被皇帝听到后会遭受惩罚,所以用“天真”来为其掩饰。在这番深入挖掘后,学生对语言的留白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反复诵读和揣摩作品,学生深入挖掘语言中的留白处。他们发现人物语言常常能体现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其性格特点。在阅读的时候要一边品读语言,一边思考其性格特点,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情感空白处,这也是留白教学法常用的方式。很多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常常很难体会深奥的人生哲思。教师可以设置留白处,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情感空白,并结合生活经历思考给自己哪些人生启迪。

在学生解读《孔乙己》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他们深入探究。问题一:“孔乙己为何不能脱下长衫参与到短衣帮的体力劳动中,他面临的思想障碍是什么?”作品中并没有明确介绍这一点,学生需要自主思考来填补空白。如有一名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阐述:“孔乙己认为自己是读书人,所以感到从事体力劳动是丢人的事情。就好像当代社会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常常不会选择体力劳动的工作,认为这很丢面子。”问题二:“短衣帮为何要笑话孔乙己?他们自己的生活状态也并不比孔乙己好多少,为何看不起孔乙己?”学生可以揣摩短衣帮的内心感受。一名学生认识到:“有的人希望能看到他人的不幸,以此来满足自己狭隘的心理。”学生还要结合这两个问题反思自我,说说他们的真实心理对自己有什么启迪。如有学生围绕问题一分析:“我觉得人生的价值应该看他为社会做了什么贡献,不应该只看他的学历。”还有学生结合问题二思考:“当他人面临不幸的时候,如果嘲笑对方,那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世界有时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教师不妨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挖掘其中的“留白处”,再由此及彼,跨越文本反思自己的人生。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能够获得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借此机会端正价值观和人生观。

留白教学法是教师结合教学需求,在教学环节中故意设置空白处,通过问题导入等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细节,并引导他们深入探讨,让学生和文本形成对话,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从而提升阅读水平。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空白处孔乙己人物形象
空白处应选哪幅图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空白处应选哪幅图
创意美术
孔乙己(下)
脑力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