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 kV 以下配电变压器及线路降损节能运行分析

2023-10-23韦汉顺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8期
关键词:损耗变压器补偿

韦汉顺

(广西航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31)

0 引言

配电网运行期间,变压器占据较为关键的位置,更是供电期间能源损耗较多的设备。在不足10 kV 的供电线路中,供电带来的电损,高出整体供电体系的60%。为此,针对变压器、供电线路形成的能源损耗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技术分析,以期找出节能降损的可行方法,以此应对国内配电体系能耗大、损耗多的问题。

1 提出问题:电损与线损的产生

1.1 线路电损

供电线路的电损,需测算计算线中位、绝缘物质各个位置的电损。在分析三相电缆绝缘层产生的能源损耗时,主要参考的因素有线路电压、线缆电容、线路长度,绝缘物质损失角的正切量tan σ 等。其中,tan σ 的参数,取决于电缆标准电压参数,可利用产品目录、相关文件手册,查询获得参数大小。如果缺失相关文件,可参考实测值大小,依据表1 数据,进行赋值。

表1 供电线路tan σ 的取值方法

1.2 变压器电损

获取变压器电损量时,主要判断空载、负载两个工况的损耗量。空载损耗的参数大小,可查询变压器说明书、铭牌数据。如果未能找到相关说明,可采取试验测定形式。空载损耗的参数大小,是供电运行、分接头两个电位的电压参数之比,比值乘以铁芯损耗功率。负载损耗,可借助短路试验的测定方法、查找变压器铭牌,以此确定其参数。

2 分析电损与线损的消解方法,线路无功补偿

配电网络体系中运行的供电线路,在实际供电中会产生一定损耗,此种线损具有常见性、不可避免性。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处于整个供电线路的最末端,设备应用较为重要。变压器运行期间产生的损耗较大,应获取电力部门的管控重视。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损耗量,减少电能流失量,增加供电效益。针对实际产生的变压器损耗问题,需要以线路降损为技术条件,明确无功补偿的形成因素,确定无功补偿总量,获取相应的负荷参数,以此判断补偿实况、真实容量,找出损耗量增多的直接原因,以数值为判断依据,深入分析损耗形成期间,是否存在线路供电故障问题,排除变压器自身故障。结合分析结果,判断全年时段内,供电线路产生的能耗损失,思考能耗损失对应的管理成本,综合确定具体的容量参数。更要关注容量参数,应与电容容量大小相近,以此保证容量匹配质量。针对最近两年时段的供电情况,调取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获取精准性较高、准确性较强的容量参数,以此保障容量匹配的准确性,提高变压器、供电线路的运行顺畅性。从线路整体视角,综合确定无功补偿的发生点位,事先明确无功补偿的大体方位,利用线路降损方法,有效处理供电线路运行的各类数据。借助数据分析、电损测定等方法,最终锁定无功电流通过的各个点位,以此找出无功补偿的具体方位,以此增强电容设备布置的合理性,积极防控电容风险,切实提高线损控制效果[1]。

3 找出电损与线损的控制方法:变压器节能降损措施

3.1 节能策略

加强变压器的运行能效,以期减少电损量,需从设备自身组成、选材各个方面,分析降损可能性。在供应电能期间,设备选材、线路性能,均是控制线损的关键因素。为此,变压器设计人员,需积极选用新型材料、新工艺,对比电损情况,以此选择最佳的设备材料,从选材视角控制电损量。当前,新材料选择时,主要从抗腐蚀、耐寒两个方面,选择“无氧铜”“非晶合金”等材料,以此改善变压设备的运行质量,增强线路导电、通电的平稳性,切实增强变压器的运行能效,有效控制能量损耗。在变压器实际生产期间,需关注材质的能耗干扰性,合理选择新型工艺,切实增强设备节能性。必要时,可运行设计程序,精细改进设备组成方案,给出更具节能性的设备结构方案。

在新材料引入基础上,关注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创建有效的检修、定检机制,确保制度落实的有效性,有效排查设备潜在风险,以此增强变压器运维检修工作的完整性。采取严明的管理方法,针对实际发生、存在潜在风险的情况。给出全面排查处理。此种设备运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变压器的电损量,防止电损加剧,具有一定节能性。在具体实践中,需要规范选择熔断装置的类型,结合实际生产需求,逐步更新线路设备的功能,使其性能更优异、功效数值更高。合理设计各类供电设备的安装范围,促使供电设备处于高效运行状态,增强节能效果。

3.2 降损策略

3.2.1 建立配网管控体系

节能降损管理,是当前供电网络运维管控的关键任务。在配网规划、供电设施运维期间,需加强节能降损的有效性。为此,创建完整的配网运维机制,是降损管理的关键。此项工作具有一定持续性。针对当前线损管理规划的不足,分析其成因,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此逐步增强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制定严明的绩效考核方法,创建完整的奖惩规章要求,针对实测的线损问题,及时排查损耗点,给出止损处理。针对能效较低的设备,积极融合节能技术。加强管理体系的优化,明确各岗位的降耗职责,给出更明确的分工方案,全面落实内控工作。针对变压器、线路的损耗控制,制定完整的检修、巡检方法,分配专业的技术人员,严格依照管理规定,进行设备检修,消除管理不足。建立应急处理方法,以此积极应对突发损耗事件。

3.2.2 保持三相负荷相互平衡

三相在具体电网体系中,承载的负荷量,尚未处于平衡关系,由此增加了线损量,相应提高了配网电损量。对此问题,需融合节能技术,参照平衡理论,优化供电设备的运行体系。借助三相四线的技术内容,切实保持三相负荷的相互平衡性,积极排除各类潜在不确定因素,消除风险,顺应各类用户的电力需求,切实保持三相平衡。

3.2.3 合理设计电网运行方案

电网运行方案的设计质量,决定着电网运行的平稳性,关联于电网收益。针对供电单位,在电网配电生产期间,电压、线损两个参数处于反比关系。以配电网电压为控制方向,使其处于最佳状态,技术员需准确推算电网运行期间产生的负荷值。结合推算结果,给出母线电压的调整方案,以此最大程度地控制线损量。如果在相同电压层级、相同供电网络中,需使用合环运行体系,有效控制线损。在相同电压层级、不同供电网络中,需选择开环形式,减少线损量。供电单位需利用现代技术,精确调整电网运行参数。运行自动化技术,有效改进供电模式,精确调整供电半径。应对差异性负荷中心,选择具有差别性的供电方案,保持供电状态的可控性[2]。

4 给出电损与线损控制的实践过程:案例分析

4.1 项目概况

J 供电单位实际运行的电网设备共有421 个,不足10 kV 的配电装置,占比14.35%,实际供电线损量,高于售电量的2 倍,亟需进行线损整治,以此获取供电收益。

4.2 损耗情况

J 单位运行的不足10 kV 配电项目中,多数供电设备运行时间较长,有58.8%的设备处于“老旧”状态。此类设备运行期间,会出现线路泄漏问题。在J 单位的供电体系中,尚未进行无功补偿设计,由此增加了线损量。2018 年,全面更新了电网设备,至今仍有3.5%的用户,尚未完成设备更新,电损量日益增加。2019 年,使用线上平台测定供电损耗情况,理论损耗值为6.8%,0.4 kV 项目的线损达到了7.86%,10 kV项目的线损量为5.37%。测评结果与实际损耗相比略小。由此说明:J 单位当前的低压配电项目存在严重线损问题,亟需引入技术方案,节能控损[3]。

4.3 降损节能思路

线损率,是用于评价供电企业整体经营效果、技术管控质量的关键指标,能够反映供电单位的供电能力,具有供电企业技术、管理两项工作评价的综合性。供电单位以线损管控为核心目标,作为企业经营、技术战略的重要任务。配电网降损工作,需要以理论为基础条件,结合实际线损问题,加强总体问题、样本数据的整合,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全面梳理线损点位。结合J 单位的低压电网线损问题,首先需安装负载,其次测定线损量,加强高线损区域管控,建立多层次的降损技术体系。

4.4 降损节能的技术措施

4.4.1 线路治理

1)无功管理。应对J 单位的低压线损问题,需加强无功管理,以此改善电网运行能力。表2 是功率因数n1和无功功率n2的关系对应表。

表2 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的关系表

线损比例ΔP 无功调控的算法,如式(1)所示:

式中:ΔP 为线损比率。

表2 中,参数为功率因数n1和无功功率n2,表内数据是线损比率ΔP。

当线路功率因素保持均速增长状态,从初期的0.60 增加至0.80,相应的线损比率逐渐减小。以下是无功功率管理方法。其一,合理管控无功电压。参照J 单位电网的运行实况,引入全自动控制技术,加强电压控制。其二,电容器管理时,含有分闸、合闸两种方法。依照具体情况,VQC 能够作为系统电压的调控方法[4]。

2)计量管理。加强计量管理,使用电子设备,有效管控仪器损失。在J 供电区内,全面使用功耗不高、精度较高、线上数据汇总的各类智能设备,精确记录各类用电数据。使用专门的变压器,适当扩大导体截面规格,合理减少导体长度,以此保证变压器压降参数的规范性。加强重点数据测量,有效排除老旧电表,积极控制电损。

计量算法如式(2)—式(4)所示:

计量设备检查比例、计量设备轮换比例、校验达标率,均需达到100%。对于Ⅰ类、Ⅱ类两级计量设备的检验结果,达标比例≥98%,Ⅲ类仪表的达标比例≥95%。抄表算法如式(5)—式(8)所示:

实际抄表比例需尽量达到100%,抄表电量准确性的占比应>99%。

4.4.2 降损效果

1)配电变压器的优化方法。变压器节约电量的算法,如式(8)所示:

式中:P1表示变压设备处于空载工况时产生的电损量,kW·h;P2表示空载损耗量,kW·h;表示短路工况时设备损耗量,kW·h;表示负载比例;t 表示年内设备运行的时间,可取固定值9 000 h。结合J 单位的配电网运行实况,更换了变压器型号,初期型号S7,更换后的型号为S11,导入相关变压器的参数,获取节能量ΔA 约为2 875.54 kW·h/a。

2)优化导线截面规格。J 单位优化导线截面参数时,将最初的导线截面90 mm2,增加至160 mm2,各类不足10 kV 项目的导线均有优化设计,以F16 类型的导线为例,计算其节能效果。算法如式(9)所示:

式中:I 表示F16 线路的年内负荷电流平均数,A;R1表示变压器更换之前的导线电阻参数,Ω;R2表示变压器更换之后的导线电阻参数,Ω。如果使用LGJ-I20 规格的导线,替换F16 导线,I 值取32 A,使用(9)式算得的节能结果为7.62 万kW·h,此结果是增加导线截面规格的节能量。

3)优化无功补偿。在增强无功补偿效果时,需参照平衡理念,在电网电压参数不高时,选择无功功率补偿形式,控制线损。电网运行期间,需划分无功补偿层级:给出补偿规划,合理改造目标电损较高的区域;使用运行平稳的电容器;控制供电线路的传输长度;给出有效的电网补偿。借助联合补偿形式,针对重要设备、功耗消耗的设备,逐一给出无功补偿。表3 是低于10 kV 配电项目中电容器的无功补偿方案[5]。

表3 不足10 kV 配电项目中电容器的无功补偿方案

在补偿之前,电损比例约为1.75%。在电容补偿之前,功率因数增长至0.95,线损计算详情,见表4。

表4 补偿后的线损计算详情

经测算发现,无功补偿后,功率值增加了0.14 kW,线损比例降低了0.16%。

5 结语

当前,国内经济体系呈现多样性、多层次的发展状态,人们的电力需求逐渐增加。相关单位需加强节能降耗的技术研究,以此减少变压器、线路的能源损耗量,融合有效的节能技术,搭配运维工作,逐步控制损耗,促使电力行业获取更高收益。

猜你喜欢

损耗变压器补偿
理想变压器的“三个不变”与“三个变”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开关电源中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解读补偿心理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
一种不停电更换变压器的带电作业法
变压器免维护吸湿器的开发与应用
变压器附加损耗对负载损耗的影响
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损耗研究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