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 理念的双创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3-10-18潘红恩马鲁强张静静徐红叶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专创双创意识

潘红恩 马鲁强 张静静 徐红叶

1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 210023 2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南京 210023

0 引言

2015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创新创业理念深入人心。2019 年2 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1]。新时代不断赋予创新创业新的内涵和使命。

1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现状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比例有所增加,但整体创业成功率不高,“双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仍存在巨大差距。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和在校生的问卷星调查,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

1.1 缺乏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

从问卷的数据看,30%的学生对专业的岗位或岗位需求能力不了解,35%的学生不了解创新创业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说明人才培养理念陈旧,目标不明确,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方案》强调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校企“双元”育人,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把行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教学,这就要求制订培养方案时,要根据岗位的需求梳理双创职业核心能力,让每位学生了解所学及岗位需求,有的放矢培养人才。

1.2 “双创”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体系还不够健全

调查发现,95%的学生认为创办以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为手段的课程很重要,但现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管理大部分在学生管理或就业管理处,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所谓的“双创”活动在浅层次层面,与专业知识关系不大,“双创”竞赛也只是部分学生参与,学生缺乏主动性。虽重视校企合作,但只是流于合作意向或签署协议,没有深度合作机制,使校企合作浮于表面,没有企业参与,实际工程中的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反映了“双创”教育组织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同时也暴露了“双创”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与专业和企业融合不紧密。

1.3 “双创”意识和能力培养不到位、不全面

样本数据中,35%的学生表示无双创意识,50%的学生没参加过创新创业活动。由此可见,部分高校的双创教育忽视了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双创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是将创新的感性欲望发展为理性探索,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思维,通过培养学生兴趣,把专业知识融入双创实践,推动学生将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创新创造能力成功转化为社会实践,达到理念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双创意识和能力培养是基础,基础培养不到位,导致双创培养成为无稽之谈,人才培养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样本数据显示,91%的学生认为专创融合教育是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实现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全覆盖”,但又与40%的学生不了解“双创”、50%学生未参加过“双创”活动和8%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双创”活动相违背,说明大部分学生认可“双创”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与学生认知之间存在差距,认为“双创”只是少数学生的事,没有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双创”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是要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是要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考虑。

1.4 “双创”教育功能片面化

问卷星数据显示,92%的学生认为双创教育对今后的工作创新有帮助,但同时数据显示13%的学生不了解双创实践活动有哪些形式,26%的学生只了解一点,50%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不够重视,只发相关通知,没有全面落实。从侧面说明高职院校过分关注创新创业大赛成绩、创业率等指标工作,忽略“双创”教育重在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些教育工作者片面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是开设一些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学生参加一些比赛,顺利就业或开几家公司,比较功利和片面化,没有在学生中全面开花,真正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连最起码的“双创”实践活动形式都没有普及到位。

2 基于OBE 理念的“双创”教育体系构建逻辑

为支撑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对接岗位新要求和新职业岗位(岗位群),自 2017 年开始,笔者在成果导向教育(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指导下,从明确专业群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双创”教育体系改革与实践。OBE 理念基本原则是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即采用反向设计原则,教育设计者清晰地构思出最终学习目标,并据此正向设定课程体系、开展教学设计并实施,最终以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达成度来考核。OBE 理念已成为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双创”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具有基本创业素质和拥有创业个性的人才,其基本特征是创新型、创造性、实践性,其本质是一种实用教育。《意见》提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2],需要推进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以下简称“专创融合”)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专业领域与创新的联系、互融,提高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OBE 教育理念的“双创”教育属于成果导向型,基于满足学生需求和达到教学成果,合理设计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3]。

OBE 理念下的“双创”教育体系构建必须从实质内涵和特征出发,明确内在逻辑前提下,重整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重构创新平台,使“双创”目标与培养目标融合、“双创”项目与课程体系融合、“双创”实践平台与实验实训平台融合, 将“双创”教育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4]。

OBE 教育理念,反向设计,从满足需求开始,国家需求、行企需求、校友期望、学校定位、专业特色到学生发展需求,确定“双创”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毕业要求即专业核心能力达成要求,调查获得专业核心能力权重和专业核心能力指标,根据指标对原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分析,优化课程结构和设计学生活动,建立“专创融合”教育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教学实施及资源建设,实施结束后进行达成度分析并持续改进,基于OBE 理念的双创教育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基于OBE 理念的“双创”教育体系

3 基于OBE 理念的“双创”教育体系实践

3.1 基于OBE 开发“双创”教育目标体系

3.1.1 “双创”意识培养目标

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是思想的觉醒,推进“双创”教育关键在厚植创新创业文化,高校的双创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双创意识发自于心、流淌于血[5]。首先,要把握正确的育人方向,正确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其次,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时代精神的同时增强团队协作创新精神。最后,将双创思想融入“双创”课程,通过讲座或授课方式,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概念、要素与特征,并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从而拥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

3.1.2 “双创”能力培养目标

“双创”能力提升需要与知识传授一起,毕业生需要拥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具有必要的创业能力。OBE 理念在目标制订阶段由核心雇主、校友、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四类人员组成专业咨询委员会,审议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在专业核心能力权重设定及指标分解阶段,制订调查问卷,面向应届用人单位、毕业生、行业专家、教师、校友等五类利益相关方,调查各项核心能力的需求度和达成度,对各项专业核心能力进行分解、细化。如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中包含有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规范意识和创新思维、进取意愿和合作能力,具备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双创”意识和能力培养。

3.2 基于OBE 设计“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根据“双创”教育的目标体系,确定专业毕业要求即专业核心能力达成要求,专业制订的毕业要求完全覆盖创新能力、履行责任、专业能力、终身学习、问题解决、信息素养、项目管理、沟通合作八个内容。从这八个方面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分解。比如,数控技术专业创新能力方面的核心能力指标分解为具备创新意识和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以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为依据,分析现行专业课程的不足,调优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形成新的“专创融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其中包括“双创”教育的通识课程、与专业相融的专业“双创”课程、专创融通活动课程。

3.2.1 “双创”教育的通识课程

在不同学期开设“双创”教育的通识课程,由有相关专业背景或职业经历的专业教师担任,主要培养“双创”意识。如数控技术专业在第一学期设立职业生涯规划课,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了解职业;探索职业价值观方法和技能方法,确定职业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文档处理与信息检索等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需具备的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价值取向、优秀法治素养、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等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第二学期学习毛泽东思想,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批判性的辩证思维能力。设立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系统化学习创新理论,意识到自己具备创新意识,认识到创新有法,具备创新实践设计的能力。第三学期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劳动实践、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等课程,学习创业基本知识,树立创业、劳动光荣,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第四学期设立就业指导、沟通与写作、党史国史等课程,了解职业分类与就业基本知识,锻炼读写沟通与写作能力。以上“双创”通识课程覆盖面宽、层次清晰,循序渐进,为学生“双创”意识的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3.2.2 与专业相融的专业“双创”课程

在不同年级开设与专业相融的专业“双创”课程,主要由有职业经历的专任教师授课,或聘请大国工匠、技术能手、创业成功者等行业优秀人才参与教学与指导,将科研项目、三新技术等融入专创融合课程教学,实现成果导向的专创融合教育改革[6],培养专业素质过硬、技能强的创新创业人才。

如数控技术专业第一学期的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国家标准、机件表达方法、材料和产品技术要求,锻炼空间思维能力,通过使用计量器具,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第二学期的产品数字化设计、AutoCAD 绘图实训等课程,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通过二维或三维方式绘制自己喜欢的产品,进行简单的模仿创新。第三学期学习了数控编程、加工工艺、机床控制等课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设计加工简单的零件。第四学期学习CAM、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与调试、机床电气调试、逆向工程与3D 打印等课程,自行设计加工比较简单的原创生活用品,并选用合适的方式付诸实践。以上专业“双创”课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模仿到设计创新,一步步有序进行,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融合,锻炼了学生“双创”能力。

3.2.3 专创融通活动课程

专创融通活动课程属于在课外完成的第二课堂课程,主要包括双创通识活动课和“双创”专业活动课,属于创新创业实践部分。“双创”通识活动课有信仰教育、社会服务和文化修身等课程,每学期都安排有主题教育、爱国教育、劳动实践、爱心公益、志愿服务、文化艺术等活动项目,做到“双创”意识培养润物细无声。“双创”专业活动课主要有专创融通,融合“双创”教育的通识课程和专业“双创”课程进行提升,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人等担任指导教师,实施“双创”大赛训练、项目实践教学训练、科研项目训练、校内创业训练、校外创业训练、技能大赛训练等的双创实践。通过广聚行业和企业资源,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如与南京埃斯顿集团合作共建“埃斯顿机器人学院”,与西门子共建中德数字化工厂,与上海发那科公司共建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的项目“亚龙国际学院”,做到真做实干,虚拟转真实、课题转企业、作品转产品,专创深度融合,使创新成果向商业化、产业化、技术化和产品化转变[7]。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和项目,如国际“互联网+”“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省技能大赛、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在实践中锻炼“双创”能力。学校每年还会以考察、交流、竞赛、参观、讲座等方式丰富和实践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8]。学校层面针对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精英班,分院针对不同方向开设卓越班,专业创新竞赛获奖后可获得荣誉和相应的奖金,并出台认定竞赛成绩互换课程学分制,提高学生“双创”实践的积极性和体验度,培养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

4 结束语

OBE 作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一种教育理念,影响越来越大。高校打造一套成熟的基于OBE 理念的“双创”教育体系迫在眉睫。“双创”教育改革从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始,政府、社会、学校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良好的校内外双创生态平台,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事业奠定坚实基础。全社会和学校都要为学生营造“人人都可创新,事事都可创新”的氛围和理念,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用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式、创新的机制迎接新时代的变革与挑战。

猜你喜欢

专创双创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意识不会死