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2023-10-24王庭耀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17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施工施工人员

王庭耀

建筑业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因受很多因素影响,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积极探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路径以及风险防范的有效策略。

1 建筑施工的特点

1.1 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

建筑施工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是一个现实问题,可能存在以下5 个主要原因:第1,一些基层施工工作人员可能没有接受过足够的教育和培训,导致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相对较低。第2,基层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需具备一定的技能,如操作机械设备、搭建脚手架、进行焊接等,但没有得到充分的技能培训。第3,基层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忽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第4,一些施工单位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够严格,工作纪律松散,执行力较弱。第5,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和工艺不断发展,一些基层工作人员没有及时了解和应用新技术,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1.2 建筑项目工程量较大

在建筑施工中,建筑项目工程量较大是一个常见的情况。以下是造成建筑项目工程量较大的4 个主要原因:第1,建筑项目的规模和类型是决定工程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型建筑项目,如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工业厂房等,其建筑体量和结构复杂性都较高,因此工程量相对较大。第2,不同建筑项目的功能和要求各异,例如医院、学校、办公楼等建筑有着特定的功能需求,导致需要设计和使用大量的特殊设施和装置,从而增加了工程量。第3,建筑项目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玻璃、瓷砖等。第4,建筑项目需要安装大量的设备设施,如空调系统、电气设备、给排水设施等,这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都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1]。

1.3 建筑施工不安全因素较多

建筑施工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增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安全因素:第1,建筑施工中需要进行高处作业,如搭建脚手架、安装幕墙等。第2,施工现场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吊车、起重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可能引发意外事故,需要熟练操作。第3,施工现场可能存在噪音、粉尘、有害气体等环境污染,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第4,大量的建筑材料需要储存和运输,如钢筋、水泥等,不正确的储存和运输方式可能导致材料倾倒、坍塌等意外。第5,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和作业方式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如焊接、切割等作业存在火灾和爆炸风险。

1.4 建筑项目工程具有单一性

建筑项目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单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 个方面:第1,每个建筑项目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和目标,如建筑类型、功能、规模、设计风格等,这些特定的需求决定了每个项目工程的单一性。第2,建筑项目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各不相同,比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这些因素会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出特定要求。第3,每个建筑项目的设计和结构都是独立的,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条件进行定制,包括建筑形态、平面布局、结构系统、施工工艺等,这些方面的差异使得每个工程具有单一性。第4,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也是独立的,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设计要求,制订施工计划、组织施工流程、安排人力资源等,这些方面的差异也使得每个工程具有单一性。

1.5 建筑项目工程的复杂多样化

首先,建筑施工涉及多种工艺、工种和设备,存在高风险因素,且建筑施工需要不同工种的协同合作,包括建筑工人、电工、管道工及焊工等。各工种之间良好的协调和沟通非常重要,可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其次,建筑施工通常需要较长的周期,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长周期带来了对施工管理的挑战。在建筑施工中,有很多利益相关者,包括业主、设计师、承包商、监理机构、政府部门等,上述各方的需求和利益可能存在冲突,需要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再次,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可能受气候变化、周边交通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对施工安全和效率都会带来挑战。

最后,建筑施工需要合理管理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供应、设备调配等,合理配置资源对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此外,建筑施工行业受到严格的法律法规监管,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环保要求、劳动法等。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施工过程合法合规。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建筑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1,通过合理的施工计划、资源调配和工艺控制,能够避免工期延误和施工质量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第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加强物资管理、降低施工风险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项目的成本[2]。通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有效预防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确保项目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第3,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培训,能够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第4,施工管理在项目团队的协调和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建立沟通机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促进各方合作,协调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提高项目的整体效能,对项目进度进行全面管控。通过制订施工计划、监督施工进展和及时调整,能够预测和解决施工中的时间冲突和延误,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3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安全风险事故

3.1 高空坠落事件

高处作业在建筑工程中极为常见,如搭建脚手架、安装幕墙等。在建筑工程中,高空坠落事件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即工人在高处作业时不慎失足或缺乏安全防护措施而发生坠落的情况。这种事故可能导致工人受伤甚至死亡,给工程进度和质量带来严重影响。高空坠落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安全防护设备、脚手架或工作平台不稳固、高空作业技能不熟练及恶劣天气条件等。

3.2 遇打击事故

遇到打击事故指建筑物或施工现场受到外部冲击或撞击的情况,可能导致损坏、坍塌或其他安全问题,主要有4 种:第1,地震、飓风、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第2,建筑工地靠近道路或交通要道时,存在被交通事故影响的风险。第3,建筑工地周围存在其他建筑物、脚手架、起重设备等,如果这些物体发生坍塌或掉落,会撞击到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或工人,造成伤害和损坏。第4,盗窃、纵火、破坏建筑结构等恶意行为。

3.3 施工坍塌事故

施工坍塌事故是严重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施工坍塌事故指的是正在进行施工的建筑物或结构,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倒塌或部分崩塌的情况。

常见的导致施工坍塌事故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5 种:第1,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强度计算不准确、材料选用不当等因素;第2,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管理不到位、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第3,基坑支护不力、地基土质不稳定等;第4,施工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操作错误、设备故障等;第5,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3.4 发生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电气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触电事故指的是人员接触到带电部位或电流通过人体而导致电击的情况。常见导致建筑工程中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有:第1,操作不当;第2,电气设备或线路不合规;第3,对相关的设备没有进行正确维护与检修工作;第4,电气设计不合理[3]。

4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4.1 岗前培训不足

部分施工单位对新进人员的安全培训不够全面和及时,缺乏必要的安全操作教育,使得工人在不熟悉施工环境时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在招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没有对基层人员进行严格筛选,且没有重视后期培训。

4.2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基层施工工人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忽视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增加。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安全教育与培训力度不足的现象,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薄弱。施工现场没有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导致施工人员在实际作业时,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4.3 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投入不足

有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清,没有明确责任人,导致管理混乱,当事故发生后责任难以追溯。有些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设置存在疏漏,如临时围栏、安全警示、安全通道等缺乏或设置不规范,增加了事故发生概率。一些施工单位只关注经济效益,忽视安全投入,导致在安全管理上缺乏足够资金和资源支持[4]。

5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策略分析

5.1 严格筛选施工人员

建筑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施工质量,在招聘和选拔建筑施工人员时应该做到:第1,制定明确的建筑施工人员招聘标准,明确所需的技能、经验、资质和证书等要求,招聘时要按照标准进行筛选。第2,在招聘过程中进行面试和评估,了解应聘者的工作经历、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等,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施工技能和安全知识。第3,加强培训和教育,包括安全教育、操作规程培训和紧急救援演练等。第4,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立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进行奖励,对安全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5.2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增强安全教育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措施。第1,建立全面的安全教育计划,明确教育内容、培训形式和时间安排。第2,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意识教育、安全知识普及、事故案例分享等。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演示,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还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第3,倡导和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使安全成为每个施工人员的自觉行为。鼓励施工人员主动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培养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5.3 施工期间控制重大危险源

控制重大危险源的措施应采用以下步骤:第1,在高空作业中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搭设防护网、安装安全扶手和脚手架等。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第2,在使用施工器械的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配备合格的机械操作人员,设立机械作业区域。第3,在施工现场设立合理的交通指示标志和标线,规划临时交通路线,减少与公共交通的交叉和冲突。第4,对施工材料进行分类储存和标识,避免混淆和误用。确保储存区域的通道畅通,防止材料堆放过高或过于密集。第5,进行土地勘察和土壤工程评估,确保施工场地的稳定性,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支撑结构[5]。

5.4 起重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事故预防措施:第1,施工前制订详细的起重作业计划,考虑施工现场的地形、空间、材料等因素。第2,选择合格的起重机械和设备,对起重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起重作业中的安全可靠性。第3,制定明确的起重作业标准和程序,包括起重作业的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和通信指令等。建立起重作业的协调指挥机制,确保起重操作人员、信号员和其他施工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第4,建立起重作业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对起重作业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第5,制定起重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在起重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戒线,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还应增强起重作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警惕作业中的潜在危险和风险因素。

5.5 进行风险回避与风险转移

风险回避是指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具体方法为:第1,避免危险行为或不确定因素,如避免使用高风险的材料或工艺;第2,采取合理的工程管理措施,如质量管理、施工监管和安全培训,减少施工风险;第3,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风险分析,提前制定预防和应急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责任转移给其他参与方或利用保险机制来分担风险。具体方法为:第1,在合同中明确风险分担责任,将特定风险转移给承包商、供应商或其他相关方;第2,购买适当的保险,转移风险和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如施工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合理分配合同条款和风险补偿机制,确保风险在各方之间得到公平分摊。

5.6 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可以确保工人和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第1,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符合当地建筑施工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施工安全政策和目标,明确每个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第2,设置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或人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并进行定期检查。第3,建立完善的事故处理机制,进行事故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第4,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持续改进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及时调整和完善安全措施。

6 结语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制度及风险防范策略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制度的成功执行还需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通过共同的意识和行动,可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益。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建筑施工施工人员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