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似真性概念的哲学分析

2023-10-19张丹阳

理论观察 2023年7期
关键词:波普尔真性逻辑

张丹阳

摘 要:对于“真”的追求是科学发展的一个目的,哲学家提出似真性概念来更好地把握和理解“真”的意义,并且似真性概念似乎能够更好地解释科学进步。本文主要基于对似真性概念的理解与探究,利用数理逻辑工具可以更准确的刻画科学进步,但是似真性推理并不是纯粹的数理推理,它其中还包含着人的认知心理。似真性概念自身的逻辑强度的不断增强使得事实本身的真理性颗粒变多,才能更好地把握“真”。

关键词:逼真性;真;科学进步

中图分类号:B56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7 — 0053 — 06

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追求真理”,即“求真”。自古希腊开始,科学理论便踏上了追求真理、探索宇宙本体的道路。绝对真理是难以达到的理想状态,纯粹的真假问题难以判定,坚持实在论立场的哲学家越来越多地使用似真或非似真來判定理论与实在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似真性只能理解为真的理论的不完善性,而不能理解为理论中的真性的缺失。认识是朝着真的理论、真的命题的不断精确化的发展,似真性描述的越详尽,真的理论便会越完善。但用似真性(逼真性)来辅助追求真理的做法[1]15-18,是否可以更好做到传统追求真理的客观性并将追求真理作为科学研究的目标。由此,似真性是否可以更好地为描述科学发展的工具,是一个需要澄清和说明的问题。

一、似真性概念的历史

似真性概念的原始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斯葛多派的信念,哲学家开始了对“似真性”的探索。柏拉图意义上的“知识”是指“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的知识,又按照清晰程度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等级,依次划分为了“想象”“信念”“理智”“理性”是可以被证明为真的知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理解”是要通过真实必要的前提和解释来获得的[2]13-14;中世纪晚期和近代哲学家关注于“知识的主观要素”上的进步,开始尝试建立知识累积模型,以此来说明科学是通过不断建立和确立的理论而发展。经验主义者培根、理性主义者笛卡尔、实证主义者孔德等所确信:科学进步体现在不断地积累上,并试图依靠积累可证实的真理来确证科学是不断进步的。新的问题是“真理的成分和确证”是否可以依靠累积正确经验事实来确证。哲学史上似乎并没有确定的“真”,有的只是“似真”、只是不断接近真的历程,“似真性”在科学进步中具有主导性的意义。

奎因在《词语与对象》中反对皮尔士将真理定义为探究极致,他认为:用数字类比的方式来探究理论极限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极限概念只是表述数字

无限接近却不能真实接近的状态,更适合定义数学问题,但用来定义理论问题却是不合适的。1960年斯坦福大学召开了逻辑、方法论科技哲学的国际会议,波普尔通过定义提出了一个相对的逼真性概念以此来表达相反的观点。在后来的《猜想与反驳》中,波普尔提出了定量化的逼真性理论。

以往的哲学家并没有对似真性概念下一个数学意义上或逻辑学语义上的精确概念,(赖欣巴哈除外)但波普尔却做出不同的认知。波普尔首先是一个证伪主义者,他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证明方法,从这些做法看出波普尔拥有着坚定的批判主义理性。波普尔在其作品《猜想和反驳》[3]43-46(1963)中预设了一条道路:试图找到一条可以在两个不完全真的理论中间选出一个非归纳的标准,来试图证明其中一个假理论自身比另一个假理论包含着更多的真值。波普尔派将真理作为科学的目标,其目的是追求真理本身而不是某种认知上的类似于真理,或者说是真理的变种[4]10-18。波普尔认为反对者所提出的“接近真理”是无意义的说法是建立在论证的基础上,这是一种偏见的说法,因此波普尔力图要为复兴逼真性的科学找到形而上学的科学基础,试图将似真性的概念得以朴素化、理论化,正是这些努力使得波普尔称为似真性证明的先驱。

波普尔认为真理在科学中发挥着“调节原则”的作用,科学发展中不存在认识真理的普遍标准,存在的只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进步标准。波普尔认为最大限度的逼真性是要通过很多真实的而且必须是完完全全是真实的理论才可以达到,它似乎是符合于所有的事实(必须是现实中的真实事实)。波普尔在这里强调到似真性观念不可以与数学问题上的概率相混淆,即观念问题不能用概率问题的思维来解决。似真性概念走上的是无限接近客观真理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客观真理和实际事实是结合的关系,是真实依据事实来判断的。概率问题的解决方式并没有将真理与真实事实结合起来,它所具有的只是真理与缺乏内容的结合。逼真性概念和内容一样只是语义学上的一个概念,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认识论的方法。

逻辑实证主义者为了维护实证主义的哲学立场,将客观真理等同于形而上学的概念予以拒斥,他们认为基于高概率的基础得出的真理是对命题进行证明和分析的结果,但这是一种主观真理,取消了真理的客观性[5]350。高概率得出的似真性真理不论该理论经过了多少次检验,也不能证明该理论就是真理,因为一个不能证明为真的理论和一个判定为假的理论相比较说服力的程度是不同的,这并不是两个理论真假性质之间的区分。波普尔从似真性概念中剔除了“看上去是真的”和“为真的可能性很大”的意义,他认为一个理论描述的事实越多、内容越丰富,但同时也意味着该理论为假的可能性就会越高,因为内容越丰富便要证实的内容越多,其中每个部分隐藏假的可能性就会越高。

波普尔认为理论都包含着客观内容,通过对不同理论之间的内容比较、度量其具体条件。波普尔意义上的“似真性”就是比较不同证明为真的理论的内容,真理就是某一内容具有的一种性质[6]9-16,所以他定义的“似真性”是在真理的基础上而来的。一个命题或者理论对于事实地描述越多,它本身具有的似真性就越多,以此判定标准来衡量数理逻辑,证实它并不涉及现实的描述,因为数理逻辑只需考虑逻辑上的关系,所以数理逻辑包含的真实性便是最不真的一类,但现实结果是数理逻辑具有永真性。同时,运用似真性并不能判断两个理论是不是真的,因为一个理论比另一个理论包含着更多的似真性,也不能就可以判断该理论就是真理。科学发展历程中任何理论出现的前期都不能证实其真伪性,所以需要大量的验证,证明为真则是真理,这是一般的科学证明思路。在波普尔的说法中,科学发展的历程就是一段不断被证伪的理论交替出现其中并没有绝对真理。

波普尔的“似真性”概念是一个主观色彩极强的概念,它在不同的时期表述了不同的意义,基本上包含了“感觉上为真”“证明为真”和“信以为真”多种含义,似真性概念仍不能代替真理作为科学发展的目标来描述科学理论发展的具体过程。

二、似真性概念的多维含义

似真性概念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被译为逼真性(verisimilitude)或者类真性(truth-likeness),原初意思是指看上去像是真的一样,表达一种近似相关的意思。似真性理论既可以表述出知觉和心理表像上即可以和现实实际相符合的情况,又可以表述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似真性在这层意义上表现出来了一种真假不定的概念。然而,对于似真性概念的掌握不能出现模糊的翻译[7]10-16、定义、认识模糊等问题。

似真性概念有着多维含义。为了避免概念讨论不清的矛盾,首先要尽可能保证“似真性”概念翻译的一致性,学者们站在对“似真性”理解达成一致的基础上才将其翻译为“possibility、like to be true、plausibility、verisimilitude”等,但不同翻译的适用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必须厘清情况。

首先,“似真性”可以翻译为“possibility”,它是指一种客观的可能性,类似于哲学上“可能世界”意义上的可能情况,但是可能世界只是一种理论假说。在可能世界的描述中,每一种可能性都是一个可能世界,如果存在一个命题T是可能的,这就意味着T至少在一种可能性的情况下是可能的;例如我们常说中秋节晚上天上月亮可能是圆形的,就是说至少有一种可能性是真实的,在这里如果用“似真性”来替换“可能性”之后就变成“中秋季晚上天上的月亮是似真的”。现实情况是中秋节当晚月亮的确是圆的,所以在似真性证据理论中不能将“possibility”翻译为“似真性”。而“likely to be true ”是偏向于认识上为真的可能,可以理解为“被认为是真的”,而“可能是真的”和“被认为是真的”却是表达不一样的意义。

其次,似真性概念又可以译为“verisimilitude”。波普尔在比较两个理论所包含真的内容多少时候采用了量化区分的方式,使用到了“verisimilitude”的意义。他假定到:对于理论A1和A2来说,当且仅A2所包含的真的内容而非假的内容多于A1,即A1所包含的假的内容而非真的内容多于A2时候,所以波普尔意义上的“似真性”是比较两个理论各自所含真的内容的多少,并不是对“真”本身概念比较,所以“verisimilitude”的使用只能用于两个理论之间比较说明,如果一个理论相比另一个理论包含着更多的真并且包含着更少的假,则可以得到一个理论比起另一理论有着更多的“verisimilitude”。

最后,“似真性”还被解释为“plausibility”,它是指看上去是真的或者可能的性质。“plausibility”的解释基本上是从看上去是可能或值得令人相信的性质,它并不是表述“真”本身这个意义,只是表达了一种“看上去是……的性质”的意思。“似真性”概念不可以被随意解释为“似乎为真”“可能为真”,而且在似真性证据理论证明中“似真性”并不是一种可能性。为了清晰界定似真性,需要了解似真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性质。洛克在对简单观念进行考察时候,对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进行了区分。第一性质是指那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与物体分离的性质,如运动、广延等;第二性质是借以广延、运动等第一性质在我们心中留下的诸如声音、颜色等观念的能力[8]107-113。按照洛克对于性质的区分,第一性质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似真性”自身并不具有客观性,所以它只能是第二性质。似真性作为第二性质,它便不能离开人的认识状况,正如其他性质一样经过人类的认识形成了留在心中的观念。

三、似真性与科学进步

似真性的一个重要优点便是被用来描述科学进步。1960年波普尔提出了一个相对定义,他认为科学进步在于替代的科学理论相比被另一个替代的理论会更加接近真理,波普尔的逼真概念是要追求“更加接近全面真理”“与真理有一定程度更好的对应”。在与托马斯·库恩的辩论中,他认为科学进步的定义就是增加逼真度,波普尔在之后的《闭类陈述》中给出了演绎过程:设T为真陈述类,F为假陈述类,A与B处于同一解释语言中,设A与B为一致理论,当且仅当理论B至少与理论A一样真实。

(1)A∩T∈B∩T and B∩F∈A∩F[9]1581-1599

这里的A∩T是A的真含量(真子集),A∩F是A的假子集,如果(1)中至少有一个包含是严格的,B的真实性大于A。这是当对称差B△T=(B–T)∪ (T–B)是A△T的真子集的情况。波普尔的定义具有以下性质:

这里TR1是说整个真理T是最真实的。

(TR1)T比其他任何理论都更要真实;

(TR2)对于理论A和B来说,当且仅当,如果A和B都是真的,B包含A,但不是反过来A包含B,那么则有理论B比理论A 会包含更多真实性;

(TR2a)对于理论A和B来说,当且仅当,如果A和B都是真的,B包A含,则会有理论B至少和理论A一样真实;

(TR3)对于理论A来说,如果理论A是假的,那么A∩T比A包含着更多真实性。

(TR1)中波普尔表示到:在整个真理中,真理T是最为真实的真理。在TR2中说到,一个理论的真实性与逻辑强度相关,逻辑强度越高理论也就更真实,而(TR2a)算是TR2的弱化版本,表达的是和TR2一样的意思。TR3却表达了虚假理论的真实内容比起理论本身整体内容会更加的真实。

在TR1中说到T比起其他理论都要更为真实,只是表述理论T包含着更多的逻辑强度,但是并没有表明T就是真理,所以许多真理理论是理论T不能比拟的,因为在波普尔的定义中不允许虚假陈述是如此的接近真理,但是这些理论在认知上是高于无知的。在无知中,无知是由一些同义反复表述出来,它是理论中逻辑强度最弱的真理论。但是波普尔给出的性质面临着以下的困境:(TR4)中说到,一些虚假的理论(包含着更强的逻辑强度)可能会比一些真实的理论更加的真实。在这里可以用用一个数学例子来解释:2+3等于多少的问题,这里有不同的答案,一个近似的真实答案是6,另一个同义反复的答案是“2+3的正确答案是一个大于0的数字”,对于这种答案,近似的真实答案6是否比起同义反复的这个答案会包含着更多的真实性呢?在实际中,这两种答案都不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承认了“近似的真实答案6”包含著更多真实性,就会违反了“非平凡的原则”,这样就会产生以下的悖论:

(TR5)在两个错误理论中,存在一个错误理论比另一个错误理论包含着更多真实性(包含着更多逻辑强度)。

在现实中,既然两个理论都是虚假理论,则这两个理论内容都是虚假的,不可能存在着一个理论比另一个理论包含着更多的真实性,所以(TR5)的表述是错误的。但如果真理是以产生和希望的科学进步的标准为目的,(TR4)和(TR5)的存在就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一个错误的理论来说,用另一个包含着更多真实性的错误理论来代替该错误理论的发展过程就会具有着重要意义,比如: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地球和太阳都不是宇宙的中心,但在一段时期内,人们将其作为真理来拥护。

在《科学发现的逻辑》第十卷中,波普尔讲到科学不是一个确定的或既成的系统,说明科学并不

是朝着终极稳定前进的系统。科学的进展并不是由于越来越多的知觉经验随时间而积累这一事实[10]240-245。而在《客观知识》第二章中波普尔宣称:“科学的目的是追求逼真性,这种说法显然优越于“科学的目的是追求真理”这一简单的表述,波普尔也经常表述到自己对逼真性的概念的合理性所作的辩护,时常遭到严重的误解[11]68-70。

尼尼鲁托继承了波普尔对于逼真性概念解释的底蕴,试图继续坚持科学进步意味着似真性逻辑强度的不断增强的想法,通过描述和定义似真性与事物的相似程度来把握。在如何对于科学进步的评判问题上,尼尼鲁托提出只要把似真性用于描述事物状态中的相似概念中,便可以为科学进步的信仰问题提供真实的逻辑性。“科学进步”本是一个价值论的概念,也是一个逐渐认知过程。科学进步是一个主观判断的概念,它彰显着从阶段A到阶段B构成的进步,表明着相比一些标准B在一些方面是优于A的。历史研究为证实增加科学的似真性有利于证明科学进步,科学进步的概念是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化。

科学进步的认识一般会经历几个过程:

(1)首先从无知状态Hν?劭H到真理H,这个过程中的无知状态是似真性的真实概率为0时候的状态,真理H则是似真性变成真理时候的概率状态,整个似真性的发展过程区间就是在(0,1)之间,期间又可以分为几个步骤(2)从无知状态Hν?劭H到不充分的似真性H(3)从一个真理理论发展到逻辑强度更加真实的真理理论(4)从一个错误理论到含有析取项的HνC*(5)从一个错误理论到另一个更接近真理的错误理论。

如果将选择逼真值Tr(H,C)作为评定科学进步的标准意味着科学在现实世界中为寻找似真信息做出了尝试,逻辑测量Tr 朝向着不能穷尽的、真理目标C*前进,它是真正的科学进步:认识测量 ver是依据已经掌握证据来预估的进步,尼尼鲁托说明了逻辑测量(当且仅当 Tr(H,C*)< Tr(H’,C*) ,那么从 H 到 H’是进步的。)和认识测量(当且仅当 ver(H /E)< ver(H’/E),那么从H 到 H’在证据 E 上似乎是进步的。)使用逻辑测量方法可以告诉人们距离真理C*的距离有多远,使用认识测量方法审视了证据证明对于历史发展阶段的预估,两种方法为理解不明确距离目标C*提供衡量标准。

尼尼鲁托认为似真性的基本思想是:现实中的理论是由一些不相关的要素组成,由要素组成的理论是要尽可能的展示出可能世界(逻辑上存在的世界)的一些特殊框架。尼尼鲁托用L来表示可能世界中的特殊概念框架,C*来表示真理。在概念框架L中,当且仅存在一个真理C*,似真性观念是用来描述出L中包含着最大限度真实性的理论与真理C*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的关系。如果用字母d来表述理论C中的C1和C2 之间的距离,那么C1和C2理论在框架L中,接近真理C*就会存在于0≤d(c1,c2)≤1这个区间之内,0和1代表着在框架L中,存在理论C最接近真理C*的最小概率为0,最大概率为1,当理论C 的概率为0的时候,这时理论C是框架L中逻辑强度最弱的似真性理论,相反当概率为1的时候,此时似真性理论就会拥有着完全正确的真实性,似真性理论就会变成了真理。

对于似真性的说明问题,奥迪在这里假定,如果H是某个真理中的一个析取项(成分),那么就可以定义出近似真理的程度,近似真理的程度范围是在(0,1)[12]75之间可以表示为:当且仅当H为真命题时候,1减去析取项H 中的理论C1和真理C*之间的最小距离来定义。奥迪使用从真理C*中分离出的平均距离的方法来说明似真性,在这里奥迪使用函数的思想来表达似真性的程度Tr(H, C*)是析取项H中的理论C1和真理C*之间的距离d(C1, C*)的一个函数。尼尼鲁托使用了加权平均数的思想来预测和分析似真性。不管是最小总数函数思想还是平均值思想,当且仅当H等于真理C*时候,似真性会达到最大值1。假设 H是错误的,其似真性的程度 Tr(H,C*)也可能很大,这是说明奥迪的方法并不满足波普尔的充分性条件。

伯德认为尼尼鲁托只是在语义上定义了真理,真理或似真性上的“语义”定义不足以用来说明科学进步,为了说明似真性逻辑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明力度,伯德设计了一个思想实验:假设存在一个群体使用了非理性的方式形成了一种信仰,恰好得到了这个信仰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这种信仰并不是那么准确,尤其原因是它在非理性的方式上得到的信仰,这种偶然获得正确的信仰并不需要逻辑的证明。罗伯顿紧接着伯德对尼尼鲁托提出了回应:逻辑理由对于科学发展来说只起到辅助性的作用而非本质性的作用[13]100-104。毫无逻辑合理的科学观点也可能是科学的进步[14]。

罗伯顿在推论的第一步中就对尼尼鲁托的逻辑进行了否定,目前并没有证据可以说明科学目标是一维性的问题就是正确的,人们有时候接受了“通过增加似真性的方法来说明科学进步”。虽然科学进步不是增加逼真性,但是增加似真的做法可能会是做科学的方式。罗伯顿继续对似真性观念进行着理论解释,但他与尼尼鲁托争论的焦点过渡到真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尼尼鲁托称之为“估計进步”体现“真实进步”;罗伯顿称之为“预测力”对应“真理”。

波普尔和尼尼鲁托等都认为,科学进步的动力是要获取真理,真理才是科学进步的目标,不断地增加真实性可以促进科学进步。但是现实主义者面对着一个问题,是否可以用“估计进步”来表现科学发展中的“绝对进步”,因为“绝对进步”不能完全确定的,如果承认“估计进步”可以表现科学发展,就要说明“估计进步”表现“真实进步”的逻辑过程。

尼尼鲁托对罗伯顿做出回应,科学进步的概念涉及到科学公共体对于接受理论地连续性的问题,为获得可接受的理论而所做出的预设地尝试。罗伯顿等人的思想实验只是涉及到了技术进步并不是科学进步,并没有在科学共同体中对于科学本质进行探究。罗伯顿和伯德忽略了“真正进步”与“估计进步”融合的可能性,罗伯顿和伯德在语义学中的观点不完全具有误导性,测量逻辑ver只是用来说明似真性和科学进步的方法,罗伯顿和伯德并没有证据说明似真主义忽略了合理考虑。最后,尼尼鲁托用数理逻辑说明罗伯顿逻辑的偏颇,随着新证据 E’加到旧证据E时,则会有ver(H /E)< ver(H /E&E’),这是新证据E’导致的认知理论H的进步。新证据E’的增加是原初证据E的ver(H /E)值得到了提高,这时H得到了更好地似真解释。尼尼鲁托增加新证据的做法使得历史上所期望的理论缺少了合理性证据,最终依赖于不断增加的可接受性。罗伯顿为了维护“理解力”在科学进步中的地位,论证了“错误理论”在促进科学进步的作用。尼尼鲁托增加新的陈述给到理论T之中得到了新的理论T*,但是并不能够证明新的理论T*就会比原有理论T具有更多的似真性,现实中存在着许多虚假理论促进科学进步。

似真性用来证明科学进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其中需要实践原则和真理的参与。波普尔关于逼真性的目的是想要恢复一个已经受到怀疑的常识概念以此来说明对任何科学理论是重要的。尼尼鲁托的期望增加“似真性”证明科学进步,罗伯顿依靠中“理解力”预测科学进步都是对科学进步的局部回答,但二者都缺乏着量化研究。实在论者宣扬的似真性逻辑表明了科学科学进步体现在似真性增加似真性上面,说明科学進步虽然具有合理性,但缺乏实践标准。知识累积模型的建立说明了“似真”是可以接近“真”的说明方式,它的逻辑方式也具有进步意义。

四、结论

西方哲学中将追求“真”作为科学进步的目的,真是客观的、难以把握的绝对理念,而“似真”似乎变成了真理的隶属品。本文通过讨论了多个哲学家对似真性的概念的定义与认识,强调到“似真性”并不是隶属于“真理”的认识和推理,似真性是与人的信念相关的可接受性问题。“似真”虽然一度被认为是不科学的东西遭到了哲学家的摒弃和不屑,同时因为一些不道德的人任意使用被认为是一种诡辩论的工具,使得它一度处于卑微的地位。现代科技文化发展使得“似真性”的地位提高,波普尔成为了逼真性研究的先驱,尼尼鲁托在语义学为似真性解释出的合理性,伯德和罗伯顿等人的“理解力”也为科学进步给出答案。

“似真”概念强度地增加不仅需要人的信念程度的加强,毕竟似真概念是一个涉及到人的信念程度的问题。“似真度”的测量依托于现代的数理逻辑、数理预测,认识逻辑和测量逻辑的不断发展会提供更多有力的证据更会加强似真的程度。似真性的概念是一种动态的认识过程,它有利于在哲学中更好的区分“真”与“似真”,在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似真性的地位逐步得到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郭继海.真理与似真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04):15-18.

[2]梅祥,何向东.论似真性与似真性证据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05):13-14.

[3]赵妙法.当代西方关于逼真论的研究[J].哲学动态,1997(02):43-46.

[4]L.J.科恩,范岱年,兰征.逼真性和逼律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06):10-18.

[5]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01:350.

[6]顾速.科学实在论真理观述评[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03):9-16.

[7]梅祥,何向东.论似真性与似真性证据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05):10-16.

[8][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07-113.

[9]Ilkka Niiniluoto. Truthlikeness: old and new debates[J].Synthese,2020:197,1581-1599.

[10][英]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查汝强,邱仁宗,译.科学出版社,1986:240-245.

[11][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卓如飞,周柏乔,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68-70.

[12]蒋显荣,杨柳.“似真性”说明科学进步及其争论——兼评尼尼鲁托与罗伯顿的对立[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34(01):75.

[13]ROWBOTTOMD.Scientific progress without increasing verisimilitude: in response to Niiniluoto[J].Studies in his- 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2015(51):100 - 104.

[14]KUHNT.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2nd e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波普尔真性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波普尔的洞见和盲目
创新的逻辑
建筑原真性探微
失落的大师:卡尔·波普尔
波普尔政治哲学与西方理性主义的危机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非真性询问疑问句与传信语的异常态“同现”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波普尔的真理观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